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从盐腌皮上分离、筛选得到1株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 SZ-4),该菌株经发酵后得到的粗酶液可在12 h内、无硫化物的条件下,将猪皮、牛皮、羊皮等完全脱毛.对该菌株发酵所产脱毛蛋白酶的酶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脱毛蛋白酶的分子量约40 kDa,最适作用温度为60℃,最适作用pH为10.0,在40℃以上时热稳定性较差,K+、NH+4、Mg2+、Zn2+和Ca2+对脱毛蛋白酶有不同程度的激活作用,其中NH+4、Mg2+、Zn2+在一定浓度内具有明显的激活作用,Cu2+和Ba2+对脱毛蛋白酶有抑制作用,Na+在不同浓度范围对脱毛蛋白酶有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利用选择性培养基从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根际土壤中筛选到8株有机磷细菌和7株无机磷细菌,根据其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等特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有机磷细菌菌株PO1、PO3、PO4、PO5鉴定为Bacillus cereus(蜡状芽孢杆菌),菌株PO2、PO6和PO7鉴定为Bacillus megaterium(巨大芽孢杆菌),菌株PO8为Bacillus badius(栗褐芽孢杆菌),而本试验筛选到的无机磷细菌菌株均为Pseudomonas sp.(荧光假单胞菌)。  相似文献   

3.
动物微生态制剂猪肠源芽孢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次试验的菌种是从宁夏平罗县边远农村基本自然生长的健康肉猪的小肠、大肠和盲肠中分离获得的,共分离出28株菌株.通过对这28株菌株的菌落形态观察、革兰氏染色和芽孢染色镜检,筛选出12株芽孢杆菌(Bacillus)菌株进行了生理化学鉴定,其中有11株分属于芽孢杆菌的3个种.确定8株为蜡状芽孢杆菌(B.cereus),1株为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2株为短芽孢杆菌(B.brevis).这11株菌株的各项鉴定结果均符合芽孢杆菌属和相应种的菌落形态、革兰氏染色和芽孢染色特征以及生理生化鉴定标准.  相似文献   

4.
为寻找纤维素酶高产菌株,用于农作物秸秆、园林枯枝落叶及城市生活垃圾等的降解利用,本研究以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为唯一碳源,从重庆市缙云山林地腐殖质中分离纤维素降解菌,结合羧甲基纤维素钠水解圈法和胞外酶活测定法(DNS法)筛选获得1株纤维素酶高产菌株JYMB2.该菌株24h发酵上清液经DNS法检测纤维素酶活达到峰值,其CMC酶活为159.25U/mL,滤纸酶活(FPase)为152.13U/mL.菌种鉴定结果表明JYMB2菌株为革兰氏阳性芽孢杆菌,多个菌体串联成链状;过氧化氢酶、硝酸盐还原及V-P试验呈现阳性;能水解淀粉、液化明胶.基于16SrDNA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JYMB2菌株与登录号为KF010349的蜡状芽孢杆菌处于同一最小分枝,且与多株芽孢杆菌属菌株相似度达到98%以上.综合菌体及菌落形态特征、生理生化实验结果以及基于16SrDNA的系统发育分析,将JYMB2菌株鉴定为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命名为B.cereus JYMB2.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高从油菜根际分离筛选得到的促生菌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QZB24-6的芽孢数量和芽孢产率,为进一步该苗株在复合生物肥中的应用打下基础.[方法]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不同的氮源、碳源、pH、温度、培养时间对蜡状芽孢杆菌形成芽孢的影响.[结果]确定蜡状芽孢杆菌产芽孢培养基的最佳组分为(g/L):乳糖2;、酵母膏1.5;、硫酸锰0.07;、磷酸氢二钠0.4;、磷酸二氢钠0.2;.对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温度35℃、pH值7.0、接种量4;、装液量100 mL、转速为180 r/min下发酵72 h.[结论]通过优化培养基组分和培养基条件,最终发酵液中活菌数、芽孢数、芽孢产率分别为2.27×108 cfu/mL、2.05×108 cfu/mL、90.31;.  相似文献   

6.
2003年6月在雅安飞仙关多功乡13个未发病或发病较轻的生姜田块中分离到217个细菌菌株,通过平板抑菌试验筛选,其中3个菌株(L1、D4、T10)对姜瘟病有强抑菌作用,抑菌圈直径都在2.2cm以上。对L1、D4、T10菌株进行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鉴定,确定L1为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D4和T1为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  相似文献   

7.
从药用植物富贵子植株中分离出内生真菌,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铜绿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为指示菌,采用内生真菌发酵液法进行抗菌活性筛选,并通过ITS-rRNA测序的方法进行菌株鉴定。结果表明:从富贵子中分离纯化得到的43株内生真菌中,有63%的菌株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其中有3株菌株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铜绿假单胞杆菌均有抗性,分别命名为FGZ5、FGZ8、FGZ13,经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FGZ5属镰刀菌属,与NCBI数据库中尖孢镰刀菌相似性为100%,FGZ8、FGZ13属毛壳菌属,FGZ 8与NCBI数据库中金黄毛壳菌相似性为99%,FGZ13与NCBI数据库中角毛壳菌相似性为100%。其中,毛壳菌已有报道对多种植物病害有生防作用,可作为农业生防菌株进一步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8.
为获得高产纤维素酶菌株,以桑园土壤为对象筛选纤维素酶产生菌。以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作唯一碳源,利用刚果红染色法从桑园土壤中筛选得到12株产纤维素酶菌株,其中菌株YZB46产酶效果最好,经酶学性质初步分析,YZB46在pH 6.0、40℃条件下发挥最佳内切葡聚糖酶活性,为17.08 U·mL~(-1),经传代,YZB46的产纤维素酶能力能稳定遗传。通过形态观察、革兰氏染色、生理生化特征及16SrDNA分析,发现菌株YZB46与芽孢杆菌属的Bacillus cereus同源性达99%,并将菌株YZB46鉴定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  相似文献   

9.
蛋白酶是一种重要的工业用酶制剂。本试验从土壤中筛选出1株产蛋白酶水平较高的菌株S-3,通过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其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本试验为贝莱斯芽孢杆菌应用于蛋白酶生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石磊  郭庆港  李宝庆  鹿秀云  李社增  王洪港  马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4):12068-12071,12096
[目的]筛选和鉴定能产Bacillomycin D的芽孢杆菌。[方法]通过PCR技术对36株具有抑菌活性的芽孢杆菌进行检测,筛选出具有Bacillomycin D合成酶基因的菌株,并利用快速蛋白液相色谱技术(FPLC)对筛选出的菌株进行检测,最后通过16S rDNA和gyrB基因序列对这些菌株进行分子鉴定。[结果]共筛选出4株能产生Bacillomycin D的菌株,其中2株为萎缩芽孢杆菌(Bacillus atrophaeus),2株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myloliquefaciens)。[结论]该研究为高效微生物农药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从豆豉中筛选出高产纤溶酶的菌株,并通过平板筛选得到高产突变株。[方法]从6种不同豆豉样品中,筛选得到具有较高纤溶酶活性的菌株,采用物理化学诱变方法进行复合诱变,再利用纤维蛋白平板对诱变后菌株进行筛选。[结果]得到1株高纤溶酶活力菌株,命名为DC-YC41,酶活达到742 IU/ml。[结论]初步判断,得到的这株高纤溶酶活力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北冰洋产淀粉酶海洋细菌的筛选与鉴定及其产酶条件的优化。[方法]从156株北冰洋海洋细菌中筛选出淀粉酶高产菌株ArcB84A,并对其进行了菌株形态学鉴定、16SrRNA分子鉴定以及产酶条件优化。[结果]菌株ArcB84A属于交替假单胞菌属。菌株B84A的最佳产酶条件为:培养基起始pH值为7.0-8.0;最佳碳源为5‰葡萄糖;最佳氮源为5‰蛋白胨;TritonX-100、Tween20、Tween80等表面活性剂可以提高菌株淀粉酶活性,其中10‰Tween80的效果最为明显。[结论]该研究为海洋细菌淀粉酶的生产与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离鉴定高效氯氰菊酯降解菌。[方法]从拟除虫菊酯农药污水淤泥中,分离得到15株芽孢杆菌,通过降解HPLC测定降解活性,其中1株对高效氯氰菊酯具有较高活性,对其进行形态、生理生化16S rDNA聚类分析鉴定其种属。[结果]该菌株命名为BCC01,鉴定为蜡样芽孢杆菌,能够以高效氯氰菊酯为唯一碳源生长,4 d内对50 mg/L的高效氯氰菊酯降解率为86.8%。[结论]BCC01是对高效氯氰菊酯具有高降解活性的蜡样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14.
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曾青兰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6):11946-11947
[目的]为获得纤维素分解菌,以研究其在有机物质资源的利用上的应用。[方法]通过固体培养初筛和摇瓶发酵复筛从腐烂的含菌秸秆、腐叶、朽木和土壤中筛选出纤维素酶活较高的菌株,并对它们对不同碳源的利用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通过初筛和复筛获得了内切酶活力和滤纸酶活力均较高的3株细菌和4株真菌。将7个菌株分别接种到不同碳源的液体培养基中,经3d培养后测定其CMC酶活,可发现不同菌株对同一碳源产生的酶活不同,同一菌株对不同来源纤维素的利用能力也不同。[结论]测定各菌株在不同纤维素碳源中的纤维素酶活力并将其应用于相应行业,这在生产上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筛选鉴定出高絮凝活性的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方法]通过培养基培养分离纯化出高絮凝活性的菌株并通过培养特征观察和生理生化特征测定鉴定筛选出的菌株。[结果]通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从土壤中分离、纯化和初筛后,从供试土样中共分离到14株具有絮凝性能的细菌,经复筛后得到5株絮凝活性较高(絮凝率〉70%)的絮凝剂产生菌,其中1株经多次传代培养后絮凝活性仍很稳定(絮凝率始终〉90%),其标记为TS-1。TS-1菌为具有荚膜的革兰氏阳性杆菌,并且菌体内无类脂物质如聚β-羟基丁酸。TS-1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故将该菌定名为Bacillus TS-1。[结论]该试验筛选出的菌株可用于淀粉工业废水的絮凝处理和生化处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筛选高产脂肪酶菌株并鉴定其种属,研究脂肪酶的酶学性质.【方法】以橄榄油为唯一碳源对富含油污土壤中产脂肪酶微生物进行富集培养,用中性红平板进行初筛,结合改进铜皂分光光度计法测定酶活力;对筛选的高产脂肪酶菌株进行形态学观察和相关生理生化实验,再结合16S rDNA序列分析确定其种属;确定该菌株所产脂肪酶的最适作用温度和pH值,并研究金属离子、有机溶剂以及表面活性剂对酶活的影响.【结果】筛选得到一株高产脂肪酶菌株LZ-5,其所产脂肪酶的酶活力为4.78 U/mL;菌种鉴定为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该酶最适作用温度为40℃,最适pH值为9.0;Ca~(2+)、Mg~(2+)对酶活力有促进作用,Fe~(2+)、Zn~(2+)、EDTA、SDS、甲醇和乙醇对酶活力有抑制作用,对Na~+、K~+、丙三醇的耐受力较高.【结论】成功分离一株表皮葡萄球菌高产脂肪酶菌株.  相似文献   

17.
[目的]筛选与鉴定北冰洋产淀粉酶海洋细菌,并对筛选出的细菌进行产酶条件优化。[方法]从156株北冰洋海洋细菌中筛选出淀粉酶高产菌株Arc B84A,并对其进行了菌株形态学鉴定、16S rRNA分子鉴定以及产酶条件优化。[结果]菌株Arc B84A属于交替假单胞菌属。菌株Arc B84A的最佳产酶条件为:培养基起始pH值为7.0~8.0;最佳碳源为0.5%葡萄糖;最佳氮源为1.0%蛋白胨;Tri-tonX-100、Tween-20、Tween-80等表面活性剂可以提高菌株淀粉酶活性,其中1.0%Tween-80的效果最为明显。[结论]该研究为海洋细菌淀粉酶的生产与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从土壤中筛选产碱性蛋白酶菌株,并优化产酶条件。[方法]采用平板分离方法从土壤样品中分离出8株产碱性蛋白酶菌株,采用滤纸片法和Folin-酚法测定8个菌株的产酶能力。将具有较强产酶能力的菌株作为目的菌株,研究该菌株产酶能力的影响因素,并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产酶条件。[结果]经过初筛和复筛,从土壤中得到一个碱性蛋白酶高产菌株(5号),作为目的菌株,其产酶能力为6.00 U/ml,为地衣芽孢杆菌的134.1%,该菌株为革兰氏阳性芽孢梭菌。正交试验表明,在pH为11的初始发酵培养基中添加0.3%蔗糖和0.8%蛋白胨,并以105个/ml的接种量接种,目的菌株可得到较好的产酶效果,且蛋白胨对该菌株产酶能力具有显著影响。[结论]该研究为产碱性蛋白酶菌株的筛选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蛋白酶高产菌株的紫外诱变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宏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10-1111,1130
[目的]提高地衣芽孢杆菌B7的产蛋白酶能力。[方法]采用福林酚法测定酶活力,通过诱变育种试验和遗传稳定性试验选育出遗传性能稳定的蛋白酶高产菌株。[结果]紫外线照射时间为2 min,菌落的总致死率为62.47%。371株菌株的HC值变化小于5%,53株菌株的HC值正变大于5%,76株菌株的HC值负变大于5%。正变大于10%的12株菌株的HC值是出发菌株的1.18-1.34倍。所有变异株的蛋白酶活力均显著高于出发菌株,其中菌株B720和B749的蛋白酶活力达50 U/ml,比出发菌株提高了40%以上。经过复筛得到菌株B7 49,诱变前后其最高酶活分别为33.97和50.29 U/ml。遗传稳定性试验中菌株B749的蛋白酶活力变化小于10%。[结论]该试验成功选育出的遗传性能稳定的蛋白酶高产菌株B749可用于发酵法制备大豆肽。  相似文献   

20.
[目的]筛选吸水链霉菌的高产农用抗生素菌株。[方法]从海南土壤中筛选出1株吸水链霉菌,以经过自然分离和2次紫外诱变的S6-7为出发菌株,经过紫外光照射辅以链霉素抗性筛选后,再进行摇瓶发酵复筛。[结果]从62株随机挑选的单菌落中初筛出7株较好菌株,经斜面连续传代3次后复筛,发现5株菌株具有较好的正突变,正突变率可达8.06%,效价最高提高25.11%。[结论]将链霉素筛选法与传统紫外诱变法相结合,使菌株的产素能力有较大提高,而且极大地提高了菌种正向突变的筛选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