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城市廊道作为一种以条带状呈现的景观单元,可视为不同于两侧基质的被拉伸斑块,具有连接相似组分的景观单元、完善城市景观空间格局、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等多重生态效益。从景观生态学的视角探讨城市廊道景观规划的设计原则与关键要素,顺应当下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发展理念,提出相应的城市廊道景观生态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2.
京沪高铁南京栖霞段绿化结合了生态(文明)建设概念及理论,从高铁生态廊道的功能及规划原则、高铁生态廊道宽度的设计、生态廊道景观植物的配置方式等方面出发,通过人为干预,使高铁周边尽快形成"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稳定生态环境,实现集生态防护、景观展示、地区人文底蕴提升等为一体的生态建设体系。  相似文献   

3.
作为国土绿化重要组成部分的绿色通道生态建设工程,是国土绿化工程中的战略性工程。以邵阳市生态廊道建设总体规划为例,阐述了在生态廊道绿色通道景观生态工程的规划设计中,应注意生态廊道的重点景观节点建设和景观优化建设,重点控制和加强特色地段景观规划。  相似文献   

4.
从包容性发展视角出发,探讨遗产廊道的保护和发展,以苏州环古城河步道为研究对象,在分解遗产廊道构成要素和特征的基础上,从功能相关、历史相关、空间相关3个方面来整合遗产廊道景观,并就生态良好、公平正义、以人为本等方面针对现状问题提出了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5.
简述了我国度假村景观生态设计现状,其次从人工"斑块"的景观生态设计、自然"斑块"的景观生态设计、廊道的景观生态设计三个方面对生态设计方法在度假村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其中重点对人工"斑块"的景观生态设计中的建筑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以京沪高铁相城段生态廊道景观节点为实例,围绕高铁的特征属性,结合项目区现状,从地形改造、植物群落构建、植物配置等方面入手,探讨打造高铁生态廊道景观节点的方法、措施,从而充分发挥高铁廊道的生态防护效能,创造优美的局部景观,促进高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2014年笔者通过对内乡县不同类型道路、河渠等主要生态廊道的绿化树种、景观效果和绿化水平等进行调查,摸清了内乡县生态廊道建设现状,找出了生态廊道绿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内乡县生态廊道适宜造林模式。  相似文献   

8.
城市水陆交错带是物质、养分和能量流动速率较高,具有较高的生态和景观价值的城市滨水带。文章归纳国内外城市以及"水乡"杭州水陆交错带的生态和植物景观方面的研究现状,探讨生态系统恢复、生物廊道恢复、植物景观格局、水岸生态系统结构等方面的研究内容,简要概述其在水陆生态交错带中的作用及其在生态系统恢复中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9.
梅州世界客都大道是集交通、景观、生态、休闲等综合功能于一体的城市景观大道。本文从景观设计的主题、定位、整体的布局形式,突出进城大道的文化与特色,使其成为集"交通、景观、文化、展示"于一体的"绿色廊道",构建出赋有地域特色的景观文化。  相似文献   

10.
道路绿化在城市环境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案从"低碳、生态、防护、滨海"等角度出发,以"绿廊水韵、风情台州湾"为设计理念,以自然、生态、立体的道路绿化设计手法,运用并融入台州独特的滨水景观元素,进行植物配置,打造具有海滨风情的、绿树成荫的、生态绿色廊道。本文以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聚海大道"景观绿化为例进行阐述,以期为滨海城市的道路景观设计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1.
正生态廊道建设作为生态园林城市的结构脉络和景观布局的枢纽,其设计的理念和形式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具有重大的影Ⅱ向力。本文在对城市生态廊道的概念与功能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介绍了中卫市城市生态廊道建设的规划背景、总体定位及规划原则。从"一环、一园、一镇、三区块"的总体布局展开,对城市生态廊道规划设计在实际应用中的设计理念、设计形式、建设内容及前景目  相似文献   

12.
林萌 《现代园艺》2022,(2):76-78
水域景观是城市不可多得的资源与风景,具有较强的观赏性.从城市滨水公园特点出发,以三江口生态公园为例,分析公园景观现状,探讨景观提升方法;以"保生态、通廊道、显文化、聚活力、创意境、塑网红"为策略;以"福文化"为特色,打造八福节点,塑造最美滨江岸线,提高现有景观水平,建设最美榕城福岸.  相似文献   

13.
金啸宇 《现代园艺》2012,(12):141+143
三溪一河沿河景观带是城市重要的生态廊道、景观廊道以及通风廊道。是城区北部的重要水系,穿过牡丹江约1/3的城市空间。项目总规划面积150万 m~2,绿化面积116万m~2,硬质铺装面积34万m~2。它的建设对于提升城市的品质,改善了城市的环境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迅猛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带来的是日趋严重的城市生活环境问题,城市的绿地系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生态恢复是恢复原有生态系统,改善生态结构,恢复城市绿地景观的有效途径。本文将城市绿地系统从斑块和廊道2方面,城市公园、城市湿地、工业废弃地、闲置地、河流廊道、交通廊道、绿道廊道7小类分别进行生态恢复的办法探讨。  相似文献   

15.
于淼 《现代园艺》2013,(16):118-119
随着水系景观工程的建设,水系两侧规划范围内的用地将有很大的升值空间。内环河作为巴彦淖尔市总体规划的重要工程被包围在城市的中心区域内,其重要性也将被取代为城市内部的景观水系,被赋予了新的功能和面貌。我们通过生态设计、文化设计的方法,将内环河滨水地带转变为城市的开放空间。设置集散、活动的场所和设施,满足市民休闲、运动、娱乐的需求,同时结合重要的交通结点及历史人文遗迹,设置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设施,使它成为城市中一条富有特色的景观廊道、生态廊道和休闲运动廊道。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中国城市绿道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并以新建的沈阳市生态廊道为例,分析了该生态廊道的景观特点。  相似文献   

17.
孙妍艳 《现代园艺》2023,(7):140-145
以大理市洱海生态廊道建设项目为研究对象,从湖泊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治理角度出发,基于自然解决方案,提出构建湖滨缓冲带的典型三位一体功能性湿地功能模块。基于水环境功能、生态功能和景观功能3个方面,营造自然做功的具有一定水净化功能和景观游憩价值的生态缓冲体系,并以大理市洱海湖滨缓冲带的建设为例,对如何应用核心净化模块和延伸的生态和景观模块,最后结合实施效果详细阐述其技术要点,以期能为生态廊道等生态环境治理、建设与保护提供一定理论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吴建林 《现代园艺》2012,(11):37-38
边坡绿化建设是园林绿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防止边坡水土流失、建设绿色家园的的必然要求。根据景观多样性、景观评价原理和方法,合理地进行边坡绿化规划,使廊道、斑块及基质等景观要素的数量及其空间分布合理,使边坡内景观与边坡外环境之间的信息流、物质流与能量流循环畅通。既要将合边坡绿化符合景观生态学原理,又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本文阐述了生态城市的涵义、格局与特点,分析了景观生态规划的目标和原则,从斑块、廊道、基质三方面提出了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以京杭大运河扬州段为例,以遗产廊道理念作为指导思想,探索运河遗产廊道构建及景观优化设计。针对大运河扬州段水体景观、绿地空间及沿岸历史建筑现状问题,引入构建遗产廊道思路,提出绿色廊道构建、慢行交通系统规划、解说系统规划和遗产点保护与利用等优化策略,从而发扬传承运河遗产文化,夯实生态基地,保护修复运河自然生态及沿岸历史建筑,让运河文化走入寻常百姓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