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春雨 《四川蚕业》2019,(1):25-25,34
嘉陵区是全省20个蚕桑丝绸重点县(区)之一,2018年3月,中国蚕学会授予嘉陵区“中国桑茶之乡”,全区良桑面积达到5万亩(0.33万hm^2),茶桑面积近2万亩(0.13万hm^2),果桑面积1万亩(666.67hm^2),年发种2万张、产茧60万kg,年产桑果1000t。  相似文献   

2.
兴文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乌蒙山东麓,川滇黔结合部,幅员面积1373km^2,下辖12个乡镇,其中蚕桑产业基地乡镇8个。近年来,兴文县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栽桑养蚕为脱贫攻坚主导产业,按“人平两亩桑、脱贫奔小康”开展精准扶贫,着力推广应用新技术,发展立体种植、养殖业,探索“桑+N”循环发展新模式,开展桑园综合利用。2019年全县蚕桑面积达到9.1万亩(0.6万hm^2),养蚕户1.1万户,养蚕8.1万张,生产蚕茧43.5万t,蚕农售茧收入2.0亿元,养蚕户人均收入3668.4元,综合产值超5亿元。  相似文献   

3.
正合作社位于美丽富饶的浙江桐乡市经济开发区,拥有专职技术人员5人,合作社成员51人。2018年全社育苗达2000多亩,累计可供应优质嫁接苗4000万株,各类饲料桑、蛋白桑2亿株。主要经营苗木种类:嫁接叶用桑苗:强桑1号、农桑14号、育711、川98-1等果桑苗:无核大十、四季果、嘉陵30、红果系列、台湾长果桑等系列品种蛋白桑、饲料桑等实生桑苗  相似文献   

4.
正合作社位于美丽富饶的浙江桐乡市经济开发区,拥有专职技术人员5人,合作社成员51人。2018年全社育苗达2000多亩,累计可供应优质嫁接苗4000万株,各类饲料桑、蛋白桑2亿株。主要经营苗木种类:嫁接叶用桑苗:强桑1号、农桑14号、育711、川98-1等果桑苗:无核大十、四季果、嘉陵30、红  相似文献   

5.
大竹县团坝乡三井村5社农民李锦席,坚持依靠科技栽桑养蚕致富,今年产茧1.4吨,仅养蚕一项收入就近2万元.李锦席全家14口人(其中劳动力8个),有耕地11.58亩,其中田5.7亩,土5.88亩,现有密植桑5.3亩,加上四边桑800多株,桑树总数有1万多株.他和毕业于中央农广校大竹  相似文献   

6.
嘉陵区果桑产业现状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嘉陵果桑产业的现状嘉陵区现有果桑100hm2(1500亩)、70万株,其中投产果桑53.3hm2(800亩)、30万株,主要分布在新庙、吉安两个乡镇。栽植品种以大10和嘉陵30为主。注册了"桑源圣果"商标,主要为千年绸都酒业有限公司提供原料。嘉陵区的果桑产业虽然发展势头良好,但由于受到蚕桑产业不断萎缩、市场起伏不定等综合因素的影响,果桑产业呈  相似文献   

7.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百万亩(6.67万hm2)经济林果基地建设,从去冬启动到今年3月,全州已种植经济林果1.81万hm^2共685万株;同时,还有3家公司,采用“公司+农户+基地”模式种植了1000 hm^2,圆满完成了第一年的建设任务。  相似文献   

8.
周旭 《四川蚕业》2019,(3):50-50
高县可久镇大坝村,有桑园面积46.67hm^2(700余亩),2018年养蚕1215张,产茧46t,茧款收入210万元,蚕桑综合产值超过300万元,产量、产值比三年前翻了一番多。高县正川蚕桑家庭农场在大坝村产业发展中,立足自身发展优势,走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1基本情况高县正川蚕桑家庭农场成立于2016年。  相似文献   

9.
<正> 建国以来,我国养蚕业发展的速度是比较快的。1949年,全国有桑园面积270万亩,年产茧仅61.8万担,平均亩产茧不到23斤。80年桑园面积,包括“四边”桑大约650万亩,其中“四边”桑约300万亩(每500株折算一亩),产茧486万担,平均亩产茧75斤左右。31年来桑园面积增加了1.4倍,产茧量增加了6.8倍,亩产茧量提高了2.3倍。拿亩产茧量来说,广东已超过200斤,浙江超过100斤,江苏近100斤,四川“四边”桑不  相似文献   

10.
绵阳市中区沉抗乡,距绵阳市城区21公里。全乡有2.2万亩耕地(其中水田9000亩,旱地1.3亩),1.5万人口,分为11个行政村,105个生产合作社。全乡有小桑园4530亩,“四边桑”70多万株。从1988年开始起步建设万担茧蚕桑基地,三年内蚕茧产量翻了两番。1991年全乡养蚕1.5万张,收购蚕茧9000担,蚕茧收入405万元。蚕茧产量  相似文献   

11.
黄文华 《四川蚕业》2006,34(1):51-53
位于安县南部边陲的清泉镇是一个浅丘农业小镇、全镇8个村,112个组,15241人、耕地总面积16861亩(1亩≈667m^2,下同)。2004年底桑树普查:全镇新老桑树总数为137.6万株,桑园951.3亩,其中投产桑99万余株,蚕桑主要分布于7个村、57个组、有桑农户614户、养蚕户555户。2005年该镇蚕桑产业在连续几年增产的基础上又喜获丰收,且在基础建设上有新突破、新跨越:全年实现养蚕4235张,  相似文献   

12.
家住宁南县六铁镇树基村一组的苏呷色日,现有桑园91亩(6.07hm^2),其中自有桑园41亩(2.73hm^2),流转桑园50亩(3.33hm^2)。2018年养蚕87张,产茧4800kg,售茧收入25.8万元,通过栽桑养蚕,苏呷色日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相似文献   

13.
彭大荣 《四川蚕业》2003,31(2):29-29
洪雅县余坪镇天星村2002年在全县41个年蚕桑收入10万元以上村中名列榜首。天星村有11个社581户1987人,桑园面积275亩35.8万株,四边桑28.3万株,折合桑园189亩,桑园总量464亩64.1万株。397个农户养蚕1965张,增长2.64%,蚕茧收入53.2万元,共育收入2.95万元,  相似文献   

14.
《四川蚕业》2018,(4):48-50
正蚕桑曾是巴中富民强市、财政增收、出口创汇的特色支柱产业。1995年是全市蚕桑产业发展最好的年份,当时全市小桑园和四边桑(15000株折1hm~2)面积达6666. 67hm~2(10万亩),栽桑养蚕乡镇105个,养蚕农户达8. 5万余户,年养蚕27. 5万张,产茧5000t (10万担),蚕农收入上亿元。全市有5个蚕种场,缫丝织绸企业7家,年产生丝700t,织绸180万  相似文献   

15.
<正> 柴井乡是我市蚕桑基地乡镇之一。1998年该乡购杂交桑种60公斤,育桑苗535.8亩,栽桑462万株(其中新植小桑园3660亩,间作桑2530亩),这是继1997年育苗180亩,栽桑150万株的基础上的再次大育苗、大栽桑。经过近年来的大育、大栽,该乡桑树数量大大增加,需要改造的桑树任务也随之增大。为了巩固蚕业基础,加速良桑化进程,充分发挥现有桑树的增产潜力,今年初乡党委、乡政府下大决心,引进桑树镶嵌芽接新技术,  相似文献   

16.
<正> 永东乡甘家桥村今秋59户农民栽植桑树3.9万株,户平栽桑661株,其中栽植大行桑90亩、桑树2.9万株、小桑园10亩、桑树0.6万株、四边桑、围边桑0.4万株。为什么在丝绸市场经过几年低谷期的调整,目前刚开始起步回升,干部群众积极性普遍不高的情况下,新栽桑规模大,栽植规范,起点高,主要是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17.
蚕桑安全生产直接关系着千家万户蚕农的经济利益,也关系到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大问题。2006年临安市河桥镇桑园总面积800hm^2.2007年又新发展和改造新栽桑苗130万株。近两年来已建设成了泥骆、曙光两个省级特色优势农产品千亩(66.7hm^2)基地和杭州市都市农业园区蚕桑基地.目前全镇粮、桑比为35:65,去年饲养蚕种23780张,  相似文献   

18.
(一) 朱沱镇14个村,121个社,6275户,其中养蚕户4300户,占全镇总户数的69%,农业人口21426人,总耕地19714亩,其中土4113亩,占20.9%,人平耕地0.92亩。现有桑树151万株,其中投产桑120万株,人平有桑71株,户平有桑241株,亩平有桑77株。今年发种6867张,占全区发种量的38%,占全县发  相似文献   

19.
<正> 四十年前,平昌县药铺里没有“桑白皮”,千里难寻一株桑。解放后,全县蚕桑虽有发展但较缓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县委,县政府把振兴平昌蚕业作为治穷致富的战略重点,带领全县人民,落实一系列发展措施,使宜桑宜蚕的自然优势变成商品优势和经济优势。十年来,育苗136,295亩,栽“四边桑”2.1亿株,建成片桑园3万余亩,宽行桑13万亩。100%的区、乡、村、社、85%的农户栽桑养蚕。  相似文献   

20.
安徽省泾县位于皖南山区,栽桑养蚕历史悠久,是安徽省传统的栽桑养蚕大县。现有桑园面积2 500hm^2,桑椹资源丰富,养蚕农户有1.6万户,年蚕茧及蚕桑多元化收入5 600万元,蚕桑生产是泾县蚕农家庭年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引导蚕农改变传统的栽桑养蚕习惯,增加亩桑收入,泾县于2010年引进了叶果两用桑品种大十果桑,集中栽植在泾县4A级风景区桃花潭景区,种植面积有6hm^2。该品种一是成熟早、结果期较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