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猪屎豆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砂纸摩擦种皮,75℃热水、98%浓硫酸和1 g/L KNO3溶液浸种4种处理方法及不同处理时间对猪屎豆(Crotalaria pallida Ait.)种子进行发芽前处理,以蒸馏水处理作为对照,分别在24h黑暗无光照和12h黑暗、12 h光照的恒温培养箱中25℃培养,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等萌发指标.结果表明,猪屎豆种子的千粒重为11.11 g、硬实率为85%;种子发芽对光照要求不严,属于光不敏感型种子;采用75℃的热水浸种5 min或砂纸摩擦种皮3~5 min,可使种子发芽率提高到100%,促进猪屎豆种子萌发的效果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蒙古黄芪(Astragalus mongholicus Bunge)种子在控制劣变(Controlled deterioration treatment,CDT)处理后种子活力及生理生化特性,以含水量为3.7%、6.6%、9.8%的蒙古黄芪种子为材料,采用(53±0.5)℃高温对其进行控制劣变处理,测定劣变后蒙古黄芪种子发芽指标及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随劣变时间延长,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下降、超氧阴离子和过氧化氢含量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上升,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HAR)、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均下降、丙二醛积累增多、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含水量3.7%的种子上述指标变化幅度较含水量9.8%的种子小,而含水量6.6%的种子居中;低含水量蒙古黄芪种子在劣变过程中抗氧化能力更强,种子活力更高。因此,为保证优质蒙古黄芪种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种子贮藏时可以把含水量降到3.7%左右甚至更低。  相似文献   

3.
为开发利用多花木蓝种子资源提供技术支撑,采用75℃热水、0.1%KNO3溶液、98%浓H2SO4、砂纸摩擦4种不同处理方法对多花木蓝干种子进行发芽预处理,以蒸馏水处理作为对照,分别在24h 黑暗和12h黑暗12h光照的恒温(25℃)培养箱中培养,统计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测定胚根长和鲜重,探索打破多花木蓝种子休...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不同密度对山西蒙古黄芪种子种苗出苗情况及蒙古黄芪生长发育与产量的影响,筛选出适合山西蒙古黄芪种子育苗密度及种苗移栽密度。[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蒙古黄芪种子育苗密度分3种方式(60、75、90 kg/hm2),蒙古黄芪一年生种苗移栽密度分3种方式(8 cm×25 cm、12 cm×25 cm、15 cm×25 cm),研究不同密度对山西蒙古黄芪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得出山西蒙古黄芪种子最适宜育苗密度和种苗最佳移栽密度。[结果]蒙古黄芪种子育苗密度试验得出,60 kg/hm2密度最好,其种苗株高为16.10 cm,茎粗1.50 mm,功能叶片数16.93个,主根长27.34 cm,根粗为4.35 cm;蒙古黄芪种苗移栽密度试验得出,12 cm×25 cm移栽密度最佳,其出苗率为90.67%,与8 cm×25 cm和15 cm×25 cm移栽密度相比,其一年生和二年生蒙古黄芪根系生长指标及种子药材产量相比均有所提高。[结论]山西蒙古黄芪种子的最佳育苗密度为60 kg/hm2,山西蒙古黄芪种苗的最佳移栽密度...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以紫苏为试材,采用培养皿发芽法,研究不同浓度赤霉素对紫苏种子发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赤霉素处理可促进紫苏种子发芽.用浓度200 mg/L的赤霉素对紫苏种子浸泡8 h~10 h,在20℃~25℃下催芽效果最好,可使种子的发芽率提高到70%左右,并且种子发芽快而整齐.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浸种时间、温度、光照等条件对雪菊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设置0 (CK)、4、8、12、16和20 h六个浸种时间,5、10、15、20、25和30℃六个温度处理和0℃/10℃、10℃/20℃、15℃/25℃三个变温处理,全光照、光照/黑暗(12h/12h)交替和全黑暗三个光照处理对雪菊种子进行处理,测定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结果]雪菊种子形状为纺锤形,纵径(2.45±0.03) mm,横径(0.85 ±0.01)mm,种皮褐色至黑褐色;千粒重(0.389 3±0.002 4)g.雪菊种子适宜的浸种时间为4h,萌发温度为20~ 25℃,光照与黑暗条件均可正常发芽.[结论]雪菊种子小而轻,温度是影响雪菊种子萌发的主要因素,雪菊种子为光不敏感型种子.  相似文献   

7.
蒙古韭种子发芽特性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验研究了温度,发芽床对野生蒙古韭种子萌发的影响,蒙古韭种子发芽的适宜温度是20 ̄25℃,蒙古韭种子适宜恒温发芽;在纸床上的发芽速度大于砂床。  相似文献   

8.
不同处理条件对休眠茄子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闽茄二号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赤霉素浓度、发芽床条件及发芽温度三因素对休眠茄子种子发芽势、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休眠茄子种子在25℃条件下采用800~1 000 mg/L赤霉素浸种12 h或25℃下采用细砂发芽床或清水浸种后在25℃条件下育苗,对提高发芽率及发芽势均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Larrea tridentata的种子萌发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经测定,Larreatridentata种子净度为97.4%,去除种皮能促进种子迅速、整齐地发芽。在砂床、纸床、蛭石床3种发芽基质上种子的发芽率无显著差异,但在砂床和蛭石床上的发芽速度比在纸床上快。在恒温(25℃)和变温(20~30℃)两种温度条件下进行发芽比较,结果显示:在恒温25℃时发芽率高,发芽速度快且整齐,可见25℃较适宜L.tridentata种子发芽。种子萌发时大约前9h为吸水期,且前4h吸水速度最快,吸水量是自身质量的1倍左右。  相似文献   

10.
以紫葳科梓属植物黄金树、梓、楸为试材,研究3个种种子的千粒重、长度、宽度、长宽比等表型性状及不同贮藏条件、不同浸种时间、不同发芽温度对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等发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黄金树种子的平均长度(37.340 mm)、宽度(2.680 mm)、千粒重(15.263 g)等指标均显著高于其他2个种。不同贮藏条件、发芽温度、浸种时间对黄金树、梓树种子发芽率影响极显著,按种子发芽率高低排序为冷藏贮藏>室温贮藏>冷冻贮藏,25 ℃>30 ℃>20 ℃,浸种48 h>24 h>12 h;楸树种子冷藏和冷冻贮藏种子发芽率差异不显著,常温贮藏发芽率最低,浸种时间对种子发芽率影响差异也不显著,30 ℃种子发芽率显著优于20 ℃、25 ℃。黄金树、梓树和楸树种子性状存在显著性差异,梓树和黄金树种子最佳发芽条件为冷藏贮藏,浸种48 h,25 ℃下培养,楸树种子最佳发芽条件为冷冻或冷藏贮藏,浸种12 h,30 ℃下培养。  相似文献   

11.
陇西栽培蒙古黄芪原植物形态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比较形态学方法 ,对陇西栽培蒙古黄芪生长植株进行形态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 :该地栽培蒙古黄芪具有较为丰富的形态多样性 ,存在不同的种内类型。传粉实验初步说明蒙古黄芪为异花授粉植物 ,这是栽培蒙古黄芪多样性形成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中药材蒙古黄芪与膜荚黄芪优质种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山西浑源蒙古黄芪和膜荚黄芪及其变异类型以及不同产地蒙古黄芪种子千粒质量、硬实率和发芽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山西浑源蒙古黄芪主要分为绿茎无毛、绿茎有毛、紫茎有毛和紫茎无毛4种类型,膜荚黄芪主要分为紫茎有毛、紫茎无毛和绿茎有毛3种类型;通过对不同年限蒙古黄芪的根长、根高等指标的比较得出,5年生野生蒙古黄芪的整体等级比3年生植株高,因此,扩大5年生野生蒙古黄芪的种植可满足一部分市场上对高品质外观要求的需求;通过对6个产地蒙古黄芪种子特性的分析得出,不同产地的种子发芽率和千粒质量相关性各不相同;而硬实率与发芽率则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即硬实率越高发芽率越低,在实际生产中可通过破除硬实率来提高发芽率。  相似文献   

13.
蒙古黄芪种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促进蒙古黄芪的大规模种植,规范种植技术,提高蒙古黄芪药材的产量和质量,团队根据多年的研究成果和长期积累的蒙古黄芪人工种植经验,总结黄芪野生到种植的发展历程及其适宜种植区域,系统的介绍蒙古黄芪人工种植技术:种子的处理技术、选地、整地、播种育苗、移栽、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采收加工技术;同时总结仿野生栽培技术及制定种子质量标准。指出目前黄芪种植过程中缺乏标准化的繁育体系,种植水平参差不齐及种植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低等问题。应加快黄芪种质资源的收集与创新,破解制约黄芪种植业发展的难题,为黄芪中药材的产业化发展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4.
蒙古黄芪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种子萌发后的上胚轴、下胚轴和子叶为材料,采用MS培养基附加不同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并诱导不定芽的发生,生根后得到完整的再生植株。在该过程中,采用正交试验分析6-BA、NAA、2,4-D、固化剂等条件对蒙古黄芪愈伤组织诱导和不定芽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下胚轴为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外植体取材部位,最佳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1.0 mg/L 6-BA+0.2 mg/L 2,4-D,最佳的不定芽分化培养基为MS+1.0 mg/L 6-BA+0.1 mg/L NAA,而固化剂采用0.1%Gelrite为最佳。  相似文献   

15.
水分胁迫对蒙古黄芪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蒙古黄芪在水分胁迫条件下其保护酶系统(SOD、POD、CAT和APX)、丙二醛、超氧阴离子、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的变化。结果表明,3种处理下SOD活性上升规律相似,其活性大小为重度干旱(SD)中度干旱(MD)适宜对照(CK);MD和SD中CAT活性在胁迫初期不断升高后期开始降低,POD和APX活性初期缓慢升高后期大幅升高。MD和SD中超氧阴离子在后期开始升高且升高幅度高于CK。丙二醛含量初期和后期都有较大降幅。可溶性蛋白在胁迫初期显著升高,后期SD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较大。SD中脯氨酸含量积累明显。研究结果认为,在外部环境变化后,蒙古黄芪的保护酶系统和渗透调节物质会发生变化以适应外部环境,维持植株的正常生理代谢,具有较强的耐旱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究内蒙古地区道地药材蒙古黄芪的生态适宜性,促进蒙古黄芪资源的开发利用。采用最大信息熵模型与地理信息技术联用的方法对生态适宜性进行分析,筛选出对蒙古黄芪生态适宜性影响最大的主导生态因子,并找出最适宜蒙古黄芪生长的适生区域。结果表明:影响蒙古黄芪生态适宜性的8个主导生态因子分别是温度季节性变化的标准差、坡度、10月平均降水量、季节降水量变异系数、高程、植被类型、最暖季降水量和土壤类型。最适宜蒙古黄芪种植的区域在包头市土默特右旗以及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北部地区。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可为蒙古黄芪品质区划、栽培基地选址等工作奠定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不同施肥配比对黄芪产量和多糖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不同施肥配比对黄芪产量及多糖含量的影响,为黄芪标准化栽培提供参考,采用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黄芪中多糖含量;以黄芪的产量及多糖含量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设计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施肥配比对黄芪产量及多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尿素900kg·hm-2、过磷酸钙360 kg·hm-2、硫酸钾240kg·hm2处理组合对黄芪产量和多糖含量均有一定的提高作用.因此,过磷酸钙对黄芪产量的提高有显著的作用(P<0.05),硫酸钾对黄芪多糖含量的提高有显著的作用(P<0.05).  相似文献   

18.
蒙古黄芪的组织培养及辐射诱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蒙古黄芪的组织培养技术及辐射诱变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方法]以蒙古黄芪无菌苗的不同外植体(叶片、子叶、下胚轴)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并对子叶和下胚轴进行辐射诱变研究。[结果]3种外植体分别在MS+6-BA 2.0 mg/L+NAA 2.0 mg/L、LS+6-BA 2.0 mg/L+NAA 0.1 mg/L、MS+6-BA 2.0 mg/L+NAA 2.0 mg/L培养基上的愈伤组织诱导率较高 下胚轴和子叶的最佳诱变时间均为15 min 随辐射诱变时间的增加,下胚轴愈伤组织的长势增强,但超过一定的诱变时间愈伤组织长势减弱且诱导率降低。[结论]该研究为蒙古黄芪的组织培养和诱变育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蒙古黄芪的组织培养及辐射诱变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供试材料为内蒙古包头市美岱召协力气村采收的蒙古黄芪的种子,蒙古黄芪无菌苗的叶片、子叶和下胚轴。试剂:0.1%升汞溶液、MS培养基、1mol/LNaOH、1mol/LI-ICI、琼脂、蔗糖、2.0mg/ml6-BA、2.0mg/ml NAA、0.1mg/ml NAA、LS培养基。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砷胁迫对药用植物黄芪中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以期为揭示砷毒害植物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内蒙药用植物黄芪为材料,分别采用高锰酸钾滴定法、愈创木酚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以及硫代巴比妥酸法研究不同浓度砷胁迫下对药用植物黄芪中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影响以和丙二醛(MDA)的浓度变化。[结果]随着砷浓度升高,黄芪叶片中这3种酶的活性能够维持,特别是POD活性显著增加。从时间动态看,随处理时间的延长,黄芪叶片中的CAT活性先升高再降低,POD活性增加,SOD活性变化不显著;MDA含量先升后降,第8天达到最大值。[结论]该研究可为中药材重金属含量控制和药理活性鉴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