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是一种小分子量(14~15kDa)的细胞溶质蛋白。1972年,Ockner和Mishkin首先报道了在大鼠细胞内存在FABP,并证实其对长链脂肪酸有高度的亲和性,对动物体内脂肪酸和它们的CoA衍生物的摄取、细胞内转运、氧化、脂化或合成均有重要作用。随后的研究表明,FABP还能协助将动物组织细胞内的脂肪酸运至其进行β-氧化的场所或甘油三酯和磷酯合成部位,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旨在探究日粮中不同饱和度脂肪酸棕榈酸、油酸、亚油酸在体外培养的猪肌管细胞内的代谢和沉积差异。体外分离培养猪骨骼肌卫星细胞后,诱导成肌分化,分别用100μmol/L普通和[1-~(14)C]标记棕榈酸、油酸、亚油酸孵育猪肌管细胞24 h后,细胞甘油三酯测定、同位素示踪法跟踪3种脂肪酸的代谢过程,实时荧光定量和Western blot检测脂质代谢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亚油酸组细胞中甘油三酯沉积量最高(P0.05);同位素示踪法发现亚油酸在细胞中的氧化量和摄取量均最高(P0.05),且在细胞甘油三酯中的沉积量最高(P0.05);亚油酸能够显著提高肌管细胞脂肪酸摄取相关基因CD36、FABP4、FATP1,脂肪酸氧化相关基因CPT1、Cyt C、AMPKα2的表达(P0.05),以及线粒体功能相关蛋白NRF1表达,并能够显著促进甘油三酯合成相关基因DGAT2、FAS的表达(P0.05)。相比于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能够促进猪肌管细胞脂肪沉积,并能促进肌管细胞脂肪酸摄取、氧化、甘油三酯合成及促进相关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3.
脂肪酸合成酶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脂肪酸的合成过程中,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是一种多功能的复合酶,是合成脂肪酸的关键酶,因此,动物体内脂肪酸合成酶蛋白的多寡、活性的高低对动物脂肪酸的合成及体脂的沉积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国内外大量的研究报道了脂肪酸合成酶对脂肪合成、代谢的调控。作者将从脂肪酸合成酶基因结构特征,其与能量代谢及体脂沉积的关系,以及日粮养分与激素对脂肪酸合成酶基因的表达调控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N)是一种参与动物体脂肪酸从头合成的关键酶。在哺乳动物细胞内催化乙酰辅酶A与丙二酸单酰辅酶A合成软脂酸。脂肪酸合成酶作为动物体脂肪酸合成途径中重要的催化酶,它的表达量变化对如何控制动物体脂沉积、如何科学搭配日粮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阐述了日粮与动物体脂沉积的关系,主要论述了日粮中碳水化合物水平的变化对FASN的调控如何引起体脂沉积的改变,以及动物摄入日粮后机体内代谢激素的变化对FASN产生的影响,从机制上认识FASN与动物日粮摄入和代谢激素的联系。  相似文献   

5.
脂肪酸结合蛋白3(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 3,FABP3)是脂肪酸结合蛋白家族成员之一,广泛存在于心肌、骨骼肌和泌乳期乳腺等对脂肪酸有高度需求的组织中。它参与胞内脂肪酸的短暂存储和运输,使脂肪酸进入线粒体能量代谢体系,氧化分解并产生ATP,为组织提供能量。它与脂肪酸结合形成胞内外浓度差,促进细胞摄取脂肪酸。作者主要介绍了FABP3基因及蛋白质结构、生物学功能和临床应用,并对其在乳脂合成信号转导通路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分析了共轭亚油酸(CLA)对C2C12肌细胞生脂转分化和生肌分化的影响。分别培养并诱导C2C12鼠源肌细胞生脂转分化和正常的生肌分化,同时分别使用终浓度为50μmol/L的c9,t11-CLA和t10,c12-CLA处理细胞,并设对照组,取生脂转分化第10天和生肌分化第8天的细胞用于实时定量PCR检测,观察c9,t11-CLA和t10,c12-CLA对C2C12肌细胞不同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c9,t11-CLA促进了C2C12肌细胞的生脂转分化,显著增加了细胞内甘油三酯(TG)含量(P0.05),显著上调了细胞内脂肪酸合成酶(FAS)、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EBPα)、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γ(PPARγ)和脂肪酸结合蛋白4(FABP4)基因的表达水平(P0.05);与对照组相比,t10,c12-CLA则抑制了C2C12肌细胞的生脂转分化,显著减少了细胞内TG含量(P0.05),显著下调了细胞内C/EBPα、PPARγ和FA BP4基因的表达水平(P0.05)。免疫印迹杂交结果显示FAS和FABP4的蛋白质表达水平也发生了与基因表达相一致的变化。2)与对照组相比,t10,c12-CLA抑制了C2C12肌细胞的生肌分化,显著减少了细胞内肌管数/细胞数(P0.05),显著下调了细胞内肌细胞生成素(MYOG)和成肌分化抗原(MYOD)基因的表达水平(P0.05);与对照组相比,c9,t11-CLA则显著上调了细胞内MYOG基因的表达水平(P0.05),对C2C12肌细胞的生肌分化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免疫印迹杂交结果显示MYOG和MYOD的蛋白质表达水平也发生了与基因表达相一致的变化。以上结果表明,CLA对动物骨骼肌细胞的正常生肌分化和生脂转分化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畜牧与兽医》2017,(10):135-139
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s)是一族同源性较高的细胞内蛋白质,对脂肪酸有很高的亲和力。其主要作用是调节脂肪酸的摄取和胞内运输,将脂肪酸从细胞膜运送到甘油三酯和磷酸的合成场所。本文介绍了2种脂肪酸结合蛋白A-FABP和E-FABP的组织分布、结构特性及脂肪酸的结构功能,同时进一步阐述了A-FABP和E-FABP的基因结构以及二者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以体外培养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DCMECs)为模型,研究辛酸钠对细胞脂肪酸摄取、转运和脂肪酸活化相关蛋白分化抗原簇36(CD36)、脂肪酸结合蛋白3(FABP3)、脂酰辅酶A合成酶长链家族成员1(ACSL1)、脂酰辅酶A合成酶短链家族成员2(ACSS2)表达的影响。采用q RT-PCR检测目的基因相对表达丰度;Western blot检测目的蛋白相对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0.5、1、2 mmol/l的辛酸钠对CD36和ACSL1的m RNA表达和蛋白表达无显著性影响(P0.05);但辛酸钠以浓度依赖的方式降低或显著降低FABP3和ACSS2的m RNA表达和蛋白表达(P0.05)。试验结果揭示辛酸钠对乳腺上皮细胞内脂肪酸转运和短链脂肪酸的活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脂肪酸结合蛋白5(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 5,FABP5)是一种胞内脂质运载体。本试验应用甘油三酯测定法及BODIPY染色法检测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ovine mammary epithelial cell,BMEC)中甘油三酯及脂滴分泌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BMECs中FABP5对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的表达影响。结果显示,试验成功获得高纯度的BMECs,构建了pGCMV-IRES-EGFP-FABP5真核表达载体,且与空白对照组和空载体组相比,FABP5过表达组的甘油三酯和脂滴分泌量极显著增加(P<0.01),同时SREBP-1c及靶基因FAS、ACC的表达量均极显著增加(P<0.01);试验成功筛选了FABP5 siRNA1为最佳干扰片段,当FABP5抑制时,抑制组的甘油三酯、脂滴分泌量极显著减少(P<0.01),SREBP-1c、FAS、ACC的表达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表明FABP5可通过上调SREBP-1c的表达从而促进BMEC中乳脂的合成。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旨在测定牦牛表皮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5)和睾丸型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9)基因序列,比较其在牦牛和雄性不育犏牛睾丸中的表达,并结合睾丸中部分能量代谢相关酶的活力分析,以探索这两个基因及能量代谢与犏牛雄性不育之间的联系。试验从牦牛睾丸中提取总RNA,采用PCR方法获得了牦牛FABP5和FABP9基因的cDNA序列,编码区长度分别为408和399bp,与普通牛相比分别有1个和6个碱基差异,后者导致FABP9基因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存在5个氨基酸差异。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FABP5基因在犏牛睾丸中的表达量极显著大于牦牛,而FABP9基因表达量差异不显著。犏牛睾丸中异柠檬酸脱氢酶活力极显著高于牦牛(P0.01),而β-羟脂酰CoA脱氢酶和乳酸脱氢酶活力与牦牛接近。犏牛睾丸中FABP5基因表达上调以及参与三羧酸循环的柠檬酸脱氢酶活力提高,可能提示雄性不育犏牛睾丸组织在脂肪酸氧化供能水平上高于成年牦牛。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肌肉生长抑制素(MSTN)对猪前体脂肪细胞脂解的调控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本研究以原代培养的猪前体脂肪细胞为研究对象,在诱导分化的同时,分别进行0(对照组)、25、50和100 ng/mL MSTN重组蛋白处理。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25、50、100 ng/mL MSTN处理48 h后,猪脂肪细胞内甘油三酯(TG)沉积量下降,且显著增加了细胞上清中甘油和游离脂肪酸的释放量,呈浓度依赖性抑制。进一步研究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00 ng/mL MSTN处理显著抑制了脂滴包被蛋白(Perilipin)和脂肪分化相关蛋白(ADRP)的mRNA及蛋白表达,并显著促进了脂肪分解的2种关键限速酶激素敏感性脂肪酶(HSL)和脂肪甘油三酯脂酶(ATGL)的mRNA及蛋白表达。综上可知,MSTN主要通过抑制Perilipin和ADRP的表达,降低其对脂滴的保护作用,增加HSL和ATGL接触脂滴的机会,促进了HSL和ATGL对猪脂肪细胞内TG的脂解作用,从而减少了TG的沉积量。研究结果为确认MSTN作为改善猪肉品质的分子靶点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葛根素对松辽黑猪前体脂肪细胞成脂分化的调控作用,在细胞诱导液中分别添加0、10、20、40、60和80 μmol/L葛根素进行成脂诱导分化,用油红O染色法和甘油三酯酶法检测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脂滴聚集情况和甘油三酯含量以考察脂质沉积和分化效果,并确定葛根素的最佳添加浓度;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对照组(0 μmol/L)和最佳葛根素浓度添加组成脂标志基因细胞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EBPα)及成脂分化基因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4)、应激蛋白(TRIB)和叉头框蛋白O1 (FOXO1)的mRNA的表达水平,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PPARγ和C/EBPα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20、40和60 μmol/L葛根素均显著增加脂滴和甘油三酯含量(P<0.05),且40 μmol/L葛根素效果最佳;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40 μmol/L葛根素显著上调成脂标志基因PPARγ、C/EBPα及成脂分化基因ACCFABP4、FOXO1和TRIB的表达(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40 μmol/L葛根素显著增加PPARγ蛋白表达(P<0.05)。综上所述,40 μmol/L葛根素能够促进松辽黑猪前体脂肪细胞的成脂分化和脂质沉积。  相似文献   

13.
脂联素(adiponectin,AdipoQ)是一种主要由脂肪组织分泌的脂肪细胞因子。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脂联素在调节动物脂质代谢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脂联素与脂联素受体(AdipoR1和AdipoR2) C端结合后,脂联素受体N端再与信号接头蛋白(APPL1和CK2)结合,影响肝激酶(LKB1)或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的活性或表达,激活AMPK和PPARα等信号因子,促进脂肪酸氧化和抑制脂质合成,达到降脂的作用。目前,关于脂联素调节脂质代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人和啮齿动物,并且相关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已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就脂联素的发现、结构、组织分布、信号接头蛋白和其调节动物脂质代谢的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深入探究该基因在调控脂质代谢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脂滴广泛存在于多种细胞,作为细胞内中性脂质的主要贮存场所。在脂滴表面的磷脂单分子层上镶嵌着多种蛋白,脂滴包被蛋白家族(Perilipins,PLINs)是脂滴表面含量最多蛋白家族。脂滴包被蛋白通过与脂滴表面特异性位点结合,调节脂类存储与水解。脂滴包被蛋白2(Perilipins2,Plin2)作为脂滴包被蛋白家族重要成员之一,对促进细胞内脂滴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在脂质储存、脂质代谢的调节、脂肪酸的氧化及炎症反应等多种生理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Plin2基因的结构、表达和参与的生物学路径,以及其在脂质代谢和脂滴形成中的功能,进一步总结了该基因多态性与生产性状的关联性,可为牛科物种Plin2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脂肪酸结合蛋白7(FABP7)是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s)家族成员之一,FABP7基因对大脑发育及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至关重要。同时,FABP7位于脂质代谢的经典通路PPAR通路中,在脂质代谢、基因调控、细胞生长和分化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目前,关于FABP7基因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大脑发育及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对于家畜脂质代谢分子机制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对FABP7的结构、分布及其在脂质代谢、神经系统和癌细胞增殖相关研究进展进行阐述,为今后利用FABP7基因相关育种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高晓娜  郭小权 《动物营养学报》2017,29(12):4287-4294
一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AMPK的活性受一磷酸腺苷(AMP)/三磷酸腺苷(ATP)的调节,应激反应可通过ATP的产生减少或消耗使细胞内AM P/ATP增加,从而激活AMPK。激活的AMPK可通过磷酸化下游靶蛋白,改变脂类和碳水化合物代谢,使其朝着抑制ATP消耗过程、促进ATP生成反应的方向进行,即抑制脂肪酸和糖原合成,促进脂肪酸氧化分解和葡萄糖的吸收,从而迅速恢复细胞中的能量,因此AMPK被称为"细胞能量调节器",在动物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国内外已有文献报道基础上,对AMPK的结构、分布、活性调节及对糖脂代谢的调节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为确定外源添加长链脂肪酸油酸和硬脂酸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脂肪酸结合蛋白3(FABP3)表达的影响,本试验采用荧光定量RT-PCR检测乳脂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确定油酸和硬脂酸的最佳浓度和培养时间分别为75 μmol/L 12 h和100 μmol/L 36 h。采用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荧光法检测添加油酸和硬脂酸后FABP3表达和脂滴分泌的情况,为进一步揭示FABP3在乳脂合成信号转导通路中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脂肪型脂肪酸结合蛋白(A-FABP)又称为脂肪酸结合蛋白4(FABP4)或A-FABP,是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s)家族中的一员,能结合多种疏水性化合物,在脂肪和卵巢组织中分布广泛,参与脂肪酸的合成代谢,作用于卵巢组织中,对于禽类产蛋中脂肪酸的沉积会起到关键的作用,调控禽类产蛋过程中蛋的脂肪酸营养沉积,提高产蛋优良性能。该蛋白又与肌间脂肪(IMF)含量有关,保证了肉质的良好品质,这让AFABP在禽类养殖中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论文就该蛋白的生理功能和在禽类中的研究进展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19.
FADS2基因在奶牛乳腺细胞中的过表达和干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脂肪酸脱氢酶2(fatty acid desaturases 2,FADS2)基因在奶牛乳腺细胞脂肪酸代谢中的作用,本研究在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对FADS2基因进行过表达和干扰,研究FADS2基因表达对脂肪酸合成相关基因的调控及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甘油三酯含量的影响。针对FADS2基因的CDS序列设计siRNA和过表达载体pcDNA3.1-FADS2-EGFP,转染奶牛乳腺细胞检测FADS2基因过表达和干扰对脂肪酸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及细胞中甘油三酯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试验成功获得过表达载体pcDNA3.1-FADS2-EGFP和干扰片段,转染细胞后具有良好的过表达和干扰效果。FADS2基因过表达后,1-酰基甘油磷酸酰基转移酶(AGPAT1)、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裂解激活蛋白(SCAP)、3-磷酸甘油转移酶(GPAM)、脂肪酸延长链5(ELOVL5)、乙酰辅酶A酰基转移酶1(ACAA1)、脂肪酸脱氢酶1(FADS1)、二酰基甘油转酰基酶1(DGAT1)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α(PPARα)基因显著下调(P0.05),脂滴蛋白2(PLIN2)基因极显著上调(P0.01)。FADS2基因干扰过后可引起AGPAT1、GPAM、ELOVL5、ACAA1、PLIN2和FADS1基因显著上调(P0.05),脂肪酸合成胰岛素诱导基因1(INSIG1)极显著上调(P0.01),DGAT1和PPARα基因显著下调(P0.05)。甘油三酯检测结果显示,FADS2基因过表达和干扰均可降低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甘油三酯的含量。综上所述,在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FADS2基因能调控脂质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对乳腺脂质合成具有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脂肪酸脱氢酶2(fatty acid desaturases 2,FADS2)基因在奶牛乳腺细胞脂肪酸代谢中的作用,本研究在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对FADS2基因进行过表达和干扰,研究FADS2基因表达对脂肪酸合成相关基因的调控及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甘油三酯含量的影响。针对FADS2基因的CDS序列设计siRNA和过表达载体pcDNA3.1-FADS2-EGFP,转染奶牛乳腺细胞检测FADS2基因过表达和干扰对脂肪酸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及细胞中甘油三酯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试验成功获得过表达载体pcDNA3.1-FADS2-EGFP和干扰片段,转染细胞后具有良好的过表达和干扰效果。FADS2基因过表达后,1-酰基甘油磷酸酰基转移酶(AGPAT1)、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裂解激活蛋白(SCAP)、3-磷酸甘油转移酶(GPAM)、脂肪酸延长链5(ELOVL5)、乙酰辅酶A酰基转移酶1(ACAA1)、脂肪酸脱氢酶1(FADS1)、二酰基甘油转酰基酶1(DGAT1)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α(PPARα)基因显著下调(P<0.05),脂滴蛋白2(PLIN2)基因极显著上调(P<0.01)。FADS2基因干扰过后可引起AGPAT1、GPAM、ELOVL5、ACAA1、PLIN2和FADS1基因显著上调(P<0.05),脂肪酸合成胰岛素诱导基因1(INSIG1)极显著上调(P<0.01),DGAT1和PPARα基因显著下调(P<0.05)。甘油三酯检测结果显示,FADS2基因过表达和干扰均可降低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甘油三酯的含量。综上所述,在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FADS2基因能调控脂质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对乳腺脂质合成具有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