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研究H9N2流感病毒在鸡胚中的繁殖规律及其血凝活性,试验用H9N2河南分离毒株接种鸡胚,对收获的尿囊液进行10倍系列稀释,选取不同浓度尿囊液分别接种不同日龄鸡胚,测定不同日龄鸡胚接种病毒后尿囊液产量及其血凝效价,探讨影响毒株血凝活性的因素。结果表明:10日龄鸡胚接种1×10-5病毒时收获的尿囊液产量最多且血凝效价最高;筛选分析影响H9N2病毒血凝活性因素时发现,缓冲液的p H值为3.0~5.5时发生溶血,水浴温度为70~80℃时几乎完全丧失活性。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AIV)蚀斑克隆方法,用不加中性红的营养琼脂为覆盖层,在倒置显微镜下挑斑,对3株H5N1亚型AIV鸡胚分离毒株进行了蚀斑克隆纯化,从同一鸡胚分离毒株中纯化得到了蚀斑大小和形态均存在显著差异的毒株,共获得13株蚀斑克隆纯化株。研究结果表明,当小牛血清浓度为2%时,加入终浓度50 μg/ml的胰酶可明显促进和刺激蚀斑的形成,蚀斑的直径和PFU/ml均有显著的增加。通过TCID50、EID50和LD50测定发现,来自同一鸡胚分离株的不同蚀斑克隆纯化株中,蚀斑大、毒力强的克隆毒株占优势,而且蚀斑较大的,其毒力也较强。对得到的13株蚀斑克隆毒株的全基因组各片段序列分析表明,蚀斑克隆纯化株在HA蛋白裂解位点附近的氨基酸序列均符合高致病性通报性禽流感病毒的分子特征。  相似文献   

3.
中草药抑制H_5亚型禽流感病毒对鸡胚毒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中医利用解表、清瘟、凉血止血的中草药防治人类流感的原理,选取金银花、北板蓝根、贯叶连翘、双黄连、贯众等五种中草药所制成的制剂进行H5亚型禽流感病毒感染鸡胚后毒力作用的抑制实验。首先对鸡胚接种禽流感H5亚型病毒,然后对感染鸡胚分别注射上述几种中药制剂,再抽取胚液进行HA和HI实验,将其中对鸡源H5-AIV有抑制作用的中草药挑选出来,测定中草药对禽流感病毒的治疗指数(Therapeutic index,TI)。然后采用寇氏法计算药物半数有效量ED50。结果表明,金银花、北板蓝根、贯叶连翘、双黄连、贯众五种中草药制剂在对H5亚型禽流感病毒的鸡胚毒性方面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将分离到的一株疑似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接种SPF鸡胚增殖,通过致鸡胚矮小化试验、红细胞凝集试验、对新城疫病毒增殖干扰试验、动物回归试验及RT-PCR分子鉴定,结果证实该病毒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应用MEGA5分析软件,与Gen Bank上IBV常见疫苗株、流行毒株和部分参考株进行序列比对,其S1基因序列与近年来我国流行毒株同源性较高,为95%~99%,与传统疫苗株H120、H52、M41和W93同源性较低,仅为77%~79%。  相似文献   

5.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BJ836弱毒株培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BJ836—IBD弱毒株是复制西德TAD鸡胚制品疫苗,将其培育为由鸡胚成纤维细胞制备的毒株。经测定,BJ836毒株在鸡胚成纤维细胞上连续传递5代毒价稳定在10~(7.0)TCID_(50)/0.1ml;经-10℃保存6个月,4℃保存1个月,北京夏季室温保存5天其毒价变化微小。用敏感雏鸡连续传递5代观察,此毒株对鸡法氏囊无明显的损害,接种无IBD抗体的鸡胚可致鸡胚死亡,具有一定的致病力。此毒株免疫雏鸡15天后,测定免疫中和抗体效价最高可达1∶3236,保护率达100%;免疫30天后最高可达1∶6456,保护率100%;对鸡新城疫疫苗无免疫抑制作用。由于此毒株可以用IBD母源抗体阳性鸡胚制备的成纤维细胞繁殖,因此解决了必须用无IBD母源抗体的种蛋制备疫苗的困难。  相似文献   

6.
为了确定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和深圳太太基因工程有限公司联合研制的禽流感H5、H7、H9亚型多重实时荧光RT-PCR检测试剂盒对H5和H9亚型禽流感的灵敏度,通过测定已知鸡胚半数致死量(ELD50)的标准毒株的进行了定量。利用9~11日龄SPF鸡胚,对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保存的H5和H9亚型标准禽流感毒株进行了鸡胚半数致死量(ELD50)的测定,结果为H5亚型禽流感毒株的半数致死量为10^-7.75/0.2mL,H9亚型禽流感毒株的半数致死量为10^-8.5/0.2mL。用所研制的禽流感H5、H7、H9亚型多重实时荧光RT-PCR检测试剂盒对H5和H9亚型标准禽流感毒株原液进行10倍连续稀释,进行实时荧光RT-PCR灵敏度的测定,结果发现:试剂盒检测H5亚型标准禽流感毒株的灵敏度为标准毒株10^-5倍稀释液,该稀释液含有281ELD50病毒量;检测H9亚型标准禽流感毒株的灵敏度为标准毒株10^-8倍稀释液,该稀释液含有15.8ELD50病毒量。同时检测H5和H9时,试剂盒的灵敏度要比单独检测一个亚型时的灵敏度增加一个数量级。本灵敏度已经能够检测到感染鸡的喉拭子和(或)泄殖腔拭子所采集的病毒量,能够满足检验检疫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7.
为观察IBV不同疫苗毒株H120、H52、4/91、28/86、Ma5及W93株对NDV增殖的干扰作用,采用不同浓度的IBV疫苗毒株与NDV La Sot a毒株分别按不同顺序接种,同胚增殖。利用血凝试验(HA)测定NDV效价,以判断IBV对NDV的干扰作用,为同胚增殖两种病毒提供参考数据。试验结果表明,IBV不同疫苗毒株能干扰NDV La Sot a增殖,干扰作用与其接种顺序、接种浓度及收毒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针对禽流感病毒(AIV)不同毒株及抗原含量的灭活疫苗对仔鸡保护性的影响作了探讨.数组4周龄的鸡分别用10种H5亚型、一种异源H7亚型及正常鸡胚尿囊液制备的疫苗进行免疫,3周后滴鼻感染高致病力H5亚型AIV.结果所有10种H5亚型疫苗对鸡在临床症状及死亡率上表现了较好的保护力,AGP及m抗体阳性.实验1中H5亚型疫苗免疫组80%的鸡体口咽部可分离到病毒,其中5个免疫组在鸡体泄殖腔中没有查到病毒,其它5组,泄殖腔中有病毒分布的鸡体数量明显低于正常尿囊液免疫组,与之相比,有些H5亚型疫苗免疫组中鸡泄殖腔及口咽部病毒分布的数量也明显减少,但减少的程度与疫苗株与攻毒株的HA基因序列同源性之间并不存在正相关,随疫苗中所含病毒含量的递增,各项与保护性相关参数增大的幅度因疫苗毒株的不同而改变.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clade2.3.2.1c中的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的抗原性发生了很大变化,Re-6疫苗并不能对其提供有效保护。为对该分支毒株进行有效防控,研究以A/Puerto Rico/8/34(H1N1,PR8)毒株为内部基因供体,以clade2.3.2.1c的H5N1亚型毒株A/chicken/Jiangsu/YB7/2015(YB7)的HA和NA基因作外部供体,并删除YB7株HA中裂解位点处的多个碱性氨基酸,通过反向遗传方法成功拯救出1株重组病毒r YB7。r YB7株病毒在鸡胚和MDCK细胞上均有较好的繁殖性能,对SPF鸡胚和鸡均无致病性。本实验室在对毒株抗原性研究的基础上研发的疫苗候选株为防控变异的clade2.3.2.1c的禽流感病毒提供了良好的疫苗备选。  相似文献   

10.
通过鸡胚矮小试验、鸡胚气管环组织培养试验、干扰新城疫病毒复制试验和动物回归试验,将2006-2007年在江苏省分离的7株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鉴定为嗜肾型毒株。采用RT-PCR扩增IBV分离株的S1基因,并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7个IBV分离株S1基因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4.6%-99.4%,处于同一个群,分别属于3个亚群。这些毒株与大多数国内近年分离株的同源性较高,而与Massachusetts、T、4/91和793B血清型毒株(包括H120和H52疫苗毒株)的同源性较低。IBV流行毒株和疫苗毒株的差异是造成免疫鸡群发生传染性支气管炎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将来自有产蛋下降的肉用型父母代种鸡群的种蛋孵化,每日观察鸡胚死亡情况。在孵化的50个鸡胚中9日龄时开始死亡1个,尿囊液无血凝性,盲传一代后,鸡胚尿囊液有血凝性。在HI试验中,对H9亚型禽流感病毒(AIV)单因子血清在1∶26稀释度时呈现血凝抑制活性,对新城疫病毒(NDV)和H5亚型AIV单因子血清不呈血凝抑制活性,由此确定为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命名为ZKH90901。对该毒株进行HA和NA基因扩增克隆测序,把获得的HA和NA基因与已经发表的H9N2毒株的相应序列比较,结果表明该毒株确实为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HA基因的裂解位点序列为KSGR↓GLF,符合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9N2蛋白裂解位点的分子特征,仍属于低致病力毒株。从鸡胚中分离到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在国内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复方中药禽康散提取液对鸡新城疫病毒活性的影响,试验采用鸡胚法以不同浓度中药提取液与新城疫F48E9毒株悬液混合后各接种8枚鸡胚,观察各组鸡胚的存活情况。结果表明:中药浓度为1.0g/mL、0.5g/mL、0.25g/mL时活胚率分别是87.5%、75.0%、50.0%,而不加中药组鸡胚96h后全部死亡。说明复方中药禽康散具有抗新城疫F48E9毒株的作用,且随着中药浓度的增加抗病毒作用增强,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乌鲁木齐市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的流行特征,本研究利用鸡胚培养、RT-PCR、新城疫病毒(NDV)干扰及鸡胚半数感染量(EID50)测定等多种方法分离到一株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将其命名为IBV/CK/CH(XJ)/01/2020。对其S1基因进行序列测定及比对分析发现,该分离株在鸡胚上连传5代出现侏儒胚现象,并且可以抑制NDV在鸡胚中的增殖,经计算其EID50为10-4.58/0.1 mL,为中等毒力毒株,攻毒组与正常组比较,雏鸡气管内有大量黏液且肺脏肿大,表现为呼吸型毒株特征,且其S蛋白裂解位点序列为HRRKR,与TC07-2、GX-NN0903等毒株形成一个独立的发育进化群,均属于TC07-2/GVI-1型IBV;与国内常用的H120、H52、M41等疫苗株的同源性仅为59%~65%。本研究为新疆地区IB的流行病学提供参考,也为当地IB的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利用鸡胚分离法由发生肾病变型传染性支气管炎(IB)的病鸡分离到嗜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NIBV)W株;再通过SPF鸡胚连续传代,获得了NIBV疫苗毒株W93;继而借助RT—PCR法扩增了其S1基因,并测定了S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分析了与相关毒株间的同源性。结果显示,W93株在鸡胚中的病毒产量达107.8EID50/0.1mL,适用于所有日龄的雏鸡;W93S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与马萨诸塞型的M41株、H52株和H120株的同源性很高,分别为96.9%、96.8%和97.1%。表明,W93可作为制备IB弱毒疫苗的毒株。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掌握鸡毒支原体的致病性,从某养殖场分离一种鸡毒支原体的毒株,开展致病性试验和药敏试验。选择使用20枚孵化5日龄的SPF鸡胚,使用2种不同浓度的菌液进行攻毒试验,观察鸡胚的死亡情况和解剖情况,并按照支原体培养方法分离得到病原后进行常规药敏试验,确定哪种抗生素对支原体敏感。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浓度均会造成鸡胚死亡,低浓度鸡胚死亡率70%左右,高浓度造成鸡胚全部死亡。分离得到的毒支原体对盐酸沃尼妙林、盐湖索酸泰妙菌素、强力霉素敏感性最强,其次是盐酸大观霉素、水溶性氟苯尼考、酒石酸泰乐菌素。研究结果可知,分离得到的一株鸡毒支原体的致病性较强,同时分离出的高敏药物对支原体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用不同浓度的5-氟脱氧尿核苷(FUdR)接种10日龄SPF鸡胚,每个浓度分别接种5枚鸡胚,0.2 mL/枚,同时,设接种同剂量生理盐水的空白对照SPF鸡胚5枚,置37℃孵化培养。18日龄时全部打开鸡胚,观察鸡胚变化。将试验组鸡胚与对照组相比较,以接种鸡胚全部不出现任何异常变化的药物浓度确定为最适浓度。试验结果表明FUdR对10日龄鸡胚的最适浓度为250μg/mL,此浓度对禽痘病毒(属DNA病毒)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试验表明,以10日龄SPF鸡胚作为试验动物,可以用FUdR鉴定病毒的核酸类型。  相似文献   

17.
广西某种鸡场一株IBV,命名为GXJLZ6/150707,对其进行鸡胚发育分析,并测定S1全基因序列。结果显示,鸡胚出现蜷缩胚或发育不良等病理现象。S1基因序列分析发现,分离株GXJLZ6/150707与疫苗株4/91等793/B型毒株为相同的基因来源,与腺胃型毒株LX4型毒株亲缘性较近,氨基酸相似性为94.8%;与经典肾型疫苗毒株D274、Gray、澳大利亚T株和Mass型经典呼吸型疫苗毒株H52、H120和W93株等亲缘性较远,氨基酸相似性为65.7~85.6%。考虑到该种鸡场长期使用活疫苗ND+H120+4/91的情况,因此推测,分离毒株GXJLZ6/150707可能是一种嵌合病毒,即H120等Mass型疫苗毒株与4/91疫苗毒发生重组后形成的新型病毒。本研究结果可为IBV的防控工作和疫苗株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兰藤注射液体外抗新城疫病毒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鸡胚培养法和血凝抑制试验测定了兰藤注射液对新城疫病毒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中药对鸡胚无毒性作用;在药物与病毒同时接种后,可抑制新城疫病毒在鸡胚中的增殖.  相似文献   

19.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抗原性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对1998—2002年间在河南省豫北地区分离到的5株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抗原性变异进行了研究。经HI试验、鸡胚中和试验、细胞中和试验及攻毒保护试验证明,5株H9N2亚型间已经发生了抗原性漂移。98A5和99S毒株间的保护力接近100%,HI试验、鸡胚中和试验、细胞中和试验的相关性均在0.74以上。表明2毒株间的抗原性相近;用00Y毒株攻击其他4株免疫的鸡,其保护率仅为60%~80%;而02Y株对除00Y株外的4株的免疫保护率分别为60%、75%、80%、100%,与分离年代呈负相关性,HI、鸡胚中和试验、细胞中和试验也取得类似结果,说明2000年后的毒株间已发生抗原性变异。  相似文献   

20.
利用从中药莪术中提炼的莪术油制成的莪术油复方口服液,与鸡源禽流感病毒(AIV)H5N1在10日龄非免疫鸡胚中相互作用,观察莪术油复方口服液对禽流感病毒H5N1的抑制效果;用莪术油复方口服液对14日龄非免疫试验鸡连续口服喂药1周,采用禽流感病毒H5N1攻击鸡群,观察药物对鸡的保护效果。结果表明,在体外抑制试验中,0.25%、0.5%和1%的莪术油复方口服液对鸡胚为无毒浓度,对鸡胚的保护作用分别为60%、80%和80%;0.75%、1.5%和3%的莪术油复方口服液对试验鸡的保护作用分别为80%、100%和100%。病理组织检查结果表明鸡的肺脏无病变,并且增强了脾脏的免疫功能。初步结果显示,莪术油复方口服液对禽流感病毒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