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转基因抗虫杂交棉F2代在生产上的应用前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不同来源的转Bt基因抗虫棉与常规品种杂交,比较杂种一代和杂种二代的竞争优势和抗虫性,结果表明,转基因抗虫杂交棉F2代,不仅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且抗虫性较好,在生产上有利用价值;同时,为了获得F2代优势强、抗性好的组合,要选择高产母本和高抗虫父本。本研究中组合1、组合2的产量和抗虫性均较理想。  相似文献   

2.
抗虫杂交棉制种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外源基因的显性遗传 ,利用转基因 Bt抗虫棉与常规高产、优质抗病棉花品系组配杂交组合的杂种一代在高抗棉铃虫的基础上 ,又表现出明显的杂种优势。使得抗虫杂交棉成为方便、快捷利用转基因抗虫棉的有效途径。最近几年 ,我国已经审定了多个抗虫杂交棉品种 ,这些杂交种在全国的适宜棉区深受欢迎 ,杂交一代棉种一直供不应求。大量杂交制种时容易产生种子质量问题 ,制种效率与杂交种纯度的矛盾尤为突出。根据最近几年的抗虫杂交棉制种和利用的一些经验及教训 ,认为在大量的抗虫杂交棉制种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主要问题。1把好制种亲本纯…  相似文献   

3.
叶尧良 《江西棉花》2007,29(4):34-35
慈抗杂3号是浙江省慈溪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慈96-5为母本、WH-1为父本配制而成的转基因抗虫杂交棉新组合,2005年通过国家审定,适宜在长江中下游棉区推广种植.从慈抗杂3号F1在浙北海盐县几年的种植表现看,其丰产性好、抗虫性强的优点得以充分体现,深受广大棉农欢迎.  相似文献   

4.
中抗杂1号全国区试结果简报邢朝柱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安阳455112中抗杂1号是我所1993年选配的抗虫杂交组合,该组合以丰产抗病品种为母本,转Bt基因品系为父本。在1995~1996年农业部主持的全国抗虫棉区试中,表现增产幅度大、适应性广、抗虫性...  相似文献   

5.
棉花抗虫核不育高优势杂交种川杂13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抗虫杂交棉川杂 1 3(原代号 VH3)系四川省农科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利用优质抗病核不育两用系 GA为母本 ,抗虫品系 HB为父本 ,以“一系两用法”选育而成的杂种一代。 1 998- 1 999年进行新组合筛选评价试验 ,2 0 0 0 - 2 0 0 1年参加四川省区域试验 ,2 0 0 2年参加四川省生产试验和示范 ,2 0 0 3年 7月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并被确定为四川省主推品种。川杂 1 3在各类试验中均表现为高红铃虫和抗棉铃虫、产量高、抗病、纤维品质优、适应性广、生产简化等特点。川杂 1 3以“一系两用法”生产杂种 F1代 ,制种程序简化 ,比人工…  相似文献   

6.
转基因抗虫杂交棉新品种合丰202.是以转基因高抗棉铃虫的高产稳产新品系145系为母本、以冀棉20纯系206为父本.采用人工去雄授粉的强优势杂交棉新品种.具有高产、稳产、优质的特性。2006年参加冀中南中熟杂交棉品种区域试验.2007年参加冀中南中熟杂交棉品种生产试验,  相似文献   

7.
转Bt基因棉的抗虫性遗传及其生化基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卡那霉素抗性鉴定、抗虫性鉴定Bt毒蛋白含量测定等三个方面对转Bt基因棉的抗虫性遗传及其生化基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转Bt基因棉美棉33B和GK-12对棉铃虫具有显著的抗性。盛蕾期饲喂美棉33B、GK-12棉抹顶端叶片72h后,初孵棉铃虫幼虫死亡率分别为86.8%、75.1%,对照TM-1、泗棉33号、苏棉12号三个常规品种(系)初孵幼虫死亡率分别为10.9%、13.9%、9.2%。美棉33B、GK-12盛蕾期功能叶片Bt毒蛋白含量分别为每克鲜重836.68纳克、682.56纳克。饲喂美棉33B、GK-12与常规品种(系)杂种一代棉抹顶端叶片72h后。初孵棉铃虫幼虫平均死亡率分别为84.1%、77.2%,两个转Bt基因棉品种与常规棉品种(系)杂种一代功能叶片的Bt毒蛋白含量平均值分别为每克鲜重820.58纳克、683.77纳克。转Bt基因棉与常规棉杂种一代的抗虫性表现及其生化基础与转Bt基因棉非常接近,杂种二代群体抗、感虫植抹的分离比例符合3:1,回交世代BC1群体抗、感虫植株的分离比例符合1:1,转Bt基因抗虫性状的遗传是受一对完全显性基因控制的。Bt基因与NPTⅡ基因是紧密连馈或完全连锁的。段毒蛋白表达量按照一对显性基因的表达方式在转Bt基因棉杂交后代中进行传递。不存在基因的剂量效应。三种鉴定方法都能对玫基因进行有效的追踪检测,且三者之间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并对国产转Bt基因棉GK-12的抗虫性不及美棉33B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针对我省存在的高产、优质、抗黄萎病、抗棉铃虫4个关键性老大难问题,于1997~1998年选用丰产性好、纤维品质特优和抗黄萎病的新品系4个作母本,筛选出对棉铃虫抗性较好材料3个作父本,共配制12个杂交棉新组合,以抗棉铃虫杂交棉中棉所29F1和抗黄萎病常规品种中棉所12为对照,意图通过杂交棉新组合F1多基因遗传重组,达到同步改良途径。1 丰产早熟性12个新组合84个小区计产分析,霜前皮棉产量1065.0~1950.0kg·hm-2,比CK1增产9.6%,比CK2增产43.0%,达到极显著水平。2 纤…  相似文献   

9.
棉花基因形态互作抗虫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明确了基因抗虫棉与形态抗虫棉杂交,其杂种一代继承了基因抗虫和形态抗虫两种抗虫优势,二者产生互作抗虫效应。既减少了棉铃虫田间落卵量和残虫存活数量,降低了蕾铃为害率,也提高了治虫效果和产量水平,达到了抗虫高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由于棉铃虫暴发成灾,化学防治用药量又不断加大,棉铃虫的抗虫性问题日趋突出,为了克服和延缓棉铃虫抗性的发展,寻找防治抗性棉铃虫特别是对高龄幼虫防效较好的新农药,我们于1998年进行了抗虫丹等新农药防治棉铃虫药效比较试验。1试验条件11作物品种...  相似文献   

11.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用平行观测对比的方法,对中美五个抗虫棉品种在抗虫,丰产及气候适应性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表明,GK19、GK21与美160、109抗虫性相当,田间表现均高抗棉铃虫、红铃虫、华302也具有明显的抗虫作用,但抗虫性略次之;丰产性上,华302与GK19在铃重,衣分上优势明显,其皮棉产量显著高于美160、109;5个抗虫棉对气候的反应一致,具有较强的气候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2.
带标记性状的两系杂交棉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带红叶指示性状的两系杂交棉的遗传分析和应用研究结果表明:红叶对绿叶呈不完全显性,杂种后代出现1(红叶):2(浅红叶)∶1(绿叶)的分离比例。利用红叶指示性状的棉花自交系与棉花雌雄异熟系配制两系杂交棉,在苗期,可根据棉花子叶颜色鉴别真假杂种,提高杂种纯度,还可以利用杂种F2代分离的表现型,进行杂种F2代的选择利用。  相似文献   

13.
赣棉Z006是由江西省棉花研究所杂交育种课题组,利用Q1336与Q1338杂交育种的选配技术及系谱育种法,历经7个生长季节选育而成的转基因抗虫优质杂交棉新品种。该品种属中熟棉类型(江西地区春棉栽培生育期123天左右)、丰产性好(区域试验中籽棉产量为3415.5 kg/hm~2,比对照增产14.08%)、棉纤维品质好(纤维长度30.4 mm,断裂比强度33.3 cN/tex)、抗虫性好(高抗棉铃虫、红铃虫)、耐枯萎病耐黄萎病。适宜江西省各植棉区春棉直播及营养钵育苗移栽。  相似文献   

14.
转基因抗虫杂交棉慈抗杂3号由慈溪市棉科所以慈96-5为母本,WH-1为父要,于1996年配制而成。1999、2000年两年参加浙江省棉花区试,2001年进入生产试验,在海盐试点表现非常突出。2003年对慈抗杂3号棉田的靶标、非靶标害虫田间抗虫性进行了调查对比,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5.
川杂棉23是利用转基因(含Bt)抗虫核不育系抗A3为母本,优质丰产品系ZR6为父本培育的转基因抗虫杂交种。2009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川审棉2009003)。该品种高抗红铃虫、抗棉铃虫,丰产性好,杂种优势强。主要适宜四川棉区及长江中下游部分棉区种植。  相似文献   

16.
对2016―2020年参加长江流域棉区区域试验的159个棉花新品种(系)对棉铃虫抗性的动态进行分析,为棉花抗虫育种及品种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参试品种(系)类型包含中熟常规棉、中熟杂交棉和早熟常规棉。结果表明,参试棉花品种(系)对棉铃虫的抗性水平较高,除2020年有4.35%的低抗品种(系)外,其他均为中抗或高抗,无不抗棉铃虫的品种(系)。多数年份以抗虫品种(系)为主。中熟杂交棉抗虫性多优于中熟常规棉,棉花苗期平均抗性多高于蕾铃期。5年参试品种(系)对棉铃虫的平均抗性值总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7.
冀优杂69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选育的高产、优质、早熟、抗虫杂交棉。其母本冀优326为海陆远缘杂交后代冀9119(新陆中8号)与国产抗虫棉GK12杂交、定向选择而成的优质抗虫新品系;父本为长势强、丰产、抗病性好的常规棉品系冀947。2003-2004年参加了河北省棉花品种区域试  相似文献   

18.
中棉所 38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育成的一种新型的转 Bt基因抗虫杂交棉 ,1 999年 5月通过全国品审会审定。该品种母本为双隐性不育系 ,不需人工去雄 ,可直接授粉制种 ,与人工去雄制种相比可降低制种成本 50 %。 2 0 0 0年在长江和黄河流域棉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表现特别突出 ,它集抗虫、抗病、丰产、优质、简化制种于一体 ,科技含量高。是目前长江、黄河两大棉区推广种植最理想的品种。1种植表现1 .1 苗势好。中棉所 38子指大 ,出苗快而整齐 ,比一般常规品种提前 2~ 3天 ,子叶肥大 ,平展 ,叶色油绿 ,该品种对苗病和角斑病具有较好的…  相似文献   

19.
转基因抗虫杂交棉最适密度和施氮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所应用生物技术培育的转基因抗虫杂交棉,经各地试验试种表现出较好的抗虫性和丰产性,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对转基因抗曳杂交棉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表明,该组合的生长发育特性与常规棉花品种存在较明显的差异,具有较明显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优势,高产栽培必须针对其生育特点而制定。本研究对转基因抗虫杂交棉的最适移栽密度和施氮量进行了初步的探索,目的在于为制定配套栽培技术提供科学依据。1材料与方法试验手1996年在南京本所试验地进行,试验采用地膜平铺育苗,4月19日播种,5月19日移栽。随机区组设计,重复4次(其中1个重复为取…  相似文献   

20.
正反交抗虫杂交棉F_2性状差异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三组正反交抗虫杂交棉杂种F2的产量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结果:以抗虫棉做母本或父本配制杂交组合,其F2在皮棉产量上无明显差异,纤维品质除比强度变化较大外,2.5%跨距长度、麦克隆值都变化不大。因此,就产量和纤维品质而言,以抗虫棉做母本配制杂交组合其F2与以其做父本的杂种F2一样可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