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要地介绍了印度蔗农在甘蔗生产上选择种植效益比较大的甘蔗种类,种植适宜的甘蔗品种,采用比较经济的栽培管理措施,讲究合理的施肥技术,重视施用有机肥料以及加强病虫害防治等成功经验,并借此浅谈现阶段我省甘蔗生产与研究中应该把握的几个问题,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澳大利亚的甘蔗糖业科研、生产与管理部门的考察学习,与蔗糖业专家进行深入交流,基本掌握澳大利亚甘蔗的现代高效节本种植技术,甘蔗高效育种体系及研究的最新动态,同时对其蔗糖业科研、生产、销售及政策现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提升我国蔗糖业科技创新能力、现代化生产水平和国际竞争能力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我国甘蔗产业正面临着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传统的生产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代甘蔗的生产要求,降低原料蔗生产成本,提高蔗农植蔗效益已迫在眉睫,表明普及甘蔗生产机械化技术是我国甘蔗产业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4.
2006-2009年,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所选择粤糖93—159、ROC25号、ROC10号、闽糖69—421、桂糖17号等主栽品种进行蔗种温水脱毒试验研究及生产示范。研究结果表明.甘蔗温水脱毒种苗具有显著的增产增糖效果,是最具潜力和成效的病虫害防控技术,应作为现代甘蔗优质原料生产的重点内容之一,在生产上加快推广,使之制度化,可大幅度提高甘蔗的产量和糖分、延长宿根蔗年限,可以显著提高甘蔗生产的经济效益,增加蔗农收入。  相似文献   

5.
对严重影响甘蔗生产的8种甘蔗主要害虫和5种甘蔗常见流行性病害的发生危害特点进行了探讨和综述。依据甘蔗病虫害的危害特点,提出以农业防治方法为基础,物理防治灯光诱杀、生物防治为辅,减少虫源病源,统一化防为重点和抓好关键时期科学用药的综合防治措施,从而达到高效、快速、持续、有效控制甘蔗病虫害的发生危害,确保甘蔗生产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为了从根本上了解目前甘蔗生产上存在的问题,找到甘蔗低产的主要原因.科技人员深入蔗区,从甘蔗施肥、栽培措施、田间管理模式等方面调查甘蔗生产现状.调查结果表明,造成甘蔗低产的主要原因有:病虫害严重、甘蔗品种退化、施肥不合理、地力下降、干旱等.  相似文献   

7.
综述了国内外甘蔗机械化生产、甘蔗育种、健康种苗的利用现状和研究进展.介绍了水田甘蔗高产高糖栽培技术、旱地甘蔗节水抗旱栽培技术、蔗田覆盖技术、甘蔗间套作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同时还涉及了甘蔗栽培管理研究的一些新技术和新动向。  相似文献   

8.
阐述广西甘蔗机械化生产现状,分析甘蔗机械化生产存在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以推进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9.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7个杀虫剂处理对甘蔗田间害虫防效及对甘蔗经济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40%福戈水分散粒剂、30%度锐悬浮剂以及5%异丙特丁硫磷对甘蔗绵蚜虫、蓟马、螟害防效均优于其他药剂处理;经济性状中,株高、产量和糖分在40%福戈水分散粒剂、30%度锐悬浮剂以及5%异丙特丁硫磷处理条件下均优于其他药剂处理。生产上建议以上3种农药交替使用,并结合甘蔗下种和施肥培土一起使用以达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0.
针对甘蔗育种程序中株系、品系、品种、材料等概念不清、使用有误等问题,采用引证、分析、推理等方法进行了梳理探讨.明确指出了在甘蔗育种程序中,株系是指种植在选种圃的从杂种圃选择出来并编号的某个优良单株的蔗芽萌发生长所形成的蔗株系统;品系是指从选种圃选择出来的自种植于鉴定圃起到审定或鉴定命名为品种前的某个株系群;品种是指通过审定或鉴定的、具有一定经济价值和遗传性比较一致的、适应在一定自然和生产条件下栽培种植的甘蔗群体;材料是指从原始材料圃到品种审定或鉴定之前的植物群;育种材料是指种植于原始材料圃(品种资源圃)的用来选育甘蔗新品种的植物群;原始材料是指保育在原始材料圃中的供甘蔗育种选择亲本的甘蔗及其近缘植物;中间材料是指在甘蔗育种中产生的尚未育成品种作审定或鉴定推广的品系、株系.即育成而未作品种发放的品系、株系.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甘蔗新品种健康种苗的应用效应,对6个甘蔗新品种进行了为期两年的健康种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1)健康种苗可显著增加甘蔗产量和含糖量,这种效应可从新植蔗延续至宿根蔗且因品种而异。健康种苗甘蔗产量增产16.4%,含糖量增产15.9%。(2)健康种苗对甘蔗蔗糖分无显著作用。(3)健康种苗对甘蔗产量性状作用是多方面的,可促进甘蔗发芽出苗,增加分蘖、株高、茎径和有效茎数。该试验结果对健康种苗在甘蔗生产上的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科学有效防控甘蔗螟虫,确保甘蔗生产安全,在调查研究基础上,系统介绍了云南蔗区甘蔗螟虫发生危害特点,并根据其发生危害特点,结合甘蔗生产实际,提出了相应的防治策略和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从甘蔗育种与生产结合的角度,就13年来的研究进展作一次阶段性总结,调查分析了不同甘蔗品种(系)在堆放3~5d内的蔗糖转化损失率差异性,对糖厂造成产糖量损失差异的重要关系.强调甘蔗蔗糖转化损失率品种间差异性研究利用的科技与经济意义,很有必要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对滇西南四大蔗区106户甘蔗种植者的生产情况,如蔗地类型、田间管理、生产投入及效益、产业科技应用状况和甘蔗的竞争作物种类等进行了调查分析。调查结果表明,滇西南蔗区主要以旱地为主,田间管理较粗放,新技术推广应用不足,种蔗效益较低。并在总结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甘蔗生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甘蔗快锄低砍是临沧市近几年来在甘蔗生产中推广的一项新技术,2008/2009年榨季,市甘蔗技术推广站先后在幸福、耿马、华侨和勐永4个蔗区,选择不同田块、不同种植类型、不同熟期和不同茎型的10个甘蔗品种进行对比调查测定,结果显示,应用快锄低砍技术砍收甘蔗,平均每公顷比传统齐地面砍收或略高于地面砍收方法多收甘蔗4010.25kg,扣除额外增加的投入,蔗农可增收822.11元。  相似文献   

16.
综述了甘蔗的需肥规律、甘蔗最佳施肥配方、测土配方施肥在甘蔗生产上的应用效果及甘蔗专用复合肥的研究,并提出了甘蔗测土配方施肥中应遵循的原则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甘蔗作为用蔗茎腋芽进行无性繁殖的作物,甘蔗种苗是传播甘蔗病害的主要媒介。结合田间调查对近年来甘蔗生产上最具威胁性的几种常见种传甘蔗病害的发生为害、流行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其流行特点,提出了相应的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研究瓜类与新植甘蔗不同的套作模式对瓜类、甘蔗产量品质的影响以及经济效益的分析,为瓜类合理的套作甘蔗提供科学的依据。试验结果:甘蔗行距为1.1m的常规行距套种甜瓜,甘蔗的产量最高;甘蔗蔗糖、锤度、重力纯度、蔗汁蔗糖分等甘蔗品质综合指标最优,同时提高甜瓜的品质;甘蔗常规行距套种的瓜类的产量品质比套种在1.2m宽窄行的瓜类产量品质要高。南瓜、甜瓜与甘蔗套种的效益比纯种甘蔗高,其中1.1m常规行距的甘蔗与甜瓜套种的经济效益最优。因此生产上建议采用1.1m的常规行距与南瓜、甜瓜套种,特别是1.1m常规行距的甘蔗与甜瓜套种模式值得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9.
为了评估甘蔗生产上应用滴灌施肥技术的效应,比较了滴灌系统及传统方法施用钾肥对甘蔗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甘蔗品种粤糖00—236为试材.进行了1年(2006~2007)露天盆栽滴灌种植试验。设置了4个通过滴灌系统施用的钾肥(KCl)水平,K1:10g/盆,K2:15g/盆,K3:20g/盆和K4:30g/盆,滴灌各处理施尿素15g/盆,和1个常规施肥方式(肥料施用量为尿素30g/盆和KCl30g/盆)。试验结果表明.滴灌施肥显著促进了甘蔗的生长.比常规施肥的甘蔗产量获得显著提高,K1、K2、K3和K4处理的每盆蔗茎收获量分别比常规管理的增加了19.2%、38.6%、45.9%和56.4%、滴灌条件下,施钾量不同对甘蔗产质量有显著影响.甘蔗产量随施钾量的增加而增加.但过多施用钾肥对甘蔗品质有负面影响.在甘蔗生产上应用滴灌施肥技术,可以节省钾肥的施用量。而且钾肥用量为常规推荐施用量的一半即可获得较常规施犯高三成以上的产量,通过滴灌系统施用钾肥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20.
简述了澳大利亚协调工农利益关系的分糖制;甘蔗品种改良中,性状间的权衡,经济遗传值的概念,性状经济权重的估算原则。根据我国甘蔗产业的实际情况估算了我国甘蔗各主要经济性状的权重,以期为经济遗传值在我国甘蔗选育种中的应用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