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方玲玲 《山西林业》2023,(S2):66-67
太岳山林区是油松的集中分布区域之一,科学合理的森林经营措施有助于促进油松人工林可持续发展。从幼林抚育、间伐、整枝和主伐4个方面介绍了油松人工林可持续经营技术。  相似文献   

2.
油松人工林是陵川县太行第一山国有林场经营的主要林分,占经营总面积的50%以上,为解决油松人工林抚育历史欠账等问题、提高人工林的综合效益和提升林分的生态稳定性,通过多年的抚育经验,以抚育为主探讨了油松人工林抚育的一些措施、存在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3.
乌尔旗汉林业局可持续经营碳汇试点研究项目是自治区2016年应对气候变化及低碳发展科研课题之一。该项目仅选取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中人工林落叶松中龄林林分,通过森林经营类碳汇方法学在可持续经营中的运用,探索森林可持续经营中森林固碳功能提升的具体措施。研究表明,影响森林碳储量及其稳定性的主要因子是森林结构、合理的经营密度、森林公顷蓄积量等质量指标,而经营密度是核心因子。本项目通过不同抚育强度措施,找到森林结构和密度的最佳调整值,研究结论是:在中龄林范围内,基线株数密度平均为3225株/hm^2,时,最佳抚育强度为20%,应该在合理的经营间隔期内进行后续抚育经营;基线株数密度平均为2417株/hm^2时,最佳抚育强度为20%,在合理的间隔期内进行后续抚育经营;基线株数密度平均为1842株/hm^2,时,最佳抚育强度为10%o应打破现行落叶松人工林龄组限制,通过后续监测,找到落叶松人工林年生长率低于2%的数量成熟林龄,在林分数量成熟时,及时均匀伐除部分林木,林下栽植其他幼龄喜阴树种,营造复层异龄混交林,以改善林分内林木生长发育的环境,提髙林分稳定性,促进林地生产力提升,使森林多重效益得到提高,最终实现林分碳储量的最大化。经专家论证,该项目填补了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自主开发森林经营碳汇项目的空白。  相似文献   

4.
以洛南县油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研究陕西省洛南县油松人工林的合理经营密度,为以后采用合适的抚育作业与经营措施提供理论参考。依据在洛南县油松人工林分布区域布设的标准地资料,用Origin软件对油松胸径与冠幅进行回归关系的拟合;在此基础上,运用半峰宽表达式推算林分不同径阶的理论密度和适宜经营密度,得出洛南县油松人工林冠幅与胸径关系的最优回归模型为:C_D=-0.50669+0.79871×D~(0.62976),R~2为0.987 38,均方残差为0.017 78;编制出合理经营密度表,得出研究区内油松人工林的密度经营度合理经营区间为(0.52,0.94);最后根据所计算出的数据,编制出适合洛南县油松人工林的经营密度表,可为当地的抚育营林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抚顺县油松人工林现状为切入点进行油松林抚育技术研究,采取合理有效的经营措施,使油松人工林资源得到充分地提升,也使油松人工林的生态效能和社会效益逐步实现最佳状态,从而使油松人工林能够充分发挥其经济、生态、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油松,是华北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建国以来,我县营造了大面积的油松人工林。截止目前,全县已有十万余亩油松人工林郁闭成林,尤其是一九六四年以前营造的三万二千亩油松人工林,造林密度为每亩666穴,而且一穴多株,成丛生长,有的每亩竟达千株之上。但由于未进行抚育间伐,致使人工林的密度过大,拥挤不堪,营养面积不足,竞争剧烈,分化严重,出现了大量的被压木、枯死木,严重地影响了林木的正常生长发育。为了研究油松人工林抚育间伐的起始年限、间伐强度及方法等技术措施。从一九七五年起,省林科所与我所协作,铺设了油松人工林抚育间伐标地十块,进行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7.
辽西地区油松人工林生长抚育间伐强度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辽西地区油松人工林生长抚育间伐强度试验初报李德民,李久平,于宏志,白瑞兴(国营凌源市欺天林场122500)油松是辽西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自建国以来,仅朝阳地区就营造了油松33万多hm2。国营凌源市欺天林场于1954年建场,现有森林面积近9333h...  相似文献   

8.
油松是我国北方主要的用材树种,我省素有“油松故乡”之称。建国以来,截止1975年底,我省共营造油松人工林2,485,800亩,占造林总面积的1/3以上。五十年代营造的油松林,早已郁闭成林,急需进行抚育间伐。为了研究油松人工林的抚育间伐起始年限、间伐强度及方法等技术措施,从1975年起,省林科所和太原市林场、安泽县林科所协作,对油松人工林进行了试验研究,铺设了抚育间伐固定标准地22块,1978年对部分标地进行了复查,现将试验情况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根据塞罕坝林场森林经营的实际情况,按照森林可持续经营的观点,对塞罕坝林场今后的森林经营提出了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改进次改迹地和次生林的抚育经营管理,实行采伐迹地更新项目责任承诺制,对偏远难地段的人工林间伐加大采伐强度,人工林间伐适当保留林下灌木与人工林经营采伐避免集中连片等有针对性的可持续经营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中幼龄人工林抚育是森林经营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林分生产力至关重要。该文对中幼龄人工林抚育管理技术存在问题进行总结,并从林地和林木两方面提出中幼龄人工林抚育技术要点,同时探究解决中幼龄人工林抚育管理问题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1.
在进行森林间伐抚育时,如何确定间伐强度,这是林业科技工作者经常关心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窿缘桉人工林胸径与冠幅关系的调查研究。建立窿缘桉人工林胸径与密度关系的数学模型,编制出窿缘桉人工林经营密度表。供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在人工林的成林阶段,主要经营活动之一,是不断地、定期地、合理地对林分进行间伐抚育,以调整林分密度,改善林分的生长条件,保持林分的良好结构,提高林分生产力,缩短培育期,同时亦能获得中间利用。在森林间伐抚育技术中,人们经常所关心的,是如何准确的决定间伐抚育强度,间伐抚育的起始期、重复期,以及间伐抚育方法等技术指标。本文通过对落叶松人工林成林阶段胸径与冠幅面积关系的研究提出了合理经营密度表及如何确定间伐抚育强度的技术指标,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杨延玲 《防护林科技》2021,(2):20-22,28
为探索抚育方式对油松人工林生长和生态效益的影响,选取经不同程度抚育间伐后的4种林分密度下的油松人工林标准样地,并对样地及样方内的林木生长、林下生物多样性及土壤有机质等进行调查和测定,结果表明:油松人工林油松胸径、树高和冠幅均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加而减少,以抚育间伐后林分密度为2 280~2 660株·hm-2的油松生长最好...  相似文献   

14.
在进行森林间伐抚育时,如何确定间伐强度,这是林业科技工作者经常关心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窿缘桉人工林胸径与冠幅关系的调查研究,建立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的窿缘桉人工林年龄与密度关系的数学模型,编制出不同立地条件下窿缘桉人工林经营密度表,供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15.
人工林抚育特别是中幼龄林的抚育是我国目前提升森林质量与效益必不可少的森林经营手段。笔者以五台山国有林管理局实施中幼龄林抚育的经验为例,详细介绍了中幼龄林抚育实施的具体情况。通过调查、测算与数理统计分析,对中幼龄林抚育的经济适用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森林抚育能够有效改善林分生长条件,提高林木生长量和森林质量。本研究结合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补贴项目,历时7年,开展了不同起始期、不同强度抚育间伐对黑松人工林生长影响的试验研究,确定了鲁中南山区黑松人工林适宜的抚育间伐起始期及适用强度分别为林龄10~11年、强度20%,为黑松人工林抚育管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抚育间伐对鲁中山区油松人工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淄博市鲁山林场的油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从胸径、单株材积和单位面积蓄积量3个林木生长指标来分析抚育间伐对林分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样地相比,2000年抚育间伐的油松人工林在2001—2004,2005—2008和2009—2012年的平均胸径生长量分别提高了7.28%,78.95%和205.00%,平均单株材积生长量分别提高了15.38%,101.75%和312.24%。此外,与对照样地相比,2000年抚育间伐的油松人工林在2005—2008和2009—2012年的单位面积蓄积量分别提高了84.18%和294.50%。可见,抚育间伐可有效促进油松的生长,该研究为人工林抚育间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华山松人工林的抚育间伐是缩短森林培育年限,增加中间利用,实现永续作业的重要营林措施,自然也是重要的科学研究课题。我省华山松人工林自1973年正式开展抚育间伐以来,各地采用的起始年限,间隔期、间伐强度  相似文献   

19.
油松是目前子午岭林区人工营造用材林的主栽树种,现保存油松人工林5.29万hm2.但是,由于长期以来该林区粗放的经验式经营方法导致人工林成林缓慢、材质低劣.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以后,为适应现代林业发展的要求,提高该林区经营油松林水平,促使其森林经营逐步向科学化、集约化方向迈进,缩短人工林的经营周期和成材年限为培育工业用材林提供科学依据,1994~1998年,在国营正宁林业总场中湾林场对油松中龄林进行了密度试验.  相似文献   

20.
<正>在森林抚育间伐技术中,如何准确的决定间伐抚育强度,确定每亩保留株数(密度)这一技术指标,是我场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此今春对我场油松人工林胸径与冠幅关系进行了调查研究,初步提出了理论经营密度表,并进行了间伐试验,待今后观测效果加以更正,进一步提出合理经营密度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