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轩俊丽  张莉  杜立新 《中国畜牧兽医》2015,42(12):3231-3238
良好的采食行为是动物机体维持生长发育和提高生产性能的基础,而嗅觉和味觉是动物采食过程中最重要的两种感官感受,它们分别由嗅觉受体和味觉受体基因决定,这些受体基因家族是哺乳动物基因组中较大的基因家族,不仅在感觉器官中表达,还广泛表达于呼吸、消化、生殖等系统中。作者对中国羊肉消费和羊的饲养情况,当前嗅觉、味觉及其受体基因的最新研究进展,嗅觉和味觉在动物采食中的作用和机制,以及嗅觉和味觉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为研究嗅觉和味觉在动物采食尤其是羊上的作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调控猪各个阶段的采食量是动物营养研究的热点问题。风味剂主要有香味剂、甜味剂、鲜味剂,可以改善饲粮的适口性,提高猪对饲粮的喜爱程度,也可以缓解因环境变化、饲料原料改变等应激反应导致的采食量下降。猪的嗅觉系统特别发达,灵敏度很高,味觉也要比人类敏感,因此在饲粮中添加风味剂主要通过刺激猪的嗅觉和味觉来使摄食中枢兴奋,进而促进猪采食。本文综述了饲粮中添加风味剂对猪采食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为相关试验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苦味受体(bitter taste receptors,TAS2Rs)是一种G-蛋白偶联受体(GPCR),由30个基因组成的基因家族编码。苦味可使动物远离有毒有害物质,当动物尝到苦味物质时,会刺激舌头的味蕾中味觉受体细胞表达TAS2Rs,进而引发下游一系列信号转导反应,最终通过鼓索神经和舌咽神经将信息整合传到大脑,使动物产生厌恶的感觉,从而选择拒绝摄入这些苦味物质。本文就TAS2Rs的生物学特征、信号转导机制及苦味剂和苦味抑制剂对苦味受体的影响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4.
甜味剂是诱食剂之一,它在动物生产中的主要作用是增强饲料的甜味,掩盖饲料中的不良味道,提高动物的采食量。此文主要综述了饲用甜味剂的作用及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5.
饲料的适口性是动物对饲料的气味及口感等的综合感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动物的采食量,而动物的采食量与生产性能有较高的正相关。气味的感知主要源于鼻腔内嗅觉神经的突起,口感的感知主要由口腔内的味觉受体来完成,主要味觉受体包括甜味受体、鲜味受体和苦味受体等。食物进入胃肠道后,胃肠道上的味觉受体感应程度可影响并调节动物对食物的吸收率和采食行为。本文主要介绍了近年来有关鼻腔的嗅觉受体、口腔内的味觉受体和胃肠道内味觉受体和信号传递等相关研究,并就调味剂在动物生产上的应用进行综述,为调味剂的应用及相关研究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6.
胃肠道内容物的分子识别对食物的消化、摄取量的控制、胰岛素的分泌、新陈代谢等起到重要作用。这些过程很有可能受到激素/中枢神经通路的介导。但是,有关于胃肠道的味觉识别机制还不清楚。本文综述了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了舌上皮组织的特异性味觉受体细胞的化学感应机制在内分泌细胞中也发挥作用,用来感知肠腔内容物的化学组成。  相似文献   

7.
动物的鲜味受体包括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 GluR)和味觉受体异源二聚体(T1R1/T1R3),是C型G蛋白偶联受体,N末端捕蝇草模块(VFT)区域可与鲜味配体结合,识别鲜味。本文主要论述了鲜味受体的研究进展、鲜味识别转导机制及鲜味受体基因的表达调控等,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角蛋白基因家族由众多结构和功能相似的基因组成,分为角蛋白中间丝蛋白(KIF)和角蛋白关联蛋白(KAP)2个基因家族.角蛋白是动物毛发的结构蛋白,决定毛发纤维的基本特征,是在寻找控制毛皮性状主效基因时的首选候选基因.角蛋白基因的表达与遗传多样性有关,角蛋白的多态性与毛皮动物的毛发性状具有相关性.本文从角蛋白基因的结构与定...  相似文献   

9.
光合细菌是一类有益的微生物,它在动物的营养及疾病防治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我们试验的光合细菌对家畜动物如牛、猪、羊、肉狗、兔的增重和水产动物如淡水鱼、对虾的增产作用,对哺乳期动物的采食和泌乳的影响及对动物疾病尤其是胃肠道疾病的防治作用。光合细菌可以作为一种优质安全的营养保健型饲料添加剂进行推广,预计可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影响动物采食量调节的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物采食量高低对动物生长、繁殖和泌乳影响甚大。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也主要取决于采食量。在实际生产中,动物对饲料的采食量往往是动物营养的第一制约因素,因此,弄清影响动物采食量调节的因素对建立采食量的预测模型和调控饲料采食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味蕾是咪感觉器官。在哺乳动物中味蕾主要分布在舌上皮中。味蕾中存在基细胞、亮细胞、暗细胞和中间细胞四种类型,蕾内神经纤维和蕾周神经纤维共同支配味蕾。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能在功能上对味细胞和味觉神经纤维进行分类和鉴定。味蕾组织染色方法在舌面拓扑学和味觉系统发育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分离出单个的味蕾细胞是研究受体细胞传导味觉机理的手段。味蕾组织培养对于研究味觉神经支配提供了有效的模型。文章介绍了味觉细胞生物学研究中的两个热点争议问题:味蕾细胞分化路线和味感觉细胞的鉴定,并探讨了形成分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文章综述了与绵羊排卵率相关的主效基因和候选基因,主要包括FecX1、FecXH、FecX2W、FecB、GDF-9、FecG(E)、BMPR-IB、BMP-15等基因的最新研究进展,并阐述了其对绵羊繁殖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选择陕北白绒山羊和湖羊品种作为研究对象,在不限制采食和饮水前提下,采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进行育肥并计算羔羊成本、饲草料成本等效益指标,对陕北白绒山羊和湖羊的经济效益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育肥陕北白绒山羊的只均利润大约比育肥湖羊的利润高127.26元/只。  相似文献   

14.
山东地方绵羊品种血液蛋白质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研究采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山东省 4个地方绵羊品种的血红蛋白 (Hb)及血清转铁蛋白 (Tf)座位多态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山东 4个地方绵羊品种Hb座位均含有两种基因HbA和HbB,HbB 为优势基因 ,组成 3种表现型HbAA、HbBB和HbAB ;Tf座位共含有 5种等位基因 ,TfB、Tfc 为共有的优势基因 ,小尾寒羊TfD 为最优势基因 ,山地绵羊和大尾寒羊的TfA 亦具有较高的基因频率 ,共组成 1 4种Tf表现型  相似文献   

15.
放牧生态系统草畜间供与求的动态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随着季节的变化,牧草生产改变着家畜食料及转化摄取食料的能力,在春、夏、秋季绵羊食物的粗蛋白质含量分别高于草地牧草的15.99%、0.43%和2.71%。在冬季两者的含量几乎相等。但粗蛋白质食入量在春季比夏、秋、冬季分别多21.98%、40.40%和352%。干物质食入量在秋季比夏、冬、春季分别多17.64%、38.33%和72.23%,从而导致冬、春两季绵羊因食物不足而体重下降。  相似文献   

16.
17.
Leptin的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瘦蛋白(L-eptin)是由肥胖基因(obese gene)编码,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具有调节摄食行为,减少能量消耗和降低动物采食量的作用,从而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作者综述了Leptin的生物学功能,作用机理,表达调控并展望了Leptin在畜牧业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繁殖性状作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受到多种转录调控因子、信号通路的共同调控,直接影响规模化养殖生产的经济效益,提高繁殖力已成为当今家畜遗传育种的重要目标之一。Luman/CREB3募集因子(LRF或CREBRF)是一种未折叠蛋白应答响应亮氨酸拉链转录因子,其在进化过程中保持稳定且具有保守的蛋白结构。近年来的研究发现,CREBRF基因在机体代谢、疾病治疗以及动物繁殖调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功能。本文主要就CREBRF基因的发现与结构特征、表达规律及其与动物繁殖相关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深入挖掘CREBRF基因在动物机体中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黑色素广泛分布于微生物、植物和动物体内,并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作者综述了黑色素的形成过程并详细分析总结了TYRP1基因特征及其变异对动物肤色的影响,为研究乌骨绵羊和乌骨鸡乌质性状形成的分子基础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瘦素(leptin,LEP)是白色脂肪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在哺乳动物中,LEP是一种16-ku的肽类激素,在能量平衡的神经内分泌和外周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是反应体脂含量和调节体重、摄食的重要信号因子。在人类疾病方面,LEP基因的表达对很多疾病的发生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尤其是LEP基因的突变可能导致肥胖、糖尿病和乳腺癌等疾病;在畜牧生产上,LEP基因的表达对牛、羊和猪的采食和生长性状影响显著。为了加深对LEP基因的认识,作者对LEP基因的结构及LEP的分布、结构和功能进行了总结,并对近几年LEP基因在疾病和畜牧生产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