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豫南自然光照条件下“湘红2号”红麻留种技术研究汤其林,罗玲玲,李坤(河南省农牧厅郑州450003)(河南省信阳地区农科所)河南是全国红麻主产区之一。全省麻区集中在豫南信阳地区,常年种植面积100万亩左右,每年需从广东、广西、福建调进“青皮3号”种子2...  相似文献   

2.
<正>一、浉河区茶产业现状狮河区位于河南省南部,地处淮河上游,享有"豫南明珠"之美誉,是中国十大名茶信阳毛尖的原产地和核心产区,是新派红茶"信阳红"的发源地。目前,狮河区茶园面积发展到4万公顷,可采摘面积近3.3万公顷,2014年茶叶产量达到2.5万吨,涉茶产值达51.5亿元。拥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国家级1家,省级3家,市级龙头企业、各类茶叶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224家。狮河区在巩固扩大信阳毛尖名优绿茶生产的同时,开发生产了信阳红、丹桂信阳红、信阳观音茶等新茶类;以信阳毛尖茶  相似文献   

3.
卢忠华 《福建茶叶》2016,(11):385-386
信阳茶歌是我国茶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本文通过对信阳茶歌资源的研究,总结了信阳茶歌的艺术特点,对信阳地区的茶文化有积极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4.
河南信阳地区提出了该地区杂交水稻大面积亩产600公斤以上的最佳栽培模式为:适栽组合应以汕优63为主;苗栽1.8~2万穴,两段育秧,亩施纯氮10~18公斤;钙镁磷肥50公斤,多效唑160克左右;普及一喷三防技术.1992年在固始县,罗山县、满川县共推广7.13万亩,增产1263.36万公斤,增收884.35万元.  相似文献   

5.
茶叶产业,不仅仅是简单的茶叶种植与生产,可以说,茶农在该产业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地位。事实上,全面优化、创新整个茶叶产业资源要素,将是信阳地区茶叶产业整体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拟从信阳地区茶叶产业经营发展的重要背景分析入手,结合茶农扶持政策的出台背景探究,通过细致化考虑当前茶叶产业的发展趋势,从而具体探究信阳地区茶农扶持政策的内涵和实施思路。  相似文献   

6.
信阳茶树病虫害种类调查及防控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河南信阳地区茶叶生产规模化发展、气候异常和耕作制度的变化,茶树的病虫害种类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笔者于2008-2011年对信阳地区茶树病虫害进行了调查,并就防控技术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张婷 《中国茶叶》2021,(1):72-76
近代信阳茶叶贸易在艰难环境中曲折发展,随着由水路运输为主转变为铁路运输为主的交通方式的改变,信阳茶叶销售地区更为广泛.八大茶社的发展历程和经营策略对信阳茶叶贸易产生深远影响,茶社们打造茶叶品牌的实践为当代茶叶企业提供了经验借鉴.文章总结近代信阳茶叶贸易的商路变迁、商贸制度、销售体系的变迁,为当前信阳的茶叶贸易提供经验启...  相似文献   

8.
“信阳红”今年产值25亿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茶叶》2012,(1):25
正"信阳红茶从无到有,短短两年时间,实现品牌价值和市场价值双突破。仅2011年,信阳红茶产量就实现了1万吨,总产值达到25亿元。"2011年12月26日,河南信阳市市长郭瑞民宣布。信阳具有丰富的茶叶资源,由于地处中国茶叶基地的最北端,一直以来被认为不适宜出产红茶。省委书记卢展工上任后,希望信阳尝试生产红茶。2010年10月,信阳精心研发  相似文献   

9.
信阳毛尖作为河南地区最为出名的茶叶品种之一,过去其营销模式侧重于突出信阳毛尖的使用价值,而没有从信阳乃至于河南等深刻的文化底蕴入手,从而影响了信阳毛尖通过营销来提高市场占有率的整体效果。因此,从文化营销的角度入手,思考信阳毛尖如何通过多种深度文化营销的方式进行推广,具有较高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0.
信阳茶叶产业化发展障碍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截至2007年,河南省信阳市茶园面积达7万hm^2,年产干茶超过2万t,茶叶综合产值20多亿元,茶农95万人。信阳茶业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个(龙潭),省级著名商标9个,市级知名商标18个,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8家。茶产业已成为信阳富民强市的特色主导产业之一。然而,信阳茶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仍然存在着诸多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11.
信阳位于河南省南部,处于鄂豫皖三省的交界之处,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而信阳毛尖作为信阳地区重要的茶产品,也为信阳的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奠定了重要基础。在生态文明开发的时代背景下,信阳在进行乡村生态旅游开发过程当中,要创新形式和内容,让乡村生态旅游进一步体现出茶旅产业之间的沟通和交融,形成更加紧密的茶旅产业结合发展的局面。  相似文献   

12.
方玲  吕立哲  金开关  赵丰华  郑杰 《茶叶》2011,37(3):133-136
茶产业是信阳的优势和支柱产业,对当地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民增收以及地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信阳茶产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在一定范围内形成了产业聚集。本文根据GEM模型从基础、主体、市场三个方面对信阳茶产业竞争力做出分析,并提出了提高其竞争力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信阳地区茶园常见害虫和天敌种类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长期的调查了解到信阳地区茶园常见害虫种类和天敌的群落结构及时空分布;摸清了茶尺蠖、茶毛虫、小绿叶蝉三种常见害虫的发生规律;针对信阳地区茶园害虫种类和天敌资源丰富的特点,我们在进行保护和利用天敌资源防治害虫的同时,也积极开展生物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4.
《茶世界》2020,(4)
正3月份处于信阳毛尖新茶上市之前,由于受到疫情影响,当月市场交易表现下滑趋势。信阳毛尖指数信息采集合作单位3月份的信阳毛尖市场交易量为27.03吨,与去年同期相比有小幅减少;成交额为3719.3万元;销售平均价格为1376元/公斤,与去年同期相比却略有增加。  相似文献   

15.
信阳地处大别山北坡,位于我国北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地带,气候温暖湿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是长江以北我国最大的名优茶生产基地,出产的信阳毛尖多次在国内外获奖。笔者对信阳地区4个主要产茶基地土壤及茶叶中的铜、铅、镉、锌、砷等重金属含量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为有关部门控制茶叶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红麻移栽     
河南地区中原。五十年代末开始引进红麻试种,到1981年,收购量达400万担(生麻,下同),除保证省内麻纺、市场、民用外,大量调往省外,为国家做出了贡献,在质量上也受到使用单位的好评。河南红麻主要集中在信阳地区。全区沟河纵横、坑圹遍布,雨量充沛,水源充足,土地肥沃,年降雨量1200毫米左右,无霜期220天,十分适宜红麻的生长、沤洗。有“北方小江南”之称。这个地区年播种红麻40多万亩,收购量占全省的80%,  相似文献   

17.
《茶世界》2019,(11)
正价格指数与行情分析130.06金秋10月,信阳毛尖指数的各项指标走势与上月相比变化不一。一是指数数值同比降低。10月份信阳毛尖指数较9月份降低了22.1个百分点,今年10月份信阳毛尖指数较去年同期也降低了10.4个百分点,指数数值为130.06。二是各等级茶叶价格呈现大幅波动。10月份,信阳毛尖指数统计销售价格为1319元/千克,较上月每千克降低了224元,销售额统计为4349.81万元,较上月有较大幅度的减少。珍品级信阳毛尖的单价从上月的4810元/千  相似文献   

18.
小产区茶是一种茶叶的经营模式,信阳地区尚未引起重视,本文通过对信阳毛尖著名产区土门村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政策资源和茶叶资源进行分析,得出土门村适合发展小产区茶的结论,以期为我国小产区茶发展提供理论支柱。  相似文献   

19.
信阳地区茶叶资源丰富,有较多的亮点,但是,这些亮点散而不聚,需要继续提升软、硬两方面的实力。这需要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共同努力,从政策、资金、科研方面整体发力,全面促进信阳茶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提升产能,惠及茶农。  相似文献   

20.
何森 《中国麻业》1988,(3):20-21
红麻系信阳地区的主要经济作物,经济效益一般占农业收入的10%左右,有的县如息县最高年份占农业收入的1/3强,全县农民平均年收入仅红麻一项200元以上;供销社的经济效益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红麻的经营;同时为国家麻纺工业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因此信阳地区各级政府对红麻的工作很重视。供销社系统历年来在发展红麻生产、采购麻种、落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