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病原鱼类暴发性出血病又称细菌性败血症。该病病原体主要有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和鲁克氏耶尔森氏菌等。目前,从病菌分离、培养和接种感染,以及应用抗菌药物治疗效果来看,此病主要是在环境不良情况下由细菌感染造成的。  相似文献   

2.
鱼类诺卡氏菌病近年来在我国南方省份不断蔓延,对水产行业造成巨大影响,鰤鱼诺卡氏菌(Nocardia seriolae)是鱼类诺卡氏菌病的主要病原,危害约20种海、淡水养殖鱼类。本研究以斑马鱼为模式动物,腹腔接种不同稀释度的强毒株鰤鱼诺卡氏菌ZJ0503,通过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病原菌分离鉴定、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半数致死剂量(LD_(50))统计和组织病理学研究,初步建立了鰤鱼诺卡氏菌-斑马鱼模型。研究发现攻毒后斑马鱼出现明显的发病症状,鰤鱼诺卡氏菌ZJ0503对斑马鱼的LD50为3.39×106CFU·尾,斑马鱼感染后,肾脏、肝脏、胰脏、鳃、皮肤和肌肉等组织出现明显病理学变化。结果表明,斑马鱼是鰤鱼诺卡氏菌良好的动物感染模型,该动物模型的建立将有助于诺卡氏菌病致病机理的研究和疫苗的研制。  相似文献   

3.
病原 鱼类暴发性出血病又称细菌性败血症.该病病原体主要有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和鲁克氏耶尔森氏菌等.目前,从病菌分离、培养和接种感染,以及应用抗菌药物治疗效果来看,此病主要是在环境不良情况下由细菌感染造成的.  相似文献   

4.
鱼类出血病发病率高,白鲢、鲫鱼、鲤鱼、鳙鱼易染.发病轻者停食、停长,零星死亡,重者大批死亡,是养鱼生产中的一大危害疾病.若今年能做好预防工作,可防止明年出血病再发.鱼类出血病的综合预防措施有:  相似文献   

5.
鱼立克次氏体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晔  段宏安  周毅  丁超  刘健 《安徽农业科学》2013,(23):9662-9666
鱼立克次氏体病是由鱼立克次氏体(Piscirickettsia salmonis)引起的鲑科鱼病,1989年首次报道在智利饲养的银大马哈鱼中发现该病.该病主要危害银大马哈鱼、大鳞大马哈鱼、马苏大马哈鱼、虹鳟、细鳞大马哈鱼和大西洋鲑等鱼类.阐述了鱼立克次氏体病的病原、流行病学、发病机理与病理学,概述了该病的检疫与诊断以及防控与预警方法,旨在为该病的检疫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鱼类暴发性流行病包括溶血性腹水病、出血性腹水病、细菌性败血症和暴发性出血病等,主要由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弧菌及鲁克氏耶尔森氏菌等混合感染引起.该病是近几年危害极为严重的细菌性疾病,也是我国养鱼史上危害种类最多、年龄范围最宽、流行地区最广、流行季节最长、危害养鱼水域类别最多、造成损失最大的1种急性传染病.该病的特点是发病急、传染快、死亡率高、损失大.  相似文献   

7.
《新农村》2001,(3)
鱼类出血病是常见的寄生性鱼病。现将治疗鱼类(青、草、鲫鱼等)出血病的具体方法介绍如下。1.药剂配制及选用依其作用及功效可分为控制药方制剂和康复药方制剂。控制药方制剂的选用:以每亩平均水深100厘米为标准选用高效  相似文献   

8.
介绍绍兴地区淡水鱼类暴发性出血病的发病病原、主要症状、发病原因,并总结其防治方法,以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9.
《新农村》2021,(8)
正草鱼出血病是一种传染快、死亡率高、养殖鱼类的常见传染性疾病,危害极大,养殖场(户)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做好防控工作。1.主要症状一旦感染草鱼出血病,病鱼主要症状大多表现为体表出血,红身,出血位置不定,游动无力,食欲减退,部分病鱼可能并发肠炎等症状,常可分为病毒性出血病和细菌性出血病等。  相似文献   

10.
秋季鱼类最易患暴发性出血病,它又称细菌性败血症,是淡水鱼类中危害最大的传染性细菌病?主要危害草鱼、鲫鱼、鲤鱼及花门鲢等常规品种,发病急、传染快,死亡率高:一旦发病难以控制.且病情多有反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鱼类出血病的病症、病理、发病类型、发病病因、流行季节以及实践中行之有效的非中药预防、治疗方法,并对注意事项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2.
正1.鱼病分类(1)病毒性疾病是淡水鱼养殖中较常见的多发病。如疱疹病毒可引发草鱼出血症,鲤鱼毒血症,锦鲤疱疹病毒病及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等。病毒性疾病由于发病迅猛,死亡率高,其治疗效果一般不明显,除采用常规的清塘消毒等预防措施外,可采用注射出血病组织灭活苗预防。(2)细菌性疾病是淡水养殖中最常见的鱼类疾病之一。主要有竖鳞  相似文献   

13.
草鱼生长速度快、养殖产量高、经济效益好,其养殖规模居中国所有养殖鱼类首位。草鱼病毒性出血病由草鱼呼肠孤病毒(Grass carp reovirus, GCRV)感染引起,是危害草鱼养殖最严重的疾病。该病发病期长,传染性强,防治困难,无特效药,一旦发病,其死亡率可达80%以上。本文从典型症状、组织病理学特征、基因型、病因等角度对草鱼病毒性出血病的流行情况进行剖析,并就该病的生态预防、免疫预防提供参考建议,对推动草鱼健康养殖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鱼类暴发性出血病的类型、症状特点及发病原因,总结了其防治措施,以期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血液是鱼类动物体内一种极其重要的组织,与营养状况、机体代谢及疾病有着密切的关联,也承担着体内运输、防御、免疫、体液调节及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功能。当鱼体受到外界因子影响而发生病理或生理变化时,也必定会在血液指标中反映出来。因而,鱼类的血液指标被广泛地用来评价鱼类的营养状况、健康状况以及对环境的适应状况,是重要的生理、病毒和病理学指标,可为鱼病诊断、环境监测及遗传育种、疾病防治等提供一定的生物学参考,进而为瓦氏雅罗鱼耐盐碱机理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测定了达里诺尔湖和岗更湖瓦氏雅罗鱼血液生理指标。结果表明:达里诺尔湖瓦氏雅罗鱼的红细胞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平均体积、白细胞数、血栓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生理指标与生活在岗更湖中的瓦氏雅罗鱼的生理指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P0.01)。  相似文献   

16.
利用RT-PCR方法克隆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肝脂酶cDNA序列片段,并对其基因结构和系统进化关系进行分析.瓦氏黄颡鱼肝脂酶cDNA片段长1065 bp,编码353个氨基酸.肝脂酶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瓦氏黄颡鱼与其他鱼类的同源性为62%-100%.瓦氏黄颡鱼肝脂酶氨基酸残基包含糖基化位点、催化位点、催化中心三联体位点、脂质结合位点和多肽"盖"等主要结构区域.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瓦氏黄颡鱼肝脂酶与草鱼、鳙、斑马鱼肝脂酶聚为一支.因此,瓦氏黄颡鱼的肝脂酶在鱼类进化中较为保守.  相似文献   

17.
野生与人工养殖瓦氏黄颡鱼肌肉营养成分及品质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野生及人工养殖瓦氏黄颡鱼的肌肉营养成分和营养品质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野生瓦氏黄颡鱼肌肉中水分显著高于人工养殖瓦氏黄颡鱼(P0.05),而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人工养殖瓦氏黄颡鱼(P0.05),粗蛋白和粗灰分含量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野生和人工养殖瓦氏黄颡鱼氨基酸组成基本一致,均含有17种以上氨基酸(色氨酸含量较低未测定)。除酪氨酸外,其余各项氨基酸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氨基酸平衡性分析结果表明,瓦氏黄颡鱼氨基酸组成符合FAO/WHO标准,具有较好的平衡性,蛋白品质较好。野生瓦氏黄颡鱼较养殖瓦氏黄颡鱼ω3脂肪酸高。瓦氏黄颡鱼肌肉贮存脂肪高,是一种较优的经济鱼类。  相似文献   

18.
爱德华民菌为重要的致病菌之一,能感染多种鱼类并造成大量死亡.该病原菌的暴发已经给美国、欧洲、亚洲(包括日本、中国等)国家带来了严重的社会和经济损失.长期以来,用于鱼类细菌性疾病防治的西药类药物,可导致病原菌产生耐药性,鱼体的药物残留会危害人类健康等,因而被限制使用.针对该菌的鱼类疫苗的研究又再度兴起,包括天然亚单位疫苗、活体重组疫苗、基因缺失苗和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等.综述了爱德华氏菌的基本特征和各种疫苗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鱼类爱德华氏菌病的防治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9.
<正>秋季鱼类易患暴发性出血病,该病发病急、传染快、流行时间长,且死亡率高、损失大。一旦发病难以控制,病情容易反复,养鱼户要增强防范意识,防止此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道氏虹鳟同工酶的组织分布及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方法,初步研究了道氏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的7种同工酶(GDH、SOD、LDH、α-AMY、POD、EST、MDH)在5种组织(眼、心脏、肾脏、肝脏、肌肉)中的分布及位点表达。结果表明,道氏虹鳟除α-AMY外的6种同工酶都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生化遗传研究发现7种同工酶共记录27个基因座位,多态座位百分数P=29.63%,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1.2963,说明道氏虹鳟的群体遗传多样性在鱼类中处于中等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