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浅述2008年全球水稻生产、价格和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8年,预计全球水稻总产、面积和单产分别比2007年增长2.4%,1.5%和1.0%。其中我国水稻种植面积达到2920万hm^2,预计平均单产(每667m^2产量)比2007年增加3~5kg。与2007年相比,2008年5月全球稻米价格大幅上涨,其中高档籼米、低档籼米、粳米和香米分别上涨124%、159%、40%和74%。5月份以后稻米价格总体回落,9月份高档籼米和低档籼米价格比5月份分别下降27.2%和39.1%,香米价格下降13.0%,粳米价格依然上涨29.0%。为提高水稻产量,保障全球粮食安全,全球研发和推广了水稻生产集成技术、杂交稻技术、非洲新水稻、水稻节水栽培技术、提高氮肥利用率技术、水稻强化栽培技术、水稻产量差异弥合技术和省工节本栽培技术等一系列水稻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2.
信息集锦     
《中国稻米》2011,(1):76-76
我国超级稻2010年推广超667万hm2(1亿亩),实现大面积丰产2011年我国粮食总产达到5 464亿kg,比上年增加156亿kg,增长2.9%,再创历史新高。由此,我国粮食总产实现了半个世纪以来首次"七连增",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大豆45cm双条密植栽培技术的增产效果及技术要点,同时初步分析了增产原因。5a来依安县大豆45cm双条密植栽培技术推广达到10万hm^2,平均产量达165.4kg/667m^2,比对照田148.5kg/667m^2增产11.38%。实践证明,45cm双条密植栽培是提高大豆产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特优202是漳州市农科所2002年用自主选育的不育系龙特甫A和恢复系漳恢202配制的优质、高产感温型杂交早籼新组合。2004年参加漳州市早稻区试,平均产量537.9kg/667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5.58%,达显著水平;2005年续试,平均产量494.45kg/667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6.59%,达极显著水平;2006年参加漳州市早稻生产试验,平均产量524.9kg/667m^2,比汕优63增产6.95%。2007年1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07E02)。  相似文献   

5.
金优028系南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金23A不育系与南恢028配组而成的优质早稻新组合,2006年参加福建省区试,平均产量467.36kg/667m^2,比对照威优77增产6.52%,达极显著水平,居第l位,增产点率为78.57%。2007年续试,平均产量492.67kg/667m^2,比对照威优77增产4.74%,达极显著水平,居第1位。2008年根据福建省种子总站安排在福建省中试基地建瓯市小松湖头点种植.  相似文献   

6.
2004年浙江省审定通过的水稻品种(组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俞绮英 《中国稻米》2004,10(6):25-26
嘉育46。系由嘉兴市农科院育成的早籼稻品种,亲本来源:嘉育293/Z94-207//G96-28-1。2002~2003两年浙江省早籼稻区试,平均单产461.5kg/667m^2,比对照嘉育293增产7.41%。全生育期110.3天。2003年浙江省生产试验,平均单产488.3kg/667m^2,比对照嘉育293增产10.75%。中抗稻瘟病,感白叶枯病。米质中等。适宜在浙江省作早稻种植。  相似文献   

7.
宜香1577是四川省宜宾市农科所用宜香1A和宜恢1577配制而成的杂交稻组合,具有米质优、米饭口感好并有香味、产量高、制种产量高、易栽培、适应性广等优点。2001年参加中籼迟熟优质米A组试验,平均单产565.4kg/667m^2,比汕优63增产5.4%,极显著;2002年续试,平均单产573.9kg/667m^2,比汕优63增产7.63%,极显著。2003年通过四川、贵州、陕西、江西、广西、安徽和浙江等省和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8.
大豆应用稀土动植宝拌种或喷施,均可获得显著增产效果,平均667m^2增产大豆15-33kg,增产11.72%-27.27%。以0.5kg大豆种子拌稀土原液7ml增产效果最佳,667m^2增产54.0kg,增产49.1%。喷施以200-300ppm浓度增产效果最佳,667m^2增产42.8kg,增产28.92%。拌种比喷施更简便易行,增产效益比喷施好,但要注意到即拌即播。  相似文献   

9.
新闻集锦     
《中国稻米》2009,(6):74-74
农业部发布2009年全国超级稻发展情况全国超级稻推广面积继续扩大。据初步统计,2009年,69个经农业部认定的超级稻品种示范推广面积预计达到606.6万hm^2,比原计划增加40万hm^2,超7.1%;与2008年示范推广面积556.1万hm^2相比,增加50.5万hm^2,增长9.1%。超级稻增产增收潜力不断显现。据初步统计,2009年69个经农业部认定的超级稻品种平均单产556.3kg/667m^2,  相似文献   

10.
大豆新品种开豆41号选育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豆41号于1999年在开豆4号大豆田里发现的天然变异株,后经逐年不断株选,提纯,培育而戍的大豆新品种。2005--2006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173.18kg/667m^2,较对照种豫豆22号增产6.16%;2007--2008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78.8kg/667m^2,较对照豫豆22增产5.4%。主要特点:丰产、稳产、耐荫、含油量较高。  相似文献   

11.
襄阳市是全国二十大商品粮基地之一,以占中国0.34%的耕地产出了全国近1%的粮食产量,可谓名副其实的鄂北粮仓。2009年全市粮食总产43.325亿kg,比2003年增长88.8%,比1978年增长158%。年提供给国家的商品粮近25亿kg,已经连续6年实现粮食增产丰收。1襄阳市粮食再增产必须寻求新的增长点在粮食生产的品种结构上(以2008年为例),襄阳市有小麦29,58万hm~2,总产16.432亿kg,  相似文献   

12.
重庆市苎麻榨菜套作模式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榨菜、苎麻是重庆市特别是涪陵区目前农业结构调整的主推产业。利用苎麻冬闲地套种榨菜,既有利于苎麻生长,又增收一季榨菜。研究表明:本市中高海拔区域苎麻地可收获鲜菜头1750kg/667m^2,可产原麻217.3kg/667m^2。比不种榨菜的对照区平均增产8.7%(其中头麻增产11.6%);低海拔区域收获鲜菜头2250kg/667m^2,产原麻265.5kg/667m^2,比对照区平均增产10.8%(其中头麻增产14.4%)。而且“麻菜”季节茬口衔接合适,当年麻菜总收入可达到2500元以上/667m^2.该种植模式目前已在重庆市三峡库区范围内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大豆单产较低的问题,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于2001—2005年开展了大豆超高产技术研究,在五年的试验中,除2003年因气候原因没有达到300kg/667m^2外,其余4年均达300kg/667m^2以上,其中2001年309.7kg/667m^2;2002年324.7kg/667m^2;2004年313.2kg/667m^2:2005年398kg/667m^2。试验结果表明:春大豆300kg/667m^2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4.
大豆大垅三行穴播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豆大垅三行穴播栽培技术自1996年开始研究,1998年示范,三年共计范373.3hm^2,平均单产188.96kg/667m^2,比近三年三垅栽培平均单产101.95kg/667m^2 ,增产87.01kg/667m^2,增产85.3%,该栽培技术由于采用130cm的垅体,以垅沟和苗带间深松,分层施肥和垅上三行等距播四项技术为核心的综合高产栽培技术,具有抗旱,耐涝,合理密植,增强光合作用等能力;改善土壤物理性状,为大豆幼苗快速生长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提高肥料利用率,提早封垅,有效抑制草荒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两优航2号系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不育系SE21S与航2号配组选育而成的优质晚稻新组合。2006年省区域试验初试,平均产量493.87kg/667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12.7%,达极显著水平,居第2位。2007年引进福建省新品种中试基地的—个点建瓯市小松湖头村示范种植,种植面积0.133耐,平均实割产量570.1kg/667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16.5%。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8.1%,垩白粒率80.0%,垩白度15.6%,直链淀粉含量18.3%,  相似文献   

16.
信息集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稻米》2012,(1):77-77
粮食八连增科技立大功 2011年我国粮食实现连续八年增产。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57121万t,比2010年增产2473万t,增产4.5%;因单产提高增产粮食2127万t,对增产的贡献率达到85.8%。  相似文献   

17.
南豆8号为高产、高蛋白春大豆新品种,蛋白质含量45.2%,脂肪含量18.2%。四川省大豆新品种早熟组区试,两年平均155.6kg/667m^2,比对照成豆9号增产14.9%;国家长江流域春大豆组区试,平均产量为180.5kg/667m^2,比对照品种湘春10号增产5.1%。适宜在四川及长江中下游各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8.
2007年在甘蔗上施用甘蔗冲施肥3kg/667m^2后,用采用广西区农业厅甘蔗测定产量方法进行测产,结果增产691.32~770.37kg/667m^2,增产百分率为13.79%~18.66%。  相似文献   

19.
从2006年起,农业部全面启动实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强行动,将进一步优化粮食品种质结构,充分发挥主产区和大型垦区作用,加快优势粮食产业带建设,力争“十一五”期间平均每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50亿kg,粮食单产提高1个百分点,到“十一五”期末,力争粮食平均产量达到325kg/667m^2.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000亿kg水平。  相似文献   

20.
泸香8134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利用自育香型不育系泸香078A与自育恢复系泸恢134配组的迟熟杂交稻新组合。该品种具有产量高,适应范围广,米饭适口性好等特点。2007-2008年参加重庆市区试,平均单产572.06 kg/667 m^2,比对照Ⅱ优838增产7.20%;2009年参加重庆生产试验,平均单产574.20 kg/667 m^2,比对照Ⅱ优838增产8.90%;2010年2月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主要介绍了泸香8134的特征特性及其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