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谭平 《科学养鱼》1986,(2):10-10
利用山区水源充足,青饲料丰富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家庭凼仔流水养鱼,是解决山区人民吃鱼难的好办法。广东省高州县马贵区大坑口村青年农民练常芬,用一个20平方米的凼仔,保持水深0.8米,放养16厘米(5寸)长的草鱼140尾,5.5厘米(1.7寸)长的鲮鱼200尾,6.5厘米(2寸)长的鲤鱼50尾,养殖一年后,总产量达127公斤,折合亩产4233.5公斤,取得了较大的收益。  相似文献   

2.
四川省各地农村大力推广西南农业大学侯光炯教授创导的半早式稻田种植法.为发展农村稻田养鱼开辟了一条新路。1986年四川省合川县思居村八组农民何学才.在承包的两亩水田里实行稻.鱼,笋综合种植,饲养、栽培,已获亩产水稻505.85公斤,亩产鲜鱼112.5公斤,亩产笋200公斤以上。亩平均产值662.17元.比单种水稻(亩产按550公斤计)增加产值242.8%。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江苏省建湖县对稻田养鱼作了有益尝试,去年计划实施6万亩,实际完成6.5万多亩,亩平纯收入1688.4元,是单一长水稻的2.5倍以上。今年他们又提出了加速发展稻田养鱼新的要求,即1997年全县确保建成高产高效稻田养鱼基地8万亩,力争10万亩,亩产稻谷500公斤,鱼50公斤,蟹15公斤以上,亩产值4000元以上,到本世纪末,全县建成10万亩双千元效益田。为了实现上述目标,该县政府提出了以下六条意见:一、坚持因地制宜,明确加快发展重点。在规划时,要重点开发“四田”:一是近几年退耕还渔的田,全县有5.3万亩,有条件的明年要全部…  相似文献   

4.
水库化肥养鱼可以大幅度提高鱼产量,成本低,见效快,是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措施。根据笔者多年的实践经验,一般亩施用3-3.5公斤化肥(碳铵。过磷酸钙等)可长1公斤鲜鱼,生产每公斤鲜鱼需化肥的成本价约为1.80元,总成本价约为3.00元,投人产出比为1:2,经济效益显著。现将水库化肥养鱼点滴经验介绍如下:一、水库条件和鱼种放养水库的库面要开阔,光照充足,交通方便;水库底质以沙壤土为最好,黄泥土为最差;水体酸碱度以中性偏碱,PH在6.5-7.5之间为最好。水库化肥养鱼以花、白鲢品种为主,中型水库亩投放鱼种100-200尾,小型…  相似文献   

5.
为了摸索在寒地发展稻田养鱼的可行性。松花地区1989年在7个县(市)12个乡(镇)15个村屯的500亩地,进行了稻田养鱼试点。饲养期80天左右,共产鱼7409公斤,平均亩产鱼12.65公斤。亩鱼净收入80.96元、共产稻244070公斤。亩产稻516公斤,每亩稻田增产39.4公斤,增产率为11.9%;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江阴市西石乔乡水产养殖场是一个以鱼为主,鱼畜禽结合,渔副工商综合经营的养鱼场,共有423亩精养鱼池,1986年养鱼总产45.68万斤,亩产1080公斤,和1980年相比,分别增长20.2倍和8.5倍,渔业收入151.5万元。三年集体积累108万元,承包养鱼的47户中31户超万元,年劳均收入3170元。还为市场提供肉猪200头,家禽2万只。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肇州县新福乡永安村支部书记林殿臣靠开发水面养鱼走上了致富路,在当地引起了很大的轰动。1997年春天,他在村后的荒地上开发了1000亩养鱼水面,投放春片鱼种1.5万公斤,经过四个多月的枷C管理,共收获商品鱼6.5万公斤,创产值54.6万元,扣除各项生产费用25万元,工资1.8S元.获纯收入27.8万元。一举夺得1997年全县养鱼状元。林书记养鱼成功的秘诀是:一、注重鱼池工程建设1997年初春,他从外地借口2台推土机、1台挖沟机,日夜兼程修建精养鱼池,由于他严格把关,所建鱼池工程标准高、质量好,为夺取精养高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沙县位于福建省西北山区,现有池塘养鱼面积近万亩,占全县淡水养殖面积的64.2%。由于地处丘陵山区,大部分池塘多系山垄田、烂泥田和冷锈田改造而成,且日照时间较短,山泉水温低,不少池塘面积小、水浅、生产条件差,群众又缺乏养鱼技术,因而鱼产量低,效益不高。全县1992年池塘平均亩产仅273.1公斤。为了较大幅度提高池塘养鱼单产和经济效益,1993~1994年县水技站承担了衣业部下达的“山区大面积池塘养鱼综合高产高效技术”丰收计划项目,两年推广池塘面积6060亩,平均亩净产421.5公斤,平均亩增产148.4公斤,亩增产值1017元。199…  相似文献   

9.
为了发挥水库渔业潜力,提高养鱼单产,1990年我们选择本市养鱼专业户陈立文承包的台埠水库(正常面积50亩)进行水库综合养殖试验,取得了净产鲜鱼8985公斤,亩平产量179.7公斤,亩平纯收入674.8元的良好效益,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我区推广池塘高产综合养殖技术,1990年达到2300亩,亩产鲜鱼413.4公斤,亩创综合产值1590元,利润731元,比推广前的1988年亩增鲜鱼102.5公斤,利润298元,受到了当地养鱼群众的普遍欢迎。作法如下:  相似文献   

11.
郸城县从1986年开始藕田养鱼,1990年被省地水产部门作为试验推广项目。1994年探索藕田养殖革胡子鲇试验,1995年试验面积1.1公顷,经过4个月饲养,每公顷产鱼1.32万公斤,莲藕1.65万公斤,产值达5.4万元,纯收入4.3万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养殖技术要点是:  相似文献   

12.
官亭水库是一座中型水库。养鱼水面5200亩。近五年来,坚持深化改革,靠科技兴渔,推广水库化肥养鱼技术,调整鲢鳙比例,引进日本白鲫和移植驯化鲴鱼品种,加强经营管理,实现了水库渔业增产增收。1986~1990年该库开展化肥养鱼,鲜鱼总产达88.27万公斤,渔业总产值182.08万元,利润86.66万元.增产50.77万公斤,亩平增产22.5公斤,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具体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由绥化市水产局和沈阳于洪区沙岭渔场两家联营,且由黑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提供高产技术指导的绥化市鱼类良种繁育场,1990年池塘养鱼获得历史上的好收成。在养殖的243.2亩水面中,总产量143892公斤。平均亩产592公斤,总收入929730.5元,总支出683983.5元,  相似文献   

14.
化肥养鱼     
化肥养鱼是近年推广的一种养鱼新技术,具有施用简单、不污染水质、花工少、见效快、效益高等特点,同时还可减少鱼病的发生。一般成鱼池施用1公斤尿素可长鱼1.5公斤,施磷酸钙1公斤可长鱼0.5公斤以上,施氨水1.5公斤长鱼0.5公斤。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山区稻田养鱼技术推广的有效途径。我们于1989~1990年在四川省旺苍县黄详乡进行了水产技术推广部门与地方政府紧密结合推广应用稻田养鱼技术的尝试,1990年取得了水稻平均亩产680公斤,亩均收鱼56公斤;稻田养鱼户户平均增收67元的好成绩。促进了该乡渔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健康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高邮县临泽水产养殖场承包户陈玉林,全家共3个劳力,承包集体12亩鱼池。1987年采取鱼猪结合的综合经营方式,产鱼10608公斤,亩平884公斤,产值31314元,除去养鱼成本12215.34元,鱼池上交费2700元,纯收入16398.66元。另外,养猪89头,平均每头重80公斤,总收入15005.4元,其成本11359.1,纯收入3646.3元,这样养鱼养猪纯收入为20044.96元。  相似文献   

17.
1983年辽宁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在灯塔县进行的池塘养鱼千亩开发试验,1005.3亩池塘平均亩净产200.6公斤,亩纯收入198元。但1983年我省池塘养鱼平均亩产仅40.6公斤,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为探索池塘养鱼大面积高产综合技术措施,我们于1984-1985年在灯塔县沈旦镇沟子沿村进行了本项试验。  相似文献   

18.
在强力实施“文明新村”建设过程中,南召县东庄村东庄组在开发山村沼气能源,发展有机农业方面探索出了一条鱼猪沼蔬复合生态渔业之路,该村10户43口人,有鱼塘5个20亩,蔬菜大棚50亩。2005年该组共产商品鱼1.6万公斤,产值11.2万元,利税6.4万元;发展生猪30头,产值3万元。利税1.8万元;收获无公害蔬菜12万公斤,产值12万元。利税6万元;三项人均收益3300元。沼气使用8个月照明做饭,  相似文献   

19.
杨立平 《内陆水产》1991,(3):28-28,40
1990年,为了配合国家农业部丰收计划《大水面综合开发技术》项目实施.我们在十三个湖泊(11000亩)进行了化肥养鱼试验.肥料的品种选择碳酸氢铵和过磷酸钙.经过一年的推广实施.总产量达125.4万公斤、单产114公斤.产值376.2万元.创利税180万元.取得了明显的生产效果.为今后大面积推广化肥养鱼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20.
福建省建宁、太宁县地处闽赣交界的闽西北山区,莲田养鱼面积8万余亩,为提高莲田养鱼产量和效益,经过多年实验、示范,1995年承担省水产厅下达“莲田养鱼大面积高产高效技术”渔业丰收计划项目,实施一年,推广面积五.及万亩,平均亩产鲜鱼195.8公斤,亩产莲子34.4公斤,亩产值2853.7元。其中高产高效示范片1170亩,平均亩产鱼280.7公斤,莲子41公斤,亩产值达3809元。取得了显著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现将其主要技术总结如下:一、养鱼莲田基本建设1.开挖围田沟。在田埂四周挖宽回.5~2米,深0二8~l米的围田沟,同时在水的进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