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高新杀菌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腐败变质的主要原因是某些微生物存在致使食品品质改变。食品工业中每年因微生物作用而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 ,因此杀菌是食品加工贮藏的必经工序。传统的热力杀菌低温加热不能将食品中的微生物全部杀灭 (特别是耐热的芽孢杆菌 ) ,而高温加热又会不同程度地破坏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和食品的天然特性。同时 ,食品加热杀菌也消耗了大量的能量。为了更大限度保持食品的天然色、香、味和一些生理活性成分 ,满足现代人的生活要求 ,国际上一些新型的杀菌技术便应运而生。1 微波杀菌技术 微波是指频率从 30 0 - 30 0 0MHz的电磁波。当它在介质内…  相似文献   

2.
冷等离子体技术是一种新兴的非热处理技术,在食品工业领域具有很大潜力。近年来,利用冷等离子体进行食源性病原体灭菌的研究正在兴起,非热等离子体可用于为农产品原料、干果及包装材料表面等的消毒。阐述了等离子体对微生物的作用,介绍了其在食品加工工程中的最新发展,讨论了其在食品加工工程中的功效和应用潜能,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1 食品的物理杀菌保鲜技术 目前我国微生物超标是食品卫生指标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在食品杀菌保鲜方面,近年来,国外已开发出多种非高温杀菌技术。综合看,物理方法居多。如水中高压杀菌保鲜、高压电场杀菌、静电杀菌保鲜、磁力杀菌、微波杀菌、感应电子杀菌及其强光脉冲、X射线、紫外线杀菌保鲜技术,另外日本三兹公司的红外线无菌包装机使灭菌程序、包装效率可提高6-8倍。在化学方面抗生酶及新型杀菌塑料等已投入使用。在上述诸多杀菌保鲜技术中,都崇尚其技术的先进性,目的在于100%达到杀菌效果,并保持食品原来的风味,延长食品的保质及货架期。  相似文献   

4.
基于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的果蔬生鲜杀菌保鲜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杀菌保鲜是果蔬生鲜保持品质、维持营养成分的重要环节。传统的杀菌保鲜方法存在耗费多、效率低、杀菌不彻底等缺点。低温等离子体技术能高效产生杀死或失活微生物的自由基和活性成分,弥补了其他方法的缺陷,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种新型杀菌技术。介绍了低温等离子体技术杀菌保鲜的机理,对比常用果蔬生鲜保鲜技术的优缺点,综述了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果蔬生鲜杀菌保鲜领域的研究进展,探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果蔬生鲜杀菌保鲜上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食品非热杀菌技术在杀菌过程中温度不升高或温升很小,有利于保存食品营养物质和自然风味.主要介绍了几种非热杀菌技术的杀菌原理及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以期为食品杀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食品冷杀菌技术是指不用热能杀死微生物,不影响食品营养、质构、色泽和风味的新兴杀菌技术。营养丰富的牛奶如果处理不当极易被微生物污染,从而腐败变质,牛奶保鲜是牛奶生产、加工中的核心问题,新型的冷杀菌技术相比传统的热杀菌具有明显的优势,其在原料乳的保鲜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原料乳的保鲜中也成为了一项越来越重要的保鲜技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辉光放电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不同类型食品的杀菌效果,同时对杀菌后的食品品质变化进行评价.[方法]应用辉光放电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鱼肉、奶粉、牛奶、淀粉、橙汁5种食品进行杀菌试验,对杀菌前后鱼片的过氧化值和酸价、橙汁饮料的维生素C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辉光放电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5种不同类型食品均具有明显的杀菌作用,但不能将细菌全部杀灭;对鱼片的过氧化值、酸价没有显著影响,对橙汁饮料中的维生素C略有影响.[结论]辉光放电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食品具有明显的杀菌效果,其优势是绿色、安全、环保.  相似文献   

8.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食品的安全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食品杀菌新技术被进一步更新,广泛应用于食品的加工过程中。杀菌技术不仅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保证食品的安全,还能避免各种微生物的滋生和繁衍。文章主要是对当前普遍采用的几种杀菌新技术进行介绍,以为食品加工提出更好的杀菌指导。  相似文献   

9.
抗菌肽是生物防御系统产生的一类对抗外源性病原微生物的多肽类物质,具有广谱抗菌活性,是宿主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主要介绍了抗菌肽的分子结构、杀菌机理及其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欧姆加热杀菌与脉冲电场杀菌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物理杀菌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加工领域中,包括传统的热杀菌技术,如欧姆加热杀菌,和新型的非热杀菌技术,如脉冲电场杀菌技术。然而欧姆加热技术与脉冲电场技术在杀菌应用方面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为了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两种新型的物理杀菌技术,从技术的发展历史、杀菌作用原理、在食品中的应用范畴等多方面对比分析了这两种杀菌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1.
冷等离子体对单核增生李斯特菌的杀菌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作为一种新兴的非热灭菌技术,冷等离子在食品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探讨冷等离子体对细菌细胞膜的破坏效果,阐述其抗菌机制,为冷等离子体在食品行业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以单核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为试验菌株,研究冷等离子体处理对LM形态和胞内物质的影响,阐述LM细胞膜完整性的变化;冷等离子体处理后,通过测定细胞膜脂肪酸含量和类型的变化,比较8-苯胺-1-萘磺酸荧光强度的改变,反映冷等离子体对LM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通过测定碘化丙啶荧光、电导率和β-半乳糖苷酶活性的变化,观察冷等离子体对LM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最后,通过检测胞内活性氧和活性氧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变化,阐明冷等离子体对LM细胞膜造成的氧化损伤。【结果】冷等离子体处理后,LM细胞膜表面观察到破损变形的结构,胞内蛋白质和DNA分别下降了68 mg?mL-1和14 μg?mL -1,证明冷等离子体破坏了细胞膜的完整性。冷等离子体处理使LM细胞膜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从40.17%上升至53.91%,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从53.68%下降到41.57%,8-苯胺-1-萘磺酸荧光强度从8.99下降到3.73,说明冷等离子体处理后细胞膜的流动性增加。此外,冷等离子体处理后,碘化丙啶可以透过细胞膜,与胞内遗传物质结合发出红色荧光,电导率由0.15 mS?cm-1上升至0.33 mS?cm-1,β-半乳糖苷酶活性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OD420nm从0.274提高至0.683,说明LM细胞膜通透性提高。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荧光和荧光强度的变化说明,冷等离子体刺激细胞膜上ROS的产生,因此对细胞膜造成了氧化损伤。qRT-PCR结果显示冷等离子体处理下调了perRrec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下降43.29%和52.71%,而sigB的相对表达量上调了89.42%,揭示冷等离子体处理条件下,微生物在基因层面的氧化应激和调控机制。【结论】冷等离子体的活性基团通过对细胞膜的作用,破坏LM的细胞活性,起到了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12.
王自社  张继  马君义  史睿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7):3798-3800,3855
脂肪酶是水解脂肪的一类酶的总称。在有些反应系统中,脂肪酶可以催化水解、醇解、转酯、氢解、间接氧化还原转酯化作用,还具有水解外消旋混合物以及酯合成和合成肽键的能力,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学化工、医药卫生、环保和能源开发等领域。笔者对脂肪酶的来源、结构、作用机理和应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海水鱼捕捞上岸后,因为环境的不适应性常常在短时间内死亡。由于其富含水分、营养丰富,海水鱼死亡后会迅速进入腐败过程,货架期短,因此海水鱼保鲜技术的研发十分重要。本文解析了不同海水鱼死后的酶自溶、微生物和脂质氧化导致的腐败机制,分析了海水鱼冷藏过程中各种内源性酶对海水鱼品质的影响,同时也归纳了不同种类海水鱼的特定腐败微生物及其产生的腐败代谢物。重点阐述了传统、新兴保鲜技术在食品工业的研究进展,比较了上述技术的保鲜原理和效果,同时也展望了海水鱼保鲜技术的未来发展。本综述旨在为进一步开发及优化海水鱼保鲜技术应用于食品工业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植物多酚是植物中一类重要的功能性成分,在农业、食品、制革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对植物多酚的种类、结构特点、分离提取方法及生理功能进行了综述;对其分析鉴定和分离提取的常见方法进行了介绍,并比较了这些方法的优缺点;较为详细地介绍了植物多酚的生理活性,阐述了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并对植物多酚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曹静  李蕴成 《安徽农业科学》2013,(18):7965-7966,7991
食品添加剂是现代食品生产中的重要原料之一,对我国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目前在使用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近年来由于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引起了人们对食品添加剂的普遍恐慌。从健康的角度介绍了食品添加剂的种类、作用,综述了其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使用建议,旨在使大众正确认识食品添加剂并合理利用食品添加剂。  相似文献   

16.
构建进口冷链食品追溯体系是保证进口冷链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保障进口冷链食品安全也是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的重要一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进口冷链食品追溯系统加快建设,在信息可追溯、快速召回问题产品、统计监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进口冷链食品建立了安全线,保障了消费者的利益,维护了市场秩序,进口冷链食品安全风险得到...  相似文献   

17.
食品的温度监控是一种有效的保证食品安全及保持冷藏链完整的手段,对冷冻冷藏食品在低温流通过程中实行温度监控是非常有必要的。目前,我国冷藏运输中的温度管理情况并不乐观,消费者获得的货物通常不能达到预计的要求。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要借助于时间-温度指示器等来对其整个运输过程进行温度监控。本文对温度立法的必然性和前景,温度监控的重要性、原理以及在冷藏运输中的应用作了较详尽的介绍,并列举了几种国外时间-温度指示器的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18.
盐生植物海蓬子的利用价值与开发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雅静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4):7459-7460
介绍了新兴保健蔬菜海蓬子的生长习性、营养价值、医疗保健作用及在食品、饲料等行业中的应用,并阐述了其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9.
食品的温度监控是一种有效的保证食品安全及保持冷藏链完整的手段,对冷冻冷藏食品在低温流通过程中实行温度监控是非常有必要的。目前,我国冷藏运输中的温度管理情况并不乐观,消费者获得的货物通常不能达到预计的要求。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要借助于时间-温度指示器等来对其整个运输过程进行温度监控。本文对温度立法的必然性和前景,温度监控的重要性、原理以及在冷藏运输中的应用作了较详尽的介绍,并列举了几种国外时间-温度指示器的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