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坚持自繁自养、引种检疫隔离 由于新引进的羊只携带了新的病原或新的血清型病原,引起羊群发病,羊群一旦传入某种疫病就很难根除。因此,生产中要尽量避免或减少羊只的外购。在运输时要对运输工具进行彻底消毒,防止在途中感染疾病。新引进的羊只一定要按照农业部的规定实行“双向检疫、双向隔离”的措施,进行检疫和隔离。隔离期间要专人负责管理,不得与其他羊群和人员接触。隔离观察期最低15天,隔离期间对羊只进行观察、消毒、驱虫、健胃,对羊的排泄物要集中处理防止传播疫病,确定羊只无病后方可混入羊群中。  相似文献   

2.
肉羊的健康状况受养殖环境、羊自身状况、外界致病因素及气候等影响。笔者从加强饲养管理,增强羊只体质;搞好卫生消毒,切断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途径;抓好重大动物防控,提高免疫水平和抗病能力;合理使用兽药,确保防治效果和动物性食品安全等方面,提出具体的防控措施,为广大养羊户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1坚持自繁自养、引种检疫隔离由于新引进的羊只携带了新的病原或新的血清型病原,引起羊群发病,羊群一旦传入某种疫病就很难根除。因此,生产中要尽量避免或减少羊只的外购。在运输时要对运输工具进行彻底消毒,防止在途中感染疾病。新引进的羊只一定要按照农业部的规定实行"双向检疫、双向隔离"的措施,进行检疫和隔离。隔离期间要专人负责管理,不得与其他羊群和人员接触。隔离观察期最低15天,隔离期间对羊只  相似文献   

4.
对疫区周围环境及隔离饲养条件下的绵羊,进行了痒螨病传播途径和方式的研究.结果表明,脱落在外界的病原在一段时间内对绵羊有侵袭的可能,传播可通过携带有病原脱落到外界的羊毛、皮屑及被其污染物而感染绵羊,但不是本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患羊的直接接触是导致本病感染发病的主要途径,且最初发病的多发点是臀部的最膨大处,占发病部位的90%以上,其次为背、腹侧.这种传播方式导致了寒冷季节绵羊密集接触而引发的全群迅速感染,使本病在初春、秋冬季节呈高发.  相似文献   

5.
1卫生与消毒为了净化周围环境,减少病原微生物的孳生和传播机会,对羊的圈舍、活动场所及用具等要经常保持清洁、干燥;粪便及污物做到及时清除,并堆积发酵;防止饲草、饲料发霉变质,尽量保持新鲜、清洁、干燥。还应注意消灭蚊蝇,防止鼠害。消毒的目的是消灭外界环境中、羊体表面及用具上的病原微生物和虫卵、幼虫。切断传播途径,控制或减少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发生与流行。  相似文献   

6.
猪群疫病主要是由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造成,而猪舍是病原微生物理想的栖息场所,存在于养猪生产的各个角落,如空地、舍内、空气等,因此如何防治病原微生物的繁殖生长及传播是保护猪群健康的关键。控制病原微生物的繁殖生长及传播即不给其提供繁殖场所、传播途径,给猪群提供良好的环境,从而降低猪生长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数量,为猪群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7.
家蝇体内外携带有成千上万种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包括致病性微生物和非致病性微生物,诸多研究发现家蝇携带的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寄生虫等,数量可达百种;这些病原微生物对家蝇本身并无危害,但是对人和动物却危害严重,甚至可以引起畜禽的死亡。论文通过概述家蝇的特性、体内外携带病原体种类与数量、传播病原的方式及引起的疾病类型等方面,了解家蝇在动物疫病传播过程中的地位,明确家蝇在动物疫病传播过程中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同时揭示了在畜禽饲养过程中消灭苍蝇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举措,也是减少动物疫病传播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8.
随着舍饲养羊的兴起,羊只数量不断增加,羊的各类疫病也随之而来,常常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1舍饲羊疫病的特点1.1传染病的种类增加舍饲养羊的显著特点是数量多、羊只密集,再加上多渠道引种、供种,羊的流动频繁,传染病流行可能性很大。病原一但入侵,会迅速传播,甚至引起疫情暴发。  相似文献   

9.
产后子宫内膜炎为子宫黏膜急性或慢性炎性反应,主要是由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在分娩时或产后期中,病原微生物通过各种途径侵入子宫,引起子宫的炎性反应。病原微生物侵入时的途径分外源性和内源性两种。外源性途径,如助产时,手臂、器械及母畜外阴消毒不严;产后外阴部松弛,黏膜外翻与粪尿、褥草及尾根接触;胎衣不下,阴道及子宫脱出等。内源性途径,如生殖道损伤或产后机体的抵抗力下降,正常存在于阴道内的微生物就迅速繁殖,产生致病作用。  相似文献   

10.
候鸟携带的病原中有数十种能传染给人,候鸟迁徙能将一些致病微生物跨国、跨州,甚至全球传播。一候鸟是一个巨大的病原微生物储存库候鸟携带的病原微生物几乎包括了能感染家禽的所有病原微生物,目前已发现候鸟携带的病原中有数十种能传染给人,包括病毒、细菌、霉形体、衣原体等微生物和线虫、吸虫、绦虫等寄生虫,尤其是目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禽流感病毒(Avian  相似文献   

11.
羊螨病的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螨病也称疥癣或癞病,该病是由于痒螨或疥螨在皮肤上寄生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该病多发生在秋末、冬季及初春,此季节正是羊只光照不足。被毛厚密,皮肤湿度大,圈舍阴暗拥挤,利于螨的生长繁殖和传播蔓延。病、健羊之间通过直接接触或是通过畜舍墙壁、柱栏、垫草、用具及饲养人员手臂等间接接触而传播蔓延。  相似文献   

12.
羊疥癣病是由寄生于羊的体表或表皮内的螨类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皮肤病。健康羊只直接接触病羊或者接触被病原污染的羊舍、墙壁、用具而被感染。该病多发生于秋冬时期。发病初期,病羊嘴唇、口角、鼻子边缘及耳朵根部奇痒,生成针头大至粟粒大的结节,继而形成水疱和脓疱。患部渗出液增多,形成浅黄色痂皮。严重时,蔓延至整个头部、颈部皮肤。最后,患羊体毛纠结成束、脱落,呈现贫血症状。笔者经实践证实,采用以下措施可有效防治羊疥癣病。首先,应做好防疫工作。对新引入的羊应隔离检查,确定健康后再混群。而对怀疑染上该病的羊应该迅…  相似文献   

13.
羊放线菌属于慢性病传染源,主要通过直接接触引发病原传染,然而在非直接接触的前提下,也可发生疾病感染.羊放线菌病主要为林氏放线菌、牛放线菌,在牛羊、家畜中较为常见.在发病期间,病羊颜面处、下颌处与乳房处均存在大小不一的肿块,一段时间后,肿块出现化脓与溃烂的情况,导致病羊出现食欲下降、皮损毛损的状况,甚至在较为严重的情况下,对羊只正常生长发育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14.
螨病也称疥癣或癞病,该病是由于痒螨或疥螨在皮肤的寄生而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该病多发生在秋末、冬季及初春,此季节正是羊只光照不足,被毛厚密,皮肤湿度大,圈舍阴暗拥挤,则有利于螨的生长繁殖和传播蔓延。病健羊之间通过直接接触或是通过畜舍墙壁、柱栏、垫草、用具及饲养人员手臂等间接接触而传播蔓延的。  相似文献   

15.
1传染病 1.1建立检疫制度 检疫首先是对准备引进的羊就地进行检查,检查项目主要是常发、危害严重的传染病,例如结核病、布鲁氏菌病病、小反刍兽疫、羊痘、传染性胸膜肺炎等。对运回的羊只进行隔离检查1个月左右,观察是否购入患病羊只。确定无病时才可混入原有羊群,防止病原微生物的带入和传播。  相似文献   

16.
本文概要地介绍了部分家畜病原微生物在非接触性传播中是可以通过空气途径进行传播的以及形成气源性传播的主要方式。同时论述了在实验条件下,温度、电解质、相对湿度、非电离辐射、气源性污染物等各种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对各种空气传播微生物的影响,提出了控制和预防经空气途径传播疾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疯牛病的爆发搅得整个欧洲心神不宁,牛肉及牛肉制品销售遭受重创。对此,农业部畜牧兽医局局长贾幼陵指出,疯牛病不会传入中国,但我国的动物卫生工作也亟待加强。 贾幼陵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英国 90年代之所以大面积爆发疯牛病,主要原因,一是英国羊痒病严重,在 80年代的 10年里,羊只数量迅猛增加,单位面积土地上较高的羊只密度使得羊痒病在羊群中迅速传播;二是越来越多的羊及其屠宰加工的副产品和病牛的内脏被作为反刍动物蛋白源加工成饲料,奶牛饲料中反刍动物肉骨粉含量高,肉骨粉成了携带疯牛病致病因子的载体。在我国,牛…  相似文献   

18.
羊痘有法治     
“羊痘”是羊传染病中的一种常见多发病,又称羊“天花”。患羊体温升高,全身出现红色斑点。绵羊痘的病原是绵羊痘病毒,山羊痘的病原是山羊痘病毒,两者不能互相传染。病羊的痘疮和痂皮中都含有很多病毒。吸入带有病毒的尘埃或吃了被病毒污染的羊料、饮水均可被感染。我县近年来羊只春秋季节实行异地放牧,因此,该病发病率较高,给养殖户带来一定经济损失。为此,怀来县新保安畜牧兽医站采取了治疗、防治措施,经对怀来县西园子村赵生家270只、西八里乡闫家房村闫文火昱家180只患羊及其他地1万多只病例的治疗和预防,除1重病羊只…  相似文献   

19.
猪场的消毒     
猪群疫病主要是病原微生物传播造成的,而病原微生物分布于猪场的各个角落,因此防止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传播是保护猪群健康的关键.消毒就是消除或杀灭外界环境的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羊传染性脓疱病也称羊口疮,是通过接触进行传播的疾病。该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且传播速度很快,致死率可达1%-15%,严重影响羊的健康状态,治愈后的羊发育不良,给养羊生产造成极大的危害。1病原特点羊传染性脓疱病的病原是羊传染性脓疱病毒,该病毒对高热和消毒剂都比较敏感,但是在普通的环境条件中具有非常强的抵抗力,该病毒处于羊毛、羊舍等位置能够存活长达6个月,在牧场中能够存活2个月。2流行情况该病主要集中在每年的秋季发生,羊群不分品种和年龄,几乎都可以感染患病。主要的发病群体是3-6月龄的羊羔,而且具有非常强的传染性,所以该病一般都是以群发的状态流行,大多数病羊会发生死亡;而成年羊在生产中感染本病的情况比较少,所以成年羊群中发病大多是呈散发的形式进行传播。病毒主要是通过羊只体表擦伤的皮损部位而侵入机体。如果饲养场内出现病羊或者是引入感染羊只,或者是存在病羊使用过的器具,都会增加健康羊群感染的机会。3患病表现该病的潜伏期7d左右,最长可达15d之久。根据患病羊只感染的部位不同,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