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兔巴氏杆菌病的诊断和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兔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以败血症和出血性炎症为主要特征,因此兔巴氏杆菌病又称"兔出血性败血症"。该病是引起1~6周龄兔死亡的主要原因。兔对巴氏杆菌特别易感,且本病发病急,很难早期发现,导致病兔不能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而死亡,  相似文献   

2.
兔巴氏杆菌病是由兔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流行性或散发性和继发性传染病,常以出血性败血症为特征,可表现为传染性鼻炎、肺炎、中耳炎、子宫脓肿和睾丸炎等,兔对巴氏杆菌非常敏感,可经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亦可通过吸血昆虫或创伤而感染本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一旦发病,就会给养  相似文献   

3.
兔巴氏杆菌病又称兔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由于感染的部位不同,有败血症、传染性鼻炎、肺炎、中耳炎、结膜炎、子宫脓肿、睾丸炎和脓肿等病型。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春秋季节多发,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  相似文献   

4.
兔巴氏杆菌病又名兔出血性败血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急性病例以败血症和出血性炎症为主要特征;慢性病例以传染性鼻炎、地方流行性肺炎、中耳炎、结膜炎、子宫积浓、睾丸炎和脓肿为主要特征。家兔对本病特别敏感,一般不分品种和年龄,均易感  相似文献   

5.
牛巴氏杆菌病也称牛出败,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也有溶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牛巴氏杆菌病的急性型常以败血症和出血性炎症为主要特征,所以过去又叫"出血性败血症";慢性型常表现为皮下结缔组织,关节及各脏器的化脓性病灶,并多与其他疾病混合感染或继发。本病多为散发,该致病菌存在于病畜的全身组织、体液、分泌物及排泄物中,经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当寒冷、闷热、潮湿、拥挤、通风不良、疲劳运输、饲料突变、营养缺乏等时,可引起牛发生本病。该病可通过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传播,如牛往往因饮用  相似文献   

6.
牛的巴氏杆菌病又称为牛的出血性败血症.俗称牛出败,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及溶血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畜禽共患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慢性病例的病变只限于局部器官.急性病例以败血症为主要特征,患牛多发生高热、急性胃肠炎和组织器官的广泛性出血为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7.
獭兔巴氏杆菌病又称兔出血性败血症,临床上多呈现鼻腔发生浆液性炎症,病原体为多杀性巴氏杆菌。  相似文献   

8.
王萍 《中国畜禽种业》2010,6(11):125-126
禽霍乱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禽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又称禽巴氏杆菌病、禽出血性败血症。虽然该病全年均可发生,  相似文献   

9.
兔瘟又称兔病毒性出血症,是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是危害养兔业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发病率与死亡率均高,其主要特征是呼吸系统出血,实质器官淤血肿大和点状出血。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又称兔出血性败血症。若两病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0.
李祯荣 《当代农业》2010,(15):46-46
鸭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各品种鸭的接触性、急性败血型传染病,又名鸭霍乱或鸭出血性败血症。此病在集约化的鸭场发生较多,按病程长短可分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三型。  相似文献   

11.
李祯荣 《农家致富》2010,(15):46-46
鸭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各品种鸭的接触性、急性败血型传染病,又名鸭霍乱或鸭出血性败血症。此病在集约化的鸭场发生较多,按病程长短可分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三型。  相似文献   

12.
禽霍乱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禽霍乱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家禽传染病,又称禽巴氏杆菌病、禽出血性败血症.简称禽出败,其特征是:急性型表现为剧烈下痢和败血症,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慢性型表现为呼吸道炎、肉髯水肿和关节炎,发病率和致死率都较低。本病对各种家禽包括鸡、鸭、鹅和火鸡都有易感性,在鸭群中常呈流行性,1月龄以内雏鸭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一旦发生会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经济损失,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将禽霍乱的综合防治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3.
一、巴氏杆菌:又称兔出血性败血症。因为感染部位不同,所以出现急性、亚急、慢性型三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驯鹿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以出血性炎症和败血症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急性病例以败血症和炎性出血过程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5.
牛巴氏杆菌病又称牛出血性败血症简称牛出败,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以高热、肺炎、急性胃肠炎及内脏器官广泛性出血为主要特征的高致死性传染病,对畜牧业生产和经济危害极大。  相似文献   

16.
禽霍乱又称禽巴氏杆菌病、禽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禽类接触性传染病。该病在大多数国家多有分布,强毒株能使不同年龄的育成鸡和成年鸡发生全部感染与60%以上的死亡.是需要重点防治的家禽疫病之一。常熟市海城村唐某养了1000多羽肉鸡出现大量的死亡,通过临床症状观察和病原分离鉴定,证实为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1兔巴氏杆菌病兔巴氏杆菌病,以急性型以败血症和出血性炎症为特征,因此又称为兔出血性败血病。家兔对多杀性巴氏杆菌非常敏感,该菌常引起大批兔发病死亡。流行病学:本病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所引起,多发生于家兔,病兔和带菌兔是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潜伏期一般为1~5 d。多发生于春秋两季,成散发或地方流行性。兔群中引入新兔可能造成本病的传播与扩散。各种应激因素,如运输、拥挤、饲养管理不当,可致兔体  相似文献   

18.
兔巴氏杆菌病是由各种血清型多杀性巴氏杆菌所引起的疾病。本病是家兔生产中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急性暴发时可造成兔群大批死亡,慢性的难以根治,给养兔业带来了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9.
<正> 鹿巴氏杆菌病(鹿出血性败血症)是一种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以肺炎和败血症为主要特征,病程短,死亡率高,对鹿的养殖有很大危害。一、发病情况围场县龙头山乡孟庆国种狍种鹿养殖场,养鹿七年,饲养量每年85头左右,从饲养梅花鹿至今,每年均有该病发生。2009年7  相似文献   

20.
猪肺疫(又称猪巴氏杆菌病或猪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1病原及流行特点不同品种,不同年龄的猪均有易感性,小猪和中猪发病率较高。病猪和带菌猪是传染源,病原菌主要存在于肺脏、肠管和呼吸道中,随分泌物和粪便排出体外,经呼吸道、消化道及损伤的皮肤而感染本病。本病的发生与环境条件和机体抵抗力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