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农民致富之友》2007,(11):30-30
育雏前半个月,对鹅舍、饲养场进行彻底消毒,可用10%生石灰水或5%漂白粉交叉消毒。饲养用具需用消毒液按规定的要求喷洒,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保温用品(棉絮、垫草等)使用前在阳光下暴晒1~2小时。刚出壳的雏鹅体温调节能力差,育雏舍的适宜温度和湿度为:1~2日龄28~29℃,相温度与湿度  相似文献   

2.
食用冬鹅能祛风湿,益筋骨,所以冬鹅售价较高,效益较好,养冬鹅的农户越来越多。但因冬季气候寒冷,气温变化大,而刚出壳的雏鹅绒毛稀少,抗寒力差,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较弱。怎样把好饲养技术关,提高冬养雏鹅的成活率,是提高养鹅效益的关键。1.育雏准备进养雏鹅前半个月,应对鹅舍、饲养场进行彻底消毒,可用10%生石灰水或5%漂白粉水交叉消毒。饲养用具(饲料  相似文献   

3.
辛牧 《新农业》2011,(9):44-45
1.雏鸭饲养管理 从出壳至30日龄以内的幼鸭称为雏鸭。育雏前对雏舍(膨)运动场,垫草、饲养用具等认真消毒,雏舍(棚)力求清洁干燥,空气新鲜,通风良好,阳光充足,准备好饲料、药品、记录表格等。  相似文献   

4.
<正> 食用冬鹅能祛风湿、益筋骨,所以冬鹅售价较高,把好饲养技术关,提高冬养雏鹅的成活率,是提高养鹅效益的关键。1 育雏准备 进养雏鹅前半个月,对鹅舍、饲养场进行彻底消毒,可用10%生石灰或5%漂白粉水交叉消毒。饲养用具(饲养盆、饮水器)等用消毒液按规定的要求喷洒,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保温用品(棉絮、垫草等)使用前在阳光下曝晒1~2小时。  相似文献   

5.
闵浩 《农村科技》2006,(12):55-55
育雏前半个月,对鹅舍进行彻底消毒,可用10%生石灰水或5%漂白粉交叉消毒。饲养用具用消毒液按规定的要求喷洒,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保温用品(棉絮、垫草等)使用前在阳光下暴晒1~2小时。一、温度与湿度刚出壳的雏鹅体温调节能力差,育雏舍的适宜温度和湿度为:1~2日龄28~29℃,相对湿度60%~65%;3~6日龄26~28℃,相对湿度60%~65%;7~14日龄23~25℃,相对湿度65%左右;15~20日龄19~22℃,相对湿度65%~70%;21日龄后可逐渐脱温。二、饲养密度群养雏鹅以每群500~600羽为宜。根据雏鹅的体型大小及生长情况,不断调整饲养密度,一般中小型鹅7日龄以内每  相似文献   

6.
1.雏舍消毒与预温 进雏前将育雏舍彻底打扫,把料槽水槽等用具清洗干净,并进行严格的消毒。如果是地面平养,在进鸡一周前,还要将垫料在阳光下曝晒,进行自然消毒。进雏前对育雏舍提前生火预温,尤其是晚秋、冬季、早春,一定要提前3天生火,让墙壁、地面、设施都热透,这样舍内的温度才比较平稳,容易控制。  相似文献   

7.
1.养鹅前期准备选择好场地,搭建好鹅舍,准备好供暖设施,添置常用设备和器具,搞好入舍前消毒。2.雏鹅阶段饲养管理(1~25日龄)选购优质舒城“四季鹅”鹅苗,保持适宜育雏温度,合理调教饮食,实行分群分圈饲养,适时放牧游水,注意疫病预防和敌害。3.育成期饲养管理(25~60日龄)以放牧为主,补饲精料为辅,加强运动,给足营养。平时要保持鹅舍清洁干燥,消毒用具,勤换垫料,注意观察鹅群健康状况,做好疫病防治工作。4.育肥期饲养管理(60~70日龄)以舍饲为主,放牧为辅,每天逐渐增加高能量精料的饲喂量,逐渐减少放牧时间,要供应充足饮水,减少运动,保持圈…  相似文献   

8.
<正>一、育雏舍处理雏鹅进雏舍前2周,将育雏室冲洗干净,用10%新鲜石灰水将地面、墙壁消毒,用2%烧碱水洗刷用具,并将食槽、饮水器、照明、保暖、排气等设备,在进雏前4~6小时进行预温,使育雏室温度达到28℃。  相似文献   

9.
从出壳到6周龄的鸡称雏鸡,此期饲养管理的重点是提高育雏成活率。必须注意采取综合技术措施,多方出击,才能达到目的。准备工作要做好进雏前雏舍要进行全面彻底消毒。先把地面和墙壁冲洗干净,然后用0.3%的强力消毒灵溶液、0.5%百毒杀溶液或3%烧碱热溶液进行喷洒消毒,彻底杀灭各种病毒和细菌。密闭较好的育雏舍按每立方米空间用高锰酸钾20克、福尔马林40毫升的比例进行熏蒸消毒1小时,熏蒸时可将饲料槽、饮水器和其他用具放在育雏舍内同时消毒,消毒完毕后打开门窗让其空气对流1天。育雏舍经消毒后,严禁把未经消毒的用具搬入舍内,以免重新污染。…  相似文献   

10.
正珍珠鸡也叫珠鸡,是一种肉用特禽,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近来在农村饲养量与日俱增,但由于许多养殖户没有经验,往往达不到预期的饲养效果。现将其育雏期的饲养管理技术介绍如下。一、育雏前的准备1.育雏舍。育雏舍要求密封性能好,利于保温,并有利于清扫、冲洗和消毒,鸡舍门口应设消毒池。进雏前首先对育雏舍及所有设备用具彻底清扫,再用2%烧碱溶液消毒;最后在进雏前1周对育雏舍及用具用甲醛熏蒸消毒,  相似文献   

11.
野鸡从出壳至20日龄称育雏期.雏野鸡在一周龄内死亡率最高。育雏是野鸡饲养中非常关键的问题. 1.育雏准备。在进苗前将鸡舍清扫干净。室内要干燥.保温条件好。育雏用具:饲料、垫料、燃料和药品应具备齐全。室内用福尔马林加高锰酸钾熏蒸消毒一次.食槽及饮水器用除菌液清洗消毒,晒干后备用。进雏前室内要升温.温度要保持35—37℃。测定温度以四周墙壁离地面1米处为准。  相似文献   

12.
正一、场址选择鹅舍要选择距草场近,靠近清洁水源,地势较高且坡度平缓的场地。鹅舍宽5~6米,高1.6~1.8米。养殖场最好分别建有育雏舍、育成舍或荫棚、育肥舍,以利于不同阶段鹅的饲养管理。鹅舍建设的基本要求是冬暖夏凉,通风换气良好,光照充足,消毒方便。具体可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可就地取材,既要因地制宜,还要节约成本。二、不同阶段的饲养管理雏鹅(1~4周龄)初期要进行舍饲,逐步过渡到放牧。雏鹅出壳后  相似文献   

13.
五、鹅的饲养注意点 1.养鹅前的准备应选择地势较高,平坦或缓坡地带,草源丰富,靠近水源,交通方便,鹅舍以坐北向南或东南方向为好。进雏前两周对育雏舍内外彻底消毒。工具、用具洗净后用消毒液进行消毒。垫料可用锯末或干稻草,厚度不少于5厘米。  相似文献   

14.
1种鹅的饲养管理发展养鹅业,提高养鹅的经济效益,必须养好种鹅。种鹅的饲养,要管理好以下4个阶段:①育雏期(0~3周龄);②生长期(4~8周龄);③育成期(9~30周龄);④成年种鹅生产期(31周龄~3.5岁龄)。1.1育雏期(0~3周龄)的饲养管理1.1.1育雏前的准备育雏室要全面检修,备好供暖、光照、喂饲、饮水、消毒等设备及用具。育雏室内外在进雏前3~5d,应彻底清扫消毒,室内最好用高锰酸钾和甲醛,按每立方米各15g和30ml熏蒸24h,熏蒸后彻底通风待用。育雏用具如食槽、饮水器等用消毒液消毒后冲洗干净。进雏前育雏室要预热,舍温要达到30℃左右,并准备好育雏料及相关的药品备用。1.1.2育雏方式育雏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平养育雏和网上育雏。  相似文献   

15.
一、育雏前的准备1.鸭舍育雏鸭舍宜建在地势高燥、背风向阳的地方,周围建运动场、戏水池。在进雏前三天,应将鸭舍地面填平打实,堵塞鼠洞,维修好门窗,打扫干净后,用20%的生石灰进行严格消毒。2.设备及用具进雏前应将各种育雏设备与用具准备好,如加热设备、饮水器、料槽、鸭篮等,并用2%烧碱消毒。同时还要将育雏室、运动场、水塘之间的进出通道铲平,填平积水坑。  相似文献   

16.
<正> 育冬雏鹅,就是将春季孵化提前到“立冬”孵化,孵期提前4个月。由于冬季适宜雏鹅生长,冬孵的雏鹅疫病少,生长快,成活高,易饲养,效益好,种鹅利用率高等特点。冬鹅经过几十天的饲养育肥。春节前后就陆续上市,此时的肥仔鹅膘厚肉嫩,肌肉丰满,是春节市场的畅销货。 1.消毒。育雏室在进雏前要用甲醛和高锰酸钾液关闭门窗熏蒸消毒20~30分钟,然后再打开门窗通风换气。育雏室内用具用0.2%高  相似文献   

17.
雏鹅出壳后,由于初饮、开食不及时,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过高,育雏舍温度低或某些细菌感染(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容易造成雏鹅糊肛。病雏鹅肛门被粪便粘住,生长缓慢,成活率低,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死亡。雏鹅糊肛,多发生在出壳后最初几天(5~7天),如能做好出壳后的饲养管理工作,则  相似文献   

18.
正1育雏前的准备育雏前应清理鸡舍。进雏前7~14 d,将鸡舍内粪便及杂物清除干净,清扫天棚、墙壁、地面、塑料网等处,并进行冲洗消毒。进雏前3~4 d,对鸡舍、饲养设备、用具以及垫料进行熏蒸消毒,24 h后打开门窗通风。准备好育雏所需的设施、饲料、药品等。消毒时要保持禽舍温度20℃,相对湿度达到70%。进雏前在育雏舍内进行预温、升温、试温,使育雏舍达到温度要求。检查舍内各  相似文献   

19.
<正> 1 降温防暑。饲养密度以每1m~26~7只为宜,鹅舍温度不得超过26℃。为此,可采取下列降温措施:①保持鹅舍通风透气,并在地面撒1cm厚的细沙;②鹅舍外活动场地搭凉棚遮荫;③天气过于炎热时,可向鹅舍周围地面上喷洒冷水,也可向鹅身上轻轻喷射细雾。 2 精养雏鹅。出壳1天后的雏鹅,要用切细的鲜嫩菜叶(最好是莴笋叶)放手中  相似文献   

20.
<正>1育雏前的准备1.1鸭舍育雏鸭舍宜建在地势高燥、背风向阳的地方,周围建运动场、戏水池。在进雏前三天,应将鸭舍地面填平打实,堵塞鼠洞,维修好门窗,打扫干净后,用20%的生石灰进行严格消毒。1.2设备及用具进雏前应将各种育雏设备与用具准备好,如加热设备、饮水器、料槽、鸭篮等,并用2%烧碱消毒。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