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科技文摘     
<正>缺硼对四季萝卜矿质元素吸收及叶片p H值的影响为揭示缺硼影响矿质元素吸收的机理,以四季萝卜为试验材料,通过设置营养液缺硼(不含硼元素)、正常供硼(含硼46.3μmol·L-1)两个处理,测定缺硼处理21 d时肉质根、新叶和老叶等部位硼含量及Fe、Cu等矿质元素的含量;并利用甲苯胺蓝–O(TBO)染色叶片切片,观察叶片酸度的变化。结果  相似文献   

2.
缺硼和低pH对枳苗根系细胞壁组分及细胞中硼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营养液培养的方法,设置pH值为4、5、6,硼浓度为0(缺硼)和10 μmol ? L-1(适宜硼),探究营养液低pH与柑橘砧木枳[Poncirus trifoliate(L)Raf.]幼苗根细胞壁组分及各组分中硼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①缺硼和低pH值均抑制根系生长;硼适宜时pH 4处理的根系长度比pH 5和pH 6处理减少了26%和29%,但根系干物质量变化不显著;缺硼时pH 4处理的根系干物质量也显著减少。②硼适宜时pH 4处理的地下部硼含量显著增加,且原生质体硼和游离态硼占根硼的比例均降低;缺硼时pH 4处理的原生质体硼占根硼的比例增加,游离态硼占根硼的比例没有显著变化。③缺硼时,pH 4处理细胞壁提取率显著低于pH 6处理。④不论适宜硼或缺硼,pH 4处理均显著降低根系细胞壁中螯合态果胶含量;适宜硼时碱溶性果胶含量pH 4和pH 5处理分别比pH 6减少了26%和18%;缺硼时pH 4处理比pH 5和pH 6处理减少了约20%。⑤硼适宜时根系纤维素含量随pH值降低而降低,pH 4处理比pH 6处理降低了13.8%;缺硼时低pH对根系纤维素含量影响不大。⑥大部分硼都结合在果胶中,且碱溶性果胶中的硼(Alk-B)的比例大于螯合态果胶(Chel-B)中的。以上结果说明,pH值会通过影响根系细胞壁组分及组分中硼含量而影响根系的伸长生长。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蓝莓(Vaccinium spp.)对非酸性土壤的不适应性是否与铁营养代谢紊乱有关。以两年生蓝莓‘比洛克西’、‘奥尼尔’和‘布里吉塔’为材料,在根际土壤pH 5.5、7.0及7.5的条件下处理20 d后,测定根系活力、丙二醛、矿质元素含量以及铁吸收转运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与pH 5.5根际土壤处理相比,pH 7.0及pH 7.5处理显著加剧蓝莓根及叶部膜脂系统氧化程度,并导致根系活力显著降低;同时,pH 7.5处理下根部铁含量仅为pH 5.5处理下的53.2%,而K、Ca、Mg、Mn、Cu和Zn元素未见明显的规律性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与pH 5.5土壤条件下相比,铁螯合还原酶2基因(FRO2)、铁结合蛋白2基因(Fer2)和天然抗性相关巨噬细胞蛋白3基因(Nramp3)的表达在pH 7.5条件下显著下调,质膜质子泵酶基因(HA)未见显著变化。以上结果表明,在pH 7.5根际土壤条件下,蓝莓根内FRO2表达量降低,导致根部对Fe3+的还原能力下降;此外,Fer2和Nramp3基因表达下调使根部对铁的结合储藏以及转运能力下降,最后因根部铁的转运和吸收减少,导致地上部出现缺铁性黄化,推断蓝莓在碱性根际下生长不良的关键因素是铁的减少,以及与铁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下降。  相似文献   

4.
锌胁迫下水培枳幼苗锌分布及矿质营养元素含量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锌胁迫(缺乏或过量)下枳体内锌分布及其他矿质元素含量变化,以30d枳实生幼苗为试材,分别进行锌缺乏(0μmol·L-1)、对照(0.7μmol·L-1)和锌过量(70μmol·L-1)水培处理,70d后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枳幼苗根、茎和叶中锌含量随处理浓度升高而显著升高,不同器官锌含量为根茎叶,锌胁迫下植株地上部分含锌量比例增加。与对照相比,缺锌处理枳幼苗叶片K、Mn和Cu含量显著降低,叶片Fe含量显著升高,根系Mn含量显著上升,根系Cu含量显著下降。与对照相比,锌过量处理枳幼苗叶片P、Ca、Mg和Cu含量,茎P和K含量,根系Fe和Cu含量均显著升高;叶片K、Fe和Mn含量,茎Ca和Fe含量,根系K和Mn含量均显著降低。各器官不同处理间S含量差异无显著性。相关性分析显示,Zn和Cu含量在枳幼苗根、茎、叶中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Zn和Fe含量在叶片和茎中呈极显著负相关,在根中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设不施氮肥(CK)、单施尿素(U)、尿素配施ZNC(UZ)3个处理,研究基施和根部灌施宛氏拟青霉提取物(ZNC)对萝卜氮素吸收、同化、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U处理相比,UZ处理的土壤硝态氮含量显著增加,铵态氮含量显著降低;萝卜叶片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显著增强,叶片和肉质根中氮素含量显著增高,萝卜产量、氮素农学效率、氮肥偏生产力和净收益分别提高8.64%、20.81%、8.60%和10.07%;萝卜肉质根中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VC含量增加,硝酸盐含量显著降低。ZNC具有调控土壤氮素转化,促进萝卜氮素吸收、转运、同化和利用,提高萝卜氮素利用效率,达到增产提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探明不同黄瓜品种(含品系)叶片矿质元素含量的差异,以不同黄瓜品种叶片作为试验材料,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8种矿质元素含量,并对结果进行多元统计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不同黄瓜品种叶片中均具有较丰富的矿质元素,其含量分布为K>Ca>Mg>Na>Fe>Zn>Mn>Cu;K和Na元素含量最高的品种为18-津绿60,Ca和Mg元素含量最高的品种为津早圆润,Fe和Mn元素含量最高的品种为S312,Zn元素含量最高的品种为20-津绿80,Cu元素含量最高的品种为WGP91。不同黄瓜品种叶片的矿质元素比例也存在差异,其中K∶Na和Fe∶Mn差异较大,而Ca∶Mg和Zn∶Cu差异较小。20个黄瓜品种可聚类成四类:第一类K、Na、Mn、Cu、Zn、Fe含量较高,但Ca、Mg含量较低;第二类Ca、Mg含量较高,但K含量较低;第三类K含量较高,但Ca含量较低;第四类K、Ca、Mg含量较高,但品种S29的Mg含量偏低。相关分析表明,Mg和Ca、Na和K、Mn与Fe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品种S312、津早圆润和20-津绿60矿质元素含量综合得分排前3...  相似文献   

7.
测定、分析广东省肇庆地区五和镇新建贡柑果园土壤养分、树体矿质元素含量及分布特征和相关性。结果表明:供试果园土壤pH值偏低,有机质含量中等偏低,土壤缺乏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和有效硼等元素。叶片中矿质元素含量与土壤养分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春梢和秋梢叶片中不同矿质元素含量分布规律不同,并受土壤相关元素丰缺度、矿质元素在树体内的分配与再分配特性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以"红富士"苹果幼苗为试材,采用盆栽法,研究(NH_4)_2SO_4对CdCl_2胁迫处理下苹果叶片光合色素、光合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和矿质营养元素等光合特性指标的影响,以期从光合特性层面揭示外源硫(S)介导的苹果解镉(Cd)毒机理。结果表明:10 mg·L~(-1) CdCl_2处理导致苹果叶片叶绿素a含量和叶绿素b含量显著下降;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均显著降低,表明Cd处理影响苹果叶片光合作用的主要原因在于叶绿素合成受阻和气孔的关闭。Cd处理导致苹果叶片光反应系统II(PSⅡ)的紊乱,主要表现在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电子传递效率、化学淬灭系数显著下降,而非化学淬灭系数显著上升;在Cd处理的基础上,添加100 mg·L~(-1)(NH_4)_2SO_4对苹果叶片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和叶绿素a/b比值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同时提升苹果叶片光合作用和PSⅡ原初光化学反应量子效率。对4种与光合作用具有关联作用的矿质元素含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Cd处理对苹果叶片Fe含量无显著影响,但Mg、Mn、Cu含量显著降低。添加外源S可显著提升Mg、Mn、Cu含量,Fe含量亦有一定的提升。结果表明Cd处理下苹果光合作用受到影响与Mg、Mn、Cu元素的亏缺有关,而与Fe元素无关。添加外源S可通过提升苹果叶片对Mg、Fe、Cu和Mn元素的吸收,增强Cd处理下苹果叶片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参数。  相似文献   

9.
锥栗种仁发育期叶片与果实矿质元素含量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长芒仔’锥栗为试材,对其种仁发育期营养枝叶片、结果枝叶片及果实(种仁、刺苞、果皮 + 种皮)中N、P、K、Ca、Mg、Mn、Fe、Zn、Cu 矿质元素含量及果实不同组织质量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坚果从幼胚发生期至成熟期为种仁发育的关键时期,坚果、种仁和淀粉干质量较前期都有显著增长,分别增加了6.14 g(92.4%)、4.97 g(99.43%)及3.82 g(99.92%)。在种仁发育期,营养枝及结果枝叶片中Cu 含量呈显著下降变化,P、Zn 含量波动上升;果实刺苞中Ca、Fe、Cu 含量显著下降,Zn 含量上升后下降,其余元素变化甚微;果皮 + 种皮中N、P、K、Mg、Cu 含量前期变化甚微,后期显著下降,Ca、Zn 含量先增加后降低;种仁中N、P、K、Ca、Mg、Mn、Fe、Zn、Cu 含量均呈降低变化,种仁中各元素总量均呈显著上升趋势,在采收前1 周Ca、Mg、Mn、Fe、Cu 总量呈明显降低。种仁内淀粉总量与结果枝叶片及营养枝叶片中Cu 含量,刺苞中Cu 含量,果皮 + 种皮中K、Mn 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刺苞中Fe 含量,果皮 + 种皮中P、Mg、Cu 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而与种仁中的N、P、K、Mg、Mn、Fe、Zn、Cu 总量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以2年生盆栽华红苹果树为试材,研究嫁接GM256中间砧对华红苹果不同部位的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砧木对华红苹果不同部位矿质元素含量均有一定的影响,华红苹果树嫁接GM256中间砧后提高了叶片、新梢、主干、侧根对多数营养元素的吸收和利用能力,降低了主根对多数营养元素的吸收和利用能力;同一矿质元素在各个器官的含量明显不同,各矿质元素中,除Fe元素主根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个部位外,其余各矿质元素叶片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3个部位;同一矿质元素在不同根径级的含量明显不同,多数矿质元素均在d≤0.5mm根径级的毛细根系内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1.
纽荷尔脐橙果实发育期叶片不同形态硼含量与缺硼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盛鸥  严翔  彭抒昂  邓秀新  方贻文 《园艺学报》2007,34(5):1103-1110
以‘纽荷尔’脐橙为材料,连续两年研究了缺硼和正常(对照)叶片总硼和不同形态硼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1)在果实膨大期(花后120~160 d),越冬老叶和春梢新叶的总硼含量均有一个显著下降的过程,且大部分时间里缺硼处理的比对照硼含量低;2)缺硼树越冬老叶的自由态硼和半束缚态硼含量在果实膨大期很低,对照较高;缺硼树越冬老叶在花后120~160 d束缚态硼含量较低,相对含量较高;3)缺硼和对照树春梢新叶的自由态硼和半束缚态硼含量比越冬老叶高,束缚态硼含量较越冬老叶低;缺硼树叶片的3种形态硼含量在花后140~160 d显著低于对照,且束缚态硼相对含量较高。就‘纽荷尔’脐橙叶片不同形态硼的动态与缺硼的生理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缺镁、铁、硼胁迫对4 个柑橘砧木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韩佳  周高峰  李峤虹  刘永忠  彭抒昂 《园艺学报》2012,39(11):2105-2112
 通过水培方式分别研究了缺镁、铁、硼处理对枳、香橙、红橘、崇义野橘4种柑橘砧木植株和根系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缺镁处理下,红橘在株高、叶片数、叶绿素含量、总根长、总根表面积及镁吸收速率等变化中表现出较强的抗缺镁特性,崇义野橘次之,枳、香橙较差;缺铁处理下,香橙在株高、叶片数、植株干样质量、总根体积、总根表面积和铁吸收速率等变化中表现出较强的抗缺铁特性,红橘次之,枳、崇义野橘较差;缺硼处理下,红橘在总根数、总根表面积、总根体积及硼吸收速率的变化中表现出较强的抗缺硼能力,而崇义野橘的地上部较耐缺硼,香橙、枳则表现出不耐缺硼。  相似文献   

13.
硼、镁缺乏诱发柑橘叶片维管组织变化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尤溪金柑(Fortunella crassifolia Swingle)、纽荷尔脐橙[Citrus senisis(L.)]和琯溪蜜柚[C. grandis(L.)]一年生老熟春梢叶片为材料,结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和常规石蜡切片法对缺硼和缺镁条件下叶片维管组织结构变化的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缺硼植株叶片中脉维管组织异常增生,早期纤维鞘结构成束状分离,但木质部与韧皮部之间界限分明,维管射线结构保持完整;后期主脉初生韧皮部及纤维鞘外层薄壁细胞坏死,侧脉初生韧皮部坏死并伴随韧皮部增生的同时海绵组织细胞增生。维管组织及维管束外周的薄壁细胞增生为缺硼典型组织异常。缺镁植株叶片,早期叶绿体的数量与结构发生明显改变,中脉纤维鞘成束状分布,后生木质部结构弥散,木射线结构不完整;后期中脉髓部与韧皮部细胞坏死,侧脉初生木质部导管内部产生大量侵填体,初生木质部退化,而木质部与韧皮增生。木质部的阻塞退化与不规则增生以及髓部细胞的退化为缺镁典型组织异常。  相似文献   

14.
红壤甜橙园土壤和叶片营养元素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于2010 年和2011 年在江西省安远县和寻乌县这两大赣南甜橙生产县,共采集181 个红壤枳 砧甜橙园的土壤样品和叶片样品,进行营养元素含量测定,并对土壤和叶片相应营养元素含量进行相关 性分析,为评价测土配方施肥是否适宜红壤甜橙园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土壤碱解氮、交换性钙、交换 性镁、有效铁和有效锌的丰缺状况在甜橙叶片对应营养元素丰缺水平上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反映;土壤有 效钾、有效磷、有效铜和有效硼的状况则难以在甜橙叶片对应营养元素丰缺水平上得到反映。相关性分 析结果显示,只有2010 年安远县甜橙园土壤有效Zn 含量与叶片Zn 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 < 0.05),其余 土壤有效营养元素含量与叶片对应营养元素含量之间均无显著相关性。表明测土配方施肥不适宜红壤甜 橙园,建议实行以叶片营养诊断为主、土壤诊断为辅的配方施肥策略。  相似文献   

15.
增施钙对镉胁迫下大蒜生理特性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营养液水培方式,探究了镉(Cd2+)对大蒜生长、光合特性、主要矿质元素吸收及品质的影响,同时研究了增施不同浓度钙(Ca2+)对镉胁迫大蒜的缓解效应。结果表明:镉胁迫处理可明显减小大蒜植株的形态指标(株高、假茎粗、假茎长、鲜质量和干质量),降低叶片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及气孔导度(Gs),减少根中矿质元素(N、P、K、Ca、Mg)含量并增加镉积累,降低蒜薹和鳞茎(蒜头)的外观品质(鲜质量、蒜薹直径、抽薹率和鳞茎横径)及营养品质(大蒜素、可溶性糖、维生素C、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蛋白)。增施钙可有效缓解镉对大蒜生长的抑制,随所增施钙浓度的提高,大蒜植株的形态指标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最大增幅分别为54.4%、26.0%、45.2%、61.4%和77.3%;同时,增施钙能显著提高镉胁迫大蒜叶片的色素含量及光合参数(Pn、Tr、Gs),其变化趋势与形态指标相似,最大提高量分别为44.6%、36.6%、31.8%和18.4%;另外,增施适量钙增加了镉胁迫大蒜根中矿质元素含量并减少了镉积累,有效提高了蒜薹和鳞茎的外观、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16.
脐橙叶片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的分区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矿质营养元素在脐橙叶中分区分布特征,以枳砧和枳橙砧纽荷尔脐橙为对象,测定新叶和老叶的叶尖、叶缘、中部、叶基和翼叶等5个分区中10种元素(N、P、K、Ca、Mg、Fe、Mn、Cu、Zn和B)的含量,并分析各分区离子组成的差异。主成分分析显示,第一主成分(PC1)和第二主成分(PC2)分别解释了总变量的43.4%和21.1%,明确区分了新叶和老叶,大致区分了叶不同分区,发现新叶翼叶与其他分区具有明显差异,而老叶本叶各分区的离散程度明显大于新叶本叶各分区。两种砧木脐橙新叶中钾含量分布表现为翼叶叶基中部叶缘≈叶尖,镁含量表现为叶尖≈叶缘中部叶基翼叶;两种砧木脐橙老叶中锰含量表现为叶尖≈叶缘中部叶基翼叶,硼含量表现为叶尖叶缘中部叶基翼叶。N、P、B在新叶本叶各分区以及P、Ca在老叶本叶各分区间含量都没有显著差异。枳砧脐橙新叶翼叶Mn、Cu和Zn的含量与叶片其他分区没有显著差异,而枳橙砧脐橙新叶翼叶Mn、Cu和Zn的含量都分别显著低于叶片其他分区。结果表明,不同元素叶片分区分布特征存在明显差异,翼叶的元素含量和离子组成与叶片其他分区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7.
环渤海湾地区主要梨园树体矿质营养元素状况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叶片矿质营养元素含量作为树体营养诊断的依据,对环渤海湾地区有代表性的203个梨园树体矿质营养状况及相应土壤养分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该地区81% ~ 97%的梨园叶片P、Ca、Mg、Fe含量处于适宜状态,26% ~ 40%的梨园叶片N、K、Zn含量偏低。(2)除Mg、Zn外,不同梨树品种间叶片中矿质营养含量差异明显。与其它品种相比,苹果梨N、P含量较高,而K含量偏低;莱阳茌梨N含量较低,而P、K含量较高;砀山酥梨N、P、K含量均偏低。(3)初步筛选出N/P、Mg/P、Zn/P、K/Mg、Ca/Mg、Zn/Mg作为该地区梨园营养诊断与施肥建议综合法的营养诊断参数,低产梨园各元素需肥顺序大致为Mg > P > Ca > K > Zn > N > Fe。(4)土壤pH与梨树叶片中Ca、Mg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Zn呈极显著负相关;土壤有机质含量与梨树叶片中N、Mg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叶片N、K、Ca、Mg、Zn含量与其所对应的土壤有效态养分均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