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研究福建北部地区冬季最低气温的短期预报方法。[方法]通过对1969~2008年闽北地区冬季极端最低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变化趋势及分布特征的分析,找出在冬季影响低温天气的相关气象因子,并结合闽北地区的气候特点,总结出相关气象要素对冬季最低气温的影响和最低气温的预报方法。[结果]闽北北部的光泽和浦城冬季最低气温最低,邵武、武夷山、建阳、松溪、政和次之,建瓯、顺昌、延平又更高,以延平为最高。最低气温出现主要取决于下午到夜间的降温程度,降温程度又因天空状况、冷空气强度而异。气温的下降类型有平流降温型、辐射降温型、平流—辐射降温型、既无平流也无辐射降温型,不同天空状况下气温有不同降幅特征。在做最低气温预报时应在天气分型的基础上进行,同时把握好冷空气的移动路径和速度将是成功预报最低气温的关键。[结论]该研究为提高冬季最低气温的预报准确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主要对辽宁省凌海市冬季天气的气候特点进行分析,初步探讨了凌海市冬季地温冻害对各个行业造成的影响,利用PP方法对凌海市冬季低温预报方法进行了制作,最后根据预报结果,对最容易受低温冻害的行业进行低温预防对策,仅供相关部门进行参考。  相似文献   

3.
日光温室是中国特有的设施农业形式,冬季低温是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主要对冬季大棚内最低气温实际预报进行研究,从而更好的做好低温预警.利用自2007年开始建设运行的淄博市临淄区日光温室小气候自动站连续实时采集的小气候环境要素资料和临淄国家一般气象观测站的观测资料,通过两种不同方法建立了具有实际预报可实际操作预报的温室内最低气温预报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回代和预报检验分析.结果表明预报模型回代效果和预报效果好均较好,其中预报值较实际值略低,但平均绝对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原因分析为预报年份的日光温室内气温与建立方程所用年份之间的系统差别造成,实际业务应用中,应吸收最新观测资料,对预报模型逐年更新.  相似文献   

4.
冬季低温冻害是常见的气象灾害,对各行各业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该文结合沈阳市的实际情况对沈阳市冬季冻害对各行各业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然后借助于PP方法制作出了沈阳市的预报方法,最后结合预报结果对最容易受到低温冻害的行业进行了防御对策的探讨,以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气温预报是天气预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天气预报质量考核的要素之一,伊春市乌伊岭区冬季极端气温是预报工作中的难点。本文对乌伊岭2012~2014年冬季最低气温进行分析研究,总结了T639 2m温度在乌伊岭最低气温预报中的应用方法和指标,以提高伊春市精细化预报质量。  相似文献   

6.
对喀左县冬季日光温室大棚最低气温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2006~2008年冬季(12月至翌年2月)喀左县日光温室大棚最低气温观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冬季棚内平均最低气温为8.1℃,极端最低气温为3.5℃。大棚最低气温随大气最低气温的升降而相应升降;随着云量的增加,次日棚内外最低气温差值呈逐渐减小的趋势;次日棚内最低气温升降与风向也密切相关。利用回归分析方法得出了冬季温室大棚内最低气温的预报模型,准确率达到83%,取得了较好的服务效果。  相似文献   

7.
采用谐波分析原理对福州市及其闽清、连江和长乐44年(1960-2003年)中历年冬季极端最低气温进行数学模拟,建立福州市枇杷低温灾害的预警数学模型并进行预报。分析福州市枇杷低温灾害的发生规律,探讨福州市防御枇杷低温灾害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利用2016年11月至2017年3月莫索湾垦区冬季塑料大棚内外气象资料,对种植冬枣小气候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连续观测,分析棚内外温湿度的差异变化,采用回归分析方法构建适合莫索湾垦区的棚内小气候环境日最低气温预报方程,并进行预报检验。结果表明,晴天、多云条件下日变化剧烈,阴天时较平缓。棚内日最低气温在晴天、多云条件下比阴天时低,易出现低温冷害。棚内外日最低气温差平均为5.5 ℃。日最低气温预报模型拟合结果表明,棚内最低气温预报值和实际值的均方根误差为1.6 ℃,晴天、多云和阴天3种天气类型下,分别为1.2 ℃、1.8 ℃、1.5 ℃。实际预报检验表明,模型具有较高的模拟精度和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提高设施农业气象服务水平,减轻气象灾害对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的影响。[方法]利用2008~2011年冬季日光温室内外气象观测资料,采用相关及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对冬季日光温室内温度变化特征及最低气温预报模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晴天和多云天气下日光温室内的气温有明显的日变化,且晴天状况下温度变化幅度要大于多云天气;连阴天时日光温室内气温较低,严重影响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日光温室内最低气温与温室外气温及温室内湿度、气温、地温相关性较好。[结论]试验建立了日光温室内最低气温预报模型,利用最新资料对模型进行预报检验,不同天气状况下日光温室内最低气温预报值平均绝对误差小于1℃,平均相对误差低于10%。  相似文献   

10.
研究表明:马尾松毛虫年度累计发生面积与冬季最低气温在直观上略呈反向关系,但线性关系不明显。基于径向基函数的神经网络分析表明,冬季最低气温对年度累计发生面积影响呈现明显的非线性关系,对马尾松毛虫的发生面积影响显著。因此,冬季最低气温可以作为马尾松毛虫预测预报非线性建模因子,开展马尾松毛虫精细化短期预报。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甘肃冬季一次寒潮天气过程。[方法]利用常规天气资料和数值预报产品,应用天气分析和诊断分析方法,对2008年12月2~5日甘肃的一次寒潮天气爆发的成因和物理量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此次寒潮过程属于"横槽转竖型"。乌山脊崩溃、横槽的转竖、地面冷高压的加强南下是引发寒潮爆发的原因。西伯利亚低涡发展带动极地小股冷空气补充南下,对寒潮的爆发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在此次寒潮过程中,涡度、温度平流等物理量也有很好的表现。[结论]该研究对今后类似天气过程的预警预报和决策服务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刘帆  高萌  刘艳  吕阳 《农学学报》2022,12(5):65-69
根据2020/2021年度冬季(12月—翌年2月)咸阳市12个国家气象站的观测资料,对比1959—2019年冬季的气候标准值,总结分析咸阳市2020/2021年度冬季的农业气象条件及其对主要农作物和设施农业的影响。结果表明:咸阳市2020/2021年度冬季气温偏高、北部负积温不足、降水偏多、日照偏少,期间阶段性出现了大范围低温寒潮、寡照等农业气象灾害,其中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大降水量突破或接近历史极值,总体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弊大于利;(1)气温偏高,有利于冬小麦增加分蘖,但小麦也得不到抗寒锻炼,易出现冻害;(2)北部负积温不足,使冬小麦和油菜对春季低温更敏感,也使果树休眠期推迟,降低苹果坐果率;(3)光照偏少,寡照日数多,大棚内温度低,大棚蔬菜生长受阻,出现生长减缓、落花落果,遇到寒潮天气时极易出现冻害,影响蔬菜产量和品质;(4)冬季低温寒潮天气有利于杀灭虫卵,减轻病虫害;(5)2月下旬的首场透墒雨,增加了土壤含水量,为春季农业生产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北方不同抗寒性甘蓝型冬油菜在低温环境中气孔运动的特征,明确抗寒性与气孔运动的关系,为解析强冬性甘蓝型冬油菜抗寒机理、培育强抗寒性品种提供依据。【方法】以14个甘蓝型冬油菜品种为材料,测定半致死温度、低温条件下的生理指标判断抗寒性差异,同时测定24℃处理12 h、0℃处理1 h和0℃处理12 h六叶期植株叶片下表皮的12个气孔指标。通过相关性分析筛选与抗寒性评价指标显著相关的气孔评价指标。【结果】依据半致死温度测定结果鉴定参试品种的抗寒性为gau-1(-8.06)>gau-24(-7.83)>gau-30(-7.58)>gau-39(-7.44)>ts309(-7.28)>ts312(-7.08)>nts158(-6.81)>npz269(-6.62)>天油14号(-5.98)>16-2444(-5.4)>17-2251(-5.13)>天油2266(-4.8)>天油2238(-4.6)>天油2288(-4.38)。依据生理指标综合评价值评价的抗寒性结果为gau-1(0.990)>gau-24(...  相似文献   

14.
南平市近58年冬季气候变化及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南平市3个代表站1951-2009年气象资料,统计分析冬季降水和气温变化特征。结果显示,58年来南平市冬季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平均最低气温上升明显,降水呈波动性,近10年呈相对少雨年。通过相关分析,用逐步回归方程建立冬季气温趋势预报。  相似文献   

15.
利用2020年延安市国家气象自动观测站常规观测资料和2019年及历年(1981-2010年)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延安市2020年平均气温正常略偏高、降水偏多且光照充足。灾害性天气偏多,先后经历了道路结冰、寒潮、低温冻害、干旱、冰雹、暴雨洪涝等气象灾害,对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了一定不利影响,其中低温冻害、暴雨洪涝和寒潮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6.
对一空调工程进行了常规送风与低温送风气流组织设计比较,对末端不加诱导器或混合箱,直接用普通定风量散流器送风的低温送风空调的气流组织形式进行了可行性分析研究,比较分析了散流器结构类型、尺寸、特性参数,送风速度、送风温度,风口布置间距等因素对低温送风气流组织的影响.认为直接用普通径向贴附散流器可以满足低温送风气流组织要求,并为设计提供了参数选择指导.  相似文献   

17.
为了更全面地认识重庆地区冬季强降温发生机制,文章利用常规地面观测资料、探空资料及数值模式资料,采用天气动力学诊断方法,对重庆地区2018年1月22日-29日强降温天气过程的天气系统演变特征、动力结构特征及水汽条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1月22日-29日冷空气由东北路径侵入重庆地区,72h内日平均温度普遍下降6℃及以上,东北部地区由于先受冷空气影响且海拔普遍偏高,较西部地区先出现大范围降温且最低温度普遍低于西部地区,出现雨雪天气;西部地区在高、低空急流及川东低涡切变线的动力作用下,配合充足的水汽条件较东部地区先出现大范围降雨,东北路冷空气回流至西部地区,并持续低温阴雨天气。(2)贝加尔湖以西的低压系统、冷中心及东北冷涡、高低空急流、中低层低涡切变线是预报重庆地区此次强降温伴随雨(雪)天气的出现时间及影响区域的重要预报着眼点。  相似文献   

18.
齐杰  王浩  高松影  孙连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8):9635-9638
针对2009年2月相隔时间较短的两次降雨和降雪天气过程,从环流形势、影响系统、中低层温度层结特征、数值预报产品应用等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判断冬季降水形态是雨还是雪,除了要细致分析温度垂直分布状况外,还要准确预报冷空气入侵时间、气温下降的速度,尤其是雨雪分界线相配合的高低层气温临界值更是做好雨雪预报的关键点;降水前高空地面温度不同是照成降水性质不同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影响北方冬油菜农艺性状的气象因子,以新疆自治区阿勒泰、乌鲁木齐和喀什为研究试点,选择陇油6号、陇油7号、陇油8号、天油2号、天油4号、天油7号共6个抗寒性不同的白菜型冬油菜品种为研究材料,采用适定性分析法和相关性分析法,研究气象因子对冬油菜的株高、主花序角果数、单株角果数、角粒数等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纬度降低越冬率增加,农艺性状变劣,其中千粒重、株高和角粒数变异系数较小,分别为5.86%、6.23%和12.63%,单株角果数的变异系数较大,为28.25%;参试品种间,强抗寒品种陇油6号和陇油7号的农艺性状变异系数较小,弱抗寒品种天油2号等变异系数较大;农艺性状与越冬率显著正相关(P<0.05),角粒数与各种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均达显著水平(P<0.05);积雪天数、年降雨量和最大积雪厚度对农艺性状具有正效应,累积贡献率达到0.877,最冷月最低气温、地面极端低温、负积温和年均气温对农艺性状具有负效应,累积贡献率达到-0.871。因此,在北方寒区,选择强抗寒冬油菜品种有利于保持农艺性状稳定,获得较好产量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