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施肥处理对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探索在一定无机肥施用量基础上配施有机肥对玉米的增产机理,在山西省农科院东阳试验基地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4种有机肥施用量对玉米叶面积指数、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及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有机肥处理的玉米各生育时期的叶面积指数、光合效率和气孔导度都显著增大,产量显著提高。随施肥量增加,叶面积指数增大,促进了营养生长并延缓了叶片衰老,有利于叶片生长;300 kg/hm2(M)有机肥处理下,抽穗期和灌浆期叶片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效果较好,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促进了籽粒灌浆,产量达到最高,较对照提高34.1%。抽穗期和灌浆期光合参数与籽粒产量的相关性高于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说明通过提升花后的光合作用能够更有效地提高作物产量。在常规施用化肥基础上,配施300 kg/hm2有机肥有是山西地区玉米的最佳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2.
生物有机肥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玉米为试材,研究了酵素菌生物有机肥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可显著促进玉米植株的生长,提高产量,同时,亦可改善籽粒营养品质,尤其可显著增加玉米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单施生物有机肥及生物有机肥与化肥配施的玉米产量分别达10975.5kg/hm^2和13783.5kg/hm^2,分别比单施化肥增产12.8%和41.7%,纯收入增加23.7%和44.3%。  相似文献   

3.
为寻求合理的有机肥替代化肥比例,探索有机肥和化肥配施对冬小麦-夏玉米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在山东典型农区,采取大田小区试验,设5个施肥处理:(1)100%有机肥(M),(2)75%有机肥+25%化肥配施(MNPK1),(3)50%有机肥+50%化肥配施(MNPK2),(4)25%有机肥+75%化肥配施(MNPK3),(5)100%化肥(NPK),以不施任何肥料的地块为对照(CK)。结果显示:以MNPK3处理冬小麦-夏玉米周年产量最高,达12 565.95 kg/hm2(其中,冬小麦6 188.15 kg/hm2、夏玉米6 377.79 kg/hm2),较对照提高1.20倍(其中,冬小麦90.5%、夏玉米1.59倍),与NPK处理产量差异不显著。有机肥与化肥不同配比处理,冬小麦-夏玉米籽粒粗蛋白含量均有所提高,以成熟期籽粒粗蛋白含量为例,75%有机肥与25%的化肥配比处理效果显著,冬小麦粗蛋白含量较对照提高1.29倍,较化肥提高3%,夏玉米粗蛋白较对照提高53%,较化肥提高7%。100%有机肥处理冬小麦籽粒面团形成时间、面团稳定时间和沉淀值均明显改善,较全化肥处理分别提高3.95%、4.32%、降低2.55%。在兼顾产量和籽粒品质等因素下,利用常规化肥用量的75%其余亏缺的养分用有机肥补充,能获得比单施化肥处理更高的产量,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作物品质,减少过度使用化肥造成的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西瓜生产中化肥减施措施.[方法]利用农业废弃物木薯酒糟沼渣和菇渣生产的生物有机肥栽培西瓜,设定减施化肥25%和30%2个目标,研究增施生物有机肥对西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化肥减施后,随着生物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西瓜产量及品质均显著提高,减施化肥25%各处理均优于减施化肥30%处理;化肥减施25%时,施6000和7500 kg/hm2生物有机肥对西瓜产量无显著影响,但施7500 kg/hm2品质略好.[结论]化肥减施25%、施微生物菌肥6000~7500 kg/hm2可显著提高西瓜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5.
以长期定位施肥试验为平台,研究在施用氮磷肥条件下,配施钾肥、有机肥对黄土塬区春玉米光合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施钾肥在灌浆前期降低了LAI、WUE、叶片水势、干物质积累量、叶片光合和蒸腾速率,但在灌浆后期提高了LAI、WUE、干物质积累量和叶片光合速率,且与对照间达显著差异,这说明配施钾肥对春玉米生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生育后期;配施钾肥可显著提高整个生育期的SPAD(叶绿素相对含量)、株高;可促进同化向籽粒的转移,使籽粒产量增加;但收获指数下降了3.2%.而配施有机肥可显著提高春玉米整个生育期的LAI、株高、SPAD、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等生理指标(WUE和水势除外)和产量,使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增加,与对照、钾肥间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在富含钾素的黄土塬区,配施有机肥对春玉米光合生理特性和产量的作用优于配施钾肥.  相似文献   

6.
不同施肥方式对垦粘1号玉米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单施化肥,化肥与有机肥、生物肥配施,有机肥、生物肥单施对垦粘1号玉米产量及适口性影响的研究表明,化肥施用量与垦粘1号产量呈正相关,施用磷酸二铵180kg/hm2、硫酸钾45kg/hm2、尿素225kg/hm2的处理玉米产量最高,与其它处理产量差异显著;等量施化肥条件下增施有机肥,生物肥产量提高;少施化肥,增施有机肥或生物肥能够使感官品质提高,风味提升,糯性增强,柔嫩性加强,皮薄无渣。  相似文献   

7.
生物炭、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春玉米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田间小区定位试验,设置不施肥(T1、CK1)、单施化肥(T2、CK2)、生物炭与化肥配施(T3)、有机肥与化肥配施(T4)、生物炭及有机肥与化肥配施(T5)5个试验处理,研究南方丘陵山地农区生物炭、有机肥与化肥之间配施对旱地春玉米叶绿素含量、叶片光合参数、叶片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肥相比,单施化肥极显著改善了春玉米的光合特性,而生物炭、有机肥与化肥配施的效果比单施化肥更明显;在配施处理中,以生物炭、有机肥、化肥三者配施的影响最大,具有明显的互作效应,其次是生物炭与化肥配施,最后是有机肥与化肥配施,除叶片的胞间CO2浓度以外,前者的所有指标与后两者之间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但后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与单施化肥处理相比,三者配施的叶绿素含量和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12.23%、32.41%、45.83%、69.85%,叶片的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则分别降低了20.77%、22.35%。总之,生物炭、有机肥与化肥配施,特别是三者复配施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绿原牌有机肥施于玉米田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施绿原牌有机肥1 125 kg/hm2、尿素180 kg/hm2,玉米增产10.60%。试验条件下化肥施用量减少超过50%时,玉米产量降低。施绿原牌有机肥4 500 kg/hm2,不施化肥,玉米减产10.48%,表现为苗期生长发育正常,全施绿原牌有机肥处理拔节期脱肥,千粒重、穗粒数明显减少。有机肥与化肥合理配施,既可改良土壤结构,玉米又能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9.
生物有机肥对夏玉米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置常规施肥(T1)、生物有机肥与化肥配施(T2和T3)、生物有机肥基质与化肥配施(T4和T5)、空白对照(T6)等6个处理,研究商洛低山丘陵区生物有机肥对夏玉米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常规施肥相比,施用有机肥后夏玉米的主要光合参数(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果穗性状(穗长、穗粗、行粒数、百粒重)和产量有不同程度地增加,胞间CO2浓度和凸尖长有所下降;(2)与生物有机肥基质处理(T4和T5)相比,对应的生物有机肥处理(T2和T3)可进一步改善光合性能及果穗性状、提高夏玉米的产量。  相似文献   

10.
以内单314为材料,研究了施氮量对超高产春玉米花粒期不同层位叶片衰老过程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 kg.hm-2-439.8kg.hm-2施氮量范围内,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花粒期玉米各层位叶片保护酶(POD、CAT、SOD)活性明显提高,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显著降低,较高的群体叶面积指数和叶干重得到维持。施氮量超过439.8kg.hm-2时,各层位叶片的上述参数出现相反趋势,且叶位越低越显著。当施氮量为439.8kg.hm-2时,超高产春玉米花粒期不同层位叶片衰老得到延缓,利于其花粒期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形成,是实现超高产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1.
“塞上如意牌”高效生物有机肥在玉米上的施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塞上如意牌”高效生物有机肥在玉米上的施用效果,设0(CK)、600、1 200、1 800、2 400、3 000 kg/hm2 6个有机肥施用量处理.结果表明,施入生物有机肥的玉米植株生长健壮,茎叶色泽浓绿,叶片肥厚,抗病能力强.产量结果表明,在生物有机肥施用量2 400 kg/hm2时产量达到最高,为9 766.5 kg/hm2,产值也达到最高,为21 643.5元/hm2,较未施有机肥处理增产30.8%.建议种植户采用施用量2 400 kg/hm2,在玉米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大京九26是由河南省大京九种业有限公司以9889自交系为母本、2193自交系为父本选育的高产、广适、优质青贮玉米杂交种。在2014—2015年国家青贮玉米杂交种区域试验(北方春玉米组)中平均生物产量(干质量)为26 277.0 kg/hm2,2016年参加国家青贮玉米品种生产试验平均生物产量(干质量)28 845.0 kg/hm2;2014—2015年参加宁夏青贮玉米杂交种区域试验,平均籽粒产量11 356.5 kg/hm2,生物鲜质量103 911.0 kg/hm2,分别较对照增产12.5%和16.5%。该杂交种先后通过国家、省级4次审定,审定区域为新、黑、吉、辽、蒙、宁、京、津、陕、晋、冀、鲁、豫、苏、皖、鄂16个省市区。  相似文献   

13.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在甘肃河西绿洲灌区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矿物质有机肥和化肥配合施用对玉米生产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化肥和矿物质有机肥配合施用对玉米增产效果显著,配施矿物质有机肥600 kg/hm2,化肥施量在当前高施肥水平基础上减量15%时,玉米籽粒的产量为15 783 kg/hm2,增产率2.7%,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和成本盈利率均有所提高,而化肥减量水平达到30%时,玉米产量和经济效益指标都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4.
有机肥与化肥不同配比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通过对不同量有机肥与化肥配施效果的对比试验,旨在探索不同配比施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化肥量为纯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160、60、60kg/hm2,配施有机肥750kg/hm2的处理产量最高,由此可知,在化肥减量的情况下加施有机肥,产量并未降低,还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5.
生物有机肥在大豆和玉米上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2008年采用小区的试验,研究生物有机肥对大豆和玉米的应用效果,试验设置3个生物有机肥用量水平、2个化肥用量水平。试验结果表明,大豆施用生物有机肥与常规施化肥处理相比,生物有机肥150kg/hm2+70%化肥用量增产8.4%,每公顷利润增加225元。玉米施用生物有机肥与常规施化肥处理相比,生物有机肥225kg/hm2+70%化肥用量增产7.7%,每公顷利润增加660元,施用生物有机肥增产的原因主要是增加了大豆的株粒数、百粒重,玉米的穗粒重。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化肥减施配施生物有机肥对花生叶片叶绿素含量、主要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及分配、保护酶活性、丙二醛(MDA)含量、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采用田间小区试验,以湘花9760为研究对象,设置不施肥(CK)、纯化肥(H)、80%化肥+20%生物有机肥(I)、60%化肥+40%生物有机肥(J)、40%化肥+60%生物有机肥(K)、20%化肥+80%生物有机肥(L)、纯生物有机肥(M)7个不同的处理.结果表明,化肥减施配施生物有机肥处理下的花生叶片叶绿素SPAD值、主茎高、第一侧枝长较纯化肥组和对照组提高整个生育期各处理根、茎、叶干物质积累量及生物总量均高于对照组;配施40%生物有机肥组成熟期叶片中SOD、POD、CAT活性均高于对照组,MDA含量低于对照组;饱果数、饱果率、单株荚果产量、百仁质量均高于对照组.生物有机肥代替40%的化肥,每667 m2产量较对照组和纯化肥组分别提高16.65%、11.28%.表明,适宜的化肥减施可提高花生产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覆膜栽培下不同水平商品有机肥替代20%氮肥对春玉米生长及土壤肥力的影响,为促进贵州玉米化肥减施增效提供依据.[方法]以"靖丰8号"玉米为试验材料,设置常规化肥(处理1,CK)、减量20%氮肥+商品有机肥3000 kg/hm2(处理2)、减量20%氮肥+商品有机肥4500 kg/hm2(处理3)的大田覆膜玉米...  相似文献   

18.
以‘兴佳2号’马铃薯为材料,在减施化肥22.22%~50.00%的基础上,研究有机肥与化肥配施(T1,生物有机肥600 kg/hm2+复合肥1125 kg/hm2)、微肥与化肥配施(T2,微肥60 kg/hm2+复合肥1125 kg/hm2)、有机无机互混肥(T3,1500 kg/hm2)、复合微生物肥(T4,1500 kg/hm2)和螯合腐植酸复合肥(T5,937.5 kg/hm2)等施肥方式及常规施肥对照(CK1,复合肥1500 kg/hm2)、减量施肥对照(CK2,复合肥1125 kg/hm2)、不施肥对照(CK3)对马铃薯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1相比,T5、T1和T2可促进马铃薯植株的生长;T5、T2和T1产量分别比CK1增产19.82%、11.65%和8.2%,养分利用效率分别比CK2提高74.87%、57.75%和50.52%;CK2比CK1减施化肥25%,产量仅降低3.21%,养分利用效率提高了26.61%;各处理间干物质、淀粉、V–C、蛋白质、钾、还原糖含量等差异显著。在减施化肥25%的基础上,螯合腐植酸复合肥及生物有机肥或微肥与复合肥配施促进了马铃薯植株的生长,较大幅度提高了产量、品质和养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9.
采用二因素试验设计,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配施生物有机肥及化肥减量对玉米间作豌豆体系土壤微生物、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无机肥配施可以显著提高玉米间作豌豆的混合产量.在作物生长过程中,配施有机肥可以显著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A1B1处理混合产量达到了最高,为13 223kg/hm2,微生物数量高于其他不配施有机肥的处理,但在配施有机肥的处理中微生物活性最低;A2B1处理土壤微生物数量最高,与其他处理相比差异显著,混合产量也达到了10 549kg/hm2,与当地农技部门推荐施肥量A1B2处理相比差异不显著.表明化肥减量15%并配施有机肥是适合河西绿洲灌区玉米间作豌豆的施肥措施.  相似文献   

20.
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试验,研究施肥种类及施用量对菘蓝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化肥、有机肥、沼气渣均能促进板蓝根及大青叶生长和产量形成.沼气渣(3万kg/hm2)、尿素(112.5 kg/hm2)配施的板蓝根和大青叶产量分别比对照(不施肥)增加45.4%和23.7%.沼气渣和尿素配施增产效果优于单施化肥、有机肥和沼气渣.在实际生产中,建议板蓝根药材生产大田施肥为沼气渣3万kg/hm2和尿素112.5 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