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研究选用玫瑰、芦荟和羊奶为原料,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新型复合酸羊奶饮品及各原料的加工工艺、饮品最佳配方比例及稳定性,最终确定了该饮品的加工工艺和配方。结果表明:①玫瑰芦荟复合酸羊奶饮品的加工工艺为:鲜羊奶→过滤、消毒→加糖、菌种发酵→冷藏→添加玫瑰汁、芦荟汁、纯净水等→添加稳定剂,搅拌→灌装→灭菌→成品。②玫瑰汁的最佳提取工艺为用15倍的水在70℃提取1h。芦荟汁与水的最佳配比为1:4。③玫瑰芦荟复合酸羊奶饮品的最佳配方为:酸羊奶35%,玫瑰汁15%,芦荟汁10%,纯净水40%,白砂糖6%,稳定剂CMC-Na0.5%。  相似文献   

2.
枸杞锁阳山羊奶饮料加工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山羊奶、枸杞、锁阳为主要原料,应用对比和正交试验方法,研制功能性山羊奶饮料。结果表明:①工艺流程为:枸杞、锁阳原料→浸提→过滤→添加羊奶调配→均质→灌装→灭菌→成品;②最佳配方为:50%纯净水、30%羊奶、6%白砂糖、7%枸杞汁、5%锁阳,1%酸味剂;③复合稳定剂的添加量为:0.12%蔗糖脂,0.08%CMC,0.08%黄原胶。加工的饮料稳定性佳,口感细腻,酸甜适宜,具有羊奶的芳香和特殊口味。  相似文献   

3.
以膳食纤维和低聚木糖为功能因子,制成一种集营养和保健于一体的膳食纤维保健酸奶。通过研究,提出了膳食纤维保健酸奶生产配方和生产工艺。其最佳生产配方为:膳食纤维添加量1.5%,低聚木糖添加量0.30%,白砂糖5%,复合稳定剂0.6%;最佳工艺条件为:均质压力20MPa,杀菌温度95℃,杀菌时间300s.发酵温度42℃,发酵时间3h。  相似文献   

4.
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研究山羊奶饮料的加工配方和稳定性,筛选了橘枣山羊奶的加工工艺配方。结果表明:①橘枣山羊奶的加工工艺:橘皮、大枣→清洗→浸泡→水煮→保温浸提→过滤→留汁→添加过滤灭菌的有羊奶调配→均质→罐装→灭菌→成品;②橘皮,大枣的固水比均为:1:3;③橘枣山羊奶最佳配方为:枣汁89/6,橘皮汁8%,鲜羊奶409/6,纯净水40%,白砂糖4%;④复合稳定剂的添加量是:羧甲基纤维素钠(CMC):0.04%,蔗糖酯0.129/6,黄原胶0.089/6;⑤复合酸味剂添加量0.5%。  相似文献   

5.
采用对比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茶汁的浸提工艺、奶茶的加工配方和奶茶的乳化稳定性,确定了柠檬奶茶的加工工艺和配方。结果表明:①柠檬奶茶的加工工艺为:茶叶→浸提→过滤→茶汁→添加柠檬汁、牛奶调配→均质→灌装→灭菌→成品;②茶水浸提液的茶水比为1:75,添加0.5%β—CD,经二次共浸提10min。⑧柠檬奶茶最佳配方为:柠檬汁3%,鲜牛奶60%,茶汁33%,白砂糖3%,蜂蜜1%。④复合稳定剂的添加量是:羧甲基纤维素钠(CMC) 0.04%、蔗糖酯0.12%、黄原胶0.08%。  相似文献   

6.
阎靳  刘伟 《中国奶牛》2014,(14):37-40
本试验对影响核桃乳饮料生产的几个主要环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复合乳化稳定剂添加量为蔗糖脂肪酸酯2.0g/kg、单硬酯酸甘油酯2.0g/kg、羧甲基纤维素钠1.0g/kg、黄原胶2.0g/kg;全脂核桃乳宜采用二次均质工艺,均质压力为30MPa,均质温度为50℃;最佳杀菌条件为121℃杀菌20min。在上述条件下,可以制备出蛋白质沉淀少、脂肪上浮少,产品性状稳定的全脂核桃乳饮料。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采用酸羊乳为主要原料,添加白砂糖、山茱萸汁、柠檬酸、香精、增稠剂、乳化剂、螯合剂等辅料,经均质、杀菌、冷却、灌装等加工工艺制成一种保健型含乳饮料。并对乳酸菌菌种,山茱萸汁添加量,稳定剂种类和添加量,缓冲和乳化用盐种类、添加量,发酵乳饮料最佳配方进行筛选。试验表明,采用菌种YO-MIX496发酵酸羊乳最好,料液混合比例为:酸羊乳37%、白砂糖10%、山茱萸汁10%、复合型稳定剂5.5%、复合螯合剂(柠檬酸钠0.02%、六偏磷酸钠0.03%)0.05%,另加柠檬酸0.1%~0.2%、香精0.08%及水;加工工艺参数为料液混合温度30~40℃、均质条件18~20MPa、杀菌条件120℃/20s、在2~6℃条件下存放。  相似文献   

8.
研究采用酸羊乳为主要原料,添加白砂糖、山茱萸汁、柠檬酸、香精、增稠剂、乳化剂、螯合剂等辅料,经均质、杀菌、冷却、灌装等加工工艺制成一种保健型发酵酸羊乳。试验结果:料液混合比例为酸羊乳37%,白砂糖10%,山茱萸汁10%,稳定剂0.55%,柠檬酸0.1%~0.2%,柠檬酸钠0.02%,六偏磷酸钠0.03%,香精0.08%,其余为水;加工工艺参数为料液混合温度30~40℃,均质条件18~20 MPa,杀菌条件120℃/20 s,在2~6℃条件下存放。  相似文献   

9.
蜂蜜梨汁果奶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蜂蜜与甘草汁的混合酸取代蔗糖作甜味剂,通过正交试验筛选出最佳配方:鲜牛奶8%,梨汁10%,甜味剂15%,柠檬酸0.4%,稳定剂0.4%,乳化剂0.6%。成品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提高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2,PCV2)间接ELISA诊断试剂稳定性,以纯化的PCV2重组Cap蛋白0.625mg/L包被酶标板,通过经验法和方阵法将甘油、蔗糖、PEG4000、海藻糖、明胶、EDTA等组成不同配比的抗原包被、酶结合物和标准对照品稳定剂,通过在4℃和37℃条件下试剂盒的稳定性试验,使用4P拟合曲线等分析其效果,以期筛选出最佳稳定剂配组。结果显示,1%蔗糖、20%甘油、0.0005%MgCl2和1%蔗糖、0.2%BSA、1.0%海藻糖、0.1%PEG4000、0.02mol/LPMSF及0.1%明胶、0.1%EDTA、1%海藻糖、8%甘油、1.3%氯化钠分别为最佳抗原包被、酶标抗体和标准对照品的稳定剂。使用该稳定剂组装的PCV2ELISA试剂盒放置在4℃条件下8个月和37℃条件下8d,其D450值4P数据分析R2值均在0.99以上,说明配制的试剂盒稳定刺对ELISA试剂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在4℃条件下有效期可达8个月。  相似文献   

11.
通过正交试验、板差分析等方法,确定了凝固型蜂蜜酸牛奶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参数.蜂蜜酸牛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蜂蜜3%,蔗糖4%(均为质量分数),接种量3%,培养时间5h.最佳复合稳定剂百分比,PGA0.02%,黄原胶0.04%,CMC0.03%。  相似文献   

12.
以绿豆和鲜奶为主要原料,绿豆经脱皮、磨浆、均质等工艺制成绿豆浆,与鲜奶混合发酵后,再与砂糖等调配在一起。经均质、杀菌制成绿豆发酵乳饮料。配方为:绿豆浆的添加量为4%。鲜奶的添加量为30%;再加入0.4%的稳定剂BE-3;乳酸菌接种量为4%-5%。在45℃下发酵4h。  相似文献   

13.
以大米和鲜乳为主要原料生产出一种大米活性乳酸菌饮料,确定其工艺流程为:先将大米淀粉用双酶法进行酶解,酶解液煮沸后再使其与灭菌的鲜乳混合,经接种乳酸菌发酵制成大米酸乳,再与其他物料调配即可。最佳配方为:50%大米酸乳,7%蔗糖,0.4%复合稳定剂,0.15%乳化剂,0.06%柠檬酸。  相似文献   

14.
《中国果业信息》2006,23(2):56-56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食品学院和大庆晓雪啤酒有限公司的科技人员,以甘草和苹果为原料制备复合饮料。研究人员确定了甘草汁的提取方法以回流法较佳,最佳的甘草浸提条件是,温度90℃,时间3小时,加水量12倍;最佳的饮料配方为,甘草汁25.2%,蔗糖6%,柠檬酸0.02%,苹果汁8.4%。同时,研究人员还研究了甘草苹果复合饮料的稳定性,确定了稳定剂为CMC和黄原胶,添加量分别为0.1%和0.4%。  相似文献   

15.
以桑葚为主要原料,研究了桑葚酸乳饮料的生产工艺,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产品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桑葚果汁添加量10.0%,酸奶添加量35.0%,复合稳定剂添加量0.3%,蔗糖添加量10.0%。配合后的饮料采用20MPa压力均质,65℃杀菌30min,所得产品风味独特、营养丰富,是一种具有开发价值的新产品。  相似文献   

16.
调酸型乳饮料稳定剂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调酸型乳饮料稳定剂进行了研究,采用部分因子、最陡爬坡和响应面试验设计对稳定剂添加量进行了优化。试验得出调酸型乳饮料稳定剂最佳添加量为:0.22%果胶,0.43%魔芋胶,0.06%CMC。以此配比制得的调酸乳饮料稳定性好,口感优良。  相似文献   

17.
膳食纤维保健酸奶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膳食纤维和低聚木糖为功能因子,研究了膳食纤维保健酸奶的生产配方和生产工艺。试验结果表明:膳食纤维添加量为1.5%、低聚木糖添加量为0.3%、白砂糖6.0%、复合稳定剂0.6%,并采用微波杀菌技术,制成的膳食纤维保健酸奶具有营养和保健双重功效。  相似文献   

18.
选用佛手和脱脂奶粉为主原料,采用阿斯巴甜和木糖醇代替蔗糖,通过发酵研制出一种低热量佛手酸奶。经单因素试验和各因素正交试验,确定低热量佛手酸奶最佳配方为:佛手汁含量为3%,脱脂奶粉量为12.6%,木糖醇4%,阿斯巴甜0.02%,接种量为3%。最佳工艺参数为:均质温度为70℃,均质压力为20MPa,发酵温度为43℃,发酵时间为4.5h。本产品不仅为佛手的利用开辟了新的途径,而且其热量低的特点可以满足多种人群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酸型含乳饮料的开发和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酸型含乳饮料的开发生产,包括执行标准制定、3种代表含乳饮料的具体配料表、工艺流程和生产技术要点。技术上有果汁要求与添加、加糖与酸甜比、均质的作用与条件、稳定剂使用、发酵奶制作与调酸、香精使用等。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选用草莓,胡萝卜,五味子,羊奶为主要原料,采用正交试验对发酵型乳酸菌羊乳饮料生产工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最终确定了该新型复合酸羊乳饮品的加工工艺、方法及最佳配方。结果表明:①乳酸羊乳果味饮料加工工艺为:鲜羊乳→过滤、消毒→加糖、果蔬汁、菌种发酵→冷藏→添加果汁与其它辅料调配→灌装→灭菌。②五味子的最佳提取工艺为:第一次加入5倍的水,保持温度在70~80℃之间30min,第二次加入3倍的水,温度与时间同第一次,第三次同第二次。③乳酸菌羊乳饮料的最佳配方为羊乳酸乳为40%、草莓2.5%、五味子6%、稳定齐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