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颗粒饲料驯化养殖瓦氏黄颡鱼鱼种,夏花鱼种的放养密度为10450尾/667m2,其中瓦氏黄颡鱼、鲢、鳙和鲫的鱼种分别放养10000、200、200和50尾。经132d饲养,平均单产为691.9kg/667m2,其中瓦氏黄颡鱼589.1kg,平均规格60.3g,成活率97.7%;鲢39.3kg,平均规格213.1g,成活率92.3%;鳙49.3kg,平均规格257.5g,成活率95.8%;鲫14.2kg,平均规格316.5g,成活率90.0%。平均每667m2池塘投喂颗粒饲料1400kg,平均饲料系数2.32(其中瓦氏黄颡鱼饲料系数为2.38)。  相似文献   

2.
<正>2012年我们在仪征市真州镇进行了池塘主养黄颡鱼试验,放60尾/kg黄颡鱼鱼种122 850尾/hm2,混养4尾/kg的鲢、鳙4 095尾/hm2(其中鲢2 895尾,鳙1 200尾),经过13个月(2011年12月至2013年1月)的池塘精养,取得了黄颡鱼净产量13 800kg/hm2,平均规格135g/尾,鲢、鳙净产量5 160kg/hm2和2 295kg/hm2,净利润103 095元/hm2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上海郊区翘嘴鲌、黄颡鱼池塘高效混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索翘嘴鲌、黄颡鱼新型养殖模式,于2015-2016年在上海市青浦区某标准化水产养殖场进行了翘嘴鲌、黄颡鱼池塘混养试验,并搭养适量的鲢、鳙,综合运用精准投饲、水质调控等技术。试验结果:翘嘴鲌平均亩产(15亩=1 hm~2,下同)556.5 kg,平均规格610.2 g/尾,成活率91.2%;黄颡鱼平均亩产1 318.4 kg,平均规格128.5 g/尾,成活率85.5%。平均亩产值3.85万元,平均亩利润1.00万元。试验获得成功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可以作为一种高效混养模式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翘嘴鲌、黄颡鱼新型养殖模式,于2015—2016年在上海市青浦区某标准化水产养殖场进行了翘嘴鲌、黄颡鱼池塘混养试验,并搭养适量的鲢、鳙,综合运用精准投饲、水质调控等技术。试验结果:翘嘴鲌平均亩产(15亩=1 hm2,下同)556.5 kg,平均规格610.2 g/尾,成活率91.2%;黄颡鱼平均亩产1 318.4 kg,平均规格128.5 g/尾,成活率85.5%。平均亩产值3.85万元,平均亩利润1.00万元。试验获得成功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可以作为一种高效混养模式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5.
赤眼鳟池塘养殖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投喂人工配合饲料,进行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iculus)池塘养殖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普通养鱼池塘,放养平均规格35 g/尾的1冬龄赤眼鳟鱼种,放养密度15 000尾/hm2,混养部分鲢、鳙、黄颡鱼鱼种和青虾,投喂粗蛋白含量30%~32%的人工配合饲料,经240 d养殖,赤眼鳟平均规格达0.41 kg/尾,平均单产5 839 kg/hm2,平均养殖净利润34 586元/hm2.  相似文献   

6.
以池塘主养、池塘混养、水库套养几种模式研究黄尾鯝的养殖技术.主养的黄尾鯝鱼种投放密度为2000尾/667m2(规格为45-50g/尾),平均起捕规格为200.7±26.2g/尾,平均单产为401.6kg,亩产黄尾鯝可获利4538.4元.池塘混养和水库套养黄尾鯝分别为90尾/667m2和94尾/667m2(规格为45-50g/尾)时,平均起捕规格分别为221.2±27.1g/尾和250.5±24.2g/尾,平均亩产20.8kg和22.54kg,在不增加投饵的情况下,每亩可增加纯利润450-600元,经济效益良好.  相似文献   

7.
通过科学模拟自然生态环境,对池塘彻底清淤、消毒、建防逃设施,在池塘内移栽种植水草并投放螺蛳,每667 m~2投放河蟹(平均规格100~200只/kg)1000只,银鲫(规格40尾/kg)20尾,鲢(规格100g/尾)40尾,鳙(规格100 g/尾)10尾。经过7~8个月精心饲养,每667 m~2回捕成蟹700只(平均规格达125 g/只)重87.5 kg,回捕率达70%,每667m~2利润3180元,投入产出比1:3.11。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了 2 0 0 1年 5月 15日至 2 0 0 1年 11月 2 0日利用六口池塘进行的一年两茬主养全雄太阳鲈商品鱼的试验结果。六口池塘分为两个组 ,A组三口池塘面积均为 667m2 ,B组三个池塘面积均为13 3 4m2 。鱼放养前每 667m2 施用大草 50 0kg培育水质 ,并投喂粗蛋白质含量为 3 3 %的配合饲料。第一茬在5月 15日每 667m2 放养规格为 6~ 8cm ,平均体重为 4 6g的全雄太阳鲈鱼种 2 50 0尾 ,8月 15日起捕出售太阳鲈。迅速干池消毒后返回白鲢等套养鱼到池塘中 ,并于 8月 2 0日再放养 10~ 12cm (10g左右 )全雄太阳鲈鱼种 2 0 0 0尾 / 667m2 ,养至 11月 2 0日起捕。两茬养殖试验结果显示 :六口池塘全年共产商品鱼 7542 9kg ,其中全雄太阳鲈 642 8 7kg ,每 667m2 净产 688 9kg ,六口池塘平均每月 667m2 产值 14 70 6元 ,纯利润 5890元。饲料系数为 1 82~ 1 91。  相似文献   

9.
进行了翘嘴鲐、鲢和鳙放养密度相同(分别为1200、100和50尾亩)与不同放养密度的江黄颡鱼(分别为210、325和375尾/亩)的混养试验,结果表明:上海地区以翘嘴鲌白为主体鱼,配养鲢、鳙,套养江黄颡鱼的适宜养殖模式为每亩放养翘嘴鲴1 200尾,江黄颡鱼325尾,鲢100尾,鳙50尾.  相似文献   

10.
池塘主养黄颡鱼高产高效技术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 15 3d的生产试验 ,结果表明池塘主养黄颡鱼在合理放养、科学管理的前提下 ,可获得高产高效。在放养规格为 4 5~ 6cm的黄颡鱼种 6 0 0 0尾 /亩 ,搭养 2 0~ 30尾 /kg鲢鱼种 6kg/亩、 2 0~ 30尾 /kg鳙鱼种 3kg/亩和 2~ 4尾 /kg草鱼鱼种 8kg/亩的试验池可获得较好效益。通过控制放养密度以及滤食性鱼类和主养鱼的比例可达到提高主养鱼类的成活率和总体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克氏原螯虾池塘不同放养密度条件下养殖模式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江苏泰州市姜堰区沈高镇溱湖龙虾养殖专业合作社,进行克氏原螯虾池塘不同放养密度条件下模式化养殖试验。试验池4口,编号1#、2#、3#、4#,面积分别为11×667m2、14×667m2、10×667m2、15×667m2,克氏原螯虾苗种放养规格为380尾/kg,放养密度1#、2#为6000尾/667m2,3#、4#为12000尾/667m2,4口池每667m2搭配40尾规格约100g/尾的鲢。1#、2#池共收获克氏原螯虾76216尾、4740kg,667m2均产量189.6kg,平均规格62.2g/尾,回捕率50.8%,667m2利润4915.2元;3#、4#池共收获克氏原螯虾120790尾、4020kg,667m2均产量160.8kg,平均规格33.3g/尾,回捕率40.3%,667m2利润3164元。  相似文献   

12.
河蟹生态养殖不同放养模式的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池塘生态养殖的方法,研究了河蟹不同放养模式的养殖效果。结果表明,每667m^2放养扣蟹350只~750只,规格200~300只/kg,均可达到上市规格150g/只,回捕率60%以上,其中放养350只/667m^2,平均上市规格最大,而单产、效果最低;放养750只/667m^2,回捕率下降,单产优势不明显,实验结果显示,河蟹生态养殖适宜放养模式是:河蟹500~750只/667m^2,规格200~300只/kg,套放青虾5~6kg/667m^2,规格1200~2000尾/kg;花白鲢15~20尾/667m^2,规格5~6尾/kg;鳜鱼8~12尾/667m^2,规格7~8cm。  相似文献   

13.
黄颡鱼池塘主养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鱼池0.67hm^2,投喂自制饲料,饲养245d,产黄颡鱼3406.4kg,折合单产5109kg/hm^2,均尾重135g。搭养鲢、鳙、鲂鱼,总产5605.9kg,产值79486元,折合119229元/hm^2,纯利润36786元,折合55179元/hm^2。  相似文献   

14.
成鱼池设置网箱养殖黄颡鱼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索黄颡鱼的人工养殖方法及网箱养殖的经济效益,在2 3hm2的成鱼养殖池内设置规格为5m×4m×2m的网箱3口,共投放规格为22 6g/尾的黄颡鱼6000尾,采用自制配合饲料,经过200d饲养,共起捕黄颡鱼775 5kg,获纯利9672 1元,投入产出比1∶2 08,平均饵料系数2 05。  相似文献   

15.
体质量20~25g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鱼种饲养在辽宁省灯塔市忠信集团面积0.53~1hm2,水深1.5~3m的池塘中,密度为52500尾/hm2,搭养全长10cm的鲢200尾、鳙80尾,投喂以人工饲料。2012年5月和6月的8、18、28日,采病鱼样品63尾,正常鱼样品23尾,监测了5个患黄颡鱼腹水病和3个未发病池塘的水温、DO、p H、NH4+-N和NO2--N含量,以探讨水环境与黄颡鱼腹水病组织病理的关系。结果表明:当氨氮、亚硝酸盐超出正常养殖水体指标并升高时,鱼体鳃、肾、肝组织细胞发生肿胀、增生、空泡变性等一系列组织病理学变化。  相似文献   

16.
在2口面积共计4.7×667m2的试验塘开展了黄颡鱼冬片鱼种健康养殖试验。结果表明:放养2~3cm的黄颡鱼夏花鱼种25000尾,收获黄颡鱼冬片鱼种564.9kg,平均体重23.3g、平均体长11.9cm,成活率95.9%,每667m2平均利润1837.5元,投入产出比为1:1.74。  相似文献   

17.
太湖白鱼学名翘嘴红鲌,自2002年以来,太湖白鱼在海盐县人工养殖的产量一直较高。池塘养殖方式主要有三种:放养白鱼夏花培育一龄鱼种、放养白鱼冬片鱼种养成鱼(搭养鲢、鳙、鲫鱼或混养花鱼骨、黄颡鱼)、白鱼与河蟹混养。现将这三种方式的养殖技术总结如下:1白鱼一龄鱼种培育池塘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黄颡鱼的人工养殖方法及网箱养殖的经济效益,在0.3hm2的池塘内设置规格为2m×2m×1m的网箱4口,按不同密度投放黄颡鱼鱼种,投喂自制的配合饲料.经过245d的饲养,共起捕黄颡鱼1494.5 kg,其中单箱最高产量为413 kg,单箱最高利润达到1559元,投入产出比为1:2.08.试验结果表明,小体积网箱饲养黄颡鱼的适宜放养密度为600~800尾/m3.  相似文献   

19.
在广西水产引育种中心进行了彩虹鲷当年苗种不同密度池塘成鱼养殖的对比试验,在相同面积(22668m2)的三口池塘分别按1500尾/667m^2、1200尾/667m^2、1000尾/667m^2的密度放养,放养规格为平均每尾16g,经146d养殖,平均产量分剐为563.5kg/667d、586kg/667m2、502kg/667m^2,鱼个体平均体重分别为410g/尾、525g/尾、540g/尾,成活率分别为92%、93%、93%;经济效益对比:1200尾/667m^2放养密度的效益最好,1000尾/667m^2次之,1500尾/667m^2最差。  相似文献   

20.
《内陆水产》2005,30(8):41-42
5 成鱼养殖黄颡鱼的成鱼养殖是指将2cm以上的鱼种养成100g以上的商品鱼的过程。黄颡鱼的成鱼养殖有池塘主养、池塘套养、网箱养殖、流水养殖、大水面增养殖等方式。近两年来,由于黄颡鱼价格坚挺,已有不少人开始了黄颡鱼池塘主养、网箱养殖试验,结果表明,只要管理得当.池塘主养可以达到200~300kg/667m^2的产量:网箱养殖的产量可达25kg/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