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吉林省大豆杂交育种进展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吉林省大豆杂交育种进展分析吉林市农科院大豆研究所(吉林市.132101)王维田,王大秋,李楠吉林省农科院大豆研究所(公主岭市.136100)刘宝泉吉林省大豆杂交育种始于1949年,前东北农科所以丰地黄力母本,辉南青皮豆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1959年育...  相似文献   

2.
提高吉林省大豆单产的几项措施彭宝,项淑华,王大秋,付艳华,王雪飞(吉林市农科院大豆所吉林市昌邑,132101)吉林省气候、土壤条件均适于大豆生长,从西部半干旱地区到东部山区均可种植大豆。但建国40多年来。我省大豆种植面积、单产、总产均有下降。50年代...  相似文献   

3.
高敏  李楠 《大豆科技》1996,(3):14-14
吉林省田埂豆栽培技术高敏,李楠,王雪飞,项淑华(吉林市在科院大豆所·吉林市,132101)大豆是吉林省的三大栽培作物之一,无论气候还是土壤都最适宜大豆的生长。以单产高,品质好享誉中外。但是由于玉米的快速发展,导致大豆生产波动较大,50年代大豆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4.
九农33号是由吉林省吉林市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大豆新品种。该品种年需活动积温2700℃,生育日数132d。具有产量高、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宜吉林省中晚熟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5.
大豆喷灌需水模数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东北地区,667m^2产200kg大豆生育期总需水量一般为400mm;节水灌溉可为360mm;充分灌溉不宜超过480mm,大豆开花、结荚、彭粒期需水量为总量的61%-66%;结荚期需水量不低于120mm,由于自然降水不足,一般年份应在大豆开花,结荚,彭粒期进行补充灌溉2-3次,每次喷灌水量为25-30mm;喷灌周期为7-10天。  相似文献   

6.
大豆新品种九农31号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新品种九农31号是由吉林市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选育而成,该品种脂肪含量19.56%,蛋白质含量42.30%,中抗大豆花叶病毒病、高抗灰斑病、褐斑病、细菌性斑点病、霜霉病及大豆食心虫。适宜吉林省无霜期126d以上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7.
根据温雨系数预测大豆食心虫的危害程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温雨系数预测大豆食心虫的危害程度赵爱莉,李楠,牛建光,高敏(吉林市农业科学院·吉林市,132101)大豆食心虫是北方大豆生产中主要害虫之一,虫食粒率达10%~30%左右,严重影响大豆籽粒品质与产量。大豆食心虫的危害程度与气候、耕作制度以及天敌数量...  相似文献   

8.
大豆南育栽培技术王维田,王大秋,王雪飞吉林市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海南省是祖国的天然大温室,而其南端的三亚市更是大陆作物育种冬季加代和繁育的理想地方。吉林市农村院大豆所南育基地设在三亚市的崖城,北纬18°23′,东径109°11′,属热带季风气候,终年...  相似文献   

9.
吉林省大豆生产科研现状与发展对策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王彦丰一、吉林省大豆生产现状吉林省50年代大豆种植面积平均为1336万亩,60年代为1127万亩,70年代为962万亩,80年代为777万亩。近五年来,吉林省大豆面积起伏较大,1993年由于大...  相似文献   

10.
基于气候适宜度指数的吉林省大豆单产动态预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及时、准确地进行大豆产量预报,给相关部门提供可靠依据保障吉林省粮食安全,利用吉林省1980-2016年大豆产量、生育期、逐日气象数据,基于大豆生长发育的生物学特性(最适温度、上限温度、下限温度、需水量、需光性等),构建大豆生长季逐旬温度、降水、日照时数及综合气候适宜度模型,通过与相对气象产量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建立基于气候适宜度指数的7-8月逐旬产量动态预报模型,对吉林省大豆产量进行动态预报。结果表明:各时段建立的产量预报模型均通过0.05水平的有效性检验,能够客观反映大豆生长期内气象要素状况;各预报模型的历史回代检验平均准确率均大于85.0%,均方根误差小于20.0%;历史回代拟合的气象产量与实际气象产量在年际变化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两者相关性通过0.05水平的显著性检验;在1981-2014共34年中各旬单产趋势预报准确的年份均在24年以上。各时段预报模型对2015-2016年的外推预报准确率分别在92.0%和81.4%以上,趋势预报不稳定,可能与模型没有考虑灾害影响有关。总体上,构建的产量预报模型可为吉林省大豆产量预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多分枝、高产、抗病大豆新品种──九农21号的选育吉林市农科院大豆所王大秋,李楠,赵爱莉,高敏,付艳华,彭宝,孙太石,牛建光一、品种来源吉林市农科院大豆所以高产、多分、抗倒伏的美国品种MB152为母本,以高产、抗病、籽粒品质优良的吉林20号为父本,通过...  相似文献   

12.
大豆倒伏的预测方法和预防技术措施王大秋,彭宝,牛建光(吉林市农科院大豆所·132101)为防止和减轻大豆倒伏而造成的减产和商品品质下降。吉林市农科院大豆所通过10年时间,对吉林20号、九农9号、九农12号、九农18号、九农20号、长农5号及黑河3号等...  相似文献   

13.
吉林省大豆示范区的规范化高产栽培技术黄妮妮(吉林省农科院成人中专·公主岭市,136100)《吉林省大豆规范化高产栽培技术》课题为吉林省科学技术委员会下达的项目,由吉林省农科院大豆所、长春市农业科学院、吉林省农业厅农业处承担。本课题组1990~1992...  相似文献   

14.
吉林省大豆品质育种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林省大豆品质育种几个问题的探讨王曙明,孟祥勋,李爱萍,王跃强(吉林省农科院大豆研究所)随着大豆加工业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在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发展推动下,人们对大豆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促使育种工作者在选育新品种时必须重视品质的改良。吉林省大豆...  相似文献   

15.
美国大豆品种在杂交育种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大豆品种在杂交育种中的应用分析吉林市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王大秋,王维田,项淑华多年来,大豆有性杂交一直是大豆育种的主要方法和途径。为不断选育出大豆优良新品种,我国大豆育种工作者在进行大豆有性杂交的过程中,都十分注重亲本选配这一重要环节,不断扩大亲...  相似文献   

16.
大豆八种农艺性状与单株粒重的通径和逐步回归分析傅艳华项淑华王雪飞(吉林市农科院大豆所)利用相关、通径分析等统计方法研究大豆产量与农艺性状的关系国内外都有报道,由于试验环境、参试材料不同,不同学者的试验结论不完全一致,S·K·Sharma1980年认为...  相似文献   

17.
抗大豆花叶病亲本种质的鉴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准确可靠、简便易行而又迅速的鉴定方法是筛选抗源、提高抗病育种效果的保证。关于大豆花叶病的鉴定方法,吉林省农科院大豆所(1983;1986)提出了试行方案,侯庆树(1985;1986)提出了大豆花叶病鉴定技术规范,刘家琳等(1993)对大豆花叶病接...  相似文献   

18.
不同生育期大豆品种根系性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盆栽方法,对黑龙江省和吉林省的15份早熟大豆品种、14份中熟大豆品种和12份晚熟大豆品种的根系性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期大豆品种根系性状存在差异。晚熟品种根系最发达,其次是中熟品种,早熟品种根系相对最不发达,不同生育期大豆品种根系性状的差异在苗期表现不明显,花期和鼓粒初期差异表明明显。  相似文献   

19.
从大豆育成品种的血缘组成谈骨干亲本的筛选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大豆育成品种的血缘组成谈骨干亲本的筛选与利用吉林市农科院大豆所彭宝,崔秀红,王大秋,王雪飞至今世界各国已育成几千个大豆品种。对于这些品种的血缘组成及衍生情况,已有许多学者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发现已育成的大豆品种遗传基础比较狭窄,因此对于如何拓宽大豆...  相似文献   

20.
本届华东春豆生产科研协作会议,于1985年6月8日至10日在福州举行,是协作组成立以来的第三次会议,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耕作研究所筹办,参加会议的有江苏、浙江、江西、福建省的科研、生产,教学部门的代表53人,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吉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和广西省农业科学院的代表列席了会议。 会议开始由浙江、江西、江苏和福建的代表就本省大豆生产、科研及加工综合利用情况作了汇报。张子金同志,费家骍同志,刘无畏同志分别就大豆育种,大豆综合加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