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稻米品质的变异及主导气象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15个水稻品种在13个试验地点的播种试验,分析稻米品质诸性状在不同生态地点下的变异特征,并利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影响稻米品质的主导气象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稻米品质的性状可根据变异系数的大小划分为6个类型,其中垩白度、垩白粒率对生态条件的变化最敏感,整精米率、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和糊化温度居中;影响稻米品质的主导气象因子为日均温度和日均温差.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15个水稻品种在13个试验地点的播种试验,分析稻米品质诸性状在不同生态地点下的变异特征,并利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影响稻米品质的主导气象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稻米品质的性状可根据变异系数的大小划分为6个类型,其中垩白度、垩白粒率对生态条件的变化最敏感,整精米率、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和糊化温度居中;影响稻米品质的主导气象因子为日均温度和日均温差。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15个水稻品种在13个试验地点的播种试验,分析稻米品质诸性状在不同生态地点下的变异特征,并利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影响稻米品质的主导气象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稻米品质的性状可根据变异系数的大小划分为6个类型,其中垩白度、垩白粒率对生态条件的变化最敏感,整精米率、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和糊化温度居中;影响稻米品质的主导气象因子为日均温度和日均温差。  相似文献   

4.
耕作栽培措施对稻米品质的影响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从常规的耕作栽培措施(播种时间与密度、收获时间、水分灌溉、肥料的施用),和绿色农业、循环农业所提倡的一些特色栽培措施(有机栽培、秸秆还田、稻鸭互作、免耕、水旱轮作)两大方面综述了不同耕作栽培措施对稻米加工品质、外观品质、蒸煮食味品质和营养品质等的影响,以期为研究综合提高稻米品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不同栽培因子对稻米加工品质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杨志根 《耕作与栽培》1994,(3):56-57,60
不同栽培因子对稻米加工品质影响的初步研究杨志根(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稻米品质主要与遗传特性及生态条件有关,但与栽培因子也有密切相关。因此,我们于1992、1993年设置了不同栽培因子对稻米加工品质的影响试验以为改善稻米加工品质及优质高产栽培提...  相似文献   

6.
陆丹丹  叶苗  张祖建 《作物杂志》2022,38(2):28-891
稻米蛋白质是决定其食味品质的重要因素,稻米蛋白质含量通常与米饭的食味品质呈显著负相关。作为典型的数量性状,稻米蛋白质含量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然而,稻米蛋白质含量及其构成的决定机制及环境因素对其的影响等方面还有诸多不明之处,其影响食味品质的机理也不清晰。本文综述了稻米蛋白质的种类、结构及其分布,稻米蛋白质的合成与积累过程以及蛋白质含量的遗传控制和影响因素,概括了稻米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与稻米品质关系的研究进展,为优质水稻的品种筛选及调优栽培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利用不同水稻品种的地理分期播种试验资料,对稻米品质进行归一化处理,运用滑移变步长分析方法,搜寻平均温度、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日照时数和温度日较差等因子对稻米品质要素影响的关键时期,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稻米品质要素的气候生态综合关系模型,为研究稻米品质的空间分布和年际分布差异提供了基础。结果表明:(1)气象条件影响稻米品质的关键时期和关键因子因稻米品质各组分有所不同。有的组分普遍受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平均温度、日照、温度日较差的影响,有的组分仅受其中几个因子的影响,个别组分仅受温度日较差的影响。(2)影响的关键时期大多都在齐穗-成熟阶段,但也有不少组分从齐穗前25天开始持续到灌浆结实阶段。影响的型式,有的是抛物线,有的是直线。(3)建立的各品质要素的气候生态综合模型,可为评价不同年际之间、不同区域之间气候影响提供技术方法,更为优质稻的生产布局提供科学依据。(4)通过评估,过去20年,四川盆地稻米蛋白质的空间分布具有由东北向东南方向递增的特征,精米率的空间分布总体呈现西部高、东部低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稻米品质及其遗传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扼要地介绍了影响稻米品质的主要化学成分,评价稻米品质的主要指标,以及稻米品质遗传研究的进展,讨论了当前稻米品质遗传与改良等方面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稻米品质会受水稻栽培技术的影响,因而需在各地区农业发展阶段引起重视,把握稻米农作物种植与生长要求,保证水稻栽培技术措施的合理、科学,以实际效果说明水稻栽培技术对稻米品质的影响。同时,借助水稻栽培技术可满足农作物的生长需求,在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及稻米产量和质量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效果,以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0.
外源ABA对稻米蒸煮品质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易泽林 《种子》2006,25(3):72-73
于水稻齐穗期进行外源ABA处理。以探索ABA对稻米蒸煮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齐穗后,叶面喷施外源ABA溶液,稻米的蒸煮品质有一定改良,使稻米的商品品质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1.
通过探讨播期对寒地水稻生长发育和产质的影响及确立最佳的播期范围,对指导今后寒地水稻生产实践具有重要意义。试验在大田条件下,以‘空育131’为试验材料,设置7个播期处理,分析播期对寒地水稻茎蘖动态、干物质积累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期处理对水稻茎蘖数、成穗率、干物质积累、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B2、B3、B4处理显著提高了水稻产量,增加了水稻每平方米有效穗数、结实率、每穗实粒数和粒重,实际产量较B1增幅分别为18.12%,17.70%和14.92%,较 B7增幅分别为41.38%,40.89%和37.56%,以B2处理作用效果最佳,其次是B3处理。与其它处理相比,B2、B3、B4处理叶面积指数高,干物质积累多,能够形成高质量群体;具有高的茎蘖成穗率、结实率和穗粒数,产量构成因子间互补作用强,最终实现籽粒产量和碾磨品质的提高。相比之下,播期过早或过晚均会导致水稻干物质积累、成穗率、结实率以及产量的显著或极显著降低,且不利于碾磨品质的提高,其中晚播能够显著或极显著降低垩白粒率和垩白度。综合分析表明,寒地水稻4月10—20日之间播种更适合在目前寒地稻区水稻高产、高效栽培中应用。  相似文献   

12.
河南沿黄稻区是我国优质粳米生产基地,随着水稻简化耕作栽培方式的发展,直播稻因其简单易行的优点而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目的]为研究沿黄稻区直播稻稻米品质与常规插秧稻米品质的差异,[方法]本研究选取6个直播水稻品种和8个插秧水稻品种以及7种优质商品稻米,对其加工品质、外观品质、食味品质以及营养品质性状进行系统比较。[结果]结果表明:整体上,直播稻的精米率高于插秧稻,垩白粒率和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以及食味值低于插秧稻,高于商品稻米;蛋白质含量高于插秧稻,低于商品稻米;除此之外,相对于插秧稻和商品稻米,直播稻品种的崩解值最大,消减值最小;缬氨酸和胱氨酸含量最高,蛋氨酸含量最低,其余氨基酸含量均低于插秧稻品质,高于商品稻米。[结论]综合所有品质性状指标发现,在选取的6个直播稻品种中,新稻568、郑稻201和新稻567在河南沿黄地区直播条件下的稻米加工品质、外观品质、食味品质以及营养品质都与常规栽培的优质稻米相当,因此可以通过品种选择在保障产量与品质的前提下通过直播简化水稻栽培过程。  相似文献   

13.
研究旨在通过分期播种试验,得到水稻‘甬优15’在本地播种最适宜播期,以提高其产量及品质。根据2016—2020年龙游国家农业气象试验站‘甬优15’分期播种试验数据和2018—2019年水稻品质数据,通过对比试验,得到‘甬优15’的产量与品质和播期的关系。结果表明:(1)播期对‘甬优15’的全生育天数和灌浆期天数有一定影响,主要表现为播期越晚全生育天数减少,灌浆期延长;(2)22℃是灌浆期水稻正常发育阈值,低于22℃的灌浆期平均气温会明显增加水稻灌浆乳熟时间;(3)‘甬优15’水稻直链淀粉含量普遍在10%左右,较易糊化,蛋白质含量接近7%,口感与营养含量较为平衡;(4)当播期推迟至6月中旬之后,‘甬优15’产量有明显降低,品质也有所下降;(5)‘甬优15’播种期控制在5月下旬6月上旬,能明显改善龙游本地单季晚稻产量。  相似文献   

14.
为防止盲目拓展播期,通过大田分期播种试验、热量分布及利弊分析,结合发育期及生物要素研究。结果表明,尽管早播早稻一度获得最高分蘖倍率,但收获时以适期播种最终得到最高的有效茎倍数。早播的获得最大总生物量,适期播种获得理想的产量。早播早稻无效分蘖较多;适期播种在产量结构方面表现出优势;晚播早稻在成穗数、单穗结实粒数上不理想;早播早稻管理成本高,遭遇苗期低温、花期暴雨概率大。晚播早稻抽穗灌浆期遭遇高温热害情况多,对叶绿素、光合、稻米品质有不利影响。拓展播期需综合考虑气候变化与反复性带来的风险,以及热量分布对生物总量与产量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再生稻次适宜区播栽期对杂交籼稻淀粉RVA谱的影响,以2个杂交籼稻品种,川优6203和宜香优2115为材料,在四川的隆昌和犍为2个生态点,研究不同生态条件下推迟播栽期对籼稻淀粉RVA谱特征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栽期的主效应对籼稻淀粉RVA谱特征值存在明显的影响。在再生稻次适宜区,推迟播栽期会导致水稻灌浆期温度降低,日照时长缩短,降雨量减少,从而降低了籼稻淀粉RVA谱的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冷胶黏度和崩解值,提高了消减值以及峰值时间;与再生稻相比,迟播栽期处理具有较大的峰值黏度、崩解值以及较小的冷胶黏度、消减值、回复值、峰值时间和糊化温度。播栽期对籼稻淀粉RVA谱特征值的影响在不同生态点具有差异,与隆昌生态点相比,犍为生态点处理间的峰值黏度、消减值和崩解值差异更为显著。播栽期对不同品种淀粉RVA谱的影响程度不同,宜香优2115的峰值黏度和崩解值比川优6203更容易受到播栽期的影响。从淀粉RVA谱的变化趋势来看,迟播栽期处理的籼稻淀粉RVA谱表现与再生稻更为接近,蒸煮食味品质更高。  相似文献   

16.
不同播量和施氮量对直播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直播稻在不同的播量和施氮量条件下产量和品质的表现,研明直播稻高产优质适宜的播量和施氮水平,以新稻567、新稻568和新科稻31为试验材料,分别设置5个播种量和3个施氮水平,研究不同播量和施氮水平对直播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播量处理下,对于新稻567,在97.5 kg/hm2播量水平下产量最高为9.78 t/hm2,稻米的垩白粒率、垩白度较低,加工品质各播量间差异不显著;对于新稻568,在75 kg/hm2播量水平下产量最高,为9.58 t/hm2,且与各处理间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稻米的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稻米的食味品质在两品种不同播量间差异不显著,但总体表现为新稻567的食味值高于新稻568。在不同氮肥处理下,直播稻品种的产量基本表现为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255 kg/ hm2处理下产量达最大;稻米的加工品质各施氮处理间差异较小,外观品质差异较大,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基本表现为不施氮处理较小,施氮处理较大。这说明,在适宜播量下对于不同的直播稻品种可以实现高产和优质的协同提高;在适宜的氮肥处理下可以获得水稻的高产水平,但增施氮肥水稻的外观品质变劣,因此,协同直播稻的高产优质仅靠氮肥调控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7.
以超级稻II优602为材料,研究了播种量、播期和育秧盘类型等农艺措施对成都平原稻麦(油)两熟区机插稻长龄秧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1)正常播期下超级稻长龄秧在播种后30~42 d,发根力虽有降低,但群体数量减少缓慢,根冠比、茎基宽度、单位苗高干重等指标均有所增加; 而播种后42~54 d,群体数量急剧减少,根冠比和单位苗高干重下降,发根力进一步降低。(2)推迟播期有利于提高苗床秧苗数量,但根冠比、单位苗高干重以及发根力等指标并无明显的提高甚至有所降低。(3)播种量为431.03~554.19 g m-2时有利于兼顾长龄秧群体数量和个体素质。(4)当秧龄超过一定时期(播种后40 d左右)后穴盘育秧的效果更佳,无论进一步延长秧龄还是适当增加播种密度,均减缓秧苗素质和群体数量的下降。以上结果表明,在成都平原旱育方式下机插稻长龄秧的培育播期选择在4月15日左右,播种量选择431.03~554.19 g m-2,秧龄在42 d左右,秧盘选择塑料硬穴盘为宜。  相似文献   

18.
播期对四川盆地杂交籼稻米饭食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播期对四川盆地杂交籼稻米饭食味品质的影响,以杂交籼稻宜香优2115、F优498和川优6203为试验材料,在四川大邑、南部、射洪3个地点设置大田播期试验,利用米饭食味计和硬度黏度仪,研究了不同地点间播期对杂交籼稻米饭外观、口感、综合评分、以及硬度和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杂交籼稻的米饭食味品质是地点、品种、播期及其互作共同作用的结果。(2)不同播期间,米饭外观、口感和综合评分均表现为宜香优2115>川优6203>F优498,硬度值则以F优498最高,优质品种宜香优2115米饭食味品质明显较优;不同地点间,适宜推迟播期则可提高米饭外观、口感、综合评分,进而提高米饭食味品质。(3)相关分析表明,综合评分与播种-抽穗期的积温和降雨量分别呈极显著正相关和显著负相关,与抽穗-成熟期积温和日照时数,以及全生育期降雨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4)GGE模型分析表明,在大邑播期推迟10 d具有较好的综合评分且稳定性好;在南部和射洪,播期推迟10~20 d具有较高的综合评分,且稳定性较好。综合来看,在四川盆地,播期推迟10~20 d可以使水稻灌浆结实期处于较合理的温光环境,进而有效改善杂交籼稻的米饭食味品质,提高综合评分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石阡县优质稻的适宜播期,以金优785为试验品种,设置4个不同播期处理。结果表明,播期对秧苗素质有一定影响,第4播期秧苗综合素质好;播期推迟水稻全生育期缩短但差异不大;播期对穗粒数、穗实粒数、结实率、有效穗的影响较大但穗长变化不明显。水稻在4月5日-4月20日期间播种的产量差异不显著,但在4月15日-4月20日播种的产量比4月5日-4月15日播种的增产,原因是4月15日-4月20日播种的结实率较高,有效穗较多,有增加产量的潜势。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NMU化学诱变剂诱变的11个早籼稻品种的主要经济性状的分析,得出:NMU对株高等主要经济性状均有诱变作用,但对不同性状的效果不同。株高的变异幅度最大,其次是单株谷重,播始历期的变异幅度最小;NMU诱变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专一性,11个品种中,播始历期缩短和穗粒数增加的机率较大,千粒重增大、结实率提高以及单株谷重的增加也有一定的可能性;NMU诱变还具有高效性,能够将早熟、高产及优质有机地结合到一起,解决了常规育种方法难以达到的目标; NMU诱变也具有特异性,例如在早籼26后代中出现了糯性变异株系。竹青的诱变后代出现了外观品质较优的株系。此外,还可以获得一些诸如常绿等特异型种质资源。说明:NMU化学诱变剂及这项诱变技术用于水稻育种及品种改良是十分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