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效益是衡量规模化猪场投入与产出的一个量尺。如何让以较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母猪群是创造经济效益的基础核心群,它是生产商品猪和种猪的主导车间,是活体猪产品的重要生产源。要想扩大利润空间,必须提高母猪群体的生产性能,才能有效的创造价值。将猪群的饲养管理与科学技术结合应用,来提高母猪的繁殖力,是规模化猪场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本文针对采取适当的系列措施,改善营养和饲养管理条件,以及采取先进的选育方法,进一步提供提高猪的繁殖效率提出建议及方法。  相似文献   

2.
母猪舍饲群养工艺及智能化管理系统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舍饲群养是规模化猪场母猪的新型饲养模式,这种新型养殖模式基于"动物福利"养殖理念,依据母猪生物学特性和生理需求特点,为规模化猪场母猪创造和谐的群居生活及良好的生产环境,并借助利用射频识别、自动化控制及计算机管理等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开发的母猪智能化管理系统,实现群养母猪的个体精细化管理。重点介绍母猪舍饲群养工艺以及母猪智能化管理系统的组成、功能、优点及其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母猪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规模化养猜场的经济效益.这是因为,现有的规模化猪场既有种猪(公猪与母猪)又有商品猪,母猪所产仔猪基本上全部用于本场育肥生产肉猪:猪场饲养模式一般分群为种公猪、种母猪、后备公猪、后备母猪、未断奶仔猪、育成猪、育肥猪.一个规模化养猪场饲养猪几百头甚至上千头,能否保证每头母猪年产20头成活的...  相似文献   

4.
经济效益的高低是衡量规模化养猪场投入与产出的一个尺度。把猪群的饲养管理与饲料的营养科学地结合应用,是以较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提高规模化养猪经济效益的关键。1充分利用杂种优势据众多实验表明,饲养优良的杂种猪,可使用母猪每窝断乳仔猪增加1~2头,增重提高10%~  相似文献   

5.
规模化猪场具有饲养密集、猪舍温暖、封闭管理等特点 ,这些特点有利于猪群的生长发育和养猪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利因素 ,为某些寄生虫病的传播提供了条件 ,尤其是猪疥螨病 ,在冬季采用塑料薄膜覆盖保暖技术的猪场 ,疥螨的感染更为严重 ,给养猪生产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1 规模化猪场猪疥螨病流行病学特点规模化猪场实行集约化饲养 ,饲料工业化生产 ,猪只自繁自养 ,全进全出的流水线封闭管理 ,猪舍温度、湿度等相对稳定。规模化猪场的这些管理特点决定了猪疥螨病与散养、个体养猪户有着显著的差别。1 .1 猪疥螨病是规模化…  相似文献   

6.
母猪饲养管理是自繁自育型规模化养猪场的关键所在,而分娩母猪的饲养与管理则是规模化猪场在生产管理过程中最为复杂又极为重要的环节,且直接关系到仔猪成活率和猪场经济效益。分娩母猪的饲养与管理关键在于产前准备、接产技术和产后护理,重点在于哺乳母猪的饲养及初生仔猪的管理。本文根据当地规模化养猪的管理特点及要求,结合当前养猪生产实际,就分娩母猪的饲养与管理技术的关键及要点略作总结。  相似文献   

7.
生长育肥猪作为生猪养殖生产的末端,其生产成绩关系到整个猪场的经济效益。对于规模化养猪场来说,生长育肥猪的生产成绩直接决定猪场的经济效益。通过对生长育肥猪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可提高其生产性能,增强抗病能力,降低发病率,进而达到提高生猪养殖经济效益的目的。因此,需要加强规模化猪场生长育肥猪的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8.
作为猪场的价值核心,母猪的饲养管理永远是养殖人员心中的头等大事,因为这直接决定养猪成败以及整个猪场的生产水平以及后备母猪的产量。强化规模猪场的母猪饲养管理工作,对提高猪群平均每窝的产仔数、仔猪断奶重,提高猪仔的生长性能和抗病能力。本文拟从规模猪场母猪饲养管理入手,着重研究母猪饲养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9.
母猪饲养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猪饲养管理是猪场的核心工作,一个猪场只有不断提高母猪饲养管理,使母猪性能得到最优表达,才能提高生产率和盈利水平,同时也为生产安全、健康的食品提供基础。一个高产母猪群可以增加猪场年出栏量,有效地降低猪只生产成本,从而增加盈利。因此,提高母猪的饲养管理水平,是猪场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规模化猪场繁殖母猪的饲养管理是提高母猪生产效率,实现母猪高产仔、高成活率、高效益的关键措施。要掌握"妊娠期严格限饲,哺乳期能充分采食"的原则,探索提高母猪繁殖力的综合技术措施,对提高母猪繁殖力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最终达到降低猪场饲养成本,提高猪场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新农业》2015,(5)
<正>自繁自养的规模化猪场管理的重点在种猪,而种猪管理的重要环节是产房管理。做好产房管理能够提高仔猪成活率、发育整齐度,提高整个猪群的健康状况,从而提高整个猪场的生产成绩,增加猪场经济效益。1产前准备1.1产房清洁饲养人员按照配种计划,提前打扫好产房卫生。待产母猪舍特别是临产母猪舍,要在临产前1周,清扫好舍内外环境卫生,保持清洁、通风、干燥、温暖,严格消毒。1.2母猪产前准备  相似文献   

12.
正猪场母猪群的健康直接决定着整个猪群的健康,规模化猪场只有不断提高母猪的健康状况,才能使母猪的性能得到最有效地表达,从而提高生产率和盈利水平,同时也为生产安全健康食品提供基础。健康高产的母猪群可以增加猪场的年出栏量,有效降低猪只的生产成本。因此,建立健康的高产母猪群是猪场实现最终效益的关键所在。但健康高产母猪群的建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为此,作为基层畜牧养殖技术员的笔者从种猪的引进、后备母猪的饲养  相似文献   

13.
提高繁殖母猪的经济效益,找出投入和产出的最佳切合点,提高母猪质量,使其生产水平得到充分发挥,关键在于加强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做到"严格限饲"。1严格执行疾病预防措施和卫生管理制度按照猪的免疫程序,根据猪群的免疫状态和传染病的流行季节,结合当地的具体疫情制定免疫接种计划,并考虑本场妊娠母猪的妊娠月龄,进行免疫,决不能图省事,搞一刀切,避免因防疫工作给猪场造成流产等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4.
养猪业是我市畜牧业生产的重头戏。其防疫工作成效如何,直接影响到猪场的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因而将被动型防治转为主动型预防,是规模化养猪场的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付诸实施。一、实施封闭式管理,降低疫病传入的风险。一个健康的猪群中,防止疫病传入的最有效方法,是实行封闭式饲养管理。因此,规模化猪场应切实加强对人流、物流的控制,采取全进全出饲养方式等,以降低外来疫病传入的风险。有条件的规模化猪场应实行多点式饲养,将整个生产体系分成3个生产小区,每个区相距一定的距离,既相对独立,又连为一体,便于统一管理。一区主要…  相似文献   

15.
经济效益的高低是衡量规模化养猪场投入与产出的一个尺度.把猪群的饲养管理与饲料的营养科学地结合应用,是以较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提高规模化养猪经济效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葛秀军 《现代农业》2011,(7):102-102
种猪生产者经济效益的获得在很大程度上受市场因素和选育方法的制约,同时饲养管理方面因素的影响也很大。猪场经营的成败主要取决于繁殖猪群的效率,如果母猪的繁殖水平不高,那么猪场的销售将会受到很大影响。种猪生产者饲养母猪应最大限度地提高母猪的生产力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母猪的饲养管理是一个猪场的核心,母猪繁殖力的高低(通常以每头母猪每年产仔数来表示),是影响猪场经济效益的主要指标,某个生产环节饲养管理出问题会直接影响下一个生产环节甚至是母猪的繁殖性能,只有掌握母猪的各阶段生理发育期的特点,抓住母猪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制定合理的饲养管理措施,提高母猪繁殖力,从而提高猪场效益。因此,提高母猪的饲养管理水平,是猪场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现代规模化养猪生产需要大量优秀的头胎母猪,优良的头胎母猪是制约整个猪场的关键一环。本文从母猪综合选种、母猪群体比例、头胎母猪健康管理与驯化饲养、种公猪的优化饲养、配种后饲养管理和头胎母猪淘汰原则等方面进行介绍,对头胎母猪精细化管理关键技术进行归纳,目的是确保全场能繁母猪繁殖性能发挥出应有的水平,提高养猪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浅谈提高仔猪成活率和断奶窝重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哺乳仔猪的养育是养猪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生产环节。仔猪断奶窝重和成活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育种质量及肉猪的肥育效果和养猪生产的经济效益。在中小规模猪场的养猪生产中还存在猪种不良、早期补饲差、初生仔猪管理不善、母猪饲养管理差、仔猪营养不良,防病措施不到位等诸多问题,致使仔猪成活率低、断乳窝重小、仔猪生产经济效益差。因此,要提高养猪经济效益,应采取综合措施提高仔猪成活率和断奶窝重。1选择优良猪种选择优良猪种,组建优质高效的杂交生产繁育猪群是提  相似文献   

20.
提高规模化养猪场经济效益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如今养猪市场,如何提高经济效益是衡量规模化养猪场投入与产出的一个尺度,怎样才能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佳的养猪经济效益,就要把猪群的饲养管理提到重要的位置,只要这样才能提高规模化养猪场的经济效益。下面就具体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