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草原是内蒙古地区最主要的植被类型,对维护我国北方生态屏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通过多年的野外调查,结合地理特征、植被特征、优势种蝗虫种类及多年草原蝗虫分布和发生资料及生产实践经验,将内蒙古草原划分为呼伦贝尔温性干草原、大兴安岭南麓典型草原、大兴安岭北麓典型草原、锡林郭勒典型草原、苏尼特半荒漠草原、蒙古高原南缘典型草原、阴山北麓半荒漠草原、乌拉特荒漠草原、鄂尔多斯沙生草原、阿拉善荒漠草原10个蝗虫发生区。针对不同草原区域的蝗虫为害特点,提出了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绿色可持续的草原蝗虫防控技术体系,即协调微生物制剂、植物源农药、天敌防控、生态调控等措施,采用飞机、大型机械等配套施药技术,实现对蝗虫种群的持续控制,对于指导草原地区畜牧生产、实现草原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草原蝗虫在太仆寺旗发生严重,对草原生态和畜牧业发展构成严重威胁。我旗从加强测报员队伍建设、完善常规调查、实施固定点监测、建立昆虫实验室和标本室等方面加强了草原蝗虫测报工作,在此基础上,提高了绿僵菌、印楝素、苦参碱、烟碱苦参碱和牧鸡等生物防治技术的推广度和覆盖度,并紧密结合草原保护和生态建设项目,加大草原蝗虫的综合治理力度。草原蝗虫生物防治措施在我旗取得了显著成效,对其他类似地区的草原蝗虫综合防治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经过长期的灭蝗实践和调查,初步摸清了乌兰浩特市草原蝗虫种类的区系组成。从而为蝗虫的治理提供依据。乌兰浩特市草原蝗虫预警监测纳入了兴安盟草原鼠虫害预警监测体系,其包括农牧民测报网络在内体系的成功运行。标志着兴安盟草原鼠虫害防治工作已经从被动防治向现代的主动预警防治转变。这一体系可以准确预测预报蝗虫发育动态,为蝗虫防治提供可靠依据,提高灭蝗的科学性和灭效。  相似文献   

4.
新疆地域辽阔,草地资源丰富,草原面积0.57亿hm2,可利用草原面积近0.47亿hm2,位居全国第三。由于新疆地处三山夹两盆的特殊地理位置,复杂多样的生态环境为蝗虫的发生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据1986~1991年新疆草原优势种蝗虫区域划分调查统计:新疆有蝗虫发生面积395.70万hm2,其中严重地区面积270.45万hm2,蝗虫发生面积占新疆草原可利用面积的8.5%。据区划调查鉴定,新疆约有蝗虫种类160余种,其中优势种蝗虫种类10多种,形成危害的蝗虫种类主要有意大利蝗、伪星翅蝗、黑腿星翅蝗、西伯利亚蝗、亚洲飞蝗、黑条小车蝗、戟纹蝗、小翅曲背蝗、宽须蚁蝗等,它们此起彼伏交替发生,严重影响着新疆畜牧业生产的健康稳定发展。由于新疆特殊的地理构成,为草原蝗虫生物防治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多年来,新疆在草原蝗虫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的工作。本文对上世纪80年代以来新疆蝗虫综合防治技术的试验研究与推广应用情况进行了汇总,把牧鸡治蝗、牧鸭治蝗、人工招引粉红椋鸟控制蝗害、蝗虫微孢子虫治蝗、蝗虫痘病毒治蝗、绿僵菌控制蝗虫、印楝素治蝗等多种蝗虫生物防治技术与化学防治技术应用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了蝗虫综合防治技术在新疆蝗虫防治中的防治效果和应用优缺点,对新疆草原蝗虫防治走以生物防治技术为主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提供了一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经过长期的灭蝗实践和调查,初步摸清了乌兰浩特市草原蝗虫种类的区系组成,从而为蝗虫的治理提供依据。乌兰浩特市的草原蝗虫预警监测纳入了兴安盟草原鼠虫害预警监测体系,其包括农牧民测报网络在内的体系的成功运行,标志着兴安盟草原鼠虫害防治工作已经从被动防治向现代的主动预警防治转变。这一体系可以准确预测预报蝗虫发育动态,为蝗虫防治提供可靠依据,提高灭蝗的科学性和提高灭效。  相似文献   

6.
草地蝗虫是哈密市草原生态系统中危害最为严重的生物灾害之一。蝗虫具有繁殖能力、适应性强,迁飞距离远等特点,加之持续干旱、草地裸露面积大、不合理的开发,广谱化学农药的使用,损害了草原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使该地区草地蝗虫种群长期处于为害状态。为了有效控制草地蝗虫灾害,恢复草原生态系统,我们对哈密市草原蝗虫的分布做了详细调查,发现该区有蝗虫76种,常年危害的有10种,造成严重损失的有6种,并结合草地建设退耕还草、建立人工草料地、补播优良牧草、休牧封育草场等方式,采取多种生物防治技术对草原蝗虫进行防治,已初见成效。草原生态正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相似文献   

7.
经过长期的灭蝗实践和调查,初步摸清了甘加草原蝗虫种类的区系组成和蝗虫灾区的分布,从而为蝗虫的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从对蝗虫的监测调查到绘制危害分布图等方面介绍了冕宁县境内草原蝗虫防治的具体工作。以期为山地地区草原上的虫害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减少草原蝗虫对草原生产力的影响,对内蒙古新巴尔虎左旗2004—2016年草原蝗虫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并与降水量、温度等气候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草原蝗虫的发生与前一年降水量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477,较与当年降水量、当年4—7月降水量的相关系数更高,与年均温、极端温度等差异不显著;通过曲线回归分析,拟合出年降水量与翌年蝗虫发生面积的回归方程,拟合优度较好。  相似文献   

10.
经过长期的灭蝗实践和调查,初步摸清了甘加草原蝗虫种类的区系组成和蝗虫灾区的分布,从而为蝗虫的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草原蝗虫成灾原因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内蒙古草原是草原蝗虫灾害的频发区和重灾区,本文介绍了内蒙古草原蝗虫灾害发生的现状,阐明了草原蝗虫主要种类及发生特点,分析了内蒙古草原蝗虫成灾的根本原因,剖析了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在几年来草原虫害防治工作的实践探索基础上,提出了有关草原蝗灾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2.
在夏河甘加高山草原大面积发生蝗虫的不同生境中,进行了蝗虫密度调查,通过蝗蝻和成虫食量的计算,研究了不同密度蝗虫对牧草的取食量及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经过历次治理蝗灾,为当地牧民挽回牧草损失5 039 781.88 t,折合3 451 905.4个羊单位,增加畜牧业经济收入1 104 609 728元,为可持续发展草原畜牧业奠定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3.
在夏河甘加高山草原大面积发生蝗虫的不同生境中,进行了蝗虫密度调查,通过蝗蝻和成虫食量的计算,研究了不同密度蝗虫对牧草的取食量及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经过历次治理蝗灾,为当地牧民挽回牧草损失5039781.88t,折合3451905.4个羊单位,增加畜牧业经济收入1104609728元,为可持续发展草原畜牧业奠定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新疆草原蝗虫的种类、分布、生活习性等,以及蝗虫灾害发生的特点、原因及防治手段,并提出今后一段时间内蝗虫灾害治理工作的总体思考,反映了新疆草原蝗虫灾害发生的历史、现状和动态。  相似文献   

15.
为查明定边县荒漠草原蝗虫区系及物种多样性,采用α和β多样性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蝗虫区系由7科、17属、19种组成,单种属和寡种属多是各蝗虫群落组成的共同特点;各蝗虫群落种的丰富度、均匀度及多样性指数变化趋势相同,自大至小排序为:农田蝗虫群落>平沙地荒漠草原蝗虫群落>半流动半固定沙丘荒漠草原蝗虫群落,3个蝗虫群落的生境差异性比较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连续10年调查新疆玛纳斯县典型草原区蝗虫的组成及数量动态,提出持续控制蝗害的措施。方法:样框取样和扫网法。结果:甲崂和阳山的蝗虫的组成和数量动态变化均不相同,分析典型草原区甲崂和阳山蝗虫数量动态不同变化的原因。结论:控制草原蝗害是长期性工作,需要合理利用建设草原,通过实施围栏禁牧、轮牧,以草定畜以及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机制,防止草原退化,采取粉红椋鸟治蝗、牧鸡牧鸭治蝗等生物治理措施,建立化学防治和生物制剂防治示范区,长期坚持蝗情监测,开展蝗虫的资源化利用,可实现对草原蝗害的持续控制。  相似文献   

17.
蝗虫是天然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草原生态系统中蝗虫群落的结构及多样性是揭示草原蝗虫成灾危害机制及其可持续治理的基础工作之一。近年来,国内对草地昆虫群落结构进行了部分研究工作,但对不同植被类型蝗虫群落结构组成及多样性方面的研究少。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畜牧业发展中,草原起着关键的作用,草原是否繁盛直接关系到牧民的经济收入水平,为此,应该加强对草原的建设和管理,尤其重视对草原蝗虫鼠害的治理,避免蝗虫鼠害对草原造成严重的影响,从而不利于我国畜牧业的健康发展。本文主要阐述了草原蝗虫鼠害的危害,同时论述了治理蝗虫鼠害的意义,重点提出了治理草原鼠害蝗虫的策略,希望为牧民进行蝗虫鼠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草原是牧民赖以生存的场所,草原的繁盛关系到牧民的经济生活,因此需要加强对草原蝗虫鼠害的重视,避免蝗虫鼠害对草原造成严重的影响,对畜牧业的发展造成极大的阻碍。为此,本文介绍了草原发生蝗虫鼠害的危害;阐述了保护草原免受蝗虫鼠害的意义;提出了治理草原蝗虫鼠害的策略:提高认识、加大保护力度,避免化学防治、强化生物防治,建设示范基地、做好科研工作,控制放牧量、明确放牧区域。  相似文献   

20.
为探明微孢子虫灭蝗效果,本试验调查分析了草原蝗虫发生情况,比较了三种不同浓度的微孢子虫悬浮剂对蝗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不同剂量微孢子虫悬浮剂对蝗虫防治均有显著效果,600ml/hm2防治效果最好,随着施药时间的延长,施药28d防治效果最高且均达到70%以上。说明草原蝗虫灾害爆发不严重时,用微孢子虫进行防治,可达到持续控制草原蝗灾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