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牛羊引种布病不但很容易威胁到牛羊的健康,危害畜牧业的正常发展,同时它作为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性疾病,对畜牧从业人员身体健康的危害也不可小视。布病全称"布鲁氏杆菌病",临床表现一般为发低热、出汗及关节疼痛等。牛羊引种布病的防控应成立专门的工作机构并建立相关责任机制,充分做好宣传工作,做好监管、抓好落实,一旦疫情发生,及时上报,根据布病防控的相关规范进行处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一些地区牛羊布病频繁发生。该疾病传染性强,人畜共患,对人们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结合目前国家布病防控要求,各地需紧紧抓住检疫、检测、扑杀、无害化处理等环节,通过综合手段防治布病。但是由于养殖区域分散,布病防控难度较大,并且部分地区防治资金投入不足,使得布病防控形势严峻。基于此,本文从布病流行传播特征以及发病表现入手,讨论牛羊布病防治工作中的问题,提出如何做好牛羊布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3.
对牛羊疾病进行防治的工作能够推进我们国家畜牧业的发展。在反刍动物疾病防治工作当中最经常见到的是牛羊布病,能够直接影响牛羊防治工作。布病是在牛羊养殖中常常见到的一种疾病,全称布鲁氏菌病。若牛羊得上这种疾病,就会在种群间互相传播,甚至还会给人类带来很大的影响。所以,对牛羊布病进行防治是非常重要的。本篇文章对布病的防治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同时还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4.
牛羊养殖是我国畜牧养殖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随着人们对牛羊肉制品需求量的提升,我国牛养殖也开始向着规模化和集约化的方向发展,牛羊的数量不断的增加,给牛疫病的防控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牛羊养殖中的布病是比较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对牛羊养殖业的危害比较大,同时也是一种人畜共患病。为此,应该重视牛羊养殖中的布病问题,针对发病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对策,减少该疾病所造成的影响。本文主要阐述了牛羊养殖中的布病防治问题,希望为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牛羊布鲁氏菌病(简称牛羊布病)在我国属于二类动物疫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具有极强传染性的人畜共患病。为了让牧民群众进一步了解牛羊布病,从而有效做好牛羊布病的防控工作,以牛羊布病为研究对象,以青海省大通县景阳镇为个例,开展1次牛羊布病流行病学调查,同时针对此次调查提出加大牛羊布病的宣传力度,提高牛羊饲养管理水平,加大牛羊布病监测经费投入等防控建议。  相似文献   

6.
牛羊布病是一种比较常见且危害较大的疾病,其传播速度较快,对牛羊的危害较大,可导致牛羊不孕、流产等症状。并且,近年来,牛羊布病的发病率在不断提高,严重影响了牛羊的繁殖率和存活率,对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影响很大。本文阐述了我国现阶段牛羊布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几点防治策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开始大力发展牛羊养殖业,规模逐渐增大,牛羊疾病也随之频繁发生。本文以布病为例,布病也叫做布鲁氏菌病,其主要发生在人和动物之间,因此属于人畜共患病的一种,且传染性极高,一旦发生将会给养殖户带来很大损失,因此一定要重视开展这一疾病的防控工作。1牛羊布病流行传播的风险1.1对外来牲畜没有进行严格的检测为了更好地对牛羊布病进行有效防控,首先,应该对这一疾病的流行传播风险有全面认识,只有对这些存在的风险和其问题有了基本掌握,才能从中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来开展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8.
正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通常被称为布病。在实际生产中,牛羊养殖业者是布病的高发人群,如何做好牛羊布病防控工作成为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内容之一。1深入了解布鲁氏菌病防控知识在饲养牛羊之前,牛羊养殖业者要全面掌握牛羊易感染疫病情况,了解其流行病学特点以及防控政策,便于在实际养殖中做好防控。  相似文献   

9.
布病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疾病且严重影响畜牧业的发展,国家也对布病引起重视并规定牛羊布病为乙类传染病。如果一旦发现有动物感染,需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防止疾病的扩散,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本文介绍了牛羊引种布病的防控策略,以期为畜牧场户预防布病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随着肉制品需求量的不断增加,牛羊养殖业也迎来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实际牛羊养殖过程中,除了要不断提升牛羊的生长情况之外还需要做好牛羊各类疾病的管理和控制,避免牛羊疾病的大规模发展威胁到牛羊养殖的顺利开展,甚至降低牛羊肉制品的安全性和品质。本文主要从牛羊养殖工作方面入手,对布病的发展情况以及防治措施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也希望能够为相关牛羊养殖人员的养殖工作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在牛羊养殖中布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不仅影响牛羊的生长发育,同时也威胁养殖人员健康,因此积极做好防治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牛羊布病防治现存问题;其次探讨了牛羊布病防治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12.
孙靖  刘霞芹 《兽医导刊》2016,(24):62-63
在我国畜牧业发展过程中,牛、羊的养殖规模比较大,养殖有家庭为单位的,也有小规模企业的,无论是哪一种,一旦牛、羊出现布病,就会产生十分严重的后果,轻者是经济损失,重者会危害养殖人员的身体健康.因此,做好牛羊布病的防治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对牛羊布病的流行以及防治进行了基础分析,并阐述了自己的见解,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布鲁氏菌病俗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为每年重点防控的动物疫病之一。随着政府部门对布病防控知识的宣传,人们对布病的了解日益深刻,然而在实际生产中,人感染布病的病例和牛羊布病阳性病例每年均有发生,如何做好布鲁氏菌病防控工作已经成为推动畜牧业健康发展乃至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内容。1做好动物布鲁氏菌病的防控工作1.1做好检测净化工作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当地奶畜(牛、羊)的饲养情况、牛羊布病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人间布病感染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梳理出牛羊布病防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了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了防控布病的技术措施和意见建议,对做好畜间布病防控和确保公共卫生安全有较好的借鉴意义。布鲁氏菌病(又称布鲁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患病的羊、牛等疫畜是人间布病的主要传染源,做好畜间布病防控,对公共卫生安全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牛羊养殖业的发展,牛羊布病发病率增高。牛羊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不仅影响养殖业发展也给畜牧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同时还威胁人类健康。结合牛羊布病的病源,流行病学特点、发病机理,分析牛羊布病的防控措施,旨在为确保牛羊养殖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布病又名布氏杆菌病,是一种在猪牛羊养殖中常见的疫病类型,也是一种人畜共患的疫病,具有传染性特征。在部分牛羊混养模式下,布病容易发生和传播,防控难度较大。布病会对牛羊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造成破坏,轻则降低饲料转化率,影响牛羊长势;重则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此外,如果人类食用带有布病的牛羊肉,也可能感染布病,因此必须重视对牛羊布病的防控。1布病的特征和危害布病也称布鲁氏菌病、布鲁氏杆菌病、波状热,该病在一年四季都可发生。病原是布鲁氏菌,这种病菌的生存能力较强,潜伏期一般在7d-3周不等,牛羊感染后会出现急性或者慢性症状。患病牛羊表现性欲下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若公畜患有睾丸炎症,交配后可导致母畜流产,同时母畜也会通过阴道传播病菌,饲料、饮水、干燥土壤、皮毛也是主要的传播途径,人在剥牛皮、剪羊毛、屠宰病畜中也有交叉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17.
布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性疾病,其对于国家畜牧业发展具有较大影响。本文就牛羊养殖中布病的防治问题和对策展开分析,期望能抑制或减少布病在牛羊养殖中的传播,推动我国畜牧业的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8.
布病是影响养殖业发展的一种疾病,其不仅会在牲畜中传播,也会传染给养殖人员,对人的健康造成威胁。当前该疾病主要在牛羊界传播。本文将从免疫、检疫和治疗等角度对相关措施进行具体的分析,以求能有效的预防该病。  相似文献   

19.
牛羊布病是指牛羊因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感染性疾病,并且该病症还能扩散到人体身上。从已经检测出来的数据来看,无论是牛羊感染还是人体感染,都呈现出递增的趋势,而且在羊身上的感染率明显较高,这就造成了养羊户的感染率也偏高。因此政府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手段对牛羊布病进行有效的防治。  相似文献   

20.
布病是布鲁氏菌病的简称,该病具有传染性强、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的特点。牛羊一旦感染该病,治愈率较低,终身携带病菌,严重时会患病牛羊甚至死亡。牛羊布病主要由布鲁氏菌引发,会对牛羊生殖器官造成感染,引发牛羊不育、流产及其他病症。布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人类如果误食患病牛羊肉或与患病牛羊紧密接触,可能会自身感染布病。因此,探讨牛羊布病流行传播的风险及防控对策,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