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邻苯二酚为底物,采用分光光度法在420nm处测定蜜柚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研究底物浓度、pH、温度及酶液浓度对PPO活性的影响,并建立了酶促褐变反应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蜜柚多酚氧化酶的酶促反应符合米氏方程所描述的单底物酶促反应动力学,以邻苯二酚为底物的最大反应速度为:Vmax=22.452U/min,Km=128.2mmol/L。蜜柚多酚氧化酶作用的最适pH6.4,最适温度为10℃。不同时间的蜜柚多酚氧化酶的平均活性呈逐渐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多酚氧化酶是蘑菇和其它作物酶促褐变的主要酶类,引起产品变黑甚至败坏,品质下降。伞菌氨酸,学名B-N-〔γ-L(+)-谷氨酰〕-4-羟甲苯基肼,是从蘑菇中分离和纯化得到的,本研究分析了伞菌氨酸对蘑菇多酚氧化酶的单酚和二酚氧化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3.
果蔬食品在加工及贮藏过程中的褐变反应是生产上存在的重要问题之一,而褐变的原因有非酶性的和酶性的,多酚氧化酶是引起食品酶促褐变的主要酶类,因此研究多酚氧化酶的特性对制定食品的加工与保藏工艺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双孢蘑菇褐变的酶学机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凝胶电泳等生化技术 ,对菇体本身的褐变作了详细的研究 ,结果发现 ,多酚氧化酶 (PPO)是蘑菇采后引起褐变的主要原因之一 ,不同的双孢蘑菇菌株具有不同的PPO酶活性和不同的PPO同工酶谱 ,双孢蘑菇不同的组织部位具有不同的PPO酶活和PPO同工酶谱 ,在蘑菇生长内的整个时期 ,表现出不同的PPO酶活力和不同的PPO同工酶谱  相似文献   

5.
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是生物界广为分布的一种酶,它催化含酚基的化合物氧化成醌,这类醌再经一系列脱水、聚合等反应,最后可生成黑色物质。多酚氧化酶之一的酪氨酸酶(Tyrosinase),笔者曾在有关蘑菇褐变的文章中做过论述。它是一种0.2%铜的蛋白酶,在蘑菇的伤口及因后熟透性变大的细胞中,该酶触遇酪氨酸而起氧化作用,产生暗褐色的黑色素,而酪氨酸存在于所有蛋白质中早已探明。无疑,它给蘑菇  相似文献   

6.
不同保鲜膜对双孢菇采后褐变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双孢蘑菇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厚度的PE膜及微孔膜包装对双孢蘑菇贮藏中褐变及相关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保鲜膜包装均能降低双孢蘑菇贮藏期间的褐变度、酶活性及衰老物质的积累。其中以0.050 mm PE膜对双孢蘑菇的贮藏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对分离纯化后的微型薯的多酚氧化酶性质进行研究,以邻苯二酚为作用底物,用分光光度计在波长420 nm处测定不同pH值、反应温度、底物条件下微型薯的多酚氧化酶(PP0)活性,以讨论微型薯的褐变机理.结果表明,微型薯的PPO最适pH值约为5.5,最适反应温度为35℃左右.该酶热稳定性差;最适作用底物为绿原酸、原儿茶酸和咖啡酸;FeSO4和抗坏血酸等化合物可以抑制PPO活性,CaCl2和CuS04等则起促进作用.适度高温、强酸性或碱性条件、FeSO4或抗坏血酸等处理都可以抑制该酶活性.  相似文献   

8.
姬松茸加工过程中防褐变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姬松茸酶促褐变的机理,研究了姬松茸加工过程中防褐变的有效方法。以处理后菇片中多酚氧化酶的残存活性及视觉观察菇片放置8h不褐变为指标,确定每种方法的最适参数。结果表明,防止姬松茸褐变有四种方法:沸水热烫10min,0.7%亚硫酸钠溶液浸泡,直接添加0.7%VC或添加0.5%亚硫酸钠与0.3%VC。  相似文献   

9.
何成武  郝利平 《食用菌》2012,(4):6-7,22
以金针菇为原料,研究了温度、pH以及底物浓度对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活性的影响。建立了金针菇酶促褐变反应的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金针菇PPO最适温度为50℃,最适pH5.0。采用Michaelis—Menten机理描述得金针菇PPO相应的动力学参数KM=0.075mol/L,Vmax=5.744U/min。同时,考察金针菇不同部位PPO活性,结果表明:菌柄上PPO活性>菌盖>菌柄中>菌柄下。  相似文献   

10.
以双孢蘑菇为试材,研究了在(10±0.5)℃条件下,不同浓度一氧化氮(NO) (30、60、90 μL/L)气体熏蒸处理对双孢蘑菇贮藏过程中感官品质、褐变度、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NO熏蒸处理显著抑制了PPO活性的升高(8.90%~33.13%),减轻贮藏期的褐变程度.提高了贮藏后期POD活性(12.28%~76.27%),延缓了双孢蘑菇的衰老,有效延长了货架期(2 d).其中,NO浓度为60 μL/L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莲藕贮藏中褐变度及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9,自引:0,他引:49  
研究了不同温度、不同莲藕状态、不同褐变抑制剂处理对莲藕褐变度及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低温、节藕、抗坏血酸(0.25%)+柠檬酸(0.2%)和NaHSO3(0.05%)+柠檬酸(0.2%),莲藕褐变最轻。多酚氧化酶活性随时间的延长而减弱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香蕉皮中多酚氧化酶(PPO)的特性。结果表明,香蕉皮PPO的最适温度为35℃,最适p H值为6.5,75℃以上水浴5min、100℃水浴20s可以完全钝化香蕉皮PPO的活性,香蕉皮PPO存在同工酶。香蕉皮PPO的最适反应底物浓度为0.125mol/L。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香蕉皮PPO的Km=0.087922mol/L,Vmax=0.00924OD404/min。考查了柠檬酸、亚硫酸氢钠、抗坏血酸、EDTA-2Na对PPO的褐变抑制效果和PPO酶液4℃保存时间与其活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吕蔷  朱继英  王相友 《园艺学报》2016,43(3):595-602
为了研究POD在双孢蘑菇褐变过程中的作用,对POD酶学特性进行了测定,并对不同贮藏条件下双孢蘑菇中POD活性变化与褐变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以愈创木酚为底物时,双孢蘑菇中POD的米氏常数(Km)为5.704 mmol ? L-1,最适反应pH为5.0,最适反应温度为45 ℃;低温可以显著抑制POD的活性,20 ℃和10 ℃时其相对酶活性分别为68%和55%,2 ~10 ℃范围内的酶活性差异不显著;20 ℃贮藏1 d和2 d时POD酶活分别是10 ℃贮藏的4.8倍和10.9倍。7种化合物对POD活性的抑制作用由强到弱依次为:DTT > AsA > L-Cys > SDS > 无水亚硫酸钠 > 柠檬酸 > NaCl。贮藏过程中,虽然POD抑制剂处理双孢蘑菇的褐变程度和气调处理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其POD活性显著高于气调处理,说明POD活性高不是引起双孢蘑菇组织褐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用50~55℃热水处理冬枣6~8 min能显著抑制货架期间其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褐变指数的上升以及硬度下降, 抑制多酚氧化酶、外切和内切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上升, 延长货架期。热水中加入1% CaCl2 可进一步提高处理效果, 但对多酚氧化酶和褐变指数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5.
‘南果梨’采后衰老机理与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对‘南果梨’贮藏(20℃、0℃)过程中酶褐变进行了研究,同时研究了真空浸钙和MA贮藏(薄膜小包装自发式气调贮藏)对‘南果梨’褐变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0℃下‘南果梨’果心和果肉有很高的PPO(多酚氧化酶)活性,PPO同功酶在贮藏中后期酶带增多。‘南果梨’的褐变随贮期延长而增加,主要为衰老褐变。  相似文献   

16.
苹果梨中多酚氧化酶酶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以苹果梨中的多酚氧化酶为研究对象, 对其酶的活性变化及其特性的研究表明, 苹果梨中的多酚氧化酶的最适pH 值是4. 6 , 最适温度是40 ℃; 亚硫酸氢钠、维生素C、柠檬酸对苹果梨中多酚氧化酶的抑制作用依次减弱, 硫酸钠几乎无抑制作用。不同底物和同底物不同浓度影响多酚氧化酶特性。  相似文献   

17.
许多果蔬在加工过程中及加工制品贮藏期间,会产生各种变色现象。如苹果、香蕉和马铃薯去皮后表面的褐变,果汁、果酒的褐变等等。变色的主要原因是多酚氧化酶催化多酚类底物所引起的氧化反应,由这类反应所引起的变色现象称之为酶促褐变。果蔬变色后,不仅影响加工制品的外观品质,而且影响其风味和营养价值的发挥。所以抑制变色在果蔬贮藏和加工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梨果实酚类物质与酶促褐变底物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我国分属不同栽培系统及种间杂交种的10个梨品种果实酚类物质含量进行了系统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高相液相色谱法可检测到梨果中10种酚类物质,不同系统及品种的果实中酚类物质含量差异很大,其中绿原酸平均含量最高,香草醛、芦丁、表儿茶素、儿茶素含量较高,为主要的酚类物质;咖啡酸平均含量最低。对总多酚、绿原酸、表儿茶素、儿茶素、抗氧化活性与褐变的灰色关联分析表明:梨果实总多酚含量对褐变度影响最大,绿原酸含量对褐变度影响其次,果实抗氧化活性对褐变的影响最小。不同酚类物质中绿原酸含量最高,且与多酚氧化酶结合能力最强,为最主要的褐变底物。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牛至精油-介孔纳米二氧化硅/海藻酸钠复合膜对双孢蘑菇保鲜效果的影响,本研究以海藻酸钠、介孔纳米二氧化硅(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MSNPs)和牛至精油(oregano,OEO)为原料制备抑菌复合膜,对双孢蘑菇进行包装,以未添加OEO-MSNPs的纯海藻酸钠膜为对照组,未经包装的双孢蘑菇为空白对照,研究其在4℃条件下对双孢蘑菇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OEO-MSNPs/海藻酸钠复合膜可以保持双孢蘑菇良好的品质,显著抑制子实体的呼吸速率,并对贮藏过程中双孢蘑菇的失重率、氧化褐变、菌落总数的增加以及硬度、抗氧化物质的减少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时也提高了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抑制了多酚氧化酶活性。在4℃贮藏条件下OEO-MSNPs/海藻酸钠复合膜可将双孢蘑菇的保鲜期延长至12 d,对延长蘑菇的货架期也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多酚氧化酶(Poly phenol Oxidase,PPO)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真菌和昆虫质体中的含铜金属酶类,属于氧化还原酶。在有氧条件下,多酚氧化酶能催化果蔬原料中的内源性多酚物质氧化为醌类物质,醌类物质聚合产生黑色素,是引起果蔬褐变的主要因素。本文主要介绍了多酚氧化酶对几种主要热带水果保鲜、加工期间的品质影响以及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