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用芥菜是我国鲜食兼加工型蔬菜,因其营养丰富而深受消费者青睐。以南方稻菜轮作模式为背景,利用冬闲田进行叶用芥菜越冬高产栽培研究,主要从叶用芥菜品种选择、育苗管理、田间栽培、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一套浙南叶用芥菜越冬栽培技术,以便为农户标准化高效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叶用芥菜为十字花科芸薹属芥菜类蔬菜,为我国长江流域普遍栽培的腌制蔬菜。华芥2号是华中农业大学利用叶用芥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选育而成的杂种一代新品种。2011-2013年在武汉新洲、洪山、黄陂及湖北襄阳进行品比试验、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结果显示华芥2号平均产量为4256.2 kg/667 m2,产量较对照狮子头高19.16%,并表现出性状整齐,抗病毒病,耐抽薹,适宜加工等特性,在生产上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叶用芥菜又名辣菜,是十字花科芸苔属芥菜种中以叶片为食用部分的一个变种。原产我国,因其适应性强而在南北各地广泛栽培,其中尤以雪里蕻芥菜类型品质为最佳。叶用芥菜具有特殊的辛辣味,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蛋白质、糖类和矿物质,蛋白质经水解后产生各种氨基酸。食用前,须先进行加工腌制,经腌制的芥菜质地脆嫩,香气四溢,口味鲜美,既可作素菜食用,也可作荤菜的配料,是一种很受市场欢迎的蔬菜品种。 一、叶用芥菜的常规栽培与加工 叶用芥菜性喜冷凉湿润,一般在秋冬两个季节栽培。秋芥菜于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播种育苗,苗龄30天定植,11月底至12月上旬收获;冬芥菜于10月中下旬播种育苗,苗龄40天定植,翌年3月中旬4月上旬收获。收获后通常用以下两种方法加工腌制。 (一)干腌法 芥菜洗净后经风吹日晒2-3天,  相似文献   

4.
以华芥1号和华芥2号为研究对象,在河南洛阳良种繁育基地进行分蘖芥菜品种杂交制种。研究结果显示,叶用芥菜杂交种种子饱满,杂交种子平均产量约65 kg/667 m~2,杂交制种适宜的父、母本行比为2∶6,要求方圆2 000 m以内没有芥菜类、白菜类等蔬菜种植,适宜的播期为11月底12月初,采收期为次年5月。本叶用芥菜杂交制种技术的实施,为大规模叶用芥菜杂交种的生产和良种质量提供了技术保障,促进了叶用芥菜良种的推广利用。  相似文献   

5.
我国栽培芥菜历史悠久,深受消费者欢迎。根据其食用部位分为根用芥菜、茎用芥菜、叶用芥菜、芽用芥菜、苔用芥菜、子用芥菜6个变种。雪里蕻芥菜又名雪菜,属叶用芥菜分蘖型,是江、浙、沪一带的地方优良品种。无锡市坊前镇种植的雪里蕻芥菜,被誉为全市的王牌蔬菜品种。  相似文献   

6.
叶用芥菜是湖南省冬季主要加工型蔬菜,常年栽培面积2万hm^2,近年栽培面积呈上升趋势。生产上主要应用的品种是华容大叶芥,因存在农户自留种、提纯复壮不严等诸多问题,品种退化明显。为更好地促进洞庭湖区叶用芥菜产业发展,推广优良品种,2019年7月常德市农林科学研究院从重庆渝东南农业科学研究院引进渝芥1号进行试种,并开展配套安全丰产栽培研究,取得成功。该品种1 hm^2产量可达120 t以上,稳产性好,生长势强,适于本区域推广。现将该品种及配套安全丰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在蔬菜的腌制品中,鲜香嫩脆的涪陵榨菜,香气浓郁的南充、资中冬菜,香甜脆嫩的宜宾芽菜及内江大头菜,已被誉为四川四大名菜久负盛名。这几种腌咸菜都是用新鲜芥菜类(Brassica juncea Coss.)蔬菜(茎用、叶用或根用芥菜)为原料,精心加工而成。但人们对以芥菜类家族的一个新成员—“抱儿菜”为原料腌制的菜心咸菜却知之甚少。抱儿菜是芥菜的一个新变种,其茎肉质且各叶腋有膨大肥嫩的腋芽(俗称“菜儿”和“菜心”。)1983及1985年李曙轩及林艺已有报道,并定名为(0ra。幻ca juncea”a’·Gemm;/。raf。。 ed。i。。 va。。。o)近年来,四JI!西部逐…  相似文献   

8.
襄樊大头菜是根用芥菜经加工腌制而成的一种酱莱,为襄樊特产。腌制好的大头菜外观为老红褐色,切开后里面为黄褐色,鲜艳有光泽,品味醇香,脆嫩爽口,味道鲜美。常年储备不变质,一年四季食用皆宜,特别对补充淡季供应有实际意义。 襄樊大头菜的原料是根用芥菜,含有较多的芥子油[硫氰酸烯丙脂(C3H5CN S)],因此有较强的辛辣味,其叶片柔软,也可煮食或腌制,和叶用芥菜相似。 根用芥菜在襄樊地区当地群众叫蔓菁,但这并不是北方所种植的芜菁,与真正的蔓善(芜着)是同名异种(襄樊地区近来无芜著)。远在1000多年以前,襄阳就有根用芥菜的栽培,清代乾隆甘…  相似文献   

9.
曾瑞廉 《长江蔬菜》2005,(12):15-16
肉芥菜又名包心芥菜(Brassica juncea var.capitata Hort.ex Li),因当地种植品种多为叶柄粗短、叶片肥厚而得名.十字花科芸薹属,结球型叶用芥菜.肉芥菜因含有较多的硫代葡萄糖甙而具有特殊的辛辣昧,加工腌制品具有独特的香气,产品味道鲜美.广西灵山县地处钦州市北部山区,近年来,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肉芥菜栽培面积不断扩大,出现了不少种植专业户、专业村、专业乡镇.肉芥菜从播种到收获只需80天左右,产量每667 m2可达3 500kg以上,天气适宜时,加工腌制至出成品,需7~10天,经济效益显著.其无公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0.
叶用芥菜别名春菜。为十字花科芸薹属,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其根系浅,须根多,茎短缩,叶长椭圆形或长倒卵形,叶面平滑或皱缩,叶缘有锯齿或深裂,幼时有粗毛,中肋宽,扁平或近圆形,复总状花序,花冠黄色,种子圆形或椭圆形,红褐色或褐色。芥菜原产我国,在我国长江以南地区普遍栽培。广州地区已有千年以上栽培历史,以叶用芥菜为主,除供鲜食外,也是加工的主要蔬菜。近年来,叶用芥菜品种更新很快,为了更进一步了解叶用芥菜的新品种,提高叶用芥菜的栽培技术水平,白云区菜科所广泛引进芥菜品种,积极开展栽培技术研究,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铅、镉和铬在叶类蔬菜中的累积及对其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8,自引:3,他引:68  
 研究结果表明: 重金属元素铅(Pb) 、镉(Cd) 、铬(Cr) 对几种叶类蔬菜生长和产量都有明显的影响, 且其影响因蔬菜种类、元素种类和浓度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 叶用莴苣> 苋菜> 芥菜> 菜薹>蕹菜, Cr > Cd > Pb ; 不同蔬菜类型可食部位积累重金属元素的顺序为苋菜> 叶用莴苣> 菜薹> 蕹菜> 芥菜;各元素从营养液向蔬菜体内转移的迁移累积率顺序为Cd > Cr > Pb。随着各元素浓度的增大, 对蔬菜生长的影响和其可食部分的富集量随之加大。  相似文献   

12.
嘉雪四月蕻系采用系统选育方法从地方农家品种铁梗青中选育而成的加工型叶用芥菜新品种。晚熟,冬播春收190 d(天)左右采收。梗叶比高,粗纤维含量适中,腌渍后叶色鲜绿,口感鲜嫩,菜体中氨基酸含量高,加工腌渍品质佳。冬播春收单株质量1.45 kg左右,每667 m2产量5 500 kg左右;秋播冬收单株质量1.20 kg左右,每667 m2产量5 000 kg左右。适合浙北及其毗邻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3.
涪陵榨菜     
正涪陵榨菜是由茎用芥菜加工腌制而成。茎用芥菜又名青菜头,是中国特产蔬菜,由叶用芥菜演化而来,演化中心在中国四川省,长江两岸的涪陵、万县、重庆等地为主产区。据考证,18世纪初叶,涪陵长江沿岸已有青菜头的栽培。正宗的涪陵榨菜原料是在特殊的土壤和水质环境、气候中孕育出来的,产区面积不是很大,主要在重庆市丰都县高家镇至巴南区木洞镇附近200 km长江沿岸地带,其中涪陵系中心主产区。如果生长的特别好,收获的青菜头肉质肥厚、嫩脆、少筋、品味优良。这一范围外地区生长的青菜头质地较差。  相似文献   

14.
叶用芥菜属十字花科芸薹属蔬菜,一至二年生草本,原产我国,国内各地普遍栽培。它性喜温和气候,能耐寒。北方以秋播为主,南方则春秋两季均可栽培。一般多行育苗移栽,生长期间需充足供应肥水。由于我国劳动人民长期不断选育,它的品种很多。其中有些品种能耐热,可在夏季栽培,例如广东的南风芥菜。叶用芥菜用盐腌晒干后制成的霉干菜,为浙江宁波、绍兴一带的名产。其种子可榨油或制芥辣粉,为芥子酱的主要原料。奉化市叶用芥菜栽培面积常年稳定在  相似文献   

15.
甬高2号是从日本引进的三池赤缩缅(叶用芥菜)的变异株中分离而来,利用系统选育方法育成的叶用芥菜新品种。生长期约190 d(天),株型较直立,叶全缘,叶面皱褶,有光泽,蜡粉少,无刺毛,正面叶脉紫红色,最大叶叶长约54 cm,叶宽28 cm,叶柄宽6 cm,中肋宽11 cm、厚1 cm,加工性状好,耐寒性和冬性较强,单株质量约1.5 kg,每667 m2产量5 000 kg左右,适宜长江流域及华南、西南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6.
芥菜分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芥菜在我国品种繁多。当前许多有关资料对于芥菜变种的分类、学名和中名的引用常发生混乱或错误。 芥菜类蔬菜是隶属于十字花料、芸苔属东方系统的一个组群,按照它的植物学形态特征,可以把芥菜划分为:小叶芥菜、大叶芥莱、花叶芥菜、皱叶芥菜、瘤叶芥菜、包心芥菜、宽柄芥菜、榨菜、大头菜、苔芥菜,雪里蕻和芥菜型油菜等十二个变种[包括两个栽培变种(cv.s.)]。这十二个变种或栽培变种又可以划分为:根用、茎用、叶用、苔用、籽用和分蘖六个类型。  相似文献   

17.
金海霞  冯辉  徐书法 《园艺学报》2006,33(4):737-740
 用大白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22与叶用芥菜可育品系X09-1和X12-1杂交, 并以叶用芥菜为轮回亲本连续7代回交, 获得了2份不育性稳定的叶用芥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该不育系的不育株率和不育度均为100% , 植株形态与轮回亲本相近, 有正常结籽能力。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末期Ⅰ染色体数目稳定为18条, 表明回交核替换已经完成。用转育成的新不育系试配杂交组合, 经配合力测定, 筛选出4个综合性状优良的杂交种。  相似文献   

18.
华容大芥菜的栽培及加工制作成梅梗菜的方法吴时鸣(湖南省华容县蔬菜工作办公室414200)华容大芥菜是湖南省华容县的优良地方品种,为叶用芥菜,可鲜食,但主要作加工用,加工后的产品称为梅梗菜。梅梗菜在华容县已有几百年的历史,闻名遐尔。相传清朝时,华容就曾...  相似文献   

19.
长豇豆和叶用芥菜在湖北省的栽培面积较大。根据武汉地区豇豆、叶用芥菜种植习惯,利用豇豆作为豆科作物根部与根瘤菌共生具有较强固氮能力的特点,有机结合叶用芥菜喜氮肥,耐寒抗冻,喜欢低温,最适宜秋季或越冬栽培的特点,总结出春、秋季长豇豆、越冬叶用芥菜设施大棚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5个叶用芥菜杂交新组合的特征特性,筛选适合龙岩市种植的叶用芥菜新品种,对其农艺性状、产量构成因素、产量及抗逆性等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华1801生长势强,开展度、莲座叶数、外叶长、单株质量均最大,折合667m^2产量最高,达到3891.9kg,比客家甜芥菜(CK2)增产10.8%,比福州宽秆芥(CK1)增产高达53.0%,均达极显著差异水平,综合性状表现最优,适合当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