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玉米P群自交系沈137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自交系沈137是P群玉米种质在东华北地区应用的代表系之一,在玉米育种和玉米生产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具有应用时间长、地区广、种类多等特点.沈137与主要种质群Lancaster、塘四平头、Reid和旅大红骨等存在较强的杂种优势,以其所组配的杂交种均表现较强的抗病性,可作为抗病群体改良和抗病育种的重要材料.  相似文献   

2.
在P群玉米种质沈137抗病鉴定结果的基础上,系统评价了沈137高抗弯孢叶斑病、灰斑病,兼抗大斑病、小斑病、南方锈病、穗腐病、茎腐病、丝黑穗病和矮花叶病等9种病害的抗病性及其抗病基因丰富而稳定的遗传特性。沈137是国内骨干自交系中抗病种类最多的自交系之一。充分利用沈137这类多抗资源及深入挖掘其应用潜力将成为应对玉米病害突发所带来生产隐患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沈玉17号玉米是由沈阳市农科院用母本沈151和父本沈137杂交选育成的玉米品种,2003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玉2003047号),母本由我站引进宜川种植。通过三年的试验示范推广种植,具有良好的品种特性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玉米单倍体DH系特点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葛超  赵成昊  陈得义  王孝杰 《种子》2012,31(4):52-54
利用单倍体诱导系选育技术能显著加快育种进程,高效单倍体诱导材料的培育及单倍体DH系应用是玉米单倍体育种的重要基础.本文就玉米单倍体DH系的特性及应用加以阐述,并对今后玉米单倍体DH系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王德生 《科学种养》2011,(12):50-50
辽单625是由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研究员张喜华等科研人员,以自选系辽88为母本,用外引系沈137作父本,经过人工杂交之后育成的饲用青贮玉米新品种。作为食草畜禽的优质饲料,其对广大农区发展畜牧业生产将会起到积极作用。该品种已经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是荣获2010年度辽宁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玉米优质抗源的引进与创新利用”科技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沈单10号 (原代号沈试29)是沈阳市农科院玉米所以自交系Q1261和沈137杂交组配而成的普通玉米单交种,于1998年通过辽宁省、天津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产量突出、品质优异、适应性广、抗多种病害的特点,是当前玉米种植业向优质化、高效型方向发展的首选品种。1 优质、多用沈单10号属优质玉米杂交种,子粒有光泽呈橙黄色,大小均匀,容重高 (760g/L),千粒重高 (380~400g),角质含量高,其角质率为57.5%,比掖单13角质率高11%。经农业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沈阳 )测试 :沈单10号粗蛋白含量10.2……  相似文献   

7.
陈晓  化青报  陈彦惠 《种子》2006,25(8):102-103
豫单2001是河南农业大学、郑州国家玉米改良分中心1997年选育出的高产、多抗、优质玉米新品种。母本自交系为豫537A,父本自交系为沈137。2004年经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8.
常用玉米自交系抗旱性及抗旱性鉴定指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人工水分胁迫处理,通过植物生理学方法,对10个常用玉米自交系进行了抗旱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玉米自交系存在明显差异,沈136、齐319、丹598和沈137耐旱性较好,可以作为玉米耐旱育种的基础材料。干旱胁迫下,玉米植株叶片相对含水量、丙二醛含量、电导率和ASI与玉米子粒产量极显著相关,能够比较准确地评价玉米自交系抗旱性的强弱,和抗旱系数、抗旱指数一样可以作为玉米育种耐旱自交系筛选的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玉米Reid种质遗传改良效果,本研究以Reid类群重要种质J1491、J1492、J1493、J1495、J1498与PH6WC构建基础群体,通过DH技术育成DH系,经鉴定从中选取5个代表DH系6DH6、6DH7、6DH9、6DH10、6DH12作母本,以Non-Reid群5个优良自交系作父本,按NCII设计组配25个杂交组合,对DH系单株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杂种优势、配合力和相关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单株产量杂种优势以组合6DH7×J1628最高为180.22%,组合6DH12×J1673最低为54.94%;单株产量一般配合力效应值最高的有6DH7和6DH10,穗长、穗粗亦为正效应,因此认为6DH7和6DH10更具应用潜力;特殊配合力效应值最高的组合是6DH7×J1673。各产量性状中穗长、穗粗和秃尖长,狭义遗传率高,主要以基因加性效应为主。本研究为鉴定有潜在价值的DH系及杂交种提供选择,为玉米遗传改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敦玉28是甘肃省敦煌种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以自育自交系DH840为母本、常规系PHN37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早熟玉米新品种。该品种在适应区生育期为118d,需≥10℃活动积温2300℃,适宜种植密度为67500株/hm^2左右,具有早熟、高产、优质、稳产等特点。2019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1.
东北地区玉米骨干自交系对瘤黑粉病抗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人工接种的方法对东北地区常用骨干自交系对玉米瘤黑粉病的抗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供试的21个自交系中,沈139、沈137、沈151、丹340、84-7、C 8605-2、543、昌7-2和408-3表现为高抗;沈152表现为抗病;沈135、330、旅9宽、598、丹599、K 12和营851表现为中抗;Lx9801、Mo 17和A 801为感病;910为高感.  相似文献   

12.
同一基础材料的玉米双单倍体(DH)系配合力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高频玉米单倍体诱导系,对选系材料M35/F35的F1代进行诱导获得大量单倍体籽粒,经自然加倍获得一批纯合双单倍体(DH)系,用测验系京24组配杂交组合分析DH系的配合力表现。结果表明,来源于同一基础材料的不同DH系之间,配合力差异较大,部分DH系的配合力比亲本增加,说明采用单倍体育种可以选育到高配合力的优良玉米自交系,组配出优良品种,从而加快育种进程,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3.
利用单倍体诱导系对遗传背景相近的玉米自交系MC1和MC2所组配的F1进行杂交诱导获得单倍体,经过自然加倍得181份纯系(DH系),分析DH系农艺性状的分离情况。结果表明:181个DH系株高、穗位高、穗长、秃尖长、穗行数、百粒重和单穗粒重等数量性状的次数分布符合正态分布;所得DH系各数量性状的变异类型丰富,且在产量性状上存在优于两亲本的分离;两亲本的21对SSR核心引物分子标记带谱在DH系中的分布都近似于1∶1比率,未出现偏分离。因此,通过遗传诱导的方法所得DH系类型多样,可以满足育种上的需要。单倍体育种是一种选育优良玉米纯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登海 370 7(原名DH370 7)是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育成的优质高产早熟玉米新品种 ,2 0 0 3年 3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并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 ,品种权号为CNA2 0 0 2 0 0 84.4。选育经过 登海 370 7玉米新品种是以自选系DH0 2 1为母本 ,自选系DH196为父本杂交育成的紧凑型玉米单交种。 2 0 0 1~ 2 0 0 2年参加山东省杂交玉米区域试验 ,2 0 0 2年参加山东省杂交玉米生产试验 ,并通过了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北京 )品质分析和河北省农科院植保所田间抗病鉴定试验。特征特性 登海 370 7株型紧凑 ,穗上叶…  相似文献   

15.
敦玉49是甘肃省敦煌种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以 DH1087×DH447组配而成的早熟耐密玉米新品种。该品种在适应区生育期为 124.55d,需≥ 10℃活动积温 2400℃,适宜种植密度为5000株/667m2,具有早熟、耐密、优质、稳产等特点,2020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东华北中早熟春玉米区种植。  相似文献   

16.
玉米杂种优势群及其模式的研究对于提高育种准确性和预见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我国主要玉米杂交种的亲本为材料,利用SSR标记的遗传距离划分优良玉米种质的杂种优势群。选用的110对SSR引物对30份温带玉米自交系进行分析,共检测到546条带,表明该30份自交系在分子标记水平上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其PIC变异范围在0.1115~0.91之间,平均为0.652,大部分集中在0.5~0.8之间。根据SSR分析结果计算30个自交系之间遗传距离并进行聚类分析,可将30份自交系划分为7个杂种优势群:第一类是P类群,有P007、齐319、丹599、沈137、178、P138和87-1共7个自交系;第二类是以黄早四等为代表的唐四平头群,共6个系,有K12、Q1261、黄野四-3、黄早四、冀35和昌7-2;第三类是Reid群,有478、B73、K14、黄C和沈5003共5个自交系;第四类是以自330等为代表的自330群,共有4个自交系,包括中综3、中综31、自330和丹340;第五类是E28群,包括E28以及二环系—郑22;第六类是Lancaster群,包括Mo17、荻唐黄17和齐205共3个自交系;此...  相似文献   

17.
1品种来源及选育过程 靖丰6号系贵州省毕节市山丰玉米研究所(现变更为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山丰玉米研究所,民办)2007年用自选系SF87—6作母本,外引系WS527作父本组配而成的黄粒玉米单交种。母本自交系SF87—6为该所2003年用外引系78599—141作母本,与墨西哥综合种墨白一号(混粉1杂交后代作基础材料,经过4年7代连续自交选育而成,  相似文献   

18.
玉米灰斑病菌致病性分化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桂清  陈捷 《华北农学报》2006,21(3):100-104
从我国玉米品种资源中首次成功筛选出9个具有广泛血缘代表性的自交系,即沈137,78599-1,Mo17,478,C8605-2,E28,598,Va35,K12,作为玉米灰斑病菌的生理分化鉴别寄主;8个主栽品种,即沈试29,沈试31,铁单9,掖单13,丹413,丹玉18,沈农87,东单54,作为辅助鉴别寄主,从而确定了玉米灰斑病菌生理分化鉴别寄主体系。采用田间成株期鉴定,高粱粒灌心法进行接种,根据在鉴别寄主上的发病等级,将采自北方玉米主产区的23个玉米灰斑病菌菌株划分成5个致病类型。研究表明,我国玉米灰斑病菌存在一定程度的致病性分化,通过病级评价可将23个玉米灰斑病菌菌株分成5个致病类型,其中致病类型I为强致病类型,致病类型IV为弱致病类型,Ⅱ,Ⅲ2组致病类型介于两者之间,而致病类型V属于不确定类型。研究结果为我国玉米品种抗性鉴定、灰斑病流行监测和品种合理布局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玉米叶片保绿度F1杂种优势与环境互作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加性-显性及与环境互作的遗传模型,利用玉米6个亲本,按完全双列杂交设计组配的15个杂交组合在4种环境条件下的试验资料,分析玉米叶片保绿度F1杂种优势与环境互作效应。结果表明:玉米叶片保绿度F1杂种优势存在着极显著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不同杂交组合在同一环境下的F1杂种优势表现不尽相同,同一杂交组合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表现也不尽相同。玉米自交系沈137是选育保绿性玉米杂交种较好的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20.
1 品种来源沈单 1 6(原代号沈 972 9)是辽宁省沈阳市农科院 1 995年以自交系沈 1 3 7和K12 杂交组配而成的普通玉米单交种。沈 1 3 7选自国外杂交种 6JK1 1 1 ,1 990年开始选育 ,自交加代 ,到 1 992年冬开始组配 ;K12 为引进系。2 品种特征特性2 .1 植物学特性幼苗叶色深绿 ,叶鞘紫红 ,株高 2 80cm ,穗位 1 1 8cm ,穗长 2 5cm ,穗行数 1 6~ 1 8行 ,行粒数40粒左右 ,穗轴红色 ,果穗长筒型 ,苞叶上长小叶。花药粉色 ,花丝粉红色。雄穗分枝 1 0~ 1 2个 ,花粉量充足。株型为塔型 ,总叶数 2 3~ 2 4片。生育期有一定的可塑性 ,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