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克氏原螯虾大颚器对卵巢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赵维信 《水产学报》1999,23(3):229-233
采用埋植和离体方法进行克氏原螯虾的大颚器(MO)对卵巢发育作用的研究,埋植大颚器7次能显著提高成熟系数和促进卵径增大,处于不同卵巢发育时期的克氏原螯虾大颚器提取物(MOE)的离体研究发现,卵黄发生期的MOE对初级和次级卵黄发生期卵径增大均有极显著的作用,而对卵黄发生前期的卵径增大无作用,处于卵巢发育早期的MOE对卵黄发4生期卵巢小块总RNA含量升高无显著作用,处于卵黄发生前期,卵黄发生期和恢复期卵  相似文献   

2.
法尼酸甲基转移酶(farnesoic acid O-methyl transferase,FA-O-MeT)具有催化法尼酸(farnesoic acid,FA)转变成甲基法尼酯(methyl farnesoate,MF)的功能。运用放射化学法对克氏原螯虾不同发育期大颚器(mandibular organ,MO)FA-O-MeT的酶活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眼柄因子对FA-O-MeT酶活的调控。结果表明,克氏原螯虾MO中的FA-O-MeT酶活左、右侧对称,差异不显著(P>0.05);FA-O-MeT酶活随卵巢发育呈周期性变化,次级卵黄发生期的MO酶活最高,达到61.75 pmol/(p·h);镊烫法破坏眼柄内的X器官窦腺复合体后,FA-O-MeT酶活逐渐上升,第5天酶活达到最高;利用眼柄内的窦腺提取物体外培养处理MO,检测到其对FA-O-MeT酶活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P<0.01)。研究表明,克氏原螯虾FA-O-MeT酶活与卵巢发育密切相关,且其生理活性受到眼柄X器官窦腺复合体的负调控。  相似文献   

3.
中华绒螯蟹大颚器激素生物合成与性早熟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维信 《水产学报》2003,27(4):289-294
运用放射化学方法跟踪测定中华绒螯蟹早熟个体和正常发育个体的大颚器合成和分泌的激素-甲基法尼酯(methyl farnesoate,MF),发现早熟雌、雄蟹当年9月的MF合成速率约为正常蟹的2倍,早熟蟹的MF在当年秋季(10月或11月)均达到峰值,之后:MF合成速率显著降低,而成熟系数继续升高。正常发育的雌、雄幼蟹,当年至翌年4月的MF合成速率始终维持较低水平,翌年6月开始,MF合成速率迅速增大,至翌年10月的MF合成速率已超过早熟蟹的峰值,11月的MF合成速率明显降低,性腺发育至Ⅳ期末。研究结果表明:早熟蟹大颚器的提早发育,大量合成和分泌促性腺激素-MF,刺激卵巢或精巢发育成熟是导致性早熟的内分泌因素。  相似文献   

4.
运用体外放射化学方法研究孕酮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大颚器官(MO)生物合成甲基法尼酯(MF)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低浓度孕酮(10 pmol/L,100 pmol/L)对MO生物合成MF的抑制作用不明显;高浓度孕酮(1 nmol/L,5 nmol/L,10 nmol/L)对MF生物合成具有极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表明较高的血淋巴孕酮水平对克氏原螯虾MO合成MF产生反馈抑制作用.研究中对涉及MF合成的眼柄-大颚器官-卵巢轴的调节机理作了探讨.[中国水产科学,2006,13(3):471-474]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生殖季节交配前克氏原螯虾雌、雄之间格斗行为的差异,设置了处女虾、童子虾以及处女虾与童子虾(雌、雄虾)3个组进行格斗试验,记录并分析两虾相遇最初45 min内的格斗行为,测定分析各组格斗的次数、时间均数与众数等参数。试验结果:3组螯虾格斗强度的大小顺序为童子虾>处女虾>雌雄虾,且差异极显著(P<0.01);各组格斗强度整体趋势均呈随时间推移而递降的共性规律,但递降幅度各不相同。试验结果揭示了生殖季节交配前克氏原螯虾雌、雄之间格斗行为的定量化差异,丰富了克氏原螯虾格斗行为研究内容,对养殖生产上如何放养克氏原螯虾,减少其格斗行为,从而降低种内斗争,提高养殖产量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6.
用3种不同蛋白质水平及能量蛋白比(E/P)水平饲料投喂克氏原螯虾,分析比较不同饲料对克氏原螯虾生长及蛋白酶活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饲料蛋白质水平为31.86%、E/P为35.85 kJ/g时,克氏原螯虾生长最快.随着饲料蛋白质含的上升, 克氏原螯虾肠蛋白酶活力无显著变化(P>0.05),肝胰脏、胃蛋白酶活力显著增强(P<0.05);饲料E/P水平未引起胃、肠、肝胰脏蛋白酶活力的显著变化(P>0.05),当饲料蛋白质水平为31.47%、E/P为40.42 kJ/g时,克氏原螯虾蛋白酶活力最高.  相似文献   

7.
克氏原螯虾摄食节律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周文宗  赵风兰 《水产科学》2007,26(5):271-274
研究了在<100 lx的弱光条件下雌、雄克氏原螯虾的摄食节律。克氏原螯虾具有明显的摄食节律(P<0.01),并且不受性别的影响(P>0.05)。克氏原螯虾在18:00-19:00时摄食量最高(P<0.05);其次为19:00-20:00和14:00-15:00时(P<0.05);克氏原螯虾在其他时段摄食较少。但克氏原螯虾摄食无明显的昼夜节律,与鱼类不同。这些研究结果将为克氏原螯虾的投喂管理、鱼虾混养和水质调控等提供定量依据。  相似文献   

8.
熊青海  韦维婷  夏爱军  黄成 《水产科技情报》2011,38(3):109-111, 114
在实验室条件下,对比研究了克氏原螯虾受精卵在离体条件和抱卵条件下的孵化成功率,以及仔虾在与雌性亲虾隔离和共栖条件下的存活与生长情况,以探讨克氏原螯虾母性抚育行为和食仔行为对子代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克氏原螯虾的亲虾抚育可以显著(P<0.05)提高受精卵的孵化成功率;雌性食仔行为对仔虾的体长和体长变异系数无显著影响(P>0.05),但会显著降低(P<0.05)仔虾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法尼酸甲基转移酶(Farnesoic acid O-methyltransferase,FAMeT)在脊尾白虾卵巢发育中的作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连续3次繁殖过程中卵巢不同发育时期(Ⅰ-Ⅴ期)大颚器、卵巢和肝胰腺中FAMeT基因的表达规律.结果显示,FAMeT基因在鳃、心脏、肌肉、肝胰腺、卵巢、大颚器等组织中均有稳定的表达,其中,在鳃和大颚器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在卵巢发育周期内,FAMeT基因在大颚器、卵巢、肝胰腺中的表达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从Ⅰ-Ⅳ期逐渐下降,到Ⅴ期时表达量上调;在每个卵巢发育时期,FAMeT基因在大颚器中表达量最高,约为卵巢中表达量的20-30倍.研究结果表明,大颚器是合成FAMeT的主要组织,脊尾白虾繁殖过程中FAMeT基因主要在卵巢发育前期表达,可以合成大量甲基法尼酯(Methylfarnesoate,MF),促进卵巢发育.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法尼酸甲基转移酶(Farnesoic acid O-methyltransferase,FAMeT)在脊尾白虾卵巢发育中的作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连续3次繁殖过程中卵巢不同发育时期(Ⅰ-Ⅴ期)大颚器、卵巢和肝胰腺中FAMeT基因的表达规律。结果显示,FAMeT基因在鳃、心脏、肌肉、肝胰腺、卵巢、大颚器等组织中均有稳定的表达,其中,在鳃和大颚器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在卵巢发育周期内,FAMeT基因在大颚器、卵巢、肝胰腺中的表达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从Ⅰ-Ⅳ期逐渐下降,到Ⅴ期时表达量上调;在每个卵巢发育时期,FAMeT基因在大颚器中表达量最高,约为卵巢中表达量的20–30倍。研究结果表明,大颚器是合成FAMeT的主要组织,脊尾白虾繁殖过程中FAMeT基因主要在卵巢发育前期表达,可以合成大量甲基法尼酯(Methylfarnesoate,MF),促进卵巢发育。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甲基法呢酯(methyl farnesoate,MF)在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卵巢发育中的调控作用,采用离体方法研究了中华绒螯蟹大颚器(mandibular organ,MO)以及X-器官窦腺复合体(X-organ-sinus gland,XO-SG)对卵巢发育的作用。将MO与离体卵母细胞共培养作为实验组1,将MO和XO-SG与离体卵母细胞共培养作为实验组2,仅添加培养液的卵母细胞作为对照组。实验发现,蟹去眼柄(eyestalk ablation,ESA)后的第1、3、6、14天,同对照组相比,MO对其卵母细胞的发育均有极显著促进作用。ESA处理第6天,MO对卵母细胞发育的促进作用最强。XO-SG能逆转ESA处理后MO对卵巢发育的促进作用(P<0.01)。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结果显示,ESA处理后,MO中法呢酸甲基转移酶(farnesoic acid O-methyltransferase,FAMeT)mRNA相对表达量上升。同未去眼柄的对照组相比,第1、3天FAMeT mRNA表达丰度无明显变化(P>0.05),第6、14天表达丰度提高至265%左右(P<0.01)。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MO功能性物质能够促进卵母细胞发育,且ESA处理后第6天MO生物效应最强。MO中FAMeT mRNA的合成受XO-SG的抑制调节。在离体条件下,中华绒螯蟹XO-SG能够抑制卵母细胞的发育。  相似文献   

12.
三疣梭子蟹FAMeT基因克隆及其在蜕皮周期中的表达水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谢熙  朱冬发  崔晓雨  汤洁  邱锡尔 《水产学报》2013,37(7):994-1001
法尼酸甲基转移酶(farnesoic acid O-methyl transferase, FAMeT)是甲基法尼酯(methyl farnesoate, MF)生物合成途径中最后一步的关键酶,MF是一种类似昆虫保幼激素(juvenile hormone, JH)的倍半萜,在甲壳动物的生长发育及繁殖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克隆得到了三疣梭子蟹FAMeT的全长c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KC192659),它包括一个201bp 的5非编码区、一个318bp的 3非编码区,和一个825bp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274个氨基酸;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已公布的其他甲壳动物FAMeT进行比对,发现一致性达75%-97%,其中与远海梭子蟹FAMeT的一致性最高;而且该氨基酸序列由两个CF(CPAMD8/FAMeT)区域组成,这两个CF区域是FAMeT的标志,在所有甲壳动物的FAMeT里均有发现,因此推导的氨基酸序列是三疣梭子蟹FAMeT基因。我们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的方法分析了其在不同组织中、不同蜕皮周期中的表达量变化,发现FAMeT在三疣梭子蟹的各个组织里均有表达且在胸神经节(Taoracic ganglia)里表达最强;在三疣梭子蟹蜕皮过程中,大颚器FAMeT在D1期表达最强,然后逐渐下降至D4最低。该结果表明FAMeT在三疣梭子蟹蜕皮调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ABSTRACT:   Considerable evidences indicate that mandibular organ (MO) of crustaceans secrete terpenoid hormone (methyl farnesoate [MF]), which regulates molting and reproduction. In the freshwater south Indian rice field crab Oziotelphusa senex senex , MO isolated during premolt and vitellogenesis, secreted greater amounts of MF,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regulation of the crustacean molt and reproduction is complex and also involves MF, besides steroid (ecdysteroid) and peptide (sinus gland peptide) hormones.  相似文献   

14.
One of the main limiting factors in the use of artificial incubation techniques on crayfish farms has been the widespread belief that eggs should be stripped from females in the late stages of embryogenesis. In order to disprove this idea, three different times for egg removal were tested in white-clawed crayfish, Austropotamobius pallipes (Lereboullet): (1) just before the gastrulation process (mean degree days= 335, 34 days after spawning); (2) when the embryo was between the closing of the blastopore and the appearance of mandibular rudiments (mean degree days= 524, 56 days after spawning); and (3) when the embryo had thoracic appendage rudiments (mean degree days= 810, 92 days after spawning).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t is possible to attain acceptable survival rates up to juvenile stage 2 (51%), even when eggs have been detached at the earliest time (34 days after spawning), in such a way that artificial incubation is used for more than three-quarters (75.7%) of the total duration of the embryonic development. Factors such as the incubation device, water quality and incubation conditions have a major influence on the success of the process. Finally, a critical period was observed during the last stages of development in the present study, particularly between the eyed stage and juvenile stage 2, with mortality rates of between 26.7% and 56%.  相似文献   

15.
将体质量0.527 g(幼虾)和6.100 g(亚成体虾)的克氏原螯虾饲养在底面积为113 cm^2 、高为12 cm的圆形塑料盒中,一组放入内径为1.9 cm的PVC管作为隐蔽所为隐蔽组,以不放PVC管为对照组,其他条件同隐蔽组,定期测量各组克氏原螯虾的体长、体质量增长量、存活率和蜕壳率等指标,研究隐蔽所对不同规格克氏原螯虾生长的影响。2个月的饲养结果显示,试验第1个月隐蔽组幼虾组体长增长、体长相对增长率、体质量增长及蜕壳量均显著大于对照组( P <0.05),第2个月两组各数据无显著差异( P >0.05);隐蔽组亚成体螯虾摄食量、体质量及蜕壳量均小于对照组。研究结果表明,隐蔽所在螯虾的早期生长阶段对其生长有促进作用,但随着螯虾体格的增大,隐蔽所的促进作用随之减弱,甚至最终抑制螯虾的生长。本研究围绕克氏原螯虾穴居的习性以及趋触性等行为的特点,为生产提供了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