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瑞毒霉、甲霜灵锰锌、乙磷铝对人参疫病有治疗和保护作用,代森锰锌只有保护作用。土壤和参苗的药剂处理是防治人参疫病烂根的有效方法。参苗消毒的防效高于土壤处理的防效,且简单易行,节省药剂。  相似文献   

2.
用瑞毒霉和乙磷酸对由寄生疫霉和樟疫霉引起的菠萝心腐病,以及由樟疫霉引起的根腐病进行了防治,植前以600ppm瑞毒霉和1,200ppm乙磷铝浸种苗防治效果显著。亚磷酸是乙磷铝水解后的一种产物,每公顷用3.36—6.72千克防治心腐病效果显著,同时因由此防治了根腐病,植株生长增长。温室研究表明,乙磷铝和亚磷酸都能在24小时内向下传导,结果控制了根腐病。在夏威夷,菠萝心腐病和根腐病是由滋生土壤的真菌—寄生疫霉和樟疫霉引起的。其症状已由Mehrlich描述过。腐霉也能引起菠萝根腐病。用其它农药防治心腐病已有报导。引进的两种新内吸性农药瑞毒霉和乙磷铝,使根腐病的防治也有了可能。据报导,在其他国家已应用这两种杀菌剂防治菠萝心腐病,不论是植前浸种苗或是植后植株喷药,乙磷铝降低了心腐病死亡率,并使成活植株的总根量和植株量增加。夏威夷在雨量多的情况下,菠萝心腐病、根腐病使这个地区经济受到严重的影响,因此需要进一步开展防治试验,以确定最低有效用药量和最有效的施药方法;由于乙磷铝水解之后产物亚磷酸存在于菠萝叶片和果内,因此做了亚磷酸对防病作用的试验。研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 内吸杀菌剂具有效力高、残效期长、选择性强等优点。近年来,这类杀菌剂如瑞毒霉和乙磷铝等对防治藻状菌病害起了很大作用。但由于连续使用单剂,作用点单一,很快出现了抗药性问题。据悉,乙磷铝在我国北方用了多年之后,防治效果已大为降低;我垦区推广乙磷铝防治橡胶树条溃疡病已有多年,而且长期单独施用,加上施药频率过大(一年30次左右),施用浓度增加,也有可能加速产生抗药性问题。国外一开始就不主张使用单剂,而推荐瑞毒霉与代森锰锌、灭菌丹、铜等的混剂。为延缓出现抗性,我们用进口的瑞毒霉锰锌与单剂作了对疫霉菌的毒性反应比较,现将测试结果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通过叶面喷酒乙磷铝或土壤施用瑞毒霉,防治由肉桂疫霉引起的油梨根腐病。处理树的木质部水势较高,在夜间水分亏缺比未处理病树恢复得快而完全。被保护树的产量较高。生理性病害——油梨环颈病的发病率,与树体木质部水势相关。  相似文献   

5.
<正> 近年来应用瑞毒霉防治橡胶树条溃疡病国内外均有报导,公认是目前较好的一种农药。1980年以来,云南热带作物研究所利用进口瑞毒霉对条溃疡病作过防治试验,效果良好,不仅有预防作用,还有治疗作用,其防效略高于上海农药厂生产的霉疫净(乙磷铝)。但因要靠进口,价格昂贵,未能大面积使用。  相似文献   

6.
瑞毒霉为瑞士汽巴一嘉基公司最新制出的一种高效杀菌剂,它的有效成分为一种乙酰丙氨酸,对杀灭菌卵纲的病原菌有特殊的效力。瑞毒霉是一种内吸剂,适用于预防,也可作治疗之用。局部施药或用作土壤处理均有杀菌效力。施药间隔比其他残效性的杀菌剂长得多。瑞毒霉具有轻度挥发性,在20℃时空气饱和度为0.03毫克/立方米空气,在20℃时水溶解度为0.71%,易溶于多种有机溶剂中。瑞毒霉可与常用的绝大多数杀虫剂、杀螨剂和杀菌剂混合使用,但混合使用时最好先做小型试验。配成的药液应在当天使用。  相似文献   

7.
研究结果表明,南京市郊林场、苗圃和城乡园林绿化树种雪松,近年不断出现死亡和生长不良,主要是疫霉病危害.用选择性培养基分离病组织,获得樟疫霉(Phytopbthoracinnamomi)、掘氏疫霉(P.drechsleri)和寄生疫霉(P.parasitica)等多种疫霉菌,病菌可侵染幼苗和定植多年的大树,可引起极腐、茎腐、猝倒、种芽腐烂等症状,其中根腐是主要危害状,实为雪松栽植区的重要土传病害.试验用乙磷铝和敌克松混合液浇灌根际土壤,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油茶林地土壤铝的含量和化学形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油茶林地土壤铝的化学形态、土壤铝含量与油茶叶片铝含量的相关性,测定了湖南省14个油茶林地土壤和油茶叶片的铝含量以及土壤铝的化学形态。结果表明:油茶林地根际土壤和0~20 cm土层总铝含量差异不显著,但土壤中不同形态铝含量有明显的差异,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有机态络合铝、酸溶无机铝、腐殖酸铝、可交换铝、单聚体羟基铝,有机态络合铝、酸溶无机铝和腐殖酸铝是油茶林土壤中含量较高的活性铝,三者占可提取活性铝总量的75%以上。湖南地区油茶老叶铝含量为8.277~15.890 g/kg,嫩叶铝含量为4.097~7.451 g/kg,老叶铝含量显著高于嫩叶。油茶嫩叶中的铝含量与土壤中的可交换铝和有机态络合铝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而油茶老叶中的铝含量只与土壤的有机态络合铝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林间试验测定结果显示,代高乐、甲基托布津、乙磷铝锰锌等药剂对核桃主要病害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生产中可以根据病情发生发展程度、防治时间等因素选用。乙磷铝锰锌对苗圃病害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在山高坡陡缺乏水源、核桃树冠高大,化防难以实施的地方,采取收果前至少2个月采用药物注干的办法防治病害,减少病原地。  相似文献   

10.
1985—1990年对我省本溪县连山关林场和鞍山大孤山苗圃的落叶松幼苗立枯病病菌及防治进行了研究,其致病菌是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 lani Kuehn、尖孢镰刀菌Fusarium qxysporum Schl.和德巴利腐霉Pythium debaryanum Hesse.3种。采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乙磷铝3种内吸杀菌剂土壤消毒和药剂苗期喷雾相结合的方法,防效均在81.6—90.3%,防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以阜新市"中绥12号"杨树林分为研究对象,对1年生杨树进行鸡粪与尿素不同配比施肥试验,以分析施肥对根际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数量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J30N70"的施肥处理(30%的氮由鸡粪提供,70%的氮由尿素提供)在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方面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对杨树生长的促进作用最大;"J30N70"处理,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是最高,且显著高于另外3个处理。鸡粪与尿素以3∶7的氮素供给配比施肥为杨树栽培的最佳施肥比例,对根际土壤养分的保持与提高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绿色大世界》2011,(4):65-65
1.霜霉病防治 多雨年份7月下旬至8月份霜霉病即行初侵染,因此,要随时检查叶片、新梢。应在初侵染前喷波尔多液的基础上,8月份发病盛期连喷1~2遍40%乙磷铝300~400倍液或25%瑞毒霉500~600倍液。若用瑞毒霉与代森锌或灭菌丹混用,可兼治果实病害。对白腐病落果、霜霉病落叶等病残体,要及时清理烧掉。  相似文献   

13.
对章古台地区人工固沙林的根际土壤和非根际土壤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树种根际土壤pH值低于非根际土壤,有机质含量均高于非根际土壤;全N、碱解N、速效K表现为富集,速效P表现为亏缺,其中樟子松亏缺最为严重。随樟子松林龄增长,根际土壤和非根际土壤pH值表现为下降趋势。根际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非根际土壤有机质提高的幅度以中龄林阶段最高;根际土壤的CEC值中龄林和近熟林阶段小于非根际土壤;根际土壤中盐分积累的程度随林龄增长逐渐下降;不同发育阶段,根际土壤速效P含量均低于非根际土壤。樟子松感病后,根际土壤的pH值随感病程度的加重而上升,有机质含量明显下降,CEC值有一定程度的提高,盐分、全N、速效N、速效K的富集程度和速效P的亏缺程度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4.
<正>应用乙磷铝作防治橡胶条溃疡病试验,经过系统的室内、外测试,显示出乙磷铝比常规农药溃疡净有无与伦比的优越性。 割面接种测试结果表明,有效浓度0.4%乙磷铝水悬液的防效与0.5%溃疡净一样好;0.8—1.2%的防效优于溃疡净;而且残效期长,施药后割两刀(第5天)防效仍有61.5—70.3%,可是溃疡净只有7.6%。用25%乙磷铝缓释剂涂施,其残效期更长,据五次重复试验结果表明,在雨季药后5—10天的平均防效为85.5—86.2%;药后14—19天的平均防效仍有69.8~74.0%。大田小区对比防效(自然感病)试验结果表明,每两周施一次缓释剂的防效可达95.4%。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离并鉴定短枝木麻黄根际土壤中的放线菌,测定短枝木麻黄根际放线菌的抗细菌活性,并从中筛选出活性放线菌菌株。[方法]采用热击稀释法分离短枝木麻黄根际土壤中的放线菌,通过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分离得到的放线菌菌株进行鉴定,采用薄层层析(TLC)-生物自显影法测定短枝木麻黄根际放线菌次生代谢产物对不同供试细菌的抑制活性,进一步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根际放线菌乙酸乙酯层提取物中次生代谢产物的情况。[结果]从短枝木麻黄根际土壤中共分离鉴定得到12株放线菌,均为链霉菌属(Streptomyces sp.)放线菌,最大相似度均在97%以上。活性测定的结果表明:菌株S.spinosus Ceaf-4和S. chattanoogensis Ceaf-12对木麻黄青枯病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表现出较强的抑制活性,抑菌斑的直径均在10 mm以上;菌株S. spinosus Ceaf-4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溶血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haemolyticus)的抑菌斑直径也大于10 mm。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的...  相似文献   

16.
1998—2003年,在辽阳县中心苗圃、寒岭镇苗圃、河栏苗圃、甜水苗圃,利用保湿法和分离法两种方法,对落叶松幼苗立枯病病原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病菌是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uhn.)、尖孢镰刀菌(Fusaricum solanicmart App.ct woilertv)和德巴利腐霉菌(Phytiurm debaryanum Hesse.)。用室内药剂防治、田间药剂防治2种方式和土壤消毒、苗期喷药、土壤消毒与苗期喷药相结合3种方法进行防治试验,选用的药剂有多菌灵、甲基托布津、乙磷铝、敌克松、五氯硝基苯 代森锌,结果显示,采用前3种内吸杀菌剂,利用土壤消毒与苗期喷药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防治,防治效果在81.6%~90.3%。  相似文献   

17.
对农林复合中杨树+留兰香、杨树+小麦、杨树+红薯和杨树纯林4种林地土壤微生物、杨树和间作物根际土壤微生物及根际效应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发现:与对照相比,间作显著增加了林地非根际和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尤其在杨树根际土壤中变化较大且无规律性,杨树+留兰香林地杨树根际土壤放线菌、氨化细菌数量最大,杨树+小麦林地杨树根际土壤好气性自生固氮菌、亚硝酸细菌数量最大,杨树+红薯林地杨树根际土壤真菌、纤维素分解菌数量最大;无论在间作林地还是杨树纯林,杨树具有较强的土壤微生物根际效应,其根际效应R/S值均大于1;但间作对其影响较大,土壤放线菌和亚硝酸细菌根际效应R/S值增大,土壤真菌、纤维素分解菌根际效应R/S值减小;土壤好气性固氮菌和氨化细菌因间作物不同而异。对于间作物来言,留兰香根际具有较强的吸引土壤微生物的能力和根际效应,留兰香根际土壤真菌、纤维素分解菌、氨化细菌、亚硝酸细菌数量和际效应R/S值均大于小麦和红薯,且留兰香的真菌、纤维素分解菌和亚硝酸细菌的根际效应R/S值均大于杨树。  相似文献   

18.
胡桃楸落叶松纯林与混交林中根际土壤的养分特征(英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与非根际土壤相比较,研究了胡桃楸落叶松纯林与混交林中根际土壤pH值、有机质及氮 、磷、钾等养分元素的特征。结果表明:各林分中,除胡桃楸纯林外,根际土壤的pH值均不 同程度低于非根际土壤;除混交林中落叶松根际土有机质含量略低于非根际土外,根际土壤 有机质含量均高于非根际土壤;根际土壤存在氮的相对累积,磷和钾在根际则具有一定的亏 缺趋势,其程度与树种相关;各林分下,氮、磷、钾在根际中均得以活化,表现为根际土壤 速效氮、磷、钾含量偏高;混交林中落叶松根际速效氮含量明显高于其纯林,而混交林中胡 桃楸根际速效磷、钾含量明显高于其纯林。  相似文献   

19.
土壤作为园林植物的生长介质,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园林绿地的景观生态效益,而铅是重要的土壤重金属污染物之一,了解其在土壤中的吸附特点有利于防治土壤的铅污染。本文采用根垫法盆栽试验获得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并用等温平衡吸附法研究了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对铅的吸附特点。结果表明,根际土壤比相应的非根际土壤铅的吸附量高,但在含铅溶液浓度为0-0.5mmol/L条件下,根际土与非根际土壤铅的吸附量差别不大,几乎全部被吸附。随着铅浓度增加,根际土壤吸附量增长迅速,根际土壤与非根际土壤的Pb吸附量差值随着Ph离子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并且。两种土壤的根际土和非根际土对Pb离子吸附有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锌镉污染区植物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锌镉污染的区植物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为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提供理论基础。现场采样和室内培养分析的结果表明,污染区内土壤重金属锌镉含量大大超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植物根际土壤中锌镉含量低于非根际土壤锌镉含量,污染区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组成发生了明显变化,土壤三大类微生物细茵、真茵、放线茵的数量均显著降低。微生物数量与土壤全锌、镉都呈显著的负相关,锌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比镉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