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加快,农村劳动力大量减少,开发一种针对山地或丘陵地区的便携式插秧机成为一种迫切的需求。研究其针对插秧机伤秧、漏插和漂浮等问题,开发了一种新型便携式插秧机。本文介绍插秧机的工作原理,以及插秧针和分秧机构等关键构件设计。  相似文献   

2.
机动插秧机漏插率一般应低于2%。漏插率也叫空穴率,它是指无苗穴占总穴数的百分率,无苗穴包括机械漏插和完全漂秧而造成的漏插。由于秧田和秧苗准备不好,或插秧机使用凋整不当,都可能造成漏插。本文简述造成漏插的原因和减少漏插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正插秧器械以前叫秧马,人们坐在上面,靠腿支撑,减轻体力劳动者的工作量,这就是历史的实物。分秧器叫莳梧,农民插秧的时候一手抓一把秧一手拿分秧器,这样就避免了插秧穴位太深及穴空隙太大,古代农民非常勤劳,也非常聪明。插秧机的发展历史我们国家最早有人力、畜力、机动插秧机,中国一直处于领跑,后续到了20世纪80年代步进式插秧机时代我们处于并跑。第1台水稻插秧机诞生  相似文献   

4.
目前广泛使用的国产机动插秧机普遍存在侧边壅泥严重这一现象。它的存在极大地阻碍了插秧机的推广使用,而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秧船。为此,我们对秧船的有关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试验。  相似文献   

5.
佚名 《湖南农机》2012,(6):29-30
1 插秧机类型及工作原理 水稻插秧机按适应秧苗的状态分为3类:拔洗苗型、带土苗型和两用型.按动力分为2类:人力插秧机和机动插秧机,现人力插秧机已较少推广.人力插秧机采用间歇插秧方式,插秧动作在机器停歇状态下进行,插秧动作结束后,手拉机器移动一个株距,再次进行插秧动作 ;机动插秧机采用连续插秧方式,在机器行进过程中完成分秧、插秧动作.  相似文献   

6.
基于ADAMS的高速插秧机三插臂分插机构运动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现有分插机构提高转速后,增加作业效率而导致取秧针针尖速度过快,取苗时触碰秧苗后造成伤秧率较高,影响水稻的成活、生长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高速分插机构——椭圆齿轮行星系三插臂。增加一个栽插臂后可以在不降低插秧机插秧效率的情况下减小转速,降低秧针尖的速度,减小伤苗率,通过理论推导建立了秧针运动数学模型,通过SolidWorks进行了三插臂的三维建模,利用ADAMS对其运动学进行了仿真分析,分析表明,相同作业效率下,秧针尖速度降低  相似文献   

7.
李雷 《南方农机》2012,(2):16-17
机动插秧机插秧质量的好坏衡量标准主要参数如下:每穴株数、机械伤秧率、勾秧率、漏插率、插秧均匀度合格率、漂秧率等。提高机械插秧作业质量的措施有:育苗的农艺标准、整地标准、机械调整、正确使用操作等。一、育苗农艺标准(一)苗床土质量。筛过的苗床土不能混有茎  相似文献   

8.
针对高速水稻插秧机在取秧工作时容易造成伤秧的现象,提出了采用新型双偏心卵形齿轮行星系分插机构的设计方案;建立了该机构的虚拟样机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设计方案相比,新的设计方案秧针运动轨迹与秧门的位置关系得到优化;取秧时,秧针运动轨迹与秧盘几乎垂直,保证了秧苗的质量;当秧箱导轨夹角变为80°、推秧角为78°、推秧角与秧苗和秧针夹角的和接近90°时,优化了插植后秧苗直立性,满足了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9.
在南方水稻地区,随着机耕、机收和机械植保技术的全面推广,机插环节的插秧机成了当前农民最关注的热点。目前插秧机械已经较为成熟,各地正进入示范推广阶段。然而,你了解插秧机吗插秧机主要由发动机、传动系统、行走系统、液压仿形系统、插秧系统等组成。结构并不复杂,运转似乎也很简单,仅是将秧块及时下移,利用插秧机构的秧针插入秧块抓取秧苗移插到田地里。但是机具技术要求却是很高的,如不能漏株、插秧深度要一致、取秧量要均等、秧苗间距要均衡等,所以才有南方地区几十年机插推广不成功的历史。插身机通常按操作方式和插身速度…  相似文献   

10.
水稻插秧机投入插秧作业前必须进行保养维护。液压部分检查液压油是否充足,运动件是否灵活,液压仿形的中浮板动作是否灵敏;插植部分检查插植传动箱、插植臂、导轨、侧边链条箱是否加注润滑油,插植臂是否运转灵活,秧针与秧门间隙是否正确,纵向取苗量调整是否正常,纵向送秧及送秧星轮转动是否活动正常等;行驶部分检查变速杆调节是否可靠,行走轮运转是否正常,左右转向拉线是否注油。经维护保养后可进入田间作业,作业中若出现故障应现场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11.
插秧机正确的维护与保养是保证插秧机正常工作,延长其使用寿命的关键措施,为此笔者介绍如下维护保养方法: 1、插秧机下田时的检查保养 (1)检查插秧机多部件运转是否正常,如秧针、苗箱、牙轨、秧门等是否有变形和损坏,秧针间隙是否合理,多操作拉线是否正常,多传动连接的螺钉是否松动等,如有不正常处及时调整维修.  相似文献   

12.
<正>本文通过对水稻插秧机的正向曲柄摇杆分插机构进行了运动学分析,得出秧针运动的静轨迹方程和动轨迹方程,然后利用MATLAB软件建立了正向曲柄摇杆分插机构的秧针轨迹仿真程序,为选择合理的分插机构结构参数和提高插秧机性能提供依据。一、引言分插机构是水稻插秧机的主要工作部件,包括分插器和轨迹控制机构,在供秧机构(秧  相似文献   

13.
潘荣翠 《南方农机》2017,(10):31-32
插秧机的漏插率是衡量机械插秧技术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降低漏差率,可以从选种育秧、苗床秧块的水分控制、机插的取秧数量以及耕地的平整度等方面采取措施。文章结合各地进行漏插率调整的措施经验进行分析,希望对于插秧机技术的推广具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合格的工厂秧(田间盘育秧)进行机插时,如何做到匀插不漏,介绍几条措施。 1.采用干、浅、少整地和浅灌水插秧技术 2ZT—7358(7428)机动插秧机在机插作业中,因本身重量使拖板两侧壅泥,靠行时往往淹埋已插好的秧苗,因此,本田整地不宜耙得过糊。同时,机插苗矮小,本田整地如不平,势必造成栽后高处“冻煞”(早稻)、“晒煞”(晚稻),而  相似文献   

15.
目前市场品牌插秧机种类繁多,主要有两轮手扶步进式、三轮拖板乘坐式、四轮高速乘坐式;用户关注插秧机的插植质量(漏查、漂秧、伤秧等)、动力大小与形式(汽油、柴油)、插植性能参数(行距、株距、单株取秧量等)等因素较多,对于如何选购插秧机笔者认为,使用者对插秧机的选型,应在严格遵从使用条件的前提下,再考虑性价比优势,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用得了、用得好”。  相似文献   

16.
<正>在插秧期前,插秧机手要充分了解插秧机的构造、性能和工作原理,熟练掌握操作要领和注意以下事项:1.作业前仔细检查插秧机各手柄功能是否正常。2.检查发电机机油、插植臂黄油量、载秧台上下导轨黄油。3.用秧规检查各秧抓取秧量是否一致。4.第一次装秧苗把载秧台移至最左或最右端。  相似文献   

17.
水稻插秧机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插秧机常见故障主要有:秧苗姿势不好,产生浮苗,田土插秧困难,插植叉带回秧苗,产生倒苗,插秧株数过多,产生漏穴现象,株数不均匀,苗箱上秧苗起拱,秧苗不滑动,秧针碰秧门,各行秧苗减少量不均匀,各行插深不一致,浮板浮动不良,插秧及行驶速度慢,秧门处积秧,插深调节失灵,某组栽植臂不工作,秧箱跳槽,秧箱不工作,送秧抬把后端过高,送秧齿轮不转,送秧轴工作转角小,送秧轴不工作,送秧轴间歇工作,定位离合器手柄卡滞,定位离合器分离不彻底,主离合器分离不彻底。这些都需要我们在实践中逐步掌握,以便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  相似文献   

18.
水稻机插秧的秧苗质量非常重要,它关系到插秧机推广的成败.机插秧壮秧(质量)指标:秧龄15~20天,株高12~17cm,叶龄3.5~4叶,苗基部茎宽> 2mm,单株白根量10条,苗齐苗均;根系盘结、提起不散,才不会造成机插卡滞、断秧或漏插. 在大面积推广时,有些农户育秧时总出现僵苗、烂秧、弱苗及完整率低等现象;使用这些秧苗机插作业时势必造成漏秧、漂秧、断秧等情况,增加农户补秧难度,降低工作效率,从而打击了农户使用插秧机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9.
正8月3日,邵武市洪墩镇水口寨村兴民农机专业合作社插秧机操作手正使用机动高速插秧机抢插烟后稻,该合作社第一小分队的两台机动高速插秧机当日早晨5时开始作业,轻松完成60余亩烟后稻的种植。洪墩镇今年有烟后稻8600多亩,为了确保农户能够不误农时地完成烟后稻的抢插,连日来,该镇农机管理服务部门组织了3家农机专业合作社的48台插秧机分赴各村为农民抢插烟后稻,使用插秧机抢插烟后稻不但解决了农村劳弱户和  相似文献   

20.
转臂滑道式栽插机构是我国目前机动水稻插秧机普遍采取的一种机构形式。 本文就转臂滑道式载插机构的产生;按农业技术要求确定基本参数的方法;运动轨迹分析的基础;速度系数K的作用;失控状态时的运动势、失控位置和秧爪排瞬时角速度的确定等有关问题,提出了看法与设计方法。作为实践的小结,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