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番茄是温室和大棚栽培的主要作物之一,其产量高,适应性强,味道鲜美,特别是近年来栽培的经济价值高的水果型樱桃番茄,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 但由于重茬连作等原因,土壤中微量元素锐减,病原体增多,番茄病害严重,番茄产量日趋下降.经多年实践证明,基质栽培是减少番茄病害,提高产量,保证高产稳产极好的方法.现将番茄基质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番茄青枯病又叫细菌性枯萎病,是番茄栽培中的重要病害之一。植株发病后仅维持1周左右即死亡,对产量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3.
番茄灰霉病是保护地番茄栽培中的重要病害。随着保护地番茄栽培面积的增加,栽培年限的延长,其发生不断加重,一般可使产量损失15%~20%。冬季寒冷季节温室番茄发病尤为严重,常规药剂喷雾防治又增加湿度,往往加重其发生。为减少损失,有效预防其发生,现介绍该病在低温期症状特点、流行因素及绿色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林日金 《上海蔬菜》2007,(5):106-107
番茄适应性强,产量高,栽培面积广,营养丰富。在保护地栽培中,特殊的小气候环境有利于番茄的生产发育,同时也为病害繁衍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因此,保护地栽培番茄极易受到多种病害的危害,进而影响其产量和品质。由于保护地栽培的特殊环境,使得病害的发生特点与露地栽培有所不同,为了摸清这些病害的发生特点,筛选出有针对性的防治药剂,我们于2006年在漳平市和平东坑村蔬菜基地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番茄叶霉病俗称黑毛,仅危害番茄,是保护地番茄的重要病害之一,随着保护地番茄栽培面积的扩大,叶霉病的病情不断发展,危害加重,对番茄产量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6.
马鞍山市霍里镇地处城郊,现有菜地面积3千余亩,2005年种植大棚面积800亩,其中番茄约400亩。近年来灰霉病是我镇冬季大棚番茄栽培重要病害之一,如不及时防治,造成早春番茄大量烂果,产量减少,造成重大损失。为更好地使大棚番茄增产增收,防止大棚栽培番茄灰霉病的发生,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根据我镇的栽培实际及生产经验,现将番茄灰霉病的主要症状及预防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青枯病(Pseudomonas solanacearum Smith.)是浙江省番茄种植区域的主要病害之一,是典型的细菌性维管束病害。近年来随着蔬菜设施栽培的不断完善和高山蔬菜的迅速发展,番茄栽培由季节性向全年性发展,造成青枯病菌源累积,病害暴发流行趋重,危害逐年加大,导致产量下降,经济效益降低。为探索番茄青枯病的有效防治途径,笔者通过3年多的探索实践,提出了抗病品种的选择和利用,结合石  相似文献   

8.
日光温室种植番茄经济效益高,但难度大,这主要是日光温室的气候较特殊:湿度大、光照弱、病害发生较重等,因此,为提高番茄的产量和质量,可采取以下有效的栽培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王俊 《上海蔬菜》2008,(5):32-33
百利番茄具有质地硬、货架期长、耐贮运、采摘期长、产量高、品质优、商品性佳等特点,尤其是耐高温高湿、裂果少,可作为我市山地越夏栽培番茄用种。但该品种抗青枯病能力一般,为确保种植成功需用番茄砧木嫁接。未嫁接的田间病害死株比例45%以上,嫁接后的番茄田间病害死株比例可控制在10%以下。目前龙岩市的高山番茄栽培区已广泛种植该品种。  相似文献   

10.
<正>夏季栽培番茄,由于高温多雨,加之品种选择不当和管理粗放等原因,易导致病害特别是病毒病严重发生,轻则减产三至五成,重则绝收,给生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失。为了保证夏番茄能够获得较高的产量和理想的经济效益,必须采取综合丰产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市种植的大棚番茄,特别是老基地的秋季大棚番茄由于连作重茬导致土传病害十分严重,产量、品质和效益逐年下滑。针对生产上的这一突出问题,我们从2003年开始开展了大棚番茄有机生态基质栽培试验研究。经过3年的实践与摸索,基质栽培  相似文献   

12.
番茄高产栽培田间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科学合理的田间管理技术,可以有效控制番茄植株生长发育不良、病害发生、产量和品质下降等问题的出现.充分利用番茄品种自身对环境的要求,结合华宁县当地的自然气候条件以及近几年来番茄种植过程中积累的一些技术经验,总结出一套科学合理的番茄栽培田间管理技术,包括适时定植、搭架绑蔓、整枝打芽、施肥灌水、保花保果、防治裂果、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以期为番茄高产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番茄生理性病害田间简易识别与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番茄生理性病害是指番茄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缺少某种营养元素、受不良环境条件影响或栽培管理不当,导致生理障碍而引起的异常生长现象。番茄生理性病害在番茄栽培过程中发生较为普遍,并且往往能诱发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因此,及时识别和防治番茄生理性病害是促进番茄生产,提高菜农收益的重要环节。笔者根据近几年的调查与试验,将番茄生产过程中较为常见的几种生理性病害的田间症状、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随着保护地番茄栽培而积的不断扩大及多年种植,其病害的发生也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老病害逐步加重,新病害相继出现,且常常多种病害同时发生,交替出现,使得防治愈来愈困难,能否有效的防治番茄新病害已成为制约番茄能否获得高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番茄叶霉病是保护地栽培番茄主要病害之一。如气候条件适宜,该病能迅速蔓延至全株叶片,危害严重。一般田块病叶率30%~40%,严重的可达100%,产量损失一般为5%~10%,严重时达30%。  相似文献   

16.
早春大棚番茄栽培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盐城地区大棚栽培蔬菜面积逐年扩大,早春大棚番茄的栽培面积也不断扩大。在整个番茄栽培过程中,只要有一个阶段出现问题,就会影响产量。早春大棚番茄栽培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供种植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番茄实用嫁接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番茄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土传病害如番茄青枯病、枯萎病、黄萎病等普遍发生。生产中可采用嫁接育苗,不但能有效地控制根部病害,而且番茄植株生长势强、产量高,并能节省用药成本,促进无公害生产。  相似文献   

18.
番茄是北方地区春季日光温室内栽培的主要蔬菜之一。推广生产“无公害”番茄,使消费者很受欢迎。但因减少施用农药、化肥量造成病害严重、降低产量;或者投入成本高,产出效益低,使技术规范推广不下去。究其原因是没有因地制宜,结合温室特性进行科学的“无公害”生产番茄造成的。为此笔者等通过走访调查和生产试验,总结以下几项日光温室春番茄“无公害”栽培技术。1 选择抗病品种选择抗病、丰产的番茄品种是生产“无公害”番茄的基础。目前常用的抗病丰产的番茄品种有L402、中杂9号、佳粉15号、东农704等。2 培育壮苗育苗…  相似文献   

19.
以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当地加工型番茄为试材,采用起垄覆膜、膜下滴灌、搭架等栽培方法,研究了不同栽培方式对加工型番茄病害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起垄、滴灌、搭架均显著降低病害的发病率,番茄产量由不覆膜不起垄栽培的6 600.0kg/667m2增加到覆膜起垄栽培的7 333.3kg/667m2;膜下滴灌比黄河自流灌溉增产15.8%;搭架栽培比不搭架增产19.1%。说明起垄覆膜、膜下滴灌、搭架能够减轻病害发生程度,具有增产的功效。  相似文献   

20.
由于栽培习惯和对栽培高效益的追求,常导致番茄轮作难以实施,引发土壤连作障碍和土传病害等,严重制约了番茄生产。嫁接换根是解决番茄连作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嫁接后,可增加产量33.04%~120.9%,抗病性明显增强,不但土传性病害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显著降低,发病时间明显推迟,而且非土传性病害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也降低,果实生长优良、单果质量增加、盛收期延长、终收期推后,解决了番茄连作导致严重减产的问题。番茄嫁接技术简便易学,投入成本低,能有效降低青枯病危害,提高成活率,减少农药使用量,对提高产量及无公害栽培具有重要意义。现将其主要栽培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