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银化期间,为探索盐度因子对银鲑(Oncorhynchus kisutch)鱼苗的急性致死率和生长速度的影响,将银鲑鱼苗放于盐度0、5‰、10‰、15‰、20‰水体中养殖4周,进行盐度驯化。驯化期间,每周测定鱼苗体重,驯化结束时将鱼苗直接转移至盐度30‰的水体中,模拟降海过程,记录死亡率变化。结果显示:模拟降海后的累积死亡率随着驯化盐度的增加而降低,盐度0组银鲑鱼苗全部死亡,累积死亡率100%,盐度5‰、10‰、15‰、20‰驯化组累积死亡率分别降至93.33%、60%、33.33%、6.67%。不同盐度驯化组的生长情况结果显示,盐度0、5‰、10‰组的生长情况较好,生长速度相近,且每周体重差异显著,而15‰、20‰盐度组生长受到抑制,生长速度较缓慢。研究证实,盐度驯化对银鲑鱼苗盐度耐受度有较大影响,经过较高盐度驯化后的银鲑鱼苗在降海后的死亡率大大降低,但生长速度受到显著性抑制。  相似文献   

2.
以盐碱化湖泊和池塘水进行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 Boone,1931)幼虾生长试验,探讨碱水环境对虾体重生长速度与Ca2 、Mg2 、Ca2 Mg2 质量浓度及(1/2Ca2 )/(1/2 Mg2 )的关系,为碱水水域养殖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在碱度为10.32~38.50 mmol/L、盐度1.02~3.34g/L、pH 8.5~9.5的水环境中,体长为10~20 mm的幼虾饲养27 d的体重生长速度为(0.95 0.18)mg/d,存活率(47.5±14.5)%.不同水环境存活率差异显著(P<0.01),体重生长速度差别不明显(P>0.05).体重生长速度与环境因子问的相关性不明显.通过驯化提高幼虾对水环境的综合适应能力,是碱水水域养殖对虾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鲫鱼新贵——黄金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鲫鱼以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市场售价始终高于与它养殖成本基本持平的鲤鱼,但美中不足的是鲫鱼的生长速度较慢,远远低于鲤鱼的生长速度。因此我省广大渔民养殖鲫鱼的积极性并不高,只有极少部分采用颗粒饲料驯化养殖(养殖产量比鲤鱼低,驯化难度高于鲤鱼),多数以搭配的形式套养。国家级天津市换新水产良种场的遗传育种专家、高级工程师金万昆场长带领全场的科研人员,在中国鱼类育种学专家沈俊宝先生的亲临指导下,采用高科技的育种技术培育出一个新品种,因其体色金黄(成鱼阶段较为明显),体形似鲫鱼,故定名为黄金鲫。黄金鲫克服了彭泽鲫等普通鲫鱼生长速度慢的缺点,同时又具备像鲤鱼般的养殖产量和极易驯化上台集中抢食的优点。实践证明,黄金鲫是一个优势明显极具养殖前途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4.
亚洲尖吻鲈(Latescalcarifer)是咸淡水养殖中的一种重要经济鱼类,生活于热带与亚热带地区,如中国的东海南部及南海、印度、缅甸等地。由于亚洲尖吻鲈生长速度快,在8个月时间内可以生长至上市规格,一般生长速度为1kg/年,且亚洲尖吻鲈具有很多特性使得其适合于进行沿海养殖,如在浑浊度高而盐度不断变化的水中生长良好、能够适应粗养及网箱高密度养殖条件、比较容易驯化等,故而近年来已经成为我国华南地区海水网箱养殖和池塘养殖的重要对象之一。本文对亚洲尖吻鲈的养殖技术进行简要介绍,以供养殖工作者参考。一、亚洲尖吻鲈养殖环境的水质条…  相似文献   

5.
刘桂海 《河北渔业》2009,(10):38-39,46
加洲鲈鱼以捕食活鱼为主,其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是名优水产品种之一。其肉多味美,刺少,骨不硬,营养价值高是淡水鱼中的珍品,一向被视为高级菜肴。本试验通过人工养殖驯化,改变其吃活鱼习性,提高加洲鲈鱼繁殖及生长期成活率,加快其生长速度,提高单产,主要包括亲鱼培育,人工催产孵化、鱼苗培育、鱼种培育、成鱼养殖驯化试验。  相似文献   

6.
德国镜鲤是池塘驯化养殖的优良品种,它具有生长快、抗病力强、容易驯化,商品性好等特点,现已在方正县大面积推广。德国镜鲤驯化养殖的面积占全县驯化养鱼总面积的65%,是我县驯化养鱼的主养品种。为了加快渔业经济的发展,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渔民收入,推广德国镜鲤高密度驯化养殖技术,成为加快我县渔业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德国镜鲤高密度驯化养殖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7.
海水网箱养殖虹鳟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7年在辽宁省长海县獐子岛利用网箱养殖鳟,探讨了虹鳟海水驯化规律、鱼种放养规格,水温与虹鳟生长速度的研究,海水养鳟的周期性及虹鳟度夏。  相似文献   

8.
鲟鱼在分类上属于辐鳍亚纲(Actinopterygii),硬磷总目(Ganoidomorpha),鲟形目(Acipenseriforms),具有适应性广,个体大,广温性(存活水温在1℃-32℃之间),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易驯化、养殖周期短、起捕率高等特点,很适合在池塘,水池流水养殖和水库、沙渠围网及网箱养殖等。  相似文献   

9.
乌龟稚龟的生长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贵生 《水利渔业》2005,25(1):23-25
应用恒温恒湿人工气候箱,加温养殖和室内常温养殖,对乌龟稚龟在越冬期间的生长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常温养殖下,龟在越冬期间生长速度呈下降趋势,于翌年开春后温度回升时,生长速度开始加快。恒温(30℃)养殖下,生长速度基本上呈直线上升(背甲长、背甲宽和体厚)或指数函数曲线上升(体重)。恒温下饲养与常温下饲养的结果相比较,其体重、背甲长、背甲宽、体厚的测量值均有明显的差别(均为P<0 0001),乌龟在恒温下饲养的生长速度明显快于常温下饲养的生长速度。常温下体重的生长模式为:W=6.8642-0.0206D+0.0001D2。恒温下体重的生长模式为:W=6.570466e0.007732D。实验表明:温度与乌龟的生长有密切关系,加温可以促进乌龟稚龟的生长。  相似文献   

10.
南美白对虾(Penaeusvannamei)原产于太平洋沿岸,具有生长快、对饲料蛋白需求量低、出肉率高、离水存活时间长、抗病力强等特点,是迄今世界上养殖产量最高的虾种之一。其对盐度的适应范围广,经驯化可在淡水池塘中养殖,是海虾淡养很有前途的一个新品种。南美白对虾经淡养驯化后,能很好地在淡水中生长。但是,因为一般只经过简单的淡水驯化,其代谢功能和生活习性没有多大的改变,对各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利用亦无多大的改变,然而,在淡水养殖中,其生活环境与原来因有的海水环境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其中对…  相似文献   

11.
方正银鲫是大规模驯化养殖的优良品种,具有生长快、抗病力强、遗传基因稳定等特点,现已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养殖。方正县是方正银鲫的原产地,银鲫养殖面积占全县的80%以上。方正县水产总站经过多年的技术跟踪,汇集全县渔民驯化养殖的先进经验,总结出方正银鲫高密度驯化养殖技术,具体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一株淡水螺旋藻的盐度驯化及其净化养殖废水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螺旋藻吸收作为海水养殖废水净化手段的可能性,通过2种方法对一株淡水螺旋藻钝顶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进行了海水环境的适应性驯化试验.结果表明,逐级提高海水比例法可以使得淡水螺旋藻较好地适应海水环境.还对驯化成功的螺旋藻进行了生长环境如pH、温度、光照度、COD等分析考查,得出最适宜的生长或操作条件.结果表明,螺旋藻使用的最佳条件为pH 6~11、温度25~40 ℃,最佳使用浓度为91×104 cell/mL左右,加入有机物能够促进螺旋藻的生长繁殖.驯化后的螺旋藻对于实际的养殖废水有较好的净化效果.  相似文献   

13.
从广义上讲,凡具有优良性状,生长快,适应性强,品质好的种类(包括名贵、特产和养殖种类)都属于优良种类的范畴。但在人们的思想概念中,把一些尚待驯化和正在驯化过程中,具有优良品质的种类,名特种类等习惯性地称为优良种类,用以和传统性的养殖种类相区别。在生产上,又把名贵、珍稀和频危种类加以区别。  相似文献   

14.
为探明刺松藻海区养殖期间生长与光照强度、温度之间的关系,开展了刺松藻海区养殖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刺松藻能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生存和生长,水温在25℃以下时,生长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水温在25-30℃之间时刺松藻仍能生长,但生长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慢,水温30℃以上时藻体顶端开始变白,停止生长。同时刺松藻不同生长阶段对光照强度要求有明显的差异,养殖前期(第1d到40d左右),在水深0.5m处的生长速度最快(0.067±0.008 cm.d-1);养殖中期(第60d到90d),在水深1.5m处生长速度最快(0.144±0.010 cm.d-1);整个养殖过程中,以1.0m的水深处平均生长速度最快(0.256±0.027 cm.d-1)、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5.
<正>大鳞鲃(Barbus capito)具有肉质鲜美、集群性好、易驯化、抗逆性强,耐盐碱、生长速度快等优良特征,其养殖技术易掌握,经济效益较好,水质要求不高,是值得推广的优质养殖鱼类。重庆市水产科学研究所经过多年的摸索实验,攻克了大鳞鲃在重庆地区的人工繁殖和内塘养殖技术,并在重庆地区展开示范推广工作。一、大鳞鲃的人工繁殖技术大鳞鲃的产卵池和孵化场与"四大家鱼"的产卵池和孵化场可以通用,选择体质健壮、行动敏捷、无病  相似文献   

16.
正澳洲银鲈(Bidyanus bidyanus),又名银锯眶鯻,隶属鲈形目(Perciformes),鯻科(Teraponidae),原产于澳大利亚Murray-Darling河流域,具有性温和、养成率高、饵料系数低、生长速度快等诸多优良性状,且该鱼环境适应性强、易驯化,适宜在淡水池塘、海水池塘以及山塘水库养殖。近年来,我国多地从台湾省引进该鱼,获得良好的养殖效益。鉴于澳洲银鲈良好的开发前景,诸多学者先后  相似文献   

17.
杂交鲶是在鲶鱼人工繁殖成功的基础上 ,根据杂交组合优势的原理 ,以怀头鲶 (♀ )的生长速度和鲶鱼 (♂ )肉质细嫩的优良性状 ,通过种间杂交培育出的生长迅速、肉质鲜美的杂交鲶鱼新品种。杂交鲶的抗病力较强 ,套养时由于放养密度较稀很少发病 ,但在集约化养殖条件下 ,由于养殖驯化密度较高 ,时常会发生一些病害 ,导致其发病的原因主要包括 :(1 )病原生物的侵袭使杂交鲶发病 ,主要包括细菌、寄生虫、霉菌引起的疾病 ;(2 )溶解氧量 :杂交鲶属于耐低氧的鱼类 ,但当水体中含氧量过低时亦会引起杂交鲶的死亡 ,溶氧过高时小苗则会发生气泡病 ;(3)…  相似文献   

18.
1976年5月,Barrucand (1979)等人在法国完成了西伯利亚鲟的驯化.鉴于其可塑性(温度和盐度)和可杂交性,西伯利亚鲟是一个有发展前景的新必水产养殖品种.第一个西伯利亚鲟试验在Donzaq的INRA低水温(16℃~18℃)设施渔场和Giron的CTGRES高水温(18℃ ~25℃),以虹鳟鱼的颗粒饲料进行基本的喂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虽然饲料转换指标有待改进,但还是值得养殖的.冷水地区的生长率由第一年的1.72g/灭提高到第二年的3.63g/天,其生长速度接近虹鳟和鲤鱼.在温水设施中生长率可达5.3g/天.在本试验中,最佳生长温度为20℃,温度低于15℃或在夏季高温季节25℃~30C都会导致生长减慢.  相似文献   

19.
在水产养殖(尤其在苏北沿海滩涂大面积养殖异育银鲫)的过程中,养殖业者经常遇到自己所养殖鱼类生长速度缓慢或不生长的问题。通过对养殖现场水环境中各项水质指标(pH值、溶解氧、氨氮、亚硝酸氮、硫化氢等)的检测,均符合养殖用水的标准;对养殖鱼体  相似文献   

20.
正本试验对江团、黄颡、斑点叉尾鮰等喜阴畏光的名优鱼类引食驯化做了对比,运用生物学原理,发现采用人工增设遮阳网、泡泡机(小型气泵增氧器)、灯光手段,可以明显提高苗种生长速度和成活率,进而提升引食驯化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