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单胞藻类培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单胞藻类培养在贝类育苗中起愈来愈重要的作用,海洋单胞藻种类的选择与培养,直接影响着贝类幼虫的发育、生长、变态及成活率,提供大量适口、优质鲜嫩的单胞藻类作为幼虫的饵料,是贝类人工育苗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人工育苗的成败.  相似文献   

2.
饵料藻类对贝类育苗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藻类是贝类育苗的关键因素之一。作为贝类育苗的饵料藻类有多种,不同的藻类对贝类幼虫的食用效果不一样,单独投喂藻类和混合投喂也会产生不同的生长状态。饵料藻类从多方面影响着贝类幼虫的生长、成活、附着变态。  相似文献   

3.
饲在太平洋牡蛎人工育苗过程中,海水单胞藻是不可替代的活性生物饵料。不同种类的海水单胞藻在适口性、营养价值、消化难易及对牡蛎幼虫的毒性等方面情况差异,这必然要影响到牡蛎浮游幼虫的生长变态及成活率,从而影响到育苗结果。在本试验中,使用包括云微藻在内的六种在贝类育苗中常用的海水单胞藻作投喂试验,观察、比较了太平洋牡蛎浮游幼虫的生长发育及成活情况,并据此对这几种海水单胞藻及其组合的优势、生产上的适用性进行评判。目前,大部分太平洋牡蛎育苗场在育苗生产中使用云微藻,甚少使用其它藻类虽然也能够培育出种苗,但使…  相似文献   

4.
贝类育苗中单细胞藻类培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我国贝类资源丰富。近几年,随着自然海区环境的恶化,贝类野生资源不断遭到破坏,人工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对苗种的需求更是有增无减。作为贝类幼体的优质适口饵料,单胞藻饵料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贝类育苗的产量和质量。下面根据工作经验,简述一下贝类育苗中  相似文献   

5.
曹红军 《科学养鱼》2007,(11):66-67
单细胞藻类培养是贝类工厂化育苗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解决贝类养殖特别是种苗培育阶段饵料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贝类人工育苗的成败。近三年以来,本单位开展了青蛤人工育苗,获得了丰硕成果。其中,单胞藻饵料培养是关键,藻类饵料培养无菌操作是核心。单细胞藻类培养按培养规模大小和培养目的分为一级培养、二级培养和三级培养,即分为藻种培养、中继培养和生产性培养。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单胞藻在贝类育苗中的作用愈来愈重要,如何培养出纯度高、密度大、细菌少、生长鲜嫩的藻类直接关系到贝类育苗出苗的质量和数量。下面就此谈一下个人的体会和心得,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几种环境因子对海洋贝类幼虫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永波  尤仲杰 《水产科学》2004,23(12):39-41
经济贝类人工育苗的技术关键是贝类幼虫的培育,幼虫的生长与周围环境密切相关,环境的优劣能加速或阻碍幼虫的生长存亡。国外对贝类幼虫生理生态的研究报道很多,特别是对几个环境因子,如海水的温度、盐度、pH、光照、饵料种类和浓度对贝类幼虫生长的影响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国内对于这方面的研究近几年也逐渐趋热。笔者就此进行较深入的概述,旨在揭示环境因子与幼虫生长发育的关系,为人工育苗高产稳产提供理论依据。1 温度温度与幼虫生长发育的关系,通常表现抛物线形。在适温的情况下,生长迅速。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对于生长都是不利…  相似文献   

8.
单胞藻作为贝类育苗过程中的重要生物饵料,其培育技术是贝类繁育的重要环节。因此为探索研究紫彩血蛤(Nuttallia olivacea)苗种繁育中所需单胞藻培育及投喂技术,结合日照地区水文条件开展紫彩血蛤苗种单胞藻培育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多种藻类分阶段混合投喂有助于紫彩血蛤幼虫发育。总结实验结果得到一套繁育速度快、密度高的单胞藻培育技术,及其适宜紫彩血蛤幼虫发育的投喂方式,以期为紫彩血蛤苗种繁育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
青蛤的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蛤[Cyclinasinesis(Gmelin)],俗称黑蛤、羊蹄蛤等,是生活于潮间带的理栖型双壳贝类,为黄渤海常见种。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生长快,经济价值较高,是颇具发展前途的养殖贝类。为促进青蛤养殖业的发展,笔者将青蛤的育苗技术介绍如下。1半人工育苗半人工育苗是指在室外土池(或滩涂)对亲贝蓄养、育肥,育肥后期在室内进行强化培育,然后在室内进行亲贝的人工催产,人为控制条件孵化受精卵,培养浮游幼虫至出现眼点或附着变态后,再将幼虫从室内水泥地移到室外土地中进行稚贝的培育。1.1受精卵的获取这一育苗过程室内工作的关键是…  相似文献   

10.
单胞藻是一类体型微小的单细胞藻类,是海洋中最基础的生产力,也是海水养殖动物育苗期的基础饵料之一。在海水养殖中常用的单胞藻种类及其适宜投喂的养殖动物见表1。表1常用的单胞藻种类及其适宜投喂的养殖动物及饵料动物注:1.√:适宜;×:不适宜;-:不确定。2.投喂效果以2~3种单胞藻混合投喂为佳。目前,我国海水养殖动物育苗期的单胞藻供应主要是活体单胞藻。由于活体单胞藻的培养常常受其自身固有的生长繁殖规律及其培养设施、天气情况、培养技术等条件的制约,致使育苗期间经常发生饵料短缺,影响了人工育苗的稳定性。特…  相似文献   

11.
在贝类工厂化育苗过程中,需要培养大量的单胞藻作为幼虫的饵料。单胞藻培养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青苗的成败,传统的生产性培养往往采用小型玻璃瓶一级保种,小地或玻璃缸桶二级扩种,大池三级培养的方式。由于其扩种是开放式的,很容易受到污染,从而使后续三级大地培养常常失败。为解决这一问题,目前普遍使用尼龙袋进行封闭式扩种,扩种的袋数达几百只,作者在泥蛐等贝类人工育苗实践中,已摸索出单胞藻塑料桶扩种技术,现简要介绍如下:l培养装置用市售容量为50L的白色圆桶形塑料桶作培养容器(透明度越大越好)。用时将桶洗净,然后…  相似文献   

12.
牟氏角毛藻的生产性培养技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牟氏角毛藻(Chaetoceros muelleri)为耐高温单细胞藻类,在泥蚶、牡蛎等贝类育苗生产中,角毛藻作为贝类幼体的优质饵料,与其它单胞藻相比具有耐高温、繁殖速度快、抗污染能力强等优点,所以角毛藻的顺利培养,将是贝类育苗成功的保证。角毛藻的培养方式与其它单胞藻虽有相似之处,但也有不同于其它单胞藻培养的关键技术,笔者通过几年的藻类培养生产实践,总结出牟氏角毛藻大面积培养的一些实用技术,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单细胞藻类具有营养丰富,生长繁殖迅速,对环境适应性强的特点,不仅是水中溶解氧的重要来源,还是鱼类及其他养殖生物直接或间接的饵料。尤其作为贝类、甲壳类幼体的优质适口饵料,其育苗的成败更是与单胞藻的密度和质量直接相关。单胞藻在培养过程中,特别是在高温季节,受自然条件限制,存在易衰败,原  相似文献   

14.
刘彤 《水产科学》1997,16(3):42-43
早春育苗期间,利用回收贝类培育废水增减单胞藻饵料,结果使新月菱形藻的细胞密度达到450万细胞/ml、叉鞭金藻的细胞密度达140万细胞/ml。而通常所采用的自然砂滤海水经加热升温后培养新月菱形藻细胞密度为320万细胞/ml,叉鞭金藻密度为100成细胞/ml,利用贝类培育废水培养饵料具有生长快、节能等特点是有其优越性的。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单胞藻作为饵料在贝类育苗中起到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单胞藻培养的好坏成为贝类育苗是否成功的关键。如何培养出纯度高、密度大、细菌少、生长鲜嫩的藻类直接关系到贝类育苗出苗的质量和数量。笔者在1995年7月至2004年8月在威海市渔政处海珍品试验站和海南省水产研究所从事培育贝类单胞藻的培养,下面谈谈实践结果和个人体会,以供技术人员参考和交流。贝类育苗中,常用的单胞藻有角毛藻、新月菱形藻、三角褐指藻、金藻、扁毛藻、小球藻、微球藻等。一、角毛藻、新月菱形藻、三角褐指藻角毛藻、新月菱形藻、三角褐指藻都属硅藻门。角毛藻…  相似文献   

16.
单胞藻是水产苗种生产必不可少的饵料生物,尤其在贝类育苗中对藻类的需求尤为突出。单胞藻在培养过程中,特别是在高温季节,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造成培养失败,从而给育苗生产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造成这种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单胞藻在培养过程中,受到敌害生物的污染。  相似文献   

17.
李晓霞 《河北渔业》1999,(3):34-34,43
<正> 在对虾、河蟹、贝类育苗中,离不开单胞藻的培养,特别是贝类育苗中,需求量更大。有些单位经常出现单胞藻供不应求,饵料短缺的现象。本人根据多年的经验以新月菱形藻为例介绍在短期内大规模培养单胞藻的方法,以供大家参考。 新月菱形藻对温度,盐度适应范围很广。在5~28℃,含盐量为18‰~61.5‰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 Link)人工育苗技术取得了突破,南方沿海方斑东风螺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每年需要大量的苗种以满足养殖生产的需求。在方斑东风螺规模化人工育苗中,由于幼虫摄饵量大,人工培养单胞藻远远满足不了生产的需求,代用饵料的广泛应用,致使育苗水质恶化,纤毛虫大量繁殖,方斑东风螺幼虫的外壳和面盘寄生大量纤毛虫,影响幼虫的活动和摄食,  相似文献   

19.
海洋单细胞藻可以快速生长繁殖,自身合成并富集高浓度的PUFA。目前海洋单细胞藻培养的主要目的是做鱼和虾的开口饵料,以及贝类和饵料动物的饵料。笔者通过单胞藻的生产实践以及借鉴以往的研究成果,初步总结出单胞藻培养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报告如  相似文献   

20.
周颖 《河北渔业》2014,(5):14-15
<正>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es)是我国养殖的主要经济贝类之一。菲律宾蛤仔的养殖受饵料影响很大,目前主要采用单胞藻作为养殖菲律宾蛤仔的饵料,湛江等边金藻、球等边金藻、小球藻、盐藻等都是菲律宾蛤仔的最佳饵料。养殖场在繁育和养殖菲律宾蛤仔苗种过程中,需要培育大量单胞藻,培育单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