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凝胶电泳技术(PAGE),对洞庭湖区两种体色(灰色、黄色)鲇的肝脏和肌肉组织中的苹果酸脱氢酶(MDH)、酯酶(EST)和乳酸脱氢酶(LDH)等3种同工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MDH同工酶中,两种鲇肝脏各有5条酶带,肌肉均有4条酶带表达;两种体色鲇鱼的同种组织中EST同工酶的酶谱不相同,黄色鲇鱼的EST同工酶检测出8条酶带,而灰色鲇鱼只有4条酶带;EST同工酶在不同组织中也表现出明显的组织特异性。在LDH同工酶中,黄色鲇肝脏有2条酶带,肌肉有1条酶带;而灰色鲇肝脏和肌肉中各有1条酶带。  相似文献   

2.
大口鲇和普通鲇的同工酶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电泳方法,分析了大口鲇和普通鲇的血清及肌肉,肝脏,肾脏等组织的4种同工酶酶谱,结果表明,它们都具有相同的基因位点控制同工酶的表达。但等位基因表达不同,这两种鱼的4种同工酶都具有组织特异性,其中,ES,MDH两种在大口鲇和普通鲇个体中的表达具有特殊性,特别是在血清同工酶表达中有明显区别,可以作为种间鉴定指标,通过同工酶酶谱的分析,初步证实大口鲇源于普通鲇种群的科学假设。  相似文献   

3.
锰胁迫对大豆幼苗POD活性及其同工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在分子水平上探讨不同品种大豆在锰毒害下的一些遗传特性和基因差异的本质原因。[方法]研究不同锰浓度(0~120.0mg/L)对大豆幼苗水栽培,苗龄10 d的根系、茎部以及叶片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以及其同工酶谱的变化。[结果]随锰浓度的提高,大豆幼苗的根系、茎部以及叶片的POD活性均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不同器官POD同工酶酶谱对锰胁迫的反应存在一定差异,其中根系同工酶的酶带数和活性变化较大,茎部与叶片的同工酶的酶带数和活性较稳定。[结论]大豆幼苗不同器官的同工酶酶谱的变化与其对锰胁迫的抗性有关。  相似文献   

4.
锰胁迫对大豆幼苗POD活性及其同工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在分子水平上探讨不同品种大豆在锰毒害下的一些遗传特性和基因差异的本质原因。研究不同锰浓度(0~120mg/L)对大豆幼苗水栽培,苗龄10d的根系、茎部以及叶片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以及其同工酶谱的变化。[结果]随锰浓度的提高,大豆幼苗的根系、茎部以及叶片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不同器官POD同工酶酶谱对锰胁迫的反应存在一定差异,其中根系同工酶的酶带数和活性变化较大,茎部与叶片的同工酶的酶带数和活性较稳定。[结论]大豆幼苗不同器官的同工酶酶谱的变化与其对锰胁迫的抗性有关。  相似文献   

5.
刺儿菜性别连锁的同工酶标记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利用刺儿菜进行同工酶分析,确定适合作为遗传标记的同工酶类型。[方法]采用聚丙烯酰胺不连续垂直平板电泳(PAGE)技术,对刺儿菜雌雄株花和叶片中过氧化物酶(POD),苹果酸脱氢酶(MDH),苹果酸酶(ME)及酯酶同工酶(EST)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结果]POD、MDH及EST同工酶在刺儿菜雌雄株的花和叶中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在花和叶片中,POD同工酶均发现了性别特异的酶带,MDH同工酶仅发现在花中具有1条雄性特异带,苹果酸酶同工酶(ME)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除花中的酯酶酶谱外,两种同工酶在同一性别的不同个体间,酶谱无明显差异。[结论]同一种酶在刺儿菜叶片和花中的雌雄株酶谱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日本对虾、克氏原螯虾、凡纳滨对虾不同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同工酶差异。[方法]将供试材料进行预处理后,测定各材料SOD活性,并采用聚丙烯酰胶凝胶电泳分析同工酶差异。[结果]SOD活性存在组织差异和种属差异性;电泳谱带在3种虾类中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其中日本对虾和凡纳滨对虾的SOD的电泳谱带和迁移率较为相似,与克氏原螯虾存在明显不同。[结论]SOD同工酶活性比较可揭示虾类的亲缘关系与起源。  相似文献   

7.
甜椒雄性不育两用系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克山大辣椒雄性不育两用系、同丰37及二者杂交后代 F_1~F_4为材料,在成株期取其花药、子房、叶片进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1)甜椒雄性可育株与雄性不育株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在不同器官上表现不同,在子房、叶片的酶谱上无明显差异,而在花药的酶谱上表现出较大差异,并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变化。(2)同一生长时期的不同器官,其酶谱存在差异,显示了各自的特异性,主要表现为酶带数目不同。(3)亲本间及不同世代间,在叶片的同工酶谱上表现有差异。酶带型的变化规律与育种结果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正确选择杂交亲本和杂种后代的鉴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对杨属的5种杨树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细胞色素氧化酶同工酶的酶谱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黑杨组和青杨组杨树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和细胞色素氧化酶同工酶的酶谱带数较多,白杨组较少。形态相似的不同种之间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比较接近,相似系数较高。处在同一组的两种杨树之间的细胞色素氧化酶同工酶的相似系数较大,处在不同组之间的相似系数较小。青杨组与黑杨组的关系较近,与白杨组的关系相对较远。[结论]杨属中存在广泛的遗传多样性,利用同工酶分析可以找出品种间的细微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今后中华微蛾的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愈创木酚法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测定中华微蛾为害杏树前后新梢、果实、叶片、枝条中的过氧化物酶活性,比较同工酶酶谱。[结果]为害前后,杏树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在酶带数、迁移率、酶量及酶活性等方面均存在相似性,但有一定的差异。[结论]为害前后,杏树过氧化物酶酶谱发生一定的变化,酶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10.
蕨类植物同工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26种蕨类植物同工酶的遗传多样性。[方法]分析26种蕨类植物的POD同工酶、SOD同工酶、CAT同工酶和EST同工酶的酶谱,并对其中有条带的17种材料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在26种蕨类植物中,有17种在同工酶谱带上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但其聚类分析结果与形态学分类结果不完全吻合。[结论]同工酶谱为研究蕨类植物的遗传多样性提供了好的研究方法,但不支持形态学分类。  相似文献   

11.
兰州鲇个体繁殖力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对兰州鲇个体繁殖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兰州鲇的个体绝对繁殖力(F)为2.4~33.8千粒,其相对繁殖力(FL,Fw)分别为64.0~571.0粒/cm和7.0~33.4粒/g.兰州鲇的个体绝对繁殖力与体长呈线性关系,即F=1.390 3L-49.234(R2=0.928 4,P<0.001).个体绝对繁殖力与体重呈幂指数关系,即F=0.000 2W1.72(R2=0.812 7,P<0.001).兰州鲇个体的绝对繁殖力(F)和相对繁殖力(FL)与年龄、成熟系数、卵径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以兰州百合带腋芽的嫩茎为外植体,通过无菌芽诱导、丛生芽增殖及芽苗生根的培养,对兰州百合进行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技术研究。研究表明:选用6-BA和NAA两种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不定芽进行诱导培养,筛选出诱导不定芽的适宜培养基为MS+6-BA1.0mg/L+NAA0.5mg/L,分化率可达88%,平均苗高为3.1cm;选用6-BA和IBA两种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继代增殖培养时,筛选出丛生芽增殖的适宜培养基为MS+IBA0.3mg/L+6-BA0.5mg/L,增殖倍数可达3.4,平均苗高4.6cm;选用IAA和IBA这两种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诱导生根培养,筛选出生根培养的适宜培养基为1/2MS+IAA0.1mg/L+IBA0.2mg/L,生根率90%,平均生根数3.2条。  相似文献   

13.
测定了3个兰州鲇群体,即野生兰州鲇(WS)、兰州鲇亲本(Qs)、人工繁育鲇子一代(ZS),共56尾样本的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运用MEGA 4.0、DNASP等软件对样本的968 bp线粒体Cytb基因序列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共检测到17种单倍型、99个变异位点,其中有93个是多态位点(包含74个简约信息位点),总变...  相似文献   

14.
为探明黄河鲇Silurus lanzhouensis幼鱼对饲料钙、磷的适宜需要量,选取总能、钙、粗蛋白质、非植酸磷、赖氨酸5个因素作为试验因素,每个因素各设6个水平,钙为0.50%~1.34%,非植酸磷为0.50%~1.00%,采用均匀设计法U*6(64)设计6种配合饲料,饲喂体质量为(170±5)g的黄河鲇幼鱼,分别记为A、B、C、D、E、F组,饲养时间为60 d。试验结束后,以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肌肉和肝脏RNA/DNA值、粗蛋白质离体消化率为试验指标,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回归方程,通过降维分析和优化求解,分析研究黄河鲇幼鱼对饲料中钙和非植酸磷的适宜需要量。结果表明:C组(钙0.56%、非植酸磷0.60%)试验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肌肉RNA/DNA最高,分别为84.83%、1.02%和2.98,肠、肝、胃中粗蛋白质离体消化率也达到最大值,分别为67.53%、66.76%、51.52%;随着饲料中钙、非植酸磷含量的增加,鱼体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肌肉RNA/DNA值和粗蛋白质离体消化率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研究表明,饲料中钙和非植酸磷含量对黄河鲇幼鱼生长、蛋白质合成能力、饲料粗蛋白质离体消化率影响明显,黄河鲇幼鱼对饲料中钙的适宜需要量为0.54%,对非植酸磷的适宜需要量为0.50%~0.53%。  相似文献   

15.
杨军  胡飞杰  胡文彦  凌睿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8226-18228
[目的]建立食品中违法添加石蜡的检测方法。[方法]分别采用气相色谱及气相色谱质谱法对食品中非法添加的石蜡进行检测。[结果]分别建立了食品中石蜡的定性与定量检测方法,确定了以正二十六烷,正二十七烷、正二十八烷、正二十九烷加和峰面积对石蜡进行定量检测的方案。[结论]该方法简便、稳定、适用性强,可用于食品中的石蜡的准确测定。  相似文献   

16.
郝爱平  国会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5882+15884-15882,15884
[目的]研究影响东方白果(Solanum texanum)种子无菌苗萌发的因素,为其组织培养奠定基础。[方法]采取不同的预处理和消毒方法处理种子,观察其萌发情况。[结果]用70℃水浸种10 m in,经75%乙醇消毒5 m in和0.1%HgC l2消毒30 s,放置于灭菌的脱脂棉中培养,可在7 d内获得无菌苗,种子萌发率可达到75.0%。[结论]该方法适合东方白果种子无菌苗的萌发,也可为其他科属种皮坚硬种子的萌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韩如刚  林茂祥  刘杰  肖波  李娟  张军  申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021+14051-14021,14051
[目的]为研究胡豆莲组织培养技术奠定基础。[方法]采用不同消毒方法处理胡豆莲不同外植体。[结果]胡豆莲组织培养最佳外植体为无病害的新抽嫩叶;最佳消毒方式为用70%的乙醇浸泡30 s、0.1%HgC l2溶液消毒3 m in,其污染率和存活率分别为16.67%和83.33%。[结论]该方法污染率相对低,而存活率较高。  相似文献   

18.
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土壤中砷、镍、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燕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15333-15334
[目的]为重庆土壤污染情况的普查及综合评价提供准确的数据。[方法]采用粉末压片法制样,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土壤中砷、镍、锌。[结果]该方法与化学法测定结果进行比较,数据基本一致。当n=10时,相对标准偏差JRSD为0.94%~2.14%。[结论]对于大批土壤样品的定量测定,可以采用该方法进行快速、准确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Objective] Through inductive culture, emedin and ehrysophanol contents in cassia seed were increased. [Method]MS culture medium was used to bourgcon seedlings of cassia seed and to induce cotyledon callus of cassia seed while HPLC method was adopted to determine emodin and chry-sophanol contents. [Result] Emedin and chrysophanol contents in cotyledon callus were 0.099% and 0.312%, respectively, while they were 0.029% and 0.190% respectively in cassia seed. [Conclusion]The method of inducing cotyledon callus was helpful for increasing emedin content in cassia seed.  相似文献   

20.
新疆红花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筛选新疆红花组织培养的调控体系,以获得离体培养的再生植株。[方法]将无菌材料置于不同的培养基上培养构建愈伤组织无性系,进行继代培养,最终将生根的炼苗移栽至基质中使其生长。[结果]子叶是用于红花再生较理想的材料,愈伤组织的分化能力在不同培养基上明显不同。筛选出的适合红花建立再生体系的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1.0mg/LNAA+2.0mg/LBA+3.O%蔗糖+0.7%琼脂,分化培养基为MS+0.2mg/LNAA+2.0mg/LBA+3.0%蔗糖+0.7%琼脂,生根培养基为1/2MS+2mg/LIBA+0.2mg/LBA。[结论]该研究为红花的资源保护、扩大繁殖和进一步推广应用及利用其作受体系统研究植物生物反应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