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海虾产量迅速增长,1969年以前世界的年产量在100万吨以下,1970—1975年期间达到100—130万吨,1976年到1981年增长到150—160万吨。 世界有90多个产虾国家和地区,其中主要产虾国为印度、印尼、美国、中国、墨西哥、泰国、马来西亚、巴西、越南、日本等10个国家,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69%。同时,日本和美国也是世界虾类消费较大的国家。  相似文献   

2.
世界虾类的生产,在七十年代每年以5%的速度递增。最近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1981年世界虾类的产量为192万吨,比1980年增长15.6%。与此同时,各产虾国对提高虾的质量十分重视,虾类的冷冻保鲜技术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相似文献   

3.
就世界养殖虾生产而言,亚洲占有绝对统治地位。在1988年世界养殖虾总产量56万吨中,亚洲国家占到85.2%。1987年世界海捕虾总产量为204万吨,而1987年和1988年世界养殖虾的增长率分别达到25%和27%,亚洲养虾国对此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4.
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世界对虾产量增长了5%左右。1977年,世界对虾产量创最高纪录,达170万吨。跨进八十年代以后,世界的对虾生产如何?澳大利亚渔业署估计,1980和1981年的世界对虾产量分别为150万吨和160万吨(鲜重)。 从近年的趋势看,养虾场的虾产量明显增加。例如,美国从去年1—10月份自厄瓜多尔进口的9,000吨对虾中(为1977年进口量的3倍),有6,000吨是养虾场生产的。据分析,八十年代的对虾价格可望继续提高,将进一步刺激厄瓜多尔和一些对虾生产国如委内瑞拉、巴西、哥斯达黎加、巴拿马、菲律宾和中国养虾技术的不断改进。  相似文献   

5.
虾是高蛋白高级水产品,深受人们喜爱。近年来,“养虾热”正在掀起。据统计,目前世界虾产量为170万吨左右,养殖为10—15万吨。到1990年,世界虾类养殖产量将达到26万吨,约占那时世界虾类总产量190万吨的13.5%。其中主要产在亚洲、北美和拉丁美洲。  相似文献   

6.
夏明忠 《世界农业》1989,(11):28-30
目前全世界蚕豆种植面积为324万公顷(1987),比1981年降低12%。但总产量由423.5万吨上升为430.5万吨,单产由1162公斤/公顷提高到1328公斤/公顷。亚洲是世界上蚕豆最大产区,面积和产量约为世界的55%。其中中国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各国之首,1985—1987年我国蚕豆面积170万公顷,占世界的52.5%;总产228.3万吨,占世  相似文献   

7.
一、过去的变化 世界渔业形势在最近二十年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1969年开始,世界渔获量的增长速度就放慢了。六十年代年平均增长率为5.3%,而七十年代年平均增长率仅为1.5%。渔获量1960年为4,402万吨,1970年上升到6,720万吨,而1980年仅7,219万吨,1981年和1982年,也勉强维持7,500万吨左右。整个世界渔产量增长速度大大放慢。虽然在六十  相似文献   

8.
目前,在世界养羊业的组成中,肥羔肉的生产已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七十年代,包括肥羔肉在内的世界羊肉年产量平均为727.2万吨,1981年,则上升到809.9万吨,增长11.3%,但洲际之间的增长幅度并不平衡,除北、中、南美洲产量下降25—30%外,非洲的增长幅度为16.6%,欧洲为22%,大洋洲持平,亚洲增长幅度最大,达35.1%。  相似文献   

9.
2006年世界天然橡胶消费量为922万吨,2007年增长到972万吨,增长了5.5%,预计2008年和2009年消量将分别增至997万吨和1033万吨。其中,亚太地区是世界天然橡胶的主要消费区,约占世界天然橡胶总?肖量的65%左右,2006年亚太地区天然橡胶消量为596万吨,2007年增至633万吨,年增长率为6.2%,2008年和2009年消量将分别增至661万吨和693万吨,年增长率超过4%。欧盟是天然橡胶的第二大消费区,  相似文献   

10.
梨是世界主要果树之一,根据1981年联合国统计,总产量为853.5万吨,占世界水果总产量2.678亿吨的3.19%,次于香蕉(6,233.5万吨)、葡萄(6,173.9万吨)、柑桔(5,535.6万吨)、苹果(3,191.5万吨)、杧果(1,344.4万吨)、菠萝(886.6万吨),居第七位。 世界梨的分布和栽培地区很广。1981年欧洲产梨占全世界总产量的41.6%;亚洲占  相似文献   

11.
在世界众多的养虾国度中,我国以拥有1800多公里海岸线的强大优势而成为世界养虾霸主。1991年以前养殖虾总产量一直雄居各养虾国之榜首。之后虽被泰国超过,但年总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比例却始终保持在20%左右。 中国是世界上名副其实的养虾大国,而山东又是中国公认的养虾大省。 自五十年代以来,山东省就开始进行对虾人工养殖的尝试,并由此逐步发展壮大起来。令人难以志怀的1992年,全省对虾养殖面积发展到60多万亩,总产量达到4.5万  相似文献   

12.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世界虾类产量已达170万吨(1981)。但由于其需求量一直在稳步增长,估计在1990年前,虾产量必须再增加17万吨才能满足世界主要虾市场的需要。 当前,世界主要虾渔场的开发已达到或者已超过极限,因此需要增加供应量中的绝大部分产量势必而且只能转向主要依靠于养殖。在对虾养殖中,苗种是基础,饵料是关  相似文献   

13.
印度种茶业是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才开始兴起的,但其发展却非常迅速。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产量还不到中国的1/5,但到1901年便超过中国而跃居世界第一位,并一直保持至今。目前印度茶叶生产和出口均为世界首位。据最近统计,1980年产茶达59万吨,约占世界产茶总额的31.28%;1981年出口量达24.5万余吨,创历史最高纪录。  相似文献   

14.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化肥生产消费大国,中国的化肥产量和消费量均已跃居世界首位。1999年中国化肥施用总量(纯量)首次超过4000万吨,到2003年预计将达到创记录的4500万吨;而化肥产量也跃升到3900万吨的水平。其中高浓度磷复肥(主要是磷酸二铵DAP和三元复合肥ENPK)在最近十年得到了快速发展。高浓度磷复肥在磷肥总产量中所占比例已提前3年完成“十五”发展计划,达到45%水平。  相似文献   

15.
家 住江 苏 省 射 阳县 合 德 镇 同 心 街 的 陈 祥 ,承 包 了 2200 公 顷 虾 场 ,每 年 收 获 龙 虾 800多 吨 ,全 部 出 口 ,年 销 售 额 500万 元 以 上 , 获 纯 利 200万 元 左 右 。 陈 祥当 过 镇 办 厂的 销 售 员 和 饭 店 的“店小二”、老板。在他承包县芦苇公 司 饭 店 时 ,常 看 到 有 不少 客 商 来 公 司 联 系 龙 虾 收购 业 务 。陈 祥 琢 磨 :既 然 有 这 么 多 人 来收 购 龙 虾 ,我 为 什 么 不 可 以 承 包 一 块滩 涂 搞 龙 虾养 殖 呢 ? 他 说 干 就 干。 通过 东 凑西 借筹 足 了30万 元 承 包 款, 于…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养鸭业具有悠久的历史。进入20世纪80年代,饲养量平均每年以5%~8%的速度递增。2004年我国肉鸭的出栏量超过24亿只,鸭肉产量约530万吨,占世界肉鸭总产量的70%左右。中国羽绒(毛)每年产量约36.7万吨,鸭绒约占75%。我国2004年成年蛋鸭的存栏量达到3亿~4亿只,鸭蛋年产量达到553万吨,约占我国禽蛋总产量的20.3%。[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一、鸡蛋、鸡肉生产现状 1980年世界鸡蛋产量为2,725万吨,1981年达到2,950万吨。1981年鸡蛋产量(万吨)最高的国家是,中国(490.0)、苏联(453.8)、美国(427.4)、日本(204.6)、法国(94.2)、西德(83.7)、英国(83.5)、墨西哥(79.0)、意大利(70.1)、西班牙(65.1)、巴西(62.0)。1980年世界鸡肉产量为2,720万吨,1981年为2,860万吨。1981年各大洲的  相似文献   

18.
一、出口促进计划产生的背景 80年代初,由于美国农业政策本身带来的负效应(如较高的目标价格与贷款率导致其农产品库存激增,供过于求压力更加严重等),以及由于美元升值,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危机等因素的影响,使美国农业又陷入新的危机:农产品出口受阻,库存暴满,价格下跌。以其主要农产品小麦为例,1981年小麦出口为4820万吨,占47%的世界市场份额,而1985年仅2520万吨,比1981年减少47.7%,所占世界市场份额下降到29%。其农产品出口额从1981年的438亿美元下降到1985年的310亿美元,减少29.2%。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  相似文献   

19.
《饲料博览》2007,(8):20-25
我国肉鸡业发展概况 中国是世界鸡肉生产、消费和贸易的大国,2004年全国生产鸡肉947万吨,占世界鸡肉产量的14%,是世界第二大鸡肉生产国。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世界蔬菜的产量大幅度增长,2002年世界蔬菜的总产量为8.03亿吨,比1980年增长了1.5倍。中国、美国、印度、意大利和土耳其是世界主要的蔬菜生产大国,年均蔬菜生产量均超过1000万吨。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蔬菜生产国,年产量增长势头迅猛,从1980年到2002蔬菜年产量增加了大约6倍,2002年中国蔬菜总产量占世界蔬菜总产量的47.7%。印度是亚洲的第二大蔬菜生产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