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回顾了建国卅五年来我国茶叶科研取得的主要成就,包括茶树生长发育的特性与引种试验、茶树种质资源的调查、品种选育与组织培养、茶树栽培技术及其与土壤、营养及水分条件的关系,茶树病虫发生规律与防治方法,茶类与茶叶加工技术,茶树光能利用与物质代谢,茶叶化学成分与红、绿茶品质的关系,茶叶的药用价值,茶籽的工业应用等。  相似文献   

2.
《茶叶科学技术》2014,(2):27-27
正《茶叶科学技术》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主办的茶叶科技综合性期刊,季刊,1960年创刊。主要报道茶树栽培、茶树育种、茶园土壤肥料、茶叶机械、茶叶加工、茶树生理生化、茶树植保与茶叶经济等领域的新成果、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与科学种茶、制茶经验、经营管理经验以及应用理论等。辟有"综述论文、试验研究、茶叶经济、科技园地、  相似文献   

3.
茶树原产于我国西南的森林中,与常绿阔叶乔木、灌木混生在一起。在长期的系统发育过程中形成了喜温、喜湿、喜酸、耐荫的遗传特性。茶园遮荫改变了茶树生存的生态环境,对茶树生长、茶叶产量及其内部生化成份乃至品质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关于茶园遮荫问题长期以来存在审议。  相似文献   

4.
2015年1月27日,经国家新闻出版厂电总局审核,批准《茶叶科学技术》更名为《茶叶学报》;新编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 35-1330/S,ISSN 2096-0220,季刊,大16开;主管单位为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主办单位为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叶学报》办刊宗旨是:刊发茶叶科学领域学术和技术研究成果,为茶叶科技工作者搭建学术信息交流平台,服务茶叶科学研究工作与学科发展。《茶叶学报》是公开发行的学报级学术期刊。主要报道茶树栽培、茶树育种、茶园土壤肥料、茶叶机械、茶叶加工、茶树生理生化、茶树植保与茶叶经济等领域的新成果、新技术、  相似文献   

5.
锰对茶树生长发育及茶叶品质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介绍锰元素与茶树生长发育的关系:不同类型茶园土壤锰含量以及锰在茶树体内分布规律;锰对茶叶产量、品质和光合作用的影响;茶树缺锰和锰毒症状,以及茶树生长过程中锰对茶树吸收利用锌、铁、磷等元素的影响,为更深入研究茶树锰营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茶叶品质与施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所谓施肥,就包括化肥养分的调配、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肥方法、数量、时期等等。目前关于茶园施肥技术的研究,重点多放在它对土壤的影响,对茶叶产量的效果以及养分流失、茶树营养等方面。对于品质方面影响的研究,也有一些零星报导,但不系统。我们知道,要提高茶叶质量,除了茶树品种这个内在因素外,不外乎有三条途径,即从茶树栽培、茶叶加工和经营管理入手。在这三个方面,栽培上的意义更大,把握鲜叶质量关是提高茶叶品质的关键。但从栽培而言,与品质关系最为密切的是茶树的土壤营养。目前,补充和调节茶树营养的方法,主要是通过…  相似文献   

7.
正据ITC(International Tea Committee)统计,2009年印度尼西亚是世界第七大茶叶生产国和第六大茶叶出口国。印度尼西亚茶树育种的进展集中于传统育种,主要方法是自然选种和杂交育种,印度尼西亚茶叶和金鸡纳研究所已培育出GMB系列11个优良的无性系国家品种,收集保存了约600份茶树资源。现将印度尼西亚茶产业概况、主要茶树品种、育  相似文献   

8.
近10年我所茶叶气象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1.春茶开采期测报研究,求算出种类型品种茶树越冬芽的萌动起点温度及萌动至开采期所需的有效积温;提示了各种型品种春茶开采期与气象条件的关系;提出了三种春茶开采期预报方法。该项研究成果已通过技术鉴定。2.求算出闽东茶区各轮茶叶产量的农业气象模式,初步探明闽东茶叶产量与气象条件的关系。3.初步探明温度与幼龄茶树热旱害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土壤条件与茶叶品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土壤是茶树生长的基础,土壤条件的好坏对茶叶品质影响很大,本文旨在通过对土壤若干性质与茶叶品质关系的简要综述,为选择合适的植茶土壤,改进茶园管理,提高茶叶品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茶叶中锌含量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茶叶中锌的功能、含量与分布,茶叶中锌含量与茶类、土壤的关系及茶树施用锌肥的富锌效果,对茶叶中锌的含量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1.
水稻节水栽培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国内外水稻耐旱品种选育、水稻节水灌溉技术、覆盖旱作技术以及稻田土壤耕作技术等主要水稻节水栽培技术,并对水稻节水栽培技术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叶绿素荧光技术原理的基础上,综述了叶绿素荧光技术在水稻逆境胁迫、光氧化和水稻突变体等研究中的应用进展,并对叶绿素荧光分析技术在水稻生产实践、抗性研究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关于安徽水稻产业提升几项关键技术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绕安徽省“十一五”期间在全省实施的水稻产业提升行动的任务与目标,根据安徽省稻作研究和生产实际,论述了优化稻作布局与种植技术;推广以超级稻为主的高产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以主攻单产;推广旱育壮秧、免(少)耕、抛秧、直播、机插秧及避(减)灾技术以节本增效;推广优质安全生产技术以提升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等关键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14.
小麦耐盐种质筛选及配套栽培调控技术研究是小麦耐盐品种选育、盐碱地小麦减损稳产的前提。本文简介了小麦耐盐种质筛选流程、耐盐性评价指标与方法,重点总结了山东、河北、新疆和江苏4省的耐盐小麦品种(系)概况以及抗盐相关栽培调控技术研究进展,提出了研究存在筛选方法不统一、盐碱地实地筛选研究缺乏和栽培调控技术不系统等问题,建议统一室内筛选方法、利用室外盐池和盐碱地开展耐盐种质筛选及配套抗盐栽培调控技术研发,并基于多组学技术从遗传学和生理学角度系统探究小麦耐盐种质的耐盐机理以及栽培调控原理。  相似文献   

15.
加快淮北地区杂交粳稻发展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了淮北地区十多年来杂交粳稻示范推广的发展过程,分析了影响杂交粳稻发展的主要原因,并论述了加快该地区杂交粳稻发展的几个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通过近几年水稻花药培养在常规杂交育种及杂交稻育种中的广泛应用,尤其在与抗病、抗虫等转基因及其它育种技术相结合中展现的成果,说明了该技术大大提高了育种效率。但是目前水稻花药培养技术还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出愈率、绿苗分化率都不够高,影响后代的基因型的充分表达,因此有待于在应用中进一步的完善。水稻花药培养是水稻育种在微观领域与宏观领域的纽带。水稻花药培养在育种中的应用,加速了各种基因材料的获得,也加速了其它生物技术在育种中的成果转化。  相似文献   

17.
从花生种植面积、单位面积产量、产区分布及主要栽培技术等方面阐述了印度花生生产现状;提出了存在品种老化、连作严重、土壤未改良和管理粗放等方面的问题;目前正在探索地膜覆盖、节水灌溉、品种更新等新的花生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赵锦 《中国糖料》2007,(2):45-46,48
从营养土的配制方法、育苗床的选择、浇水、播种、建棚、苗期管理等方面详细介绍了黑龙江省望奎地区甜菜纸筒育苗的关键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19.
巴西橡胶树抗旱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橡胶产业经常面临干旱、寒害和风害等环境胁迫的威胁。为了研发新型抗旱栽培技术和抗旱剂以应对干旱对橡胶生产的威胁,支撑橡胶产业发展,本文从栽培技术、生理学和分子生物学3个方面阐述橡胶树抗旱机制的研究进展,并对研发高效、轻简、低成本和环保抗旱剂和抗旱栽培技术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20.
2014年采用大区试验示范,研究了水稻病虫防控节药增效技术在江华瑶族自治县(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重发区)及醴陵市(机插秧稻区)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在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及机插秧稻区,水稻病虫防控节药增效技术能有效控制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纹枯病、稻纵卷叶螟、二化螟及稻飞虱的危害,对其防效分别达95.70%~100.00%、60.36%~84.84%、80.73%~90.41%、95.77%和74.31%~82.06%。此外,该技术的用药量比常规施药技术减少55.62%~78.25%,种稻效益增加209.73~289.35元/667 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