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城市公园是保护并改善生态基础和城市生态系统的生态结构,其可以减少空气污染,改善生存环境,保护自然景观和多样性种类。如今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都向往回归大自然,城市生态公园本质上是一个公园,游客可以在这里休息、散步、锻炼身体并享受新鲜的空气,所以城市生态公园不应以孤立人类活动为代价,而应加以指导和规范,以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空间。本文针对目前城市公园生境景观设计的发展情况,根据城市公园生境景观设计原则,提出改进城市公园生境景观设计的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天津农业科学》2016,(7):139-142
为满足人们对城市居住环境的生态要求,越来越多的生态公园在城市中建设起来。城市生态公园获得更多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利益的同时,能够唤起群众的生态意识,逐渐形成一种生态文化。本文以上海闵行文化公园为例,探讨城市公园生态文化建设的原则,以期建立起生态优先、以人为本的生态文化体系,同时也为其他城市生态公园的建设总结经验。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公园作为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市民社会交往上起到了重要作用。以美国达拉斯市主街公园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和现场访谈的方式了解使用者的真实感受和需求,找出城市公园中对市民社会交往起积极作用的设计元素,总结出在打造高质量社交空间时应注重的五个方面:提高空间的多样性、增强视线的通透性、促进城市公园与周边环境的相互渗透、提高城市公园的安全性、引导人与人之间话题的开启,旨在为城市居民塑造更加友好的城市环境。  相似文献   

4.
城市公园是城市最重要的公共空间之一,是传播市民文化、进行社交活动、体验城市生活的重要场所。结合海口城市公园现状,从人文空间营造、入口空间特色营造、雕塑景观设计、植物景观设计、人文关怀设计5方面分析了公园建设中对人文要素的开发与表现,并对公园人文环境营造中存在问题提出3项优化的建议和策略:通过合理的空间规划、景点命名、细节设计激活空间活力,营造公园人文生活环境;加强对丘浚、宋庆龄等历史名人,军坡文化、欢乐节等节庆文化,海航等企业文化、琼剧文化等地域文化要素的挖掘与体现;从色彩设计、空间围合、空间尺度、安全性、造景要素运用等方面凸显基于人文关怀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市发展的进程,人们对环境的要求以及对艺术的品味在不断提升,在现代化的城市建设中除了对规划的宏观调控以及对建筑的把控外,由于可持续发展的提出,城市居民把更多的目光投向城市公园这一载体。城市公园是城市的绿肺,也是现阶段城市中最直接的小型生态系统,城市公园的建设也在一定程度上被赋予了特殊的使命。城市公园主要的构成因素有植物配置、水系、公共空间等,这些公共空间的排列组合成为城市公园建设的一大亮点,是凸显整个城市公园的内在文化符号。  相似文献   

6.
现代城市公园是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也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明确城市公园的类型划分与功能定位是推动城市公园建设发展,优化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的首要任务。本研究选择天津市作为研究区域,以城市公园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部分国家成功的城市公园分类体系的分析与借鉴,以及中国现行城市公园分类标准的回顾与探讨,针对天津市城市公园分级分类管理现状的不足,提出天津市城市公园分类方法,将城市公园划分为5种类型:综合公园、社区公园、历史名园、主题公园、生态公园。  相似文献   

7.
苏州城市公园秋冬季鸟类与生境特征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苏州6个较大面积城市公园秋冬季鸟类物种组成、群落特征以及公园的生境特征因子进行调查和分析,并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方法对苏州城市鸟类与生境特征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同时应用聚类分析方法对本次研究中的6个城市公园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如下:观察到的鸟类38种,优势种2种,常见种14种,偶见种24种.优势种和常见种基本上反映了苏州市城市公园秋冬季鸟类群落的特征;公园绿地的自然化程度、栖息地的生境破碎化程度及灌木层盖度是影响城市鸟类丰富度和多样性的主要因素;本次研究中的6个城市公园可分为3类,分别代表了小型城市公园,半自然生境的中小型公园以及位于交通主干道区域的带状公园.  相似文献   

8.
城市公园作为承载市民多样活动的重要公共空间,其开放性和与城市空间的关联性逐渐增强,如何营建公园的安全环境成为当下学术界的热门话题.为研究城市公园的安全性,选取郑州市人民公园和紫荆山公园为研究对象,基于CPTED理论的核心六要素,运用空间句法从公园空间的可达性和可视性两个角度,通过整合度、连接值及深度值等与公园层面关联较...  相似文献   

9.
城市绿地是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重要方式之一,以往研究多聚焦于城市绿地对周边热环境的影响,较少关注城市公园内外部景观格局差异对于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文献调研,通过整合分析,从研究趋势、研究手段、研究成果三方面进行归纳,探讨了公园内部景观斑块,公园总体形态特征,不同研究区、研究方法、研究指标对于结果产生的可能性影响。分析发现,公园内部景观类型所占比例与公园总体形态特征对热岛效应缓解程度和辐射范围不同;其次研究区所处位置、不同研究方法和选取不同评价指标也会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已有的研究对于城市公园和热岛效应相关性关注较少,并且不同研究区在温度带和干湿区域方面的差异导致研究结果呈现多样性,仍需对于不同条件下的城市公园开展本土研究,并分析其对热岛效应的缓解程度,为未来城市公园的规划布局,建设绿色宜居的城市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城市公园边缘空间经历了从"传统围墙"到"拆墙透绿"的模式,发展成为现代意义的开放式公园。现代城市公园已经舍弃了"大院"式的公园边界隔离要素,但仅限于简单地去除有形的边界,没有考虑城市公园边缘空间与周边街区的关系。本文将就此探讨城市公园边缘空间与周边用地在形态、文化、心理及城市绿道方面的融合,以期为新建或改建城市公园边缘空间的建设提供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景观生态学理论和中西方造园经验的指导下,在对凤庆县城市公园现状及其自然及人文环境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凤庆县用地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对其城市公园系统进行了全面的调整,形成了综合性公园、风景名胜公园、社区公园、河滨公园、街旁游园等公园组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公园系统。  相似文献   

12.
李鹏波  吕晶  吴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8038-18040
回顾了中国园林从殷商时期至现代的发展历史,指出公园在城市居民生活中充当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因此应制订配套的公园适宜性评价体系。分析说明城市公园的适宜性评价不能局限于公园的基本功能评价,更要对公园的生态价值、文化传承和特色构建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列举国内外对城市公园的指标、类型、使用状况、景观可达性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认为对于公园适宜性的评价应建立综合性的评价体系,选择合理的评价方法,并在评价体系中加入公众参与性的评价指标,从而确保研究结果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3.
许昌市城市绿道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合理的城市绿道建设能够促进城市绿地系统优化。以许昌市为研究区,以景观形态学与景观生态学理论为指导,进行了许昌市的城市绿道规划。结果表明,许昌市城市绿道由河流绿道、历史文化绿道、园林景观路绿道、防护绿道和隔离绿道等5大类型组成,各类城市绿道交织成网状,构成许昌市城市绿地系统的骨架。通过城市绿道将许昌市中的主要公园绿地、历史文化遗迹、文化教育场所、商业步行场所、体育健身场所连接为一个整体。通过城市绿道建设,可以改善生态环境,增加步行空间,连接自然、历史与文化,进而增加城市的宜居性。  相似文献   

14.
毕胭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453-15455,15462
概述了场地分析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所处阶段和作用。以宜昌市运河公园为例,探析了公园规划设计的思路,将该案例的设计思路归纳为:延续场地历史与文化脉络;形成稀有的城市湿地景观;尊重周边环境,融休闲游憩及理想山水格局于一体;通过核心景点展现地域风情;利用植物规划体现地域特色5方面。通过分析运河公园的项目特色,揭示了城市公园特色营建的4条路径,即以围绕城市发展的需求,用新思想引导;体现地域风情;挖掘当地的历史资源;充分表达公园性质。认为城市公园特色营建应从场地分析入手,通过对该场地显性的自然景观特色和隐形的人文历史资源的挖掘和提炼,分解、加工、整合之后使之成为具体的概念,借由具体的景观要素体现该场地乃至该城市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城市绿地规划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城市绿地建设是现代城市生态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品质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城市绿地建设过程中,规划设计是关键。当前我国城市绿地规划设计过程中存在着“无视地方特点,模仿成风”、“曲解生物多样性”、“挥霍自然、文化资源”等问题,本文对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解决对策,为提高我国城市绿地的建设水平与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落实哈尔滨兆麟公园在城市防灾体系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哈尔滨市面临的防灾减灾问题,提出有必要健全城市公园绿地的防灾避险配套设施。在确保公园日常生态、景观、游憩、文化功能发挥的前提下,确定合理的灾时避险人口容量,完善场地竖向、植物种植及园林建筑设计。本文从哈尔滨兆麟公园设计方案入手,解决好公园的平灾转换功能,是落实公园在城市防灾体系中作用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7.
衣学慧  熊星  李朋飞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443-15445
保护利用大遗址可以确立城市或地域在人类发展进程中的文化坐标,进一步提升其文化形象和地位。西安近年来建造了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曲江池遗址公园、寒窑遗址公园、大慈恩寺遗址公园、唐城墙遗址公园、秦二世陵遗址公园等一批遗址公园,通过分析各遗址公园的建造特色和所用技术手段总结出遗址保护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新模式。西安市把文物保护、遗产保护和开拓创新相结合,建设了一大批具有西安深层次的文化内涵的遗址公园,同时起到保护遗址并更新城市建设的作用,较好地体现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古老东方文明的独特神韵。将遗址保护与城市建设相结合具有提升城市文化形象和地位、增加城市公共文化空间魅力、推动和促进大遗产保护事业发展、争取更多城乡建设资金等方面的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18.
绿地生态系统规划的基本生态学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系统分析国内外绿地生态系统规划理论研究基础上,提出城市绿地生态系统规划的基本生态原理,即系统功能的整体性原理、生物多样性原理、生态位原理、景观生态学原理、恢复生态学原理、节约资源的原理,同时探讨了这些原理在绿地生态系统规划中的应用.绿地生态系统规划就是恢复绿地之间被人类活动中止或破坏的相互联系,以绿地空间结构的调整和重新构建为基本手段,调整原有的绿地格局,引入新的景观组分,改善其服务功能,提高其基本生产力和稳定性,将人类活动对景观演化的影响导入良性循环,因此绿地生态系统规划是沟通人与自然的途径和手段,是生态学认识人类生存环境的理论延伸与原理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服务建筑设施是公园开展游憩服务、科教文化活动的重要载体.我国公园设计规范对公园内的建筑设施有着严格的指标控制.本文意图全景式地分析北京公园服务建筑设施的类型、数量分布和空间分布指征,总结规律,发现问题,以期对我国公园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城市更新中公共空间和设施的优化布局提供依据.[方法]采集北京市309个主要公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