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我国蚕絲生产将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飞速躍进。根据最近召开的全国桑蚕柞蚕生产会议拟订的初步规划,桑蚕产繭量和产絲量,在五年之内,将超过战前,超过日本,躍居世界第一位。本报最近邀请各蚕桑重点产区的负责同志,笔谈过去几年来他们组织蚕桑生产的经验,以及组织蚕桑生产飞速躍进的规划,以进一步推动全国各地实现第二个五年计划期中蚕絲生产的伟大目标。  相似文献   

2.
在蚕絲生产上,來一个飛速跃進;苦战五年,把蚕絲产量提高到超过战前最高水平,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一。这是在農業部、对外貿易部、紡織工業部、林業部、供銷合作总社联合召开的全国桑蚕、柞蚕生产会议上,各省、市代表一致提出的豪迈口号。“五年看三年,三年看头年”,現在,各地区就应該立即动員起來,鼓足革命干勁,迅速地掀起蚕絲生产大跃進的高潮。养蚕是我国農村的重要副業之一。蚕絲生产發展了,農業社就可以增加收入,解决一部分農業资金;農民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苦战五年,把蚕絲产量提高到超过战前最高水平,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一。”这是中央对发展蚕絲事业提出的口号,也是蚕区农民和全体蚕絲技术人員的奋斗目标。蚕絲生产大跃进的主要途徑,除多、快、好、省的发展新桑园和积极提高桑叶單位产量外,提高蚕茧的單位产量和質量也是主要一环。目前农村中蚕茧單位产量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膿病、空头病等蚕病的为害,目前防治这些蚕病的有效办法还很少。为了探求蚕病的防治措施,在学习了有关文献和外地經驗介紹后,我利用参加实际养蚕生产的机会,进行了青霉素、小苏打、硫酸鎂添食的試驗,現把試驗結果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4.
在1958年全国桑、柞蚕会議发出“苦战五年,把蚕絲产量提高到抗战前的最高水平,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一位。”的号召之后,在地委的領导下,專署农林局仔細研究了省委“苦战五年,桑园面积赶苏、浙,鮮茧产量超日本。”的指示,决定組织全專区蚕桑生产大跃进,并要求在195s年組織全年大丰收的高产运动。我們通过开展紅旗竞賽,組織群众性的評比檢查的方法,使规模壯闊的养蚕高产运动迅速全面舖开,形成一个群众性的运动。  相似文献   

5.
一、十年来广东蚕桑事业取得輝煌成就解放后广东蚕桑事业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領导下,进行了一系列的恢复与发展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尤其是1954年中央提出大力发展蚕丝生产和1958年提出迅速炔复战前最高水平,超过日本的号召以后,全国蚕丝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广东的桑地面积也扩大了三分一,总产茧量增加了一倍多,本均每畝全年产桑量和产茧量,不但超过了江苏、浙江,并且早巳把世界蚕丝王国日本远远拋在后边,日本去  相似文献   

6.
繭層缫絲率表示繭層的出絲比例,它的含义可理解为100斤可以缫絲的繭層能繅出多少斤生絲。假定Rs代表繭層繅絲率,W代表繭層量,W_2代表出絲量,則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魯山縣盛產桑蚕繭的趙村区,今年创造了空前未有的歷史新記錄,蚕農們由于采用了改良种,实行了共催共育,高溫感光,薄飼多囘育,所以全区90張种均產53斤繭,二郎庙鄉栗札坪農業社养的10張种采繭600多斤,並且大大提高了質量。雪白的絲照亮了收絲門市部,驗絲的同志和  相似文献   

8.
在缫絲工業中,生絲品質的好坏,在頗大程度上取决于蚕繭的品質。根据生产实踐証明:品質相同的蚕繭,鮮繭缫絲不論在解舒絲長、生絲品質及产量上均比干繭缫絲为好。据研究:鮮繭缫絲的出絲率比干繭繅絲的出絲率約高15%或15%以上。但是由于鮮繭不能久貯(除低溫冷藏外),必需進行烘繭过程。如果烘繭技術不好,卽使优良的蚕繭也可能缫出劣等的  相似文献   

9.
一、緒言煑繭是製絲工廠生產上的關键問題,自從解放以後,因為黨和人民政府的正確領導,蠶絲的直接生產者——工人和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提高,使產繭和絲質都顯著向上。蒸汽煑繭是隨着生絲品質提高的需要和繭層率增加之成就,煑繭上以符合客觀要求的必然產物。但是蒸煑自推行以來,無論構造上,使用上都是形形式式,不特華東和西南不同,即同在一個公司領導下的不同絲廠,也是各搞一套,這是試行初期大家在摸索的必然现象。本試驗是1954年8月在西南蠶絲公司第一絲廠用鍋煑方式進行,承絲廠黨政領導的贊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 1953年五月苏联專家葛夫樂夫等同志曾來廠帮助我們檢查有關夹花絲和色澤不匀等問題。專家同志指示我們“絲色好坏对綢緞的染色質量有極大關系,因此絲廠生產的絲,不但要絲色均勻,而且还要潔白。”在目前“絲色”已经是生絲質量的一項重要指标了。因此就引起了我們的重視。同時又接受了苏联專家的建議,先后在生產过程中貫徹了“清水繅絲”等措施。但是最感到困难的是暑期繅剩繭的处理問題,主要由于“福尔馬林”溶液的使用分量难于掌握,对不同的溫度,水量,繭量和水質,如果在配用分量上稍有不当,卽会產生繭子腐爛或更多的夾花絲等  相似文献   

11.
(一)泌水縣蚕桑生产基本情况泌水縣位于晉东南的一个山岳地帶,全縣由于地形上的区別,而使境內气候变化多端,早晚差異甚大。蚕桑是当地農民的一項主要副業生产,几乎是社社栽桑,戶戶养蚕,普及全縣。据了解,解放前最高年产量僅达40万斤,解放后經过几年的恢复,至1954年止,基本上达到战前产繭的最高水平。1955年,开始試养中日一代交雜种,年产量比战前最高水平增加了26%,1956年全縣开始全面推廣后,产量比战前最高年产量增加了兩倍半。  相似文献   

12.
我县是个桑蚕生产新区,从干部到群众,都没有种过桑和养过蚕.为了发展桑蚕生产,推广科学种桑养蚕的技术,我们在上级党委、业务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以龙坪公社上岸大队下岸生产队为基点,进行了科学种桑养蚕试验示范.下岸生产从一九七七年起开始种桑20亩(实效面积18亩)当年养蚕38张,产鲜茧2979.9斤,收入现金4136.70元,得奖售化肥5065.8斤,头年桑平均每亩桑产鲜茧165.6斤,现金229.81元,化肥281.4斤.七七年全队粮食总产达417005斤,比七六年增产148566斤,增长55.4%,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已全部还清了历年欠贷款7829.11元,使生产队  相似文献   

13.
一、確定配繭指標的重要意義 繅絲作業是集合若干粒繭子的絲縷抱合而成一條生絲,但因每粒繭子內外層的絲縷粗細、含膠量、强力伸度等的不同,因此,不但要做準定粒,而且要做好配繭,使有關品位的匀度、纖度、强力、伸度等减少變化,達到整齊均匀的目的。配繭就是使每個緒頭上一定粒數的繭子,始終保持一定程度的厚薄,並要求新舊繭正當循環。配繭指標是厚薄程度的具體規定,即五厚三薄、四厚四薄、四厚三薄、五厚二薄等。如果配繭指標確定得不適當,緒頭上的繭子勢必會發生陣厚陣簿,要厚繭而沒有厚繭,要薄繭而缺少薄繭等現象;而且由於新舊繭  相似文献   

14.
在农业部召开的全國蚕絲生产会議上,到会代表提出了发展蚕絲生产的十大倡議,保証完成和超額完成1959年桑蚕茧翻一番、柞蚕茧翻两番的任务。这一宏偉的奋斗目标,对全國蚕业工作者实現蚕絲生产更大更好更全面的跃进,無疑会起到很大的鼓舞作用。农林牧副漁五业来一个全綫大跃进,保証粮食增产,并提高棉、麻、蚕絲、油料、糖料等經济作物在全部农业生产中的比重,是党的既定方針。养蚕是我国农村中最好的副业生产之一,养蚕不仅时間短,收益多,还可以和其他副业生产相結合。如有些养蚕区創造了桑基魚塘的經驗,用蚕蛹、蚕粪喂  相似文献   

15.
定粒配繭是缫絲工業中最基本的缫絲操作之一,特別是現在貿易上需要一定數量的高品位生絲,為了確保高品位任務的完成,我們就有必要來繼續研究這個基本操作。至於定粒配繭的重要意義和具體做法我不準備在這裏談它,我所要談的只是幾個和做好定粒配繭有密切開係的問題,作為大家工作上的參考。有人說:『只要原料好,煑繭煑得好,定粒配繭就做好了』,我們並不否認做好定粒配繭和原料質量的高  相似文献   

16.
近年來工業要求鳥茲別克共和國养蚕業采取运用家蚕白茧品种的方針。工業只需要白色繭。目前运用的家蚕新品种具有齐一的繭色,这对絲織品的染色非常重要。这些品种繭的出絲率要比舊有品种蚕繭多得多。例如,如果1000公斤舊品种繭能織出1000公尺絲織品,那末,用同样數量新白繭品种的繭則能織出1300公尺絲織品,而且有較好的品質。从1955年起考慮到白繭品种蚕繭的高度生產率之后,政府規定了它們的收購价格  相似文献   

17.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我们生产队以党的基本路线为纲,以批林批孔为动力,认真执行毛主席“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在搞好粮食生产的同时,积极发展桑蚕生产。一九七四年春我们利用旱地种桑五亩,五月二十八日开始养第一批蚕,到十月底止共养十九张蚕种,收得鲜茧七百八十七斤,收入现金七百六十五元二角一分,得奖化肥一千零八十斤,平均亩桑产茧一百五十七斤,成功地实现了当年种桑,当年养蚕,当年丰产收益。  相似文献   

18.
目前的桑蚕茧中,由於饲育、上簇以及鲜繭处理等的影响,有一部份在外观上或内在的形质上,存在了若干的缺点,例如簇印;斑痕等,因而影响了缫丝的成绩。这类蚕茧我们统称它为“次繭”。次繭并不是绝对不能缫丝,只是因为存在着缺点,在缫丝时容易增加切断和影响丝色等而减低了产质量。同时在目前我国桑蚕繭中,次繭所占的比例还相当大,据调查  相似文献   

19.
一九八一年我县的蚕桑生产连续第二年创造了最高历史水平.饲养桑蚕7100张,至10月底收购蚕茧2488担,预计年终总收茧量达2650担,饲养量和收茧量分别比去年增长57.7%和44.6%.取得这些成绩的主要原因,首先是在党的三中全会后,逐步纠正了“以粮唯一”的错误倾向,落实了农村经济政策,改变过去只发展集体种桑养蚕的现象,贯彻了“两条腿走路”的发展方针,为桑蚕生产的顺利和迅速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农村推行专业承包联产计酬责任制后,我们在全县开办技术讲座普及养蚕技术,使养蚕的稳产高产得到了保证.  相似文献   

20.
我队共有二百六十一人,一百一十个劳动力,水田一百六十五亩,分散在三个山岗五条冲,是一个人多、田少、土瘦、田地分散易旱的地方,过去是一个有名的穷队。一九七○年春我们利用荒芜的河滩地种上桑树九亩五分,同年六月开始养蚕。几年来,桑蚕生产不断发展。七四年养蚕五十七张,产茧二干五百三十七斤七两,收入现金二干九百六十一元七角五分,得奖售化肥近四千斤,平均亩桑产茧二百六十七斤一两,比七三年提高37%,亩桑产值三百一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