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1不考虑基础饲粮中天然维生素的含量   应该说,维生素添加量 (即从添加剂预混料中额外补充部分 )为维生素最佳供给量与基础料中的含量之差,但实际上,往往未考虑基础饲料中维生素含量。如典型的玉米-大豆型日粮中含有大量的 VA原,相当于 VA需要量 2~ 3倍,即使不再添加,也不大可能产生缺乏症,但目前均在日粮中额外添加大量的维生素 A。 2添加量逐年增加,远高于 NRC推荐值   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NRC推荐的需要量仅是在试验条件下防止缺乏症的最低需要量,并不能保证家禽在实际生产条件下能充分发挥生产潜力,而现在由于…  相似文献   

2.
(接2011年08期《新饲料》第17页)5家禽维生素添加量变化规律本文收集了发表在《Poultry Science》(2000年~2008年)上的81组肉仔鸡的饲料配方和73组产蛋鸡的饲料配方,统计各配方中维生素的实际添加量,计算出各维生素添加量平均值、中值、众数  相似文献   

3.
B族维生素是断奶仔猪饲料的常规添加剂 ,其建议添加量因所用的饲料原料不同而有所不同。研究结果表明 ,NRC(1 998)所规定的 B族维生素的需求标准可能太低。有一项研究结果表明 :不喂或喂 0 .5倍于 NRC(1 998)需求标准的脂溶性维生素和 B族维生素 ,会引起猪生长速度减慢、采食量降低 ;而喂 5倍于 NRC(1 998)需求标准的量 ,猪才能获得最高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另一项研究认为 ,对于健康状况良好的断奶仔猪 ,喂 4倍于 NRC(1 998)需求标准的量 ,才能获得最大的瘦肉生长速度。由于这方面研究较少 ,对于 VB1和 VB6的需求量还有待研…  相似文献   

4.
最近的研究证明,维生素A可能在基因的表达中起作用。维生素A具有与类固醇激素相同的功能,其衍生物与细胞核内受体结合后,促进DNA的转录,调节新陈代谢与胚胎发育,维生素A还可调控分泌生长激素基因的活性,促进组织分化和动物生长。 NRC(1998)推荐猪维生素A的需要量为每千克日粮1300~4000U。由于猪将饲料原料中类胡罗卜素前体物转化为维生素A的效率比家禽和大鼠低,日粮中的脂肪、水分和亚硝酸盐均能增长、免疫和提高繁殖性能作用,生产中维生素A的添加量为标准的2~10倍。 Ruda等分别于母猪妊娠30d、泌乳  相似文献   

5.
1981年世界配合饲料产量约4.2亿吨,其中60%是家禽饲料,计2.5亿吨。在家禽饲料中添加的包括胆碱在内的各种维生素约值0.5亿美元,花费高于在猪饲料中的添加量,与其它生物(包括人在内)相比,家禽是最大的维生素“消费者”。目前对家禽饲料添加维生素的必要性不再有何争论,但现代集约化养禽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和添加水平还正在不断研究。试验证明,由于维生素具有抗病及免疫作用,在家禽饲料中使用比单纯营养需要高的维生素用量,于某些情况下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引言充分保证家禽获得足够数量的维生素,除添加复合维生素外,氯化胆碱的添加量,是提高家禽生产力的重要条件之一。维生素可以用纯态形式或预混剂形式加入到配合饲料中去。也可以作为治疗的制剂加入到配合饲料中去。家禽对氯化胆碱的需要量决定于同因素(维生素在饲料中的含量水平,家禽的健康状况和生产力,饲养技术水平,应激反  相似文献   

7.
维生素是猪维持健康、正常发育所必需要的微量营养成分,其需要量很少,在母猪繁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 维生素A 在NRC(1988)标准基础上,提高维生素A的水平,可进一步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日粮中添加脂肪含量增加维生素A的需要量.现代养猪生产主张哺乳期采用高能水平饲养,因此,应增加维生素A的添加量.高水平的维生素A还可促进免疫反应,一般维生素A实际添加量为标准的2~3倍.而日粮中添加β -胡萝卜素对母猪繁殖性能具有更大的影响.多数研究结果表明β -胡萝卜素的供给量以200~300mg/(头.d)为宜.  相似文献   

8.
为了确定在饮食中添加5种B族维生素(核黄素、烟酸、泛酸、钴胺素和叶酸)对快速和中等瘦肉生长型猪9~28 kg体重时生长状况的影响,我们分别取这两个不同品系中同窝出生的5头仔猪共10组来进行研究。所有的猪(个体限位)都被隔离饲养,并且早期断奶这样就使每个品系猪的瘦肉生长潜能能够充分地发挥出来。基础日粮中添加的这五种待测维生素的浓度分别相当于(NRC,1998)中规定的5~10 kg体重猪规定需求量的全部或其生物学效价的70%。在达到9±0.9 kg体重时,同窝的5头猪分别被饲喂了添加5种维生素,并且其生物学效价分别达到0%、100%、200%、300%或400%NRC中规定需求量的基础日粮。结果显示高瘦肉型猪品系饲料消耗少、增重快、较中等瘦肉型猪效率高,在两个瘦肉型品系中,随着日粮中维生素B添加量增多其生长速度和效率也都会提高(P<0.01)。然而,日粮中维生素B的添加量需要优化,料重比在高瘦肉型品系中(>470%NRC,1998)较中等瘦肉型品系(270%)高(P<0.03)。数据表明:日粮中需要添加1倍或更多的NRC规定的这五种维生素的饲喂量,特别对于瘦肉组织生长快的品系更需如此。这些维生素需求的增多与过多的日粮能量摄入和体能增长速率无关,其可能是由于其主要的代谢途径改变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9.
<正> 目前各地养鸡所用的各种单方、复方维生素添加剂,大多数是由专业厂家根据鸡的营养标准和当地饲料营养成份设计生产的,在实际应用时,其添加数量及种类不能千篇一律,应考虑鸡群所处的环境因素。当鸡群患有球虫病、流感、白痢病等时,维生素添加量要比常量高1~2倍。发生某种维生素缺乏症时,相应的某种维生素添加量应为常量的2~3倍。幼雏和种鸡的添加量应比一般鸡高1~1.5倍。炎夏季节鸡采食量少,维生素添加量可提高6%~8%(国外夏季养鸡,在饲料中添加 0.1%~0.5%维生素C来降低鸡的体温)。当产蛋鸡进入产蛋高峰期时,维生素添加量可提高5%~10%,封闭式鸡舍维生素A、D的添加量应比开放式鸡舍高5%~8%。当鸡群接种疫苗时特需添加维生素A、D、E;产蛋鸡进入产蛋高峰期时,特需添加维生素B_2;患球虫病时,特需添加维生素A、K、C;患慢性呼吸道疾病时,特需添加维生素A、E、C;患脂  相似文献   

10.
日粮中添加维生素E对种鸭繁殖性能的影响(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生素 E又称生育酚 ,它是具有α—生育酚生物活性的所有生育酚和生育三烯酚的总称 ,其中以 α—生育酚的活性最高。在绿色植物、植物油、动物肝脏、禽蛋中的含量较丰富。维生素 E在动物机体内主要位于生物膜上 ,起着生物抗氧化剂作用。维生素 E与动物繁殖性能有一定的关系 ,许多试验表明 :在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维生素 E,有利于提高母鸡产蛋量、受精率、孵化率和雏鸡成活率。但影响维生素 E吸收的因素较多 ,为了保证生产性能的发挥和增强雏禽抵抗力 ,目前 ,生产实践中对种禽饲料维生素 E添加量日趋增加 ,有的高于 NRC推荐量的 5~ 10倍。…  相似文献   

11.
在实际配方中,一方面,应以不影响动物的生产性能为前提;另一方面,也应看到现行的营养水平可能比动物的实际需要量高。1 取消饲料中的某些营养添加物Skinner 等(1991)报道,肉用公鸡上市(49日龄)前21天里,取消饲料中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添加剂,对日增重、采食量、饲料转化率、死亡率、屠宰率、腹脂含量及腿病发生率均无明显影响。现行的肉鸡养殖业中,去掉肥育期饲料中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添加剂已经比较普遍;否则会明显增加成本。2 火鸡对泛酸的需要量泛酸已被证实为家禽的必需营养分。NRC(1984)把火鸡对泛酸的需要量定为:0~8周龄11mg/kg,8~12周龄9mg/kg。Ruiz 等最近报道了火鸡对泛酸需要量的研究结果,饲粮为玉米-豆粕型。在 NRC  相似文献   

12.
引言西欧和北美各国对经产母猪日粮中维生素E的建议添加量差别很大(见表1)。丹麦日粮中维生素E的添加量高达37国际单位/千克,但在其他许多国家则低得多。ARC(1981)和NRC(1979)建议,经产母猪日粮中维生素E的添加量为10国际单位/千克,而荷兰为10~30国际单位/千克(Klaver和den Hartog, 1981)。  相似文献   

13.
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在家禽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可明显提高家禽生产性能和抗应激能力。 1.种鸡喂含添加维生素C的饲料可使产蛋率、种蛋受精率、授精蛋孵化率等均高于未添加维生素C的对照组。 2.蛋鸡喂含维生素C的饲料使产蛋率增加1.2~3.3%。因维生素C能促进钙从骨骼中分泌出来,使血浆中的钙含量增加,能提高蛋壳强度。  相似文献   

14.
对禽用饲料维生素添加量的看法张友才(江苏省灌云县畜牧兽医站222200)在家禽饲料中添加维生素,多少为最合适,还有许多不明之处。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早在30—40年前,就有许多人开始了研究。在此期间,随着家禽业日新月异的变化,特殊饲料的内容和家禽的遗传...  相似文献   

15.
维生素添加剂是根据畜牧生产上的使用要求而制成的维生素化合物或混合物质。市售的商品性维生素添加剂均加入了一定的辅助成分,如吸附剂、稳定剂等,因此维生素添加剂的有效活性成分含量不是100%。实际生产中,除胆碱之外,很少单独使用某一种维生素,通常情况下是以多种维生素混合制成复合维生素预混料,即"多维"的形式在家禽日粮中应用,其饲料添加量一般为200~300g/t。  相似文献   

16.
《畜牧与兽医》2017,(10):24-27
为了解生猪养殖各阶段饲料粗蛋白水平及氨基酸添加情况,从而为低蛋白日粮研究提供实际生产数据,本文对55个不同规模猪场各阶段饲料中粗蛋白水平及氨基酸添加情况进行了调研。结果表明:猪场各阶段饲料粗蛋白水平、赖氨酸添加量等于或高于NRC标准;在育肥期阶段,各猪场饲料粗蛋白水平均高出NRC标准2百分点,2/3猪场赖氨酸添加量高出NRC标准01百分点。不同规模猪场间比较,在保育前、后期以及生长期,大、中、小型猪场饲料粗蛋白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而在育肥期,大型猪场饲料粗蛋白水平显著低于中、小型猪场(P005);中、小型猪场间饲料粗蛋白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在保育前、后期,不同规模猪场饲料赖氨酸添加量无显著差异(P005);而在生长期和育肥期,大、中、小型猪场饲料赖氨酸添加量依次下降,其中,在生长期大型猪场饲料赖氨酸添加量显著低于小型猪场(P005),在育肥期显著低于中、小型猪场(P005)。结果提示,我国猪场使用的饲料蛋白质水平普遍较NRC标准高;与中小猪场相比,大型猪场在生长育肥期使用较低的粗蛋白水平饲料。  相似文献   

17.
6 87。19 87。11 1 87。113 87。1饲料营养纤维素、蛋白质和能量在肉、奶畜消化中的 相互作用148了.1蛋氨酸对肉鸡炯体脂肪含量的影响16 87。1散体饲用维生素的生物学效率20 87.1美国家禽新饲养标准一1984年NRC 修订概要(一)22 87.1泌乳母猪对芳香族氨基酸的需要量25 87。1畜禽微量元素的最大允许量和中毒量13 87.2母猪日粮中添加饲料脂肪的效果19 87.2日粮中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不同 比例对猪生产力影响 23 87.2游离L一色氨酸在饲料中的添加效果25 87.2维生素B3对乳牛酮病的代谢影响28 87。2不同含氟量对胚胎发育后期雏鸡的影响30 8…  相似文献   

18.
一种新的维生素 矿物质添加方式可提高肉鸡的生长率并改善其饲料利用率 :根据不同生长阶段中不同的生长强度决定维生素在日粮中的添加水平。优化肉鸡生产中维生素 矿物质的应用维生素和矿物质是家禽日粮的基本成分 ,对于家禽的生长和繁殖具有重要作用 ,其在日粮中的水平与家禽的生产性能有密切关系。维生素的各种推荐需要量有很大的不同。研究人员指出 ,美国的推荐量有的很低 ,而有的很高。维生素的添加方法在世界各地也有很大不同。许多饲料公司都喜欢设计自己的维生素配方以优化动物性能。英国Roslin研究所的ColinWhiteh…  相似文献   

19.
刘刚 《水禽世界》2000,(6):32-33
在常规的家禽饲料中,只添加 13种维生素,即4种脂溶性维生素(A、D、E、K)和9种水溶性的B族维生素,维生素C不在推荐添加之列。近年来,随着对维生素C生理效应研究的深入,在家禽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已引起畜牧科技人员的重视。 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其生理功能之一就是预防坏血酸病。维生素C普遍存在于蔬菜、水果及各种青绿植物中,饲料中的抗坏血酸极易因高温或暴露于空气中而氧化,因此,在常规配合饲料中维生素C含量甚微。1家禽体内维生素 C的生物合成 家禽有合成维生素C的能力,维生素C的生物合成受许多因素的影…  相似文献   

20.
根据美国威斯康大学家禽专家的实验,添加胆碱于玉米、黄豆、骨粉织成的蛋鸡饲料中,可增加产蛋率及蛋的重量。很明显蛋鸡可利用多于0.1%至0.15%的胆碱于没有加量蛋氨酸的饲料内。此胆碱添加量是比NRC所推荐量高,但却可在没有提高成本时使产蛋量增加。1kg胆碱的价格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