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提高出仓开门的速度,本着"安全、经济、有效"的原则,在高大平房仓挡粮门底部制作了一个低位置、大尺寸的出粮口,大大提高了开门速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高玉树 《粮食储藏》2015,44(2):15-21
装粮高度8米的高大平房仓(简称"8米仓",下同),是北京地区近几年投入使用的新型仓储设施,相对于此前投入使用的装粮高度6米的高大平房仓(简称"6米仓",下同),具有仓房跨度大、粮堆高、通风系统双侧分布等特点。通过分别对"8米仓"和"6米仓"储粮进行相应的检测和对照分析,结果显示,"8米仓"的储粮性能与"6米仓"基本一致,但仍存在一些差异。一是两种仓型南北两侧表层的平均粮温变化趋势一致;二是南北两侧表层的平均粮温基本一致;三是"8米仓"与"6米仓"在仓温变化趋势和变化幅度方面完全一致;四是两种类型仓房内粮堆容易受外温影响的部位基本一致;五是"8米仓"粮堆南侧中上层平均粮温较"6米仓"低、底层平均粮温较"6米仓"明显高;六是与"6米仓"相比,"8米仓"储粮具有更大的"冷芯"。针对上述特点,为尽可能地及时了解和掌握"8米仓"粮温、尤其是局部粮温及其变化,研究制定出计算机粮情检测与人工粮情检测同步进行,互为补充、相互印证的"计算机与人工辅助粮情检测新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粮食仓储行业入库集中存在的时间短、任务重以及季节性用工荒和安全生产问题,研发了平房仓移动式散装液压侧翻卸粮平台,并在粮库应用。该平台对推进粮食流通"四散化"具有重要作用,可实现平房仓散装粮自动化作业,达到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力、物力的目的,为企业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解决粮食仓储行业入库集中存在的时间短、任务重以及季节性用工荒和安全生产问题。研发了平房仓移动式散装粮液压侧翻卸粮平台的研发,并在粮库应用该平台对推进粮食流通"四散化"具有重要作用,可实现平房仓散装粮自动化作业、快卸快装的要求,达到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力、物力的目的,为企业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粮情测控技术是"四合一"工程的关键技术,针对GV2008型粮情测控系统的应用情况,介绍粮情测控系统的构成及工作原理,具体分析测控系统常见的故障现象及原因,通过故障实例处理总结出一些经验、对系统完善和改进提出一些建议,为保证粮情测控系统正常运行和科学储粮提供可靠的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中储粮粮情远程监管平台基本情况进行介绍,并以中储粮台安直属库中储粮粮情远程监管平台为例介绍了辽宁分公司监平台建设情况、使用效果和存在的问题。以期为该系统更好地服务"两个确保"以及仓储智能化建设、储粮监管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钟朱彬 《粮食储藏》2008,37(2):39-42
粮情测控技术是科学保粮的关键技术之一,同时,"粮情测控系统"是四项储粮新技术的基础,是"机械通风"、"谷物冷却"、"环流熏蒸"储粮技术运行状态的观察者和运行结果的真实反应者."粮情检测与分析"的准确、可靠性、直接关系到其它三项储粮技术运行和应用效果.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四项储粮新技术之一的粮情测控系统相继进入粮库管理中,并向智能化、信息化发展.我库于2004年使用OPI2000数字式粮情测控系统,并且在OPI2000报表数据格式缺乏和单一的情况下,将它集成到自行开发的仓储信息管理系统中,实现了粮情数据的自动检测、自动分析、预警、信息化和一体化管理.  相似文献   

7.
在夏季高温季节,房式仓粮堆上层粮温达到27.4℃,下层平均粮温8℃左右,极易造成粮堆内部结露。为此,我库积极探索利用粮堆底部"冷源"均衡上层粮温储粮试验。均衡粮温后,全仓最高粮温22.1℃、最低粮温7.4℃、平均粮温14.8℃,缓解了粮堆内部结露的现象,抑制了储粮害虫的危害,储粮顺利安全度夏。  相似文献   

8.
万拯群  万平 《粮食储藏》2009,38(4):52-56
全面推行科学保粮是我国粮食储藏工作重要任务,文章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和粮食储藏特点,分析了全面推行科学保粮的可行性和有利条件,系统地提出全面推行科学保粮的九大途径和技术措施,以求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保粮新路子.同时,又提出了当前我国科学保粮几个关键问题的见解和讨论意见,以供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9.
以储粮粮情测控为研究背景,以降低粮情测控系统功耗为目标,提出了一种低成本、低功耗、可扩展的弹性粮情测控物联网模型。粮情测控物联网模型包括三层结构:感知层、传输层和汇聚层。感知层支持多参数粮情数据感知;传输层多跳传输粮情数据;汇聚层兼容GPRS、WIFI、WLAN、3G、Enthernet等通信方式,系统结构灵活,扩展性强。实验验证,该模型相较于传统的WSN至少可以延长粮情测控系统的寿命,粮情感知节点在不更换电源情况下可以工作3~5年。  相似文献   

10.
被古人称为"万民之命,国之重宝"的粮食,从数量的安全到质量的安全,鱼米之乡的现代江苏,在创新全产业价值链的"粮安工程"建设中,迈出了一系列探索的坚实脚步,做出了一篇篇颇为精彩的大文章。剖析了江苏省为确保粮安工程的有效实施,在产业链前端、中段、后端各阶段的探索实践。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影响塔式烘干机烘干不匀度诸因素和现有排粮装置的工作原理及特性的基础上,研究设计了振动式排粮装置,介绍了该装置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2.
散粮储藏喷油抑尘装置的研究和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研究了散粮储藏喷油抑尘技术和装置,解决散粮储运过程中粉尘大、粮食损耗高等技术问题。介绍了散粮储藏喷油抑尘装置的研制过程,并对其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了详细说明和介绍。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粮情测控系统的发展和粮食测温测湿技术的工作原理和分类,阐述了现阶段国内粮情测控系统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针对装满“散粮”的无卸粮口的厢式货车卸粮时,由于粮食数量多、整体质量大,在开门卸粮时,粮食的侧压和流动会在瞬间产生较大的力冲击车厢门,使得车厢门向外弹开,造成了开门卸粮人员的安全隐患,并且会导致卸粮流量的大小不易控制,从而影响粮食杂质清理的效果等问题,联合研发了卸粮流量控制装置,通过该装置的应用,在散粮车卸粮时达到了有效控制粮食的流量,并确保了卸粮操作人员的安全。  相似文献   

15.
试验旨在研究用小麦完全代替日粮中的玉米后饲喂产蛋鸡的效果,以评估小麦用作蛋鸡能量饲料的可行性。试验采用对比试验设计,选用尼克红蛋鸡180只,随机分为两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蛋鸡。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为处理组,分别饲喂玉米——豆粕型日粮和小麦——豆粕型日粮。结果表明,在蛋鸡日粮中用小麦完全代替玉米后,产蛋率降低1.9%,产蛋量降低1.06枚/只,异软蛋率提高0.09%,采食量提高1.04(g/只·d),料蛋比提高0.09,均差异显著(p<0.05);破蛋率提高0.33%,平均蛋重降低0.54%,但差异不显著(p>0.05)。从营养物质的消化率考虑,小麦型日粮表观能量的利用率和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与玉米组相比均降低了,但均差异不显著(p>0.05)。从经济效益考虑,小麦型日粮的饲料成本虽然降低了,但其他指标均不如玉米组,且产蛋成本增加了0.01元/kg。  相似文献   

16.
将全数字式粮情测控系统与模拟型粮情测控系统进行对比应用,全数字式粮情测控系统由于设计先进,具备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准确度高、使用简洁、功能齐全和成本费用低等优点,它是粮情检测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粮层阻力计算公式的分析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学伟 《粮食储藏》2001,30(2):20-24
本文汇集了粮层阻力的主要计算公式,指出各公式的来源、相互关系及使用范围,对这些公式的计算值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各因素对粮层阻力的影响,指出计算粮层阻力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新建高大平房仓散粮压仓期间麻包临时叠包风道的最优搭建方式,对压仓期间叠包搭建的一机一道、一机两道和"丰"字形等临时风道的通风数据进行了统计整理,从粮温降低速度、粮温分布均匀度、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了对比与分析。结果表明同等条件下,从降温速率上来讲:一机两道"丰"字形一机一道;从降温均匀度上来讲:"丰"字形一机一道一机两道;从经济效益上来讲:"丰"字形一机两道一机一道。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翻粮机的结构、组成、工作过程与原理,以及翻粮机在生产中的应用效果,应用表明:使用翻粮机可有效疏松粮层,缩小粮堆上下层的水分差,改善粮堆的通气状态,提高通风降温散湿效果和储粮稳定性,降低作业的劳动强度与费用,是处理粮面结露层的理想机械.  相似文献   

20.
雷丛林 《粮食储藏》2006,35(2):47-50
现有的粮情检测系统打印格式过于固定,使用者无法根据自身的需要进行分析或编排,限制了使用者对粮温数据更充分的利用,从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粮情检测系统功能的发挥。本文通过对电子粮情检测系统的认真研究,采用一定的手段将OPI粮情检测系统内测得粮温数据导出,然后通过文本格式的转换,将粮温数据变成可以进行编辑的数值,根据不同格式的需要随心所欲地进行各种打印报告编排,通过改进,进一步提高了粮情分析效率,节省打印纸张,降低储粮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