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胡萝卜种子有发芽慢、出苗迟的特点,如果采取以下措施,就能使其早出苗、早齐苗。 1.种子处理 购种时尽量选用经过处理的光籽,如果是毛籽,播种时先将种子上的刺毛揉搓掉,使种子与土壤密接,多吸水分,以利发芽。 2.施足基肥 每亩(667米2)施腐熟优质有机肥2500公斤以上,三元复合肥50公斤以上,同时防治好地下害虫。 3.精细整地 泥土要耕耙细碎,在土壤墒情适宜时,耕翻后整成宽2~2.5米的畦面。 4.适墒播种 根据土壤墒情,天旱时最好灌湿涨松后随即播种,以满足胡萝卜种子对水分的需要,播种后用六齿耙浅耙盖种,一般选用当年新种子。 …  相似文献   

2.
化学防治的方法有种子处理、土壤施药和植株喷药等. 1.种子处理是用药剂处理种子以消灭种子内外的病原物,或使种子着药以保护幼苗免受病原物的侵染.方法有拌种、浸种、闷种等.用药剂拌种可使种子表面附着一层药剂,不仅可以消灭种子表面(有的也可以消灭内部)的病原物,播种后还可以在一定的时间内防止种子周围土壤中的病原物对幼苗的侵染.浸种和闷种,对杀死种子内部的病菌有较好的效果,但只可以在播种前消灭种子内外的病原物,对播种后的幼苗不能起保护作用.此外,采用浸种或闷种时必须严格掌握药剂的浓度和处理的时间,否则会发生药害.  相似文献   

3.
根据春小麦生物学特征,在平作的麦田上播种春小麦时,地中10cm和15cm深的土壤重量含水率在14.2%左右或以上,播种后可以不用进行灌溉,凭耕层的水分就可以获得全苗壮苗。播种时其土壤重量含水率在14.0%左右或以下,近期  相似文献   

4.
免耕播种是一种保护性耕作模式,是在有一定量作物残茬覆盖地表的情况下进行播种。这种耕作方式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护土壤墒情,近年来被越来越多的种植户采用。播种单组是整个播种机设计的核心,是完成播种作业的主要工作部件。  相似文献   

5.
为了明确带有马铃薯晚疫病菌的种薯播种后在土壤中产孢、传播进行初侵染这一途径存在的可能性及其影响因素。本试验通过盆栽和田间试验,研究带有马铃薯晚疫病菌的种薯播种后的产孢时间和部位,并采用诱钓法明确马铃薯晚疫病菌孢子经土壤传播引起初侵染的可能性及所需条件。结果表明,自然带菌种薯切块播种后4~6 d,菌丝在切面产生孢子囊;人工接菌的种薯切块播种后7~10 d,在花盆的土壤中成功诱钓到晚疫病菌。田间试验中,带菌种薯播种后可在土壤中产孢,且不受土壤湿度制约,切块播种较整薯播种更易产孢;种薯上产生的孢子囊可在土壤中传播并引起初侵染,此途径需要较高的土壤湿度(相对湿度为60%左右);从时间上看,带菌种薯播种后产孢的时间要早于种薯萌芽和出苗的时间。结果表明,马铃薯晚疫病菌可以在带菌种薯播种后通过土壤进行传播并造成初侵染,因此对种薯的灭菌和播种时的土壤消毒对于该病害的防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旱作农田高粱垄膜沟种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垄膜沟种技术在播前土壤墒情不足时,把地膜当做田间微集水面,使播种后的降雨汇聚到种子播种处或高粱根部,改变了降雨的时空分布,提高了自然降水利用率.特别是在春季干旱,土壤墒情差的条件下,可使5 mm左右的微量降水通过汇聚而变成能使作物种子发芽的有效水.研究表明,垄膜沟种技术可显著提高土壤贮水量,增加高粱产量,增产幅度为38.24%.  相似文献   

7.
正在小麦种植过程中,土壤肥性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较为明显,而玉米秸秆还田技术,则是一种能够改善土壤性质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使用玉米秸秆还田技术时,一般都需要同时对土地进行保护性耕作,以确保土壤性能良好。应用玉米秸秆还田技术主要作用在于改善土壤的保墒能力和活性,使其肥力提升。在应用秸秆还田技术时,要同时做好一系列的秸秆粉碎、整地、播种、施肥等工作。本文在分析玉米秸秆还田技术时,主要借助了相关的  相似文献   

8.
正一、播种的要求播种机在播种时,应按照种子的特点,对其进行播种。如播种的行距应该控制在20厘米左右,不能过宽也不能过窄。播种深度应控制在1.5—3.0厘米,但是也要考虑到特殊情况,不同的土壤播种的深度也不同,土壤偏旱,播深就要略深一点,这样可以防止种子播浅,土壤过干而不能生长。因此,农机手在播种时,一定要充分考虑种子、土壤等情况,确保种子的健康成长。1挂接播种机与拖拉机挂接后,不得倾斜,工作时应  相似文献   

9.
<正>一、播种的要求播种机在播种时,应按照种子的特点,对其进行播种。如播种的行距应该控制在20厘米左右,不能过宽也不能过窄。播种深度应控制在1.5—3.0厘米,但是也要考虑到特殊情况,不同的土壤播种的深度也不同,土壤偏旱,播深就要略深一点,这样可以防止种子播浅,土壤过干而不能生长。因此,农机手在播种时,一定要充分考虑种子、土壤等情况,确保种子的健康成长。1挂接播种机与拖拉机挂接后,不得倾斜,工作时应  相似文献   

10.
萝卜不仅好吃 , 营养丰富 , 而且还能治疗一些疾病 . 要想萝卜个大、味甜、产量高 , 栽培必须把住七个关口 . 一、整地关 萝卜是一种高产作物 , 需要疏松深厚、富含有机质的土壤 . 一般在播种前 15天深翻 1次 , 让土壤得到充分曝晒 . 播种时再深翻 1次 , 以加深活土层 , 为萝卜高产创造良好的生长条件 .  相似文献   

11.
一、播种材料及土壤耕作准备1.播种材料。播种牧草时要备好种子材料,如粒种、果实、块根、块茎等。种子要求纯净度高,粒大饱满,整齐一致,生活力强,无病虫害。休眠的种子需要打破休眠。禾本科种子芒多则需去芒,豆科牧草需要时应进行根瘤菌接种。  相似文献   

12.
1.冬翻冻垡,精细整地晚稻收割后翻耕冻垡,可以熟化土壤,减少夹浆,使土质变紧为松,为来年播种、移栽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播种前按3米左右分厢,开好围、腰、厢沟,做到厢平沟直、沟沟相通.有条件的农户,可以在晚稻收割后迅速犁翻种上一季蔬菜,来年再种饭豆.  相似文献   

13.
一、防渍害、炕芽,力争全苗 夏收后,若遇天气干旱无法播种时,要及时浇水造墒,使土壤墒情适宜再整地播种;播种后,要及时开好田间排水沟,使沟渠相通,排灌顺畅,降雨畦面无积水,防止烂种;若天气持续干旱播后仍需浇水适期出苗,防止豆芽脱水造成炕芽.抗旱灌水时,切忌大水漫灌,影响耕种出苗.  相似文献   

14.
《吉林农业》2007,(5):17-17
根据春小麦生物学特征,在平作的麦田上播种春小麦时,地中lOcm和15cm深的土壤重量含水率在14.2%左右或以上,播种后可以不用进行灌溉,凭耕层的水分就可以获得全苗壮苗。播种时其土壤重量含水率在14.O%左右或以下,近期又无有效降水出现,播后就要进行适量的灌溉,增加土壤水分来获得全苗壮苗。  相似文献   

15.
马圆圆 《新农业》2023,(20):38-39
<正>1林业造林方法1.1播种造林法将选择好的种子直接在土壤中播种,让其自然生长,也可以通过人工培育的方式进行生长。这种造林方法能够确保树木有更长的存活周期,操作比较容易,需要的成本较低,在大规模造林工程中应用概率较高。要按照相关的标准和要求挖好具有一定深度的穴坑,在播种后需要保持土壤含有充足的水分,方便后期种子发芽。相比于其他的造林方法,该法播种的种子发芽率是最高的,苗木对土壤的适应能力也比较强,并且还具有较高的性价比。不过树苗需要较长的生长周期,幼芽容易受到病虫害的破坏,需要做好相关的病虫害防控工作,这样才可以提高造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一、招防渍害、炕芽,力争全苗 夏季若遇天气干旱无法播种时,要及时浇水造墒,使土壤墒情适宜再整地播种;播种后,要及时开好田间排水沟,使沟渠相通,排灌顺畅,降雨畦面无积水,防止烂种;若天气持续干旱播后仍需浇水适期出苗,防止豆芽脱水造成炕芽.抗旱灌水时,切忌大水漫灌,影响耕种出苗.  相似文献   

17.
蚕豆追施氮肥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蚕豆的产量,施肥是一个关键技术。对蚕豆是否需要施用氮肥,前人研究众说不一。捷克的研究认为,在蚕豆播种时撒施氮肥能有效地增加蚕豆种子产量。而美国的一些研究却认为,蚕豆可以从土壤中固定它所需要的全部氮素,即使在播种时撒施氮肥的数量超过蚕豆根瘤共生固定...  相似文献   

18.
<正>1.播种材料及土壤耕作准备。①播种材料。播种牧草时要备好种子材料,如粒种、果实、块根、块茎等。种子要求纯净度高,粒大饱满,整齐一致,生活力强,健康而无病虫害。休眠的种子需要打破休眠。禾本科种子芒多则需去芒,豆科牧草需要时应进行根瘤菌接种。  相似文献   

19.
据调查:一些农民在小麦播种时,施肥时存在着2种误区:一是只施氮肥不施磷肥或只施磷肥不施氮肥.二是耕翻整好地后才把磷肥撒于地表.小麦是均衡吸收肥料的,单施一种肥料,不能满足小麦对各种营养的需要,使小麦产量不能提高.而磷肥撒于地表,由于磷在土壤中移动性慢,小麦根系吸收不到,磷肥作用很难发挥.因此,小麦要想高产,必须做到平衡施肥.  相似文献   

20.
1.黄化落叶 这是目前发生最普遍,危害最严重的一种生理落叶.其特点是在夏秋多雨年份,枝条基部先出现块斑状褪绿现象,逐步使叶片变黄、变薄、变小而脱落.这些基部小叶早期黄化脱落是正常的,它们本身极少制造营养,是一些消耗型的叶片.这种类型的叶片脱落不必采取任何防治措施.但是,枝条中部叶片黄化脱落,使枝条形成光杆,严重发生时可使树冠内膛和中下部的叶片落光,仅剩零星梢叶.这种生理落叶的发生是氮素重复利用的结果,即在夏秋多雨的情况下,新梢徒长,需要较多的氮素建造新叶,而土壤水分的增多使土壤氧气状况恶化,根系的正常呼吸受到抑制,不能从土壤中吸收氮素及其他营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