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棉花枯、黄萎病残体在棉田土壤中不断积累,形成“病土”,使病害扩大蔓延。因此,在枯、黄萎病防治中对于铲除病点,消灭初发病的零星病区,保护无病区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所于1977~1980年,对多种药剂经过筛选和田间试验、大面积生产示范证明,棉隆是一种较好的土壤铲除剂。1981年3月经全国药剂会鉴定,认为可以全面推广应用。一、试验材料和方法1.供试药剂:棉隆50%可湿粉和原粉,由沈阳化工研究院供给。化学名称为3.5-二甲基1.3.5-2-氢-四氢化硫杂二嗪-2-硫酮。结构  相似文献   

2.
棉花枯萎病与黄萎病的异同点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淑敏 《河北农业》2014,(10):37-38
枯萎病和黄萎病是棉花生产中为害极大,且具毁灭性的病害。病害一旦发生,苗期引起大量死苗,成株期蕾铃大量脱落、植株枯死,损失严重。由于二者发病症状比较相似,常被人混淆难辨。现将棉花枯萎病与黄萎病的异同点及其防治技术介绍如下:一、棉花枯萎病与黄萎病的相似点l、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均为真菌性病害,且两种病害的发生与发展均与温度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3.
<正> 棉花黄萎病是棉花生产上的严重病害,为国内外检疫对象.我国北方棉区三十年代开始发现此病,为害程度逐年加重;长江棉区解放前和五十年代初只个别地方零星发病,未引起重视.六十年代末期至今十多年来由点到面、由零星散发病到成片为害,使局部棉田受害较重,发病率高达78.50% (如附表).  相似文献   

4.
山东棉花病害主要有19种,根据其发病部位和为害特点,一般分为四大类:苗期病害、枯黄萎病、铃部病害及叶部病害。在抗虫棉田,苗期病害、黄萎病和红叶茎枯病尤为突出,选用种衣剂,可提高苗病防治效果,用抗病品种防治黄萎病是重要措施,对红叶茎枯病采取追施和喷施磷钾肥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对天门、潜江、仙桃3市的棉花枯、黄萎病的调查结果表明,2007年湖北省棉花桔、黄萎病为大发生年,病株率达16.7%~80.4%,病情指数迭15.5~55.0,病害混合发生普遍且严重.分析其原因主要是连年种植带菌棉种,使棉田积累了大量菌源,缺乏抗耐病品种以及气候条件有利于发病.根据病害暴发流行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6.
<正>棉花枯萎病、黄萎病是棉花生产上的重要病害,近年来呈加重发生趋势,特别是老棉区、重茬棉田发生较重。枯、黄萎病都属系统侵染病害,称为棉花的"癌症",一旦发生很难防治,常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因此,棉花枯、黄萎病要以防为主,防重于治。下面主要介绍一下其发病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浅谈酒泉地区棉花枯萎病及黄萎病发生原因与肪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棉花枯萎病( Fusarium oxyspomm F. sp. vasinfectum )、黄萎病(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是世界许多国家严重危害棉花的两大病害,也是我国棉花的重大病害。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被称为棉花的癌症,枯萎病和黄萎病常常混合、点片式发生,黄萎病危害低于枯萎病。目前,酒泉棉区已到处可见,有些地块已造成严重危:言,并逐年蔓延扩散,危害程度加重,已成为棉花继续高产、  相似文献   

8.
棉花枯萎病、黄萎病是棉花生长期主要的病害,导致棉花产量下降、品质降低,最终造成棉农植棉效益降低。概述了棉花枯萎病、黄萎病的症状识别,分析了夏津县棉花枯萎病、黄萎病的发病原因、发病规律及传播途径,提出了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指导棉农高度重视预防枯萎病黄萎病、提高夏津县棉花产量和品质及植棉效益、促进夏津县棉花生产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1棉田病虫害发生情况 1.1虫害重于病害.棉铃虫发生面积100%,棉叶螨发生面积85.72%,棉蚜发生面积49.46%.病害主要是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由于春季气温低、湿度大,"两病"为零星发生,未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10.
红叶茎枯病又称"黄叶枯病"或"凋枯病",是棉花中后期经常发生的暴发性生理性病害,一般在初花期开始发病,盛花期至结铃期发生普遍且严重。棉花发生红叶茎枯病这一生理性病害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缺少钾(k)引起的,发病的棉花植株维管束颜色通常不发生改变,与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的发病症状想区别。最近几年,我国农民两市作用的种植面积在不断地降低,旱地作物,尤其是棉花的种植在不断地提升,但是棉花种植以及管理技术并没有跟上,所以,棉花在不同生育时期发生红叶茎枯病的几率比较大。本文对棉花红叶茎枯病的发生以及防治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棉花黄萎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棉花黄萎病的发生越来越重,已成为影响棉花生产的主要病害,也是棉农最为头疼的问题之一。发生棉花黄萎病的病株叶片变黄,结铃少,落铃率高,发病严重的棉株叶片几乎全部脱落。棉田一旦发生黄萎病,很难除治,轻者减产,重者绝收。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棉花黄萎病的发生越来越重,已成为影响棉花生产的主要病害,也是棉农最为头疼的问题之一。发生棉花黄萎病的病株叶片变黄,结铃少,落铃率高,发病严重的棉株叶片几乎全部脱落。棉田一旦发生黄萎病,很难除治,轻者减产,重者绝收。  相似文献   

13.
棉花中后期发生的主要病害有枯萎病、黄萎病、红叶茎枯病、褐斑病、轮纹病、角斑病、棉铃疫病、棉铃炭疽病、棉铃红腐病。介绍其危害症状、发病特点、发病规律以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一、棉花中后期发生的病害 近几年,棉花中后期发生的病害有逐年加重趋势,特别是棉花枯、黄萎病,且防治艰难,严重阻碍了棉花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获得病害的典型病害植被指数特征及其病害防治管理,为诊断和防治棉花黄萎病提供有效工具,为病害监测模型和防治管理提供决策支撑。研究冠层图像RGB至HIS空间的变换与典型病害植被指数的关系,通过Relief-F算法获得棉花黄萎病症状变化敏感的特征,构建病害监测模型。【方法】采集与结构、叶绿素相关的植被指数与棉花黄萎病症状特征的数字图像,与病害植被指数和病害严重度等级的识别有较好的对数关系。获得病害症状特征变化的典型谱段,构建棉花黄萎病病情指数,建立病害病情监测模型。【结果】获得与棉花叶片结构、叶绿素相关的植被指数和棉花黄萎病症状特征的数字图像,与不同严重度病害植被指数和病害严重度等级的诊断具有对数关系。提取棉花黄萎病症状特征变化的典型谱段,构建病害监测模型,建立防控棉花黄萎病数据的安全架构。【结论】实现获取棉花黄萎病病害的发病情况的监测和病害防控管理,为棉花黄萎病大面积精准监测和防控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正>1早防枯萎病黄萎病棉花枯萎病、黄萎病是镰刀菌和轮枝菌,侵入植株后引发的。该病菌长期生长在土壤里,可随种子肥料传播,加之多年连作,更加大了棉田土壤菌源积累,环境一旦适合病害发生,棉株极易感病,且发病逐年加重,成为制约棉花生产的重要病害,  相似文献   

17.
介绍棉花苗期病害、棉花红叶茎枯病、棉花枯黄萎病、棉花角斑病、棉铃病害的发生特点,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为棉花病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刘忠强 《油气储运》2011,(10):39-40
枯萎病、黄萎病是棉花的两大主要病害,发病后引起叶片和蕾铃的大量脱落直至枯死,轻则减产10%,重则减产30%~50%,且棉花的品质明显下降。对于棉花枯黄萎病,必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才能有效地抑制病害的发生。1.症状表现。棉花枯、黄萎病属于维管束病害。病菌危害棉株输导组织,造成全株发病,病株由于水分的输送受阻表现出萎蔫症状,同时叶片、株形  相似文献   

19.
<正>农民种植棉花,往往忽视棉花病害的预防,一旦病害出现,防治难度大,防治效果差。经调查研究,泌阳县棉田主要病害有苗病、枯萎病、黄萎病、红叶茎枯病、棉花角斑病、棉花铃病等。1棉花病害的危害与发病因子1.1发生在苗期的主要病害有立枯病、炭疽病、红腐病、茎枯病、黑斑病等,轻者会出现长势削弱、生长发育缓慢;重者则会引起大批量的烂种与烂芽、甚至死苗。特别是在播种和出苗的前后要更加注意,如果这期间遭遇连续低温或阴雨天气,会提高患  相似文献   

20.
棉花主要病害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棉花枯萎病、棉花黄萎病和红叶茎枯病等棉花主要病害的发生特点,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期为棉花病害防治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