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20 0 2 - 2 0 0 3年在甘南州农科所白菜型油菜田喷施 5 0 %高特克乳油 30 0、370、4 5 0、5 2 5 m l/ hm2防除杂草的试验结果表明 ,以喷施 5 0 %高特克乳油 4 5 0 m l/ hm2的除草效果最好 ,其株防效为 84 .4 % ,鲜重防效为 88.6 % ,可使油菜增产 39.4 % ;在设计用量处理中该除草剂对主要杂草藜、遏蓝菜、苣荬菜、密花香薷的防效均高于对比药剂 4 8%氟乐灵乳油 1 875 g/ hm2 处理 ,对密花香薷株防效与对比药剂持平 ,均为 1 0 0 %。  相似文献   

2.
采用33%除草通防除马铃薯田间杂草试验结果表明,33%除草通乳油4 500 m l/hm2防效最好,株防效药后30 d达87.8%、药后50 d达95.7%,产量达29 589.75 kg/hm2,较对比药剂48%氟乐灵乳油1 800 m l/hm2处理的增产25.1%,较对照增产83.1%,且对马铃薯出苗、生长发育安全。  相似文献   

3.
20 0 2年在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植保所试验地进行了 8%精喹禾灵乳油 5 6 2 .5、6 0 0 .0、6 3 7.5 m l/ hm2防除春油菜田野燕麦的效果研究 ,结果表明 ,8%精喹禾灵乳油 6 0 0 .0、6 3 7.5 ml/ hm2对水 3 0 0 kg喷施的株防效分别为88.3 %、92 .7% ,高于 5 %精禾草克乳油 75 0 .0 ml/ hm2的株防效 75 .2 % ;各处理间的鲜重防效均在 90 %以上 ,且无显著差异。 8%精喹禾灵乳油防除野燕麦效果良好 ,适宜在春油菜田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10%稻笑乳油对苗床稗草的防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0%稻笑乳油对苗床稗草的防效试验结果表明,10%稻笑乳油(氰氟草酯)除草剂与10%千金乳油(氰氟草酯)除草剂对水稻安全;施用1200mL/hm2时10%稻笑乳油和10%千金乳油对稗节治性防效分别为73.8%和75.6%,10%千金乳油防效略高于10%稻笑乳油。施用1800mL/hm2和2250mL/hm2时10%稻笑乳油与10%千金乳油效果相当,防效都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5.
通过早稻穗颈瘟药效示范,结果表明:6种供试药剂对防治穗颈瘟都有较好的效果,40%稻瘟灵乳油2 250 m L/hm2防效为84.42%,排列第一;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600 g/hm2防效为84.03%,排列第二;325 g/L苯甲·嘧菌酯悬浮剂600 m L/hm2防效为83.02%,排列第三;30%稻瘟酰胺悬浮剂、45%咪鲜胺乳油、33%稻瘟·已唑微乳剂3种药剂的防效在72.63%~79.66%之间。  相似文献   

6.
不同杀菌剂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圣稻14为试验材料,比较了6种杀菌剂对鲁南稻区稻瘟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供试药剂对稻瘟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以40%异稻瘟净乳油2 250 m L/hm2防效最好,效果达90.3%;40%稻瘟净乳油2 250 m L/hm2,效果为88.3%;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0 g/hm2的防效最差,效果为72.6%。  相似文献   

7.
2种新型杀菌剂对小麦条锈病和白粉病防效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新型杀菌剂5%烯唑醇微乳剂、25%腈菌唑乳油进行了不同用药量防治小麦条锈病和白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喷药后14 d 5%烯唑醇微乳剂13.50 g/hm2与16.88 g/hm2有效成分用量对条锈病的防效分别为84.77%、86.43%,对白粉病的防效分别为85.42%、89.35%,25%腈菌唑乳油45.00 g/hm2与54.00 g/hm2用量对条锈病的防效分别为83.99%、88.46%,对白粉病的防效分别为87.29%、88.98%,均显著优于对比药剂15%三唑酮乳油135.00 g/hm2常量喷雾的防效.  相似文献   

8.
5种除草剂对保护性耕作春玉米苗期田间杂草的防效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保护性耕作春玉米播后苗前采用除草剂封闭土壤试验及苗期除草试验的结果表明,玉米播后苗前用96%金都尔乳油1125 mL/hm2+72%2,4-D丁酯乳油1125 m L/hm2和50%乙草胺乳油2250 mL/hm2+72%2,4-D丁酯乳油1125 mL/hm2对水900 kg喷雾对杂草防效较好,药后30 d的校正防效分别为91.7%、91.1%,药后40 d的校正防效分别为69.5%、70.5%,对杂草的控制时间均在40 d左右.玉米苗期用41%异丙草·莠悬浮剂3750 mL/hm2和48%乙·莠可湿性粉剂3000 g/hm2对水750 kg喷雾对杂草防效较好,施药后15 d的校正防效分别为95.6%、95.7%,施药后40 d的校正防效分别为91.2%、88.2%,鲜重防效分别为94.5%、93.9%,可控制杂草30 d以上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防治稻纵卷叶螟的有效药剂及使用剂量,选用3%阿维菌素水乳剂不同剂量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3%阿维菌素水乳剂处理剂量450 m L/hm2时,保叶效果为87.80%,与对照药剂1.8%阿维菌素乳油525 m L/hm2(防效84.51%)间无显著差异(P>0.5),明显高于3%阿维菌素水乳剂300 m L/hm2、3%阿维菌素水乳剂150 m L/hm2及对照药剂48%毒死蜱乳油1 200 m L/hm2处理的防效(P<0.5);杀虫效果为92.48%,与3%阿维菌素水乳剂300 m L/hm2、对照药剂1.8%阿维菌素乳油300 m L/hm2和48%毒死蜱乳油1 200 m L/hm2无显著差异(P>0.5),但与3%阿维菌素水乳剂150 m L/hm2有显著差异(P<0.5)。参试药剂对水稻和稻田水生生物安全。根据田间虫量情况,在稻纵卷叶螟卵孵化高峰期,使用3%阿维菌素水乳剂300~450 m L/hm2(或阿维菌素有效成分量9.0~13.5 g/hm2)实施防治,能较好地控制稻纵卷叶螟为害。  相似文献   

10.
选用96%金都尔乳油、90%禾耐斯乳油、33%施田补乳油和25%宝成水分散粒剂4种不同除草剂进行了防效比较试验以及对甘薯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喷施96%金都尔乳油1 200 m L/hm2杂草防除效果最优,总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达到了87%以上,且藤蔓鲜重和鲜薯产量均比空白对照增产,增产幅度分别达到了54.02%和29.32%,干物率和商品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从杂草防效及对甘薯地上部藤蔓、鲜薯产量、干物率和商品率的影响综合考虑,使用96%金都尔乳油1 200 m L/hm2在甘薯田杂草防除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探寻有效防治水稻纵卷叶螟的药剂及组合。[方法]用清水作为对照(CK),采用48%毒死蜱EC 1 500 ml/hm2、2%阿维菌素EC600 ml/hm2、25%唑磷.毒死蜱EC1 500 ml+2%阿维菌素EC300 ml/hm2、50%毒.乙酰甲EC1 200 ml/hm2、25%唑磷.毒死蜱EC1 500 ml/hm2、50%敌.氟腈EC1 500 g/hm2进行防治水稻纵卷叶螟的对比试验。[结果]施药4 d后,以48%毒死蜱EC1 500 ml/hm2的防效最高,7 d和13 d后,以25%唑磷.毒死蜱EC1 500 ml+2%阿维菌素EC300 ml/hm2防效最佳,杀虫总效果和保叶效果均尤其突出。[结论]6种药剂均对水稻纵卷叶螟具有一定防治效果,且以25%唑磷.毒死蜱EC 1 500 ml+2%阿维菌素EC300 ml/hm2防效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毒死蜱·阿维菌素复配剂对棉铃虫表皮穿透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来测定复配剂及各复配单剂对棉铃虫幼虫的表皮穿透能力。研究发现毒死蜱与阿维菌素复配后能相互促进对方对害虫表皮的穿透,并且毒死蜱对阿维菌素的促进作用要大于阿维菌素对毒死蜱的促进作用;复配剂的表皮穿透速率明显提高,处理后10h实际表皮穿透率(94.5%)已相当于其处理后24h理论表皮穿透率(94.0%).  相似文献   

13.
通过大田药效试验,采用基于经济阈值的建议判别规则和天敌影响模型,分析目前主推的杀虫剂对稻纵卷叶螟和天敌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各药剂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来看,每667 m2用20%氯虫苯甲酰胺SC 10 ml对稻纵卷叶螟防效好,50%丙溴磷EC 100 ml次之,这2个药剂可单独使用;毒死蜱和阿维菌素单用效果不够理想,需与其他药剂搭配使用。从各处理对稻田稻叶的保叶效果来看,氯虫苯甲酰胺处理最佳,其次为丙溴磷,阿维菌素与毒死蜱效果相近。在该试验条件和用量范围内,阿维菌素、丙溴磷、氯虫苯甲酰胺对稻田天敌黑肩绿盲蝽和蜘蛛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其中以阿维菌素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4.
草莓红蜘蛛的生物学特性及其药剂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室内测定3种杀虫剂对草莓红蜘蛛的毒力,并通过试验来了解草莓红蜘蛛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1.8%齐螨素的LC50为0.07 mg·L-1;48%毒死蜱乳油的LC50为0.082 mg·L-1;40%漩螨可湿性粉剂的LC50为0.102 mg·L-1。药剂中防治草莓红蜘蛛效果最好的是1.8%齐螨素,40%漩螨可湿性粉剂最差,草莓红蜘蛛的死亡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使用1 000倍液齐螨素的死亡率96.4%;使用500倍液毒死蜱的死亡率84.6%;使用1 250倍液漩螨的死亡率88.9%,因此,防治草莓红蜘蛛的药剂按效果依次是1.8%齐螨素、48%毒死蜱乳油以及40%漩螨可湿性粉剂。  相似文献   

15.
8种杀虫剂防治甘蔗螟虫田间药效试验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沟施方法研究了8种杀虫剂对甘蔗螟虫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0.3%氟虫腈颗粒剂0.1kga.i./hm^2,8%毒死蜱·杀螟单颗粒剂2.25kga.i./hm^2,3%呋喃丹颗粒剂1.8kga.i./hm^2对甘蔗螟虫的防效均超过80%,10%二嗪磷颗粒剂3.0kga.i./hm^2,3%氯唑磷颗粒剂2.7kga.i./hm^2对甘蔗螟虫的防效均低于65%。  相似文献   

16.
48%毒·辛乳油对韭蛆田间防治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2004年,在山西太原进行了48%毒.辛乳油防治韭菜韭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韭蛆发生期,用48%毒.辛乳油以1 440~2 160g.a.i./hm2剂量顺垄根部喷淋防治,药后3d的防治效果为85.3%~92.9%,药后7~14d的防治效果为83.1%~98.9%,等于或略好于对照农药48%乐斯本乳油1 440g.a.i./hm2,40%辛硫磷乳油3 000g.a.i./hm2和80%敌敌畏乳油2 400g.a.i./hm2处理的防效,持效期可达14d。  相似文献   

17.
用3种低毒农药对生活在稻谷中的玉米象和赤拟谷盗2种储粮害虫用喷雾法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1)1.8%阿维菌素乳油(EC)、2%阿维菌素微囊悬浮剂、48%毒死蜱乳油(EC)对玉米象的致死中剂量(LD50)分别为0.01mg/kg、0.07mg/kg、4.65mg/kg,而对赤拟谷盗的LD50分别为0.08mg/kg、0.50mg/kg、5.89mg/kg;(2)在相同剂量下,3种药剂中以1.8%阿维菌素EC对2种害虫的毒杀速度最快;(3)玉米象比赤拟谷盗对这3种药剂更敏感。建议采用1.8%阿维菌素EC、2%阿维菌素微囊悬浮剂、48%毒死蜱EC防治玉米象的使用剂量分别为0.05mg/kg、0.80mg/kg和2.0mg/kg,而防治赤拟谷盗则分别为0.05mg/kg、0.80mg/kg和8.0mg/kg。  相似文献   

18.
小麦孢囊线虫病是近年在陕西省兴平市发现的一种新的有害生物,为对其进行有效控制,设置该虫害的发生、危害及药剂防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2011年小麦成熟期,小麦孢囊线虫在全市皆有发生,但为轻微感染,单株孢囊数均小于20,无中、重度感染田块。小麦播种前用吡虫啉+戊唑醇和吡虫啉+甲基异柳磷拌种,以及用阿维菌素、克百威和毒死蜱3种药剂处理土壤,均可降低小麦孢囊线虫的病情指数,增加小麦产量。吡虫啉+戊唑醇拌种对小麦孢囊线虫病有一定抑制作用,对小麦出苗率、根系和分蘖等无影响。3种药剂处理土壤,毒死蜱处理的小麦增产率最高,为20.07%;克百威次之;阿维菌素最低,为4.23%。播种后踩踏处理的产量显著高于对照,小麦增产率为1.73%。可见:克百威处理地块小麦病情指数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对小麦孢囊线虫病防治显著。  相似文献   

19.
选取5种杀虫剂防治杨干象,杨干象杀死率及排序:2%高效氯氰菊酯(杀死率95.09%)〉40%氧化乐果乳油(杀死率88.06%)〉氯氟.毒死蜱(杀死率82.27%)〉10%灭多威+10%辛硫磷(杀死率80.19%)〉2%阿维菌素(杀死率55.53%).对杀虫剂在树干中的残留浓度分析发现:氧化乐果在整个树干中的残留浓度比较均匀;阿维菌素则随高度增加残留浓度迅速减少,到距注药孔1.5 m高度后浓度趋于稳定.利用染色标记法研究了杀虫剂在银中杨树干中的输送轨迹,发现其呈扇状螺旋式上升;为使药液均匀分布于树干中,注药时应使注孔尽量接近地表,以均匀分布2~3个注孔为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测定8种药剂对广西不同地区不同作物南方根结线虫的田间防效,并探讨其中高效药剂在不同地区、不同作物上药效的稳定性,为生产上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沟施、灌根的施药方式,测定噻唑磷、阿维菌素、厚壁孢轮枝菌、丁硫克百威、辛硫磷、线虫净、毒死蜱及甲维盐等8种药剂对广西不同地区香蕉、甘蔗、番茄、黄瓜、西瓜、烟草等作物南方根结线虫的田间防效.[结果]10%噻唑磷颗粒剂和0.2%甲维盐乳油对南方根结线虫的防效最好,平均防效分别达到86.16%和85.24%,且在不同地区、不同寄主作物上表现良好的稳定性;其次是1.8%阿维菌素乳油和5%丁硫克百威颗粒剂,防效分别为81.47%和77.26%;传统防治药剂50%辛硫磷乳油、5%线虫净颗粒剂、15%毒死蜱也有一定的杀线虫活性,防效在70%左右;生防菌剂5%厚壁孢轮枝菌粉剂的防效较差,平均为50.97%.[结论]噻唑磷、甲维盐、阿维菌素和J硫克百威对不同地区不同作物南方根结线虫均有较好的防效,4种药剂均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