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施用生物肥应注意哪些事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灰霉病 该病可为害叶片、茎、花及果实,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或以菌丝及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或越夏。花期是侵染高峰期,尤其在果实膨大期浇水过多、湿度高有利发病,病果剧增,是烂果高峰期。  相似文献   

2.
正5月中下旬,很多猻猴桃进入果实膨大期,这是决定果实品质的关键时期,也是需肥高峰期及病虫为害最严重时期,这一时期一定要及时疏果定果、追施果实膨大肥,做好病虫防控、灌水及修剪管理。1.疏果定果。花后15~20天进行疏果,首先疏去授粉受精不良的畸形果、病虫果、僵果、小果等,保留果梗  相似文献   

3.
椰子业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椰子是热带地区主要的木本油料作物之一,周年均可产果,产果高峰期9月~次年1月,经济寿命长达80年.种果发芽后6~10年,椰子树开始开花结果,15~20年树龄之间达到盛产期.每株树在80年树龄之前平均每年生产果实50~200个.果实发育约需一年时间.……  相似文献   

4.
在罗伯逊脐橙花后至次生果黄化(脐黄)发生期间,对其果实进行解剖观察及生理测定。结果表明,脐黄果实多为次生果生长停止、花柱残留物多且褐变或次生果由离生心皮发育而成并产生大量粘性分泌物的果实。脐黄果实呼吸强度显著高于正常果实。过氧化物酶在果实内随维管束走向分布,其活性随果实发育而下降。但脐黄高峰期,脐黄果实中过氧化物酶活性异常增高。  相似文献   

5.
以桃[Prunus persica(L.)Batsch]品种新川中岛(P.persica cv.Atalasi Kawanakajima)为试材,连续3年(2012~2014年)研究不同钾肥施用量与果实生长发育动态和品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施钾量与果实缝合线横径发育全程生长量生长高峰期次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果实纵径发育全程生长量生长高峰期次数呈正相关,与果实横径发育全程生长量、果实纵径日生长量、果实缝合线横径日生长量的生长高峰期次数呈显著正相关,与果实横径日生长量生长高峰期次数呈显著负相关。不同施钾量与桃成熟果实果形指数变化率和果汁含糖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果形指数呈显著正相关,与单果重呈正相关。综合效果以株施0.45 kg硫酸钾复合肥组合的最好,其次是株施0.60 kg硫酸钾复合肥组合的效果。建议在桃生产上把不同钾肥施用量作为肥培管理和果实品质优化的重要依据,为桃在立地条件下制定科学的栽培技术和管理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蛀果虫(BactroceradorsalisHendel),寄主范围广,能危害番石榴、杨桃、芒果、柑桔类、枇杷、杏、桃、番荔枝、木瓜、梨、葡萄、西番莲、辣椒和茄子等250多种水果和蔬菜。田间观察表明,蛀果虫1年内有两个比较明显的发生高峰期,高峰期的出现与果实成熟期基本吻合,且与气候条件特别是日平均温度密切相关;采取综合防治技术能将蛀果虫的危害降到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7.
香榧细菌性褐腐病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香榧细菌性褐腐病主要为害果实,产生褐腐症状,病果大多脱落,影响产量很大。病原细菌是胡萝卜软腐欧氏菌[Erwinia carotovora(Jones) Bergey et al]。 该病在5月上旬开始发生,5月下旬为发病高峰期;病果也在 5月下旬开始脱落,6月上旬为落果高峰期。果实套袋防病的效果很明显,药剂防治以代森铵和退菌特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9-10月是柑桔果实膨大高峰期,同时也是秋梢老熟期。梢、果生长需都要大量的营养,如何才能实现营养向果实转移,实现柑桔果实大、着色好、味甜、早熟、耐贮?我们走访了多位柑桔种植方面的专家和经验丰富的果农,他们给出了一个肯定的答案。  相似文献   

9.
为探明长白山钙果蛀果害虫的主要种类和在本地区的发生规律,于花后一周开始悬挂诱捕器诱捕成虫,当诱到第一只成虫时地上部喷施药剂,以后每隔20 d喷施一次药剂,直到果实成熟前1个月为止,试验结果表明:梨小、李小是危害长白山钙果的两种主要蛀果害虫。梨小食心虫有3次羽化高峰,其中以第一、三羽化高峰期较长,第二个高峰期峰值较高但持续时间较短;李小食心虫第一、三两个羽化高峰期峰值较高,持续时间较短,第二个高峰期峰值较低,但持续时间较长。药剂防治以地上部喷施2.5%氯氟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20%氰戊菊酯乳油2000倍液防治效果最佳;同期喷施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效果次之。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扁桃蔗糖合成酶基因功能与幼果生理落果的关系。【方法】以新疆主栽品种纸皮扁桃生理落果期的正常果和即将脱落果实为试材,采用qRT-PCR法分析SuSy基因的表达模式,测定糖组分浓度和蔗糖合成酶活性。【结果】扁桃果实SuSy基因在不同发育期均有表达,且均在快速落果期(盛花后7~22 d)的高峰期(盛花后17 d)表达量达低值,而后逐渐升高;果实中葡萄糖浓度﹥果糖浓度﹥蔗糖蔗糖浓度,正常果的葡萄糖和果糖浓度均大于即将脱落果且与SuSy分解方向酶活性变化趋势一致,即将脱落果的蔗糖浓度始终大于正常果,即将脱落果中的蔗糖代谢出现异常;在落果高峰期(盛花后17 d),SuSy分解方向酶活性达峰值,之后随着营养竞争缓和而逐步降低,且正常果酶活性始终大于即将脱落果;SuSy合成方向酶活性在正常果中持续走低,直至落果后期库源竞争趋于缓和后缓慢升高,而即将脱落果的合成方向酶活性却在落果高峰期达峰值。【结论】扁桃幼果生理落果期SuSy酶主要在分解方向上起作用,其活性变化异常造成部分果实糖代谢紊乱导致脱落。  相似文献   

11.
黄瓜是棚室蔬菜生产的主要品种之一,在黄瓜生长期间,如受到不利环境因素的影响,无论在植株或瓜条上,会表现出病害症状,严重影响了黄瓜的产量和品质.黄瓜果实生理病害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花芽分化期受到某种因素的影响,果实膨大后就成了病果:另一个原因是出现了不适于果实膨大的生理环境而形成病果.黄瓜果实生理病害的种类很多,主要有弯曲果、溜肩果、细腰果、流产果、苦味果等.  相似文献   

12.
1 肥胖果 在草莓促成栽培中,为了获得优质高产,自然需要一定的养分,水分条件,但是过分依赖肥料,往往就会形成"肥胖果"。这种果大而软,品质差,销售难。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在顶花序果实开始肥大到收获高峰期内追施在量肥料,就会产生"肥胖果"。因此,  相似文献   

13.
苹果轮纹病和炭疽病发生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苹果轮纹病和炭疽病均引起苹果烂果 ,本研究发现轮纹病是导致苹果烂果的主要原因。采收期病果中轮纹病占 82 .99%~ 91 .0 8% ,炭疽病占 6.87%~ 9.4 8%。贮藏期病果轮纹病占 78.50 %~ 80 .56%。两病均具有前期侵染、后期发病、潜伏期长的特点。苹果轮纹病菌的侵染初期在 5月 ,侵染盛期在 7~ 8月 ;苹果炭疽病菌的侵染盛期为 6~ 8月。果园内 4~ 9月均有孢子活动。孢子散发初盛期为 5~ 6月 ,盛期在 7~ 8月 ,田间孢子散发盛期与病菌侵染盛期相吻合。果实感病率幼果期至果实膨大期高于成熟期。采收前 3 0d和贮藏 3 5d内为果实发病高峰期。降雨是决定两病当年发病早晚和发生程度的决定性因素。病菌孢子释放、侵染及田间果实发病均与降雨密切相关。温度只影响孢子散发的初始期 ,而对病情发展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用Logistic方程描述了临夏皮胎果新梢长、新梢粗和果实横径的增长过程,得出了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都有2次生长高峰期,第1次高峰从生长一开始就进入生长的最高峰期,然后缓慢下降后又进入第2次高峰。并导出了最大生长速率和生长高峰期。  相似文献   

15.
保护地果菜类蔬菜灰霉病由半知菌亚门灰葡萄孢真菌引起,主要为害果实,其次可为害叶片和茎。病菌主要从开败的雌花花瓣侵入,造成花腐烂,并长出灰色的霉层。进而为害柱头,向果实扩展。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或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分生孢子供气流、灌溉水和田间操作进行传播。花期是病苗的侵染的高峰期;第一穗果(或幼瓜)膨大期是烂果的高峰期。灰霉病苗喜低温、高湿和弱光条件。该病宜采用综合防治法防治,进行高温土壤消毒、苗带药定值、沾花加药、凋萎后及时除花瓣、增温控湿等,药剂宜选用灭霉灵、多霉清等。  相似文献   

16.
菠萝果实发育期间主要营养元素含量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盆栽试验,观察了菠萝果实发育过程中N、P、K、Ca、Mg、Mn、Fe、Zn、Cu等营养元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叶片中的N含量在果实现红后40 d略有上升,而其他时期与P含量变化基本一致;K含量在果实生长初期有一个短暂的高峰期;叶片中的Ca、Mg含量总体上随着果实的发育而逐渐上升,并在果实成熟期有向上跃变的过程,且两者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叶片中的微量元素含量高低则表现为Mn>Fe>Zn>Cu.此外,果实和顶芽中的各种营养元素含量也与叶片中的含量相似,但是两种器官的营养含量相差较大.  相似文献   

17.
为了选择理想的套袋材料,提高大果甜杨桃果实品质,研究了3种材质果袋夏季套袋对大果甜杨桃1号、大果甜杨桃3号果实品质和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材质的果袋夏季套袋处理,能不同程度地延长果实成熟期,增加果实内外在品质.采用白色单层纸袋套袋能延长大果甜杨桃1号、大果甜杨桃3号果实集中成熟期7d以上,在果实平均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硬度、Vc含量方面较不套袋对照分别高出14.19、29.12 g,2.74%、0.97%,0.48、0.09 kg/cm2,1.63、1.88 mg(每100 g果肉),且果实病虫果率、可滴定酸含量分别较不套袋对照低98.5%、99.5%和0.034%、0.036%,有效改善了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8.
蓝靛果,学名蓝靛果忍冬,又名羊奶子、黑瞎子果、山茄子果、蓝果,属忍冬科忍冬属多年生落叶小灌木.果实为浆果,果汁为鲜艳的深玫瑰色.浆果味酸甜,果实含有7种氨基酸及多种糖类、有机酸、矿物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蓝靛果既可生食,又可作为提供色素的原料,还可酿酒、制作饮料和果酱,产品具有很高的营养保健价值.蓝靛果的花蕾、果实、嫩枝皆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蓝靛果化是蜜源.  相似文献   

19.
猕猴桃果实大小是决定果实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有的果农了为促使果个膨大,在生产中喷用膨大素,结果导致果实味变淡、贮期变短,货架期缩短.现就猕猴桃生产中出现小果的原因作一分析,并提出大果生产途径,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影响柑橘(Citrus reticulate Blanco.)果实生长发育动态和果实品质变化的因子及机理,为提高栽培管理水平提供理论依据,试验连续3a(2013~2015年)对柑橘不同幼果大小与其果实生长发育动态及品质变化的相关性进行了调查比较。结果表明,(1)幼果大小与果实纵径、横径年生长量及日生长量的生长高峰期在年生长过程中出现的次数和时间有关;在果实年生长量方面,纵径有8~10次生长高峰期,横径有8~9次生长高峰期。在果实日生长量方面,纵径有5~7次生长高峰期,横径有7~9次生长高峰期。(2)柑橘幼果大小与果实纵径日生长量、横径年生长量和横径日生长量的生长高峰期次数呈正相关,与果实纵径年生长量生长高峰期次数呈负相关。(3)柑橘幼果大小与成熟果实单果重、果实纵径、果实横径和果皮厚度呈极显著相关,与果形指数和果汁含糖量呈显著相关。生产上以选留大的幼果效果最好,其次是选留较大幼果。建议把幼果大小作为柑橘疏花疏果的重要依据之一和影响果实生长发育、果实品质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