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对小兴安岭、长白山和完达山3个区域的落叶松枯梢病病原菌Botryosphaeria laricina(K.Sawada)的ITS序列进行了PCR扩增、序列测定和亲缘关系比对分析.并通过对落叶松梢栖真菌ITS序列的分析,设计出特异引物ITSA1与ITSB1.该特异引物可以将落叶松枯梢病病原菌与其它9种(属)落叶松梢栖真菌分别开,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较高的灵敏度,初步建立了落叶松枯梢病的分子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2.
 山桂花腐病菌为害叶片、新梢和幼果。叶片上,展叶后4~5天即可出现褐色小班,经6~7天后病斑可扩展到病叶的1/2~2/3。天气潮湿时,在病斑上生出灰白色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在新梢上,初生褐色至红褐色病斑,当病斑环绕新梢一周时,新梢上部萎蔫枯死。在幼果上,落花后10天左右幼果果面出现褐色病斑,逐渐扩大,直至整个果实变成暗褐色脱落。  相似文献   

3.
毛竹枯梢病Ceratosphaeriaphyllostavhychs是毛竹毁灭性的重要病害之一,也是全国森林植物检疫对象。其病原菌可侵染当年新竹的嫩枝和侧枝,引起枝枯、梢枯甚至全株枯死。发生严重时,致使竹林大面积枯死,状如火烧,造成毁竹荒山,影响竹林的生长和发展,甚至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笔者就我省毛竹枯梢病的发生情况及治理措施介绍如下。1毛竹枯梢病发生情况毛竹枯梢病是我省70年代在兴国、分宜、宜春等县(市)调查发现。1982年发病面积达1019.5hm2,分布于6个地(市)18个县(市、区)。由于防治不及时,到1991年发病面积猛增到10041.ghm…  相似文献   

4.
福建省毛竹枯梢病的监测调查及检疫防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国贵 《植物检疫》1998,12(2):70-72
通过研究毛竹枯梢病的生物生态学特性,结合具体情况,加强宣传,运用行政干预手段,采取以疫情监测调查为基础,重点抓好人工和营林技术措施,辅以杀菌药剂保护等检疫防除技术,经过8年的防除,全省毛竹枯梢病面积下降到5304.8hm2,有10个县(市、区)的疫情基本得到了根除,并总结出一套毛竹枯梢病检疫防除技术的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5.
甘蔗梢腐病的发生为害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昌 《广西植保》2002,15(3):20-20
甘蔗梢腐病是一种普遍发生的甘蔗病害。在我国的广西、广东、福建、台湾、云南。四川、江西等省区蔗区均有此病发生。我场蔗区也普遍发生 ,尤以屋边、路边和肥沃蔗田较常见 ,发病严重时 ,使甘蔗产量和质量都受到较大损失。1 病害症状  甘蔗梢腐病主要发生在甘蔗的梢部和幼嫩叶片 ,感病后引起腐烂 ,故名梢腐病。被害心叶呈梯形凹凸扭曲 ,并有纵裂 ,梢头部的叶片常缠在一起变形 ,有明显褐色皱纹。叶缘和叶尖有红或黑色的病斑 ,呈烧焦状态。生长点被害时 ,引起顶端腐烂及幼轴坏死 ,有时腐败发出恶臭 ,蔗茎停止生长 ,侧芽大量萌发 ,或者整株…  相似文献   

6.
梢枯病是浙江省武义县寿仙谷铁皮石斛种植基地一种常见的真菌病害,严重影响铁皮石斛的产量与品质,而鉴定枯梢病的病原菌是有效防治该病害的前提条件。本文通过对铁皮石斛染病组织培养、病原菌分离纯化,柯赫法则验证、形态学观察与基因序列比对分析(Alta1、EF-1α、RPB2、ATP、His 3)等,明确了引起浙产铁皮石斛梢枯病的病原菌为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淀粉酶产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diastatochromogenes 1628代谢产物对链格孢菌菌丝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IC50为0.461%(体积浓度)。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7和14 d的校正防效分别为68.35%和65.97%,均显著高于阳性对照50%多菌灵。本研究明确了铁皮石斛梢枯病病原菌的分类地位,并获得能够有效抑制该病原菌的微生物抑菌物质淀粉酶产色链霉菌代谢产物,为后续浙产铁皮石斛梢枯病的防治提供了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7.
国外松枯梢病是由一种原发性生理病害导致松色二孢菌Diplodiapinea(Desm)Kickx继发性浸染所致。低温冻害是发病的主导因素.适地适树防止冻害是预防枯梢病发生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8.
葡萄干梢病是葡萄水罐子病的后期表现症状,水罐子病在吐鲁番地区于7月上旬发生,无核白葡萄果穗梢部的果粒表现为水泡状,病粒糖度低,味酸或无味,用手轻捏水滴成串溢出,果肉与果皮脱离成水浆糊状,无核白葡萄水泡状病粒逐渐干枯即成为干梢状。引致该病的原因有二:主...  相似文献   

9.
桉树梢枯原因及防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金义  梁文 《广西植保》2000,13(2):12-14
观察、试验的结果表明,发生在桉树幼林的梢枯病,是由于缺乏微量元素硼而引起的一种生理性病害。它造成桉树枝梢顶端枯死。影响植株的生长与干形。在广西已有多处桉树种植区发生这种情况,是桉树生产上值得重视的问题,通过施用加硼的配方肥料,可以有效地控制梢枯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芒果梢枯流胶病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芒果梢枯流胶病及其防治龚标勋(海南省白沙县植保植检站572800)一、症状枝条感病初期,组织变色,皮层出现坏死溃疡病斑,并流出白色至褐色的树胶。感病部位以上的枝条枯萎,病部以下抽出的小枝梢叶片褐色变黄,最后整个枝条枯萎。花梗受害发生纵裂缝。幼果受害,...  相似文献   

11.
王玉堂 《植物医生》2004,17(5):15-15
1清除残枝落叶 秋冬季节,结合剪枝剪除病梢、虫梢,并把果园及其周围附近的杂草和枯枝落叶清除干净,集中烧毁或深埋,可以消灭大量越冬害虫.  相似文献   

12.
毛竹枯梢病 Ceratosphaeria phgllosta-cheyis Zhang 是毛竹的一种毁灭性病害,亦是全国森林植物检疫对象之一。据反映,杨歧山地区毛竹枯梢病发生非常严重,为此,笔者于1989年进行了现场考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杨立群 《植物检疫》2003,17(5):287-288
20 0 2年 7月从日本进境的兴安落叶松树苗在隔离种植检疫中发现树苗的新梢上有枯死现象 ,经鉴定为落叶松枯梢病 (Guig nardialaricina (Sawada)Yamamotoetk .Ito)。这是黑龙江局首次截获落叶松枯梢病菌 ,现将落叶松枯梢病菌的检验检疫和有关情况简介如下。1 分布与危害落叶松枯梢病是中国森林植物检疫对象。该病最早发现于日本 ,1 96 2~ 1 96 9年间曾给日本造成极大的损失。目前该病在国外主要分布在日本、朝鲜。国内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 ,其次在河北、山东、等有少量的分布 ,它的主要寄主是落叶松 (Lar ixgxelini)、华北落叶…  相似文献   

14.
人工神经网络在毛竹枯梢病预测预报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依据1988~1989年在8个标准地收集的气象因子和毛竹病情指数的观察资料,运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预测预报中期(la)的毛竹枯梢病。研究结果表明:人工神经网络预测预报毛竹枯梢病的精确度较高,可以为毛竹病虫害发生规律的预测预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毛竹枯梢病 Ceratos phaeria phyllos-tachydis Zhang 是我国南方林木的重要病害之一。1983年林业部保护司在制定国内林木检疫细则时,已拟定将这一病害列入国内检疫对象。七十年代以来,毛竹北移在黄河、淮河流域诸省大规模开展,是北方发展毛竹的重要地区。随着毛竹的北移,枯梢病的传播问题也受人关注了,毛竹枯梢病是否已随着毛竹北移而进入黄淮流域呢?在今后的毛竹北移中是否对这一病害实施检疫措施呢?为此,我们对这些问题作了以下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李尧方 《植物医生》1997,10(5):26-27
桑疫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李尧方(贵州省蚕业科学研究所563123)桑疫病又称桑树细菌性黑枯病,桑树烂头病等,是桑树的主要病害。桑疫病为害桑树的新梢、嫩叶,使叶片出现黑褐斑,腐烂或卷缩,顶芽枯萎、新梢变黑,直接影响桑叶的产量和质量。据调查,一般受害桑叶损...  相似文献   

17.
为了筛选防控甘蔗梢腐病的复合高效配方药剂及精准施药技术, 为甘蔗梢腐病精准高效防控提供新产品、新技术支撑, 选用多菌灵、苯菌灵、百菌清、嘧菌酯、吡唑醚菌酯、苯甲·嘧菌酯6种药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和生产示范验证。结果表明, 3个配方药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500 g/hm2+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 500 g/hm2、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 500 g/hm2+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1 500 g/hm2和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600 mL/hm2分别与磷酸二氢钾2 400 g/hm2和农用增效助剂300 mL/hm2复配后对甘蔗梢腐病均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其病株率均在8.62%以下, 防效均达90.73%以上, 较空白对照甘蔗实测产量平均增加15 489 kg/hm2以上, 糖分增加1.8%以上, 每公顷用药成本仅270元。本研究显示3个配方药剂是防控甘蔗梢腐病理想的复合高效配方药剂, 可在7月-8月发病初期人工和无人机飞防叶面喷施、7~10 d喷1次, 连喷2次, 可有效控制甘蔗梢腐病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8.
连续3年在江西省境内,对松枯梢病的分市、危害及病原菌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及病原鉴定。结果证明松枯梢病遍布我省6个地区、10个市及30余个县的火炬松林、湿地松林,从苗木到幼树仍至大树均可发病.发展迅速,危害较严重.已有成片死亡、马尾松发病很轻。该病害病原苗是Diplodiapinea(Desm)Kickx。  相似文献   

19.
马尾松梢枯病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松壳色单隔孢(Diplodia pinea(Desm.)Kickx)引起的马尾松梢枯病在我国广东省首次发现。马尾松梢枯病的主要症状有梢枯、嫩梢弯曲、溃疡、流脂、叶枯,甚至全株死亡。病原菌的特征是分生孢子双孢,褐色,大小为28.5~39.9×14~17微米。松壳色单隔孢能侵染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湿地松(P.elliotii)、加勒比松(P.caribaea)和火炬松(P.taeda)。病原菌在受病的针叶、枝条和球果上越冬。每年3~5月第一次发病,7~8月第二次发病。当年生嫩梢未老化之前,病原菌能从伤口侵入或从嫩叶、嫩梢直接侵入。嫩梢老化以后,只能从伤口侵入。在自然条件下,病害主要发生在嫩梢伸长的后期,很少发生在嫩梢伸长的前期。在病树枯枝、枯叶上,松壳色单隔孢和多毛孢菌(Pestalotia sp.)之间存在生存竞争的关系,经接种试验证明后者对马尾松没有侵染能力,可利用它进行生物防治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山楂枯梢病是1979年新发现的一种病害,病原为Fusicoccum viticolum,主要造成果枝花期枯萎,枯梢率一般在30%左右,是老龄山楂树产量降低的重要原因。自1980年以来,曾进行过多种防治措施的单项防治试验和综合防治试验。单项措施虽然能够有效地控制病梢发生,但要改进山楂丰产性状,提高产量,更有效地控制病害,则以加强肥水管理,辅以早春药剂铲除越冬病原的综合防治措施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