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信息荟萃     
今年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偏重发生农业部发布 :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预测分析 ,2 0 0 3年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呈偏重发生态势。东亚飞蝗夏蝗预计今年发生面积 10 0万hm2东亚飞蝗夏蝗 ,达到防治指标面积 80万hm2 ,接近近几年发生水平。其中冀、鲁、豫的渤海湾蝗区、黄河滩蝗区及部分湖库蝗区发生 5级 ,津、陕、辽、晋、苏、皖蝗区发生 4级 ,琼、粤蝗区发生 3级。北方土蝗受干旱影响 ,发生范围呈进一步扩大趋势 ,南方土蝗将出现小范围的突发。草地螟发生面积接近 1996年以来平均水平预计 2 0 0 3年草地螟发生面积 2 0 0多万hm2 ,接近1996…  相似文献   

2.
时间(年)发生面积(万hm2)防治面积(万hm2)平均密度(头/m2)最高密度(头/hm2)19902.570.500.37219912.500.650.22119922.520.630.300.819932.380.700.34119942.331.080.69519952.601.161.16100019962.280.970.635019972.671.270.916019984.503.564.531000019993.893.011.7615020005.623.531.7110020014.684.422.05110020025.435.132.78600020035.433.601.2335020044.533.531.1770表1滨州市东亚飞蝗发生情况滨州市地处山东北部、渤海南岸,历史上是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Meyen)]的常发区,发生类型属沿海蝗区。新中国成立后,…  相似文献   

3.
2006年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病虫基数调查结果,结合作物布局、气象预测和水文条件等综合分析,预计2006年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为偏重发生年份。小麦条锈病、小麦蚜虫、水稻螟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玉米螟、棉铃虫等重大病虫害仍将呈严重或偏重发生态势,东亚飞蝗、草地螟等迁飞性害虫发生为害呈下降趋势。1发生趋势1.1蝗虫1.1.1东亚飞蝗。夏蝗总体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00万hm2,需要防治面积70万hm2。其中山西、陕西等黄河河泛蝗区与江苏、安徽等沿淮蝗区偏轻发生;河南、山东等黄河河泛蝗区及山东、天津、河北等环渤海湾沿海蝗区及湖库蝗区中等发生;河北沧州、保定、…  相似文献   

4.
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介绍了东亚飞蝗发生程度及对不同发生程度进行分类的方法。主成分分析选出秋残蝗最高密度、夏蝗达标面积、秋残蝗面积、夏蝗发生面积等4个主因子。这4个因子能在84.56%的程度上反映东亚飞蝗的发生程度。聚类分析将东亚飞蝗20年的资料,在卡方距离近1.68处聚成3大类,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非常吻合。依据聚类分析结果可对东亚飞蝗进行分类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5.
《植物医生》2007,20(5):22-22
2007年,全国农区蝗虫总体发生程度重于常年。截止7月底,全国飞蝗发生1690万亩,其中东亚飞蝗1350万亩,亚洲飞蝗140万亩,西藏飞蝗200万亩,农区土蝗发生近5000万亩。2007年东亚飞蝗在渤海湾沿海蝗区多处出现高密度蝗群;西藏飞蝗发生范围扩大,危害程度加重;亚洲飞蝗发生平稳;农区土蝗局部发生严重。面对2007年蝗情,农业部及各级治蝗指挥机构积极开展工作,深入一线指导防治,实现了"飞蝗不起飞成灾、土蝗不扩散危害、入境飞蝗不二次迁飞"的目标,蝗虫防治取得阶段性成效。  相似文献   

6.
东亚飞蝗的长期预测预报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亚飞蝗的发生面积、发生程度主要受残蝗面积、密度和降水条件的影响;库、湖蝗区的宜蝗面积主要受库、湖水位的影响。同时,东亚飞蝗的发生期主要受蝗卵发育期温度条件的影响。利用上述因子分别对东亚飞蝗的发生面积、发生程度及密度、3龄盛期进行预报,简便易行,准确可靠,时效性强,对指导防治工作十分有益。  相似文献   

7.
应用辛硫磷和氧乐果防治东亚飞蝗取得好效果我县地处微山湖西畔,是历史上的老蝗区,常年飞蝗发生面积2多万hm2,80年代以前防治蝗虫的当家农药为六六六粉,80年代后使用马六合剂和马拉松等,但六六六、马六合剂均为有机氯农药,长期使用蝗虫产生抗药性,同时污染...  相似文献   

8.
1998年渤海湾蝗区东亚飞蝗大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渤海湾地区夏季东亚飞蝗(简称夏蝗)大发生,这是继1995年大发生后的又一次暴发。环渤海的沧州地区发生面积10.3万hm2,发生面积及发生程度都是近几十年罕见的,给本地区的农业生产造成了很大威胁。本文在分析1998年夏蝗大发生的原因基础上,提...  相似文献   

9.
广西东亚飞蝗监测调查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广西属东亚飞蝗偶发区,常年零星发生,但遇条件适宜,仍可暴发成灾。蝗情调查是治蝗工作的关键技术。广西飞蝗监测调查方法强调了监测对于指导防治的实用性功能,将监测的重点放在蝗蝻的调查上。本文还列举了东亚飞蝗蝗卵胚胎发育形态特征、蝗蝻龄期特征、广西常见蝗虫成虫的识别、飞蝗与车蝗若虫的区别、东亚飞蝗在广西的年生活史以及蝗灾与气象因素的关系等蝗情监测相关资料。  相似文献   

10.
白洋淀东亚飞蝗发生日趋严重原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白洋淀蝗区东亚飞蝗有 5次大发生 ,并且日趋严重。通过对东亚飞蝗近年来严重发生原因的调查分析 ,结果表明 ,残蝗面积、残蝗密度、年降雨量、淀泊水位及生态环境是影响白洋淀蝗区东亚飞蝗发生严重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1.
东亚飞蝗在我县每年均有发生,常年发生面积6~10万亩,防治面积3~5万亩。平均虫口密度一般每平方米2~3头,最高可达1000头以上。为了准确掌握蝗情,适时指导防治,多年来我们进行夏蝗  相似文献   

12.
通过查阅资料和实地勘测,明确山东沾化经多年的蝗区生态改造和综合治理,目前东亚飞蝗蝗区集中于该地区北部的沿海地带,发生适生区面积明显减少,蝗虫及其天敌密度、越冬蝗卵密度和防治面积下降,总结了蝗区土壤质地、含盐量、pH、植被等情况,根据蝗区的变化提出了治理对策,为今后的东亚飞蝗防控工作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3.
承德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辖区内有本省最大的水库——潘家口水库,库区荒滩是河北省最北部的东亚飞蝗[Locustamigratoriamanilensis(Meyen)]发生区。近年来,由于连续干旱,库区水位下降严重,脱水面积逐年加大,杂草丛生,致使飞蝗发生面积逐年扩大。2000年库区飞蝗发生面积2300hm2,  相似文献   

14.
谢光瑜 《广西植保》2004,17(2):15-15
受气候异常、农田区生产条件改变及耕作栽培方式多样化等因素影响,近年来,广西蝗虫发生呈上升趋势,暴发频率高。以土蝗发生为主,东亚飞蝗间歇性暴发。其发生为害特点:稻蝗、绵蝗、竹蝗等发生范围广,呈点、片为害;东亚飞蝗则呈区域间歇性暴发,其来势猛、成灾快。2 0 0 3年广西蝗虫发生为近2 0年来最重的一年,其中9月上、中旬北海东亚飞蝗暴发为害,发生面积达11.4万亩,成灾面积1.4万亩,蝗蝻种群虫口密度高的达10 0 0头/ m2 ,为建国以来广西第4次蝗虫暴发灾害年。去冬今春,我区蝗虫残虫面积、虫口密度为近2 0年来的最大值。去秋今春我区又呈连…  相似文献   

15.
东亚飞蝗发生区非常需要、也很适宜利用飞机灭蝗。20世纪60~70年代,山东省飞机灭蝗是喷粉,80年代以来改用喷洒75%马拉硫磷油剂。为了进一步提高飞机治蝗的效果和速率,2001年夏蝗防治期间进行了90%马拉硫磷油剂飞机喷洒灭蝗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1试验方法1试验地点。试验地设在垦利县6号蝗区和东明县沙沃蝗区。这两个蝗区面积较大,成方连片,植被均匀,地形平坦,适宜于飞防药效试验。2供试药剂。90%马拉硫磷油剂,分别由山东省德州恒东农药化工有限公司和浙江省宁波明日化学集团有限公司提供。对照用…  相似文献   

16.
在防治东亚飞蝗的长期工作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为了掌握有利防治时机,采取适当的防治策略与措施,必须对其不同发生期的各虫态密度做到心中有数。现将我们在飞蝗密度调查实践中积累的经验,予以介绍。1蝗卵密度调查调查蝗卵取样大小,以0.44m2(4尺2)为宜。在荒地查卵可取0.667m(2尺)见方面积的样片;在作物地查卵时,可按地形改取0.167m(0.5尺)×2.66m(8尺)或0.133m(0.4尺)×3.33m(1丈)的样片。在未翻耕的土地上检查,可由表土用铁铲层层下挖,待挖到1.65cm(0.5寸)深时…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高邮市蔬菜面积有所增加。1996年开始,东墩、武安等乡(镇)大面积推广棚室蔬菜栽培,其中早春茄已成为大棚栽培的主栽品种。1997年东墩乡腰圩村发生茄子黄萎病后,随着棚室栽培技术的推广,茄黄萎病逐年加重,并成为茄子生产上的一大障碍。从2000年开始,本站通过调查、试验等方法,基本摸清茄子黄萎病的发生为害情况、防治技术。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发生为害情况2000、2001年都是茄子黄萎病的重发年份,2a全市分别种植6.04hm2、11.21hm2,2000年发病面积达到2.…  相似文献   

18.
1991年在河北省石家庄地区辛集、高邑两县市发生东亚飞蝗危害。这是自建国40年来首次发生。 辛集市8月23日在玉米田发现群居型东亚飞蝗后,查出有蝗面积11450亩,虫口密度每平方米5-10头的9100亩,50-100头的1500亩,100-300头以上的850亩。最高单株玉米上有蝗65头,单叶有蝗30余头。地面群居型蝗蝻漆黑一团,看不见地面。严重受害面积上千亩,其中有800亩玉米被吃成光秆,减产30-50%,损失玉米49000公斤。 9月12日高邑县玉米田也发现群居型东亚飞蝗。发生面积9800亩,中心发生地1100  相似文献   

19.
据史料记载,公元前 158年至公元 1948年的 2 106年间,东亚飞蝗在河北省曾发生蝗灾 486次。蝗害给人们造成“蝗食禾稼,草木皆尽,饿殍遍野,则人相食”的悲惨灾难   新中国成立后,河北省人民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大力除治蝗害,仅仅用 4 a的时间,便于 1953年基本控制了东亚飞蝗的为害。蝗区经过治理,在内涝、河泛、湖淀、水库等蝗区,蝗虫的虫口密度已很稀少。但是,近年来东亚飞蝗群居型蝗群显著回升。为此,作者对其发生原因和治理对策进行了调查分析。 1东亚飞蝗群居型蝗群回升的原因分析   1)大水 (包括沥涝 )和干旱,为飞蝗产卵繁…  相似文献   

20.
协调应用蝗虫微孢子虫与卡死克防治东亚飞蝗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天津市大港区东亚飞蝗发生区,采用条带交替式超低量喷雾,施用蝗虫微孢子虫与卡死克防治东亚飞蝗,3个处理的卡死克(5%水剂)使用量均为150ml/hm2,微孢子虫使用量分别为15×109、22.5×109和30×109孢子/hm2。处理时东亚飞蝗为3龄末盛期,虫口密度分别为26.38、11.63和29.88头/m2。防治后第7天虫口减退率分别为89.65%、75.91%和89.76%,存活蝗虫的感病率分别为37.5%、55.0%和5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